這位秦公公正是監軍秦無術,作為皇宮大內監之一,他知道高成這個過氣皇親在朝中沒什麽勢力,這個輔國將軍也是不高的爵位,所以,他平常也不怎麽把高成放在眼裏。
高成見他仍然目中無人,心中不忿,冷冷一笑,說:
“本來咱要到中軍大營傳旨,可為了解決眼前這場官司,咱也隻能事急從權,來人,本欽差要宣讀陛下的旨意!”
旁邊一個隨從趕緊捧過一卷上有銀色雙龍的絹布,遞給了高成。高成緩緩打開絹布,看著高笙書高喊:
“高笙書接旨。”
高笙書退後一步,恭恭敬敬地跪在高台上叩首,口中喊道:
“臣高笙書接旨!”
秦無術與楊乘肖見狀,也趕緊跪下,一旁的將士也紛紛跪在了高成周圍。隻聽得高成高聲宣讀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意,授笙親王高笙書為征討柔然國大元帥,並賜天子尚方寶劍,代朕指揮將士,攻城奪寨,誓破柔然。邊關諸州郡和軍中各部,均歸高笙書節製,不得有誤。欽此。”
“臣接旨,吾皇萬歲萬萬歲!”
高笙書從高成手中接過絹布,緩緩起身,冷冷地看著秦無術和楊乘肖。楊乘肖趕緊向高笙書叩首:
“末將楊乘肖拜見大元帥,適才如有唐突之處,拜請元帥海涵。”
然後,他又馬上轉身,對著身後的將士們喝道:
“你們快快放了采辦專員程掌櫃,不得有誤!”
高笙書卻擺了擺手,楊乘肖正感詫異,高笙書說:
“且慢,適才秦公公說的對,雖然本王是征討大元帥,但也不能因為本王的任性而壞了國家的律例。既然這位程掌櫃延誤大軍糧草供應,已經過趙大人和秦公公會審,那本帥就不能隨便放了他。楊乘肖,本帥命你先將程掌櫃關在你部,任何人不得探視,這起案件本帥要好好過問。”
然後,他又看著秦無術,說:
“秦公公,你身為監軍,你同意本帥的意見嗎?”
雖然澄如向邊關發了密函,說高笙書將擔任征討大元帥,可是那封密函卻在趙友林手中,趙有林不知道為什麽沒把這消息告訴秦無術,所以,秦無術並不知曉“魏笙書”怎麽突然變成了高笙書,又成了笙親王,還接替丹宇擔任了征討大元帥,此時他簡直驚掉了下巴。
總算他反應還比較機敏,立刻馬上轉成一副笑臉,說:
“恭喜大元帥,既是大元帥要問話,豈有不可之理,灑家隻是個監軍,並不幹涉具體軍令。”
高笙書見秦無術眨眼間像變了一個人,心中暗罵,但他也無暇多計較,問道:
“今日處決七品糧草采辦專員如此大事,怎麽不見趙大人啊?”
“趙大人今日偶染小恙,所以隻好由灑家勉為其難嘍。大元帥,咱們是不是立刻到中軍行轅,將聖上的旨意告知全體將士?”
“是的,事不宜遲,那蠻夷一直對咱們虎視眈眈,本帥早一日上任,就可以早一日作出部署,不讓那蠻夷有隙可乘。”
他迴頭對楚中天道:
“你立刻先趕往定州,讓各營指揮使和眾位將軍集中在中軍行轅等待本帥,本帥隨後就到!”
然後,他又把芳茹叫到跟前,對秦無術說:
“這是本王妃子芳茹,如有冒犯之處,還請秦公公海涵。”
秦無術雖是內廷,那些親王也不能拿他怎樣,但他眼見高笙書連升數級,心中也是暗暗驚奇,此時哪裏還敢多說。他笑嗬嗬地說:
“大元帥的娘子巾幗不讓須眉,武藝如此高強,灑家佩服佩服。”
由於他要急著趕往定州,於是,他讓芳茹和曹文君先迴道刊商社,並交代她們不可誤了軍糧采購,然後自己拉著童鐵憨上了車,與高成一起,在京畿營將士的護衛下,直奔定州城而去。
剛上車,高笙書就迫不及待地問道:
“童鐵憨,本帥離開定州才幾天,你為何就變得如此狼狽?”
童鐵憨以頭撞擊車上地板,嚎啕大哭,似有萬分委屈。高笙書心中詫異,說:
“童鐵憨,你是一個帶頭衝鋒陷陣,不畏箭矢的硬漢,怎麽一見麵就要痛哭流涕,也不怕高將軍笑話?”
高成年歲較長,早年曾在景德帝爭奪皇位時站過隊,後來因為站隊錯了,景德帝即位後就被關進宗人府。他在宗人府十數年,幾經反思,對人性險惡頗有見識,現在重獲自由,雖把權欲之念都看淡了,但官場宮鬥的套路他都洞察秋毫。所以,他邊說:
“小夥子,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傷心處。你有什麽冤屈,今日但說無妨,或許老夫可以幫你指點一二。”
“對,高將軍德高望重,見多識廣,又同本帥交情深厚,你有什麽話就直說吧。”
童鐵憨抹去淚水,哽咽著說:
“丹宇大元帥死的好慘啊……”
啊哈,咱一直在心裏想著此事,丹宇身為元帥,怎麽會隨隨便便中了蠻夷埋伏,然後就中箭身亡了呢,這裏麵肯定有詐,如果童鐵憨說出什麽道道來,今天讓高成這個老皇親聽聽也好,這樣也可以讓他在皇帝老兒麵前說幾句公道話。
“大元帥離開定州之後,趙狐勇將軍根據大元帥的吩咐,安排了10來名驍騎營的兄弟們,遠遠地遊弋在中軍行轅一是帶,暗中保護丹宇大元帥的安全。
“約莫過了7、8天,那天天氣晴好,大元帥突然率中軍衛隊2000人出了定州城。趙將軍不敢怠慢,也帶了咱們10來個兄弟遠遠跟著。
“大概離城20餘裏之後,中軍衛隊突然排成一列,策馬在四周圍了一個極大的圈子,然後有人在圈中策馬奔馳……”
“莫不是丹宇大元帥要狩獵?”
在柔然大營後撤之後,高笙書也曾陪著丹宇狩獵幾次,自幼在深宮的丹宇對在如此環境下狩獵興致盎然。此次出城,看來是他覺得邊關好長時間與蠻夷相安無事,他要去好好過把癮。
“大元帥所言極是,趙將軍雖然也看出了丹宇大元帥正要狩獵,中軍衛隊並沒有擺開作戰陣形,整個隊伍比較鬆散。但他卻不敢怠慢,讓咱們10餘個兄弟分散四處,探看情況。約莫過了一個多時辰,西北方向的兄弟就拚命揮舞著戰袍示意,趙將軍一看,立刻大喊‘快快知會中軍衛隊,蠻夷來了……”
高成見他仍然目中無人,心中不忿,冷冷一笑,說:
“本來咱要到中軍大營傳旨,可為了解決眼前這場官司,咱也隻能事急從權,來人,本欽差要宣讀陛下的旨意!”
旁邊一個隨從趕緊捧過一卷上有銀色雙龍的絹布,遞給了高成。高成緩緩打開絹布,看著高笙書高喊:
“高笙書接旨。”
高笙書退後一步,恭恭敬敬地跪在高台上叩首,口中喊道:
“臣高笙書接旨!”
秦無術與楊乘肖見狀,也趕緊跪下,一旁的將士也紛紛跪在了高成周圍。隻聽得高成高聲宣讀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意,授笙親王高笙書為征討柔然國大元帥,並賜天子尚方寶劍,代朕指揮將士,攻城奪寨,誓破柔然。邊關諸州郡和軍中各部,均歸高笙書節製,不得有誤。欽此。”
“臣接旨,吾皇萬歲萬萬歲!”
高笙書從高成手中接過絹布,緩緩起身,冷冷地看著秦無術和楊乘肖。楊乘肖趕緊向高笙書叩首:
“末將楊乘肖拜見大元帥,適才如有唐突之處,拜請元帥海涵。”
然後,他又馬上轉身,對著身後的將士們喝道:
“你們快快放了采辦專員程掌櫃,不得有誤!”
高笙書卻擺了擺手,楊乘肖正感詫異,高笙書說:
“且慢,適才秦公公說的對,雖然本王是征討大元帥,但也不能因為本王的任性而壞了國家的律例。既然這位程掌櫃延誤大軍糧草供應,已經過趙大人和秦公公會審,那本帥就不能隨便放了他。楊乘肖,本帥命你先將程掌櫃關在你部,任何人不得探視,這起案件本帥要好好過問。”
然後,他又看著秦無術,說:
“秦公公,你身為監軍,你同意本帥的意見嗎?”
雖然澄如向邊關發了密函,說高笙書將擔任征討大元帥,可是那封密函卻在趙友林手中,趙有林不知道為什麽沒把這消息告訴秦無術,所以,秦無術並不知曉“魏笙書”怎麽突然變成了高笙書,又成了笙親王,還接替丹宇擔任了征討大元帥,此時他簡直驚掉了下巴。
總算他反應還比較機敏,立刻馬上轉成一副笑臉,說:
“恭喜大元帥,既是大元帥要問話,豈有不可之理,灑家隻是個監軍,並不幹涉具體軍令。”
高笙書見秦無術眨眼間像變了一個人,心中暗罵,但他也無暇多計較,問道:
“今日處決七品糧草采辦專員如此大事,怎麽不見趙大人啊?”
“趙大人今日偶染小恙,所以隻好由灑家勉為其難嘍。大元帥,咱們是不是立刻到中軍行轅,將聖上的旨意告知全體將士?”
“是的,事不宜遲,那蠻夷一直對咱們虎視眈眈,本帥早一日上任,就可以早一日作出部署,不讓那蠻夷有隙可乘。”
他迴頭對楚中天道:
“你立刻先趕往定州,讓各營指揮使和眾位將軍集中在中軍行轅等待本帥,本帥隨後就到!”
然後,他又把芳茹叫到跟前,對秦無術說:
“這是本王妃子芳茹,如有冒犯之處,還請秦公公海涵。”
秦無術雖是內廷,那些親王也不能拿他怎樣,但他眼見高笙書連升數級,心中也是暗暗驚奇,此時哪裏還敢多說。他笑嗬嗬地說:
“大元帥的娘子巾幗不讓須眉,武藝如此高強,灑家佩服佩服。”
由於他要急著趕往定州,於是,他讓芳茹和曹文君先迴道刊商社,並交代她們不可誤了軍糧采購,然後自己拉著童鐵憨上了車,與高成一起,在京畿營將士的護衛下,直奔定州城而去。
剛上車,高笙書就迫不及待地問道:
“童鐵憨,本帥離開定州才幾天,你為何就變得如此狼狽?”
童鐵憨以頭撞擊車上地板,嚎啕大哭,似有萬分委屈。高笙書心中詫異,說:
“童鐵憨,你是一個帶頭衝鋒陷陣,不畏箭矢的硬漢,怎麽一見麵就要痛哭流涕,也不怕高將軍笑話?”
高成年歲較長,早年曾在景德帝爭奪皇位時站過隊,後來因為站隊錯了,景德帝即位後就被關進宗人府。他在宗人府十數年,幾經反思,對人性險惡頗有見識,現在重獲自由,雖把權欲之念都看淡了,但官場宮鬥的套路他都洞察秋毫。所以,他邊說:
“小夥子,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傷心處。你有什麽冤屈,今日但說無妨,或許老夫可以幫你指點一二。”
“對,高將軍德高望重,見多識廣,又同本帥交情深厚,你有什麽話就直說吧。”
童鐵憨抹去淚水,哽咽著說:
“丹宇大元帥死的好慘啊……”
啊哈,咱一直在心裏想著此事,丹宇身為元帥,怎麽會隨隨便便中了蠻夷埋伏,然後就中箭身亡了呢,這裏麵肯定有詐,如果童鐵憨說出什麽道道來,今天讓高成這個老皇親聽聽也好,這樣也可以讓他在皇帝老兒麵前說幾句公道話。
“大元帥離開定州之後,趙狐勇將軍根據大元帥的吩咐,安排了10來名驍騎營的兄弟們,遠遠地遊弋在中軍行轅一是帶,暗中保護丹宇大元帥的安全。
“約莫過了7、8天,那天天氣晴好,大元帥突然率中軍衛隊2000人出了定州城。趙將軍不敢怠慢,也帶了咱們10來個兄弟遠遠跟著。
“大概離城20餘裏之後,中軍衛隊突然排成一列,策馬在四周圍了一個極大的圈子,然後有人在圈中策馬奔馳……”
“莫不是丹宇大元帥要狩獵?”
在柔然大營後撤之後,高笙書也曾陪著丹宇狩獵幾次,自幼在深宮的丹宇對在如此環境下狩獵興致盎然。此次出城,看來是他覺得邊關好長時間與蠻夷相安無事,他要去好好過把癮。
“大元帥所言極是,趙將軍雖然也看出了丹宇大元帥正要狩獵,中軍衛隊並沒有擺開作戰陣形,整個隊伍比較鬆散。但他卻不敢怠慢,讓咱們10餘個兄弟分散四處,探看情況。約莫過了一個多時辰,西北方向的兄弟就拚命揮舞著戰袍示意,趙將軍一看,立刻大喊‘快快知會中軍衛隊,蠻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