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時期,開封府乃天子腳下,權貴雲集。


    它曾經吞噬了懵懵懂懂一腳踏進來的狄青,令他惶惑而死,半生不得清醒。


    文官的熙攘繁盛必然會令朝堂池深水暗,其中盤根錯節,遠非常人能想象。


    天幕上的畫麵緩緩轉過。


    順著包拯前行的道路升空,將整個繁華熱鬧的開封府呈現出來。


    百姓在坊市中遊逛,孩子們嬉鬧著追逐,家家戶戶燈火連綿。


    這是一幅儼然不遜色於的開元盛世的瑰麗畫卷!!


    在畫麵的一側,雋秀的金色大字一行行浮現。


    【1022—1063年,即北宋仁宗趙禎統治的41年間,被後世譽為中國帝製時代的“黃金時代”,史稱“仁宗盛治”。】


    這句話一出,天幕前不少人都怔了一下。


    一直捂著腦袋氣的發昏的趙匡胤豁然坐起身來,呆呆的看了半晌天幕,竟是熱淚盈眶了。


    “好孩子、好孩子……”


    這是多麽高的評價!!這是多麽高的讚譽!!


    中國帝製的黃金時代!!!


    功績千秋如秦始皇,開疆拓土如漢武帝,千古帝範如唐太宗——都未有一人得此評價!!


    自打宋朝的盤點伊始,趙匡胤就沒舒心過一次,恨得咬牙切齒的次數倒是數不勝數!


    突然天降如此一大驚喜,他怎麽能不開心,怎麽能不高興呢?!


    趙匡胤笑中含淚,暢快的大笑一聲,拂袖道。


    “來人,為朕……不,為我大宋的仁宗陛下擺宴席慶賀!!!”


    仁宗一朝。


    趙禎坐在帝位上,看著天幕,出神了半晌,卻是笑歎了一聲。


    “朕是幸運,有諸位才華橫溢的愛卿輔佐,怪道旁的帝王都要嫉妒於朕呢!如此高的讚譽落在朕這樣平庸無能的帝王身上,實在是德不配位。”


    “陛下此言差矣。”臣子中有一人拱手走出來,正是包拯。


    他神色平淡肅穆,語言卻簡單直白。


    “文景二帝兩代並治才稱文景之治,開元盛世亦僅為唐玄宗治下短短幾年,而天幕所言的‘仁宗盛治’,乃陛下在位的每一年。”


    不以某個年號、某個出彩的臣子,隻是宋仁宗。


    因為宋仁宗,所以他治下的每一年,皆可歸納為此,共稱‘仁宗盛治’。


    趙禎聽著包拯的話,呆了半天。


    忽然側過臉,拿袖子擋了一下,撐著龍椅沒出息的哽咽了一聲。


    “沒想到啊……朕有生之年,居然能從包愛卿口中聽的一句如此、如此高的讚賞,朕這一輩子值了。”


    包拯臉色黑了黑,正欲退下,卻見趙禎拿開袖子,期待的又瞅了他一眼。


    “包愛卿,朕方才好像沒聽清,你要不再說一遍?”


    包拯:…………


    唐玄宗年間。


    滿朝的諫官們眼巴巴的瞅著天幕,饞的有點流口水。


    “哎……要是咱們家陛下沒有後來那些破事兒,妥妥的不也混個這樣的名聲?”


    “是啊,那就不是‘開元盛世’,而是‘玄宗盛世’了!!”


    “哎!!”


    李隆基在上麵聽的滿頭黑線,忍不住道。


    “甚麽玄宗盛世!若真如此,朕又怎麽會是‘玄宗’這樣的封號呢!爾等忒不嚴謹!!”


    不說倒也罷了,一說,諫官們的瞬間齊刷刷迴頭,那眼鋒差點把他給活活吞了!!


    “陛下您也知道啊!!”


    李隆基頭皮一麻,正襟危坐,迅速翻開奏折。


    ……


    似乎是為了響應包拯的那句話,天幕繼續浮現了一行字。


    【‘仁宗之仁,千古一人’】


    若用官方一點的話來講,是仁宗寬厚納諫,極大的釋放了士大夫的政治活力。


    若用通俗一點的話來講,就是仁宗這位皇帝有能臣他真的提攜真的用,而且從來不瞎摻和瞎指揮,不拖臣子的後腿兒。


    彈幕跟著嘻嘻哈哈的吐槽。


    【哈哈哈哈誰說仁宗不中用了,再沒有比仁宗更中用的了!】


    【可不是,宋朝就是臣子運太好了,但凡各個皇帝都跟仁宗一樣,宋朝早就起飛了!!】


    【就是啊,知道自己沒啥用就別瞎摻和,吃吃喝喝玩玩,天底下還有這麽滋潤的事兒麽?!】


    【宋朝的皇帝真就是那句話,不怕二代吃喝玩樂敗家啃老,就怕二代雄心壯誌想證明自己!!】


    【牆裂建議宋朝成立君主立憲製!!!】


    【牆裂建議加一!!】


    【+!!】


    天幕前。


    有宋一朝被內涵的皇帝們臉色都挺精彩的。


    其中包括但不限於某真宗、某徽宗、某欽宗……等。


    而仁宗一朝臉上的喜色都僵硬了一下。


    有人納悶道,“別的先不說,隻這……君主立憲製是何意啊?”


    一眾人紛紛搖頭,表示不知。


    不巧,某個去過萬界圖書館的學子猶豫了片刻後,卻還是咬了咬牙開口了。


    “啟稟陛下,啟稟諸位大人。


    這君主立憲製,下臣曾在萬界圖書館典藏中瞧見了一眼,據下臣猜測


    ……應當是一種帝王不參與朝政,僅僅作象征意義的、君王‘統而不治’的政治製度。”


    說完之後,那學子掀開袍角跪下,深深叩頭。


    “臣,死罪。”


    而全場毫無意外的陷入了寂靜,緊跟著,是駭然中轟然跪下的滿朝臣子。


    “陛下!!”


    在帝王權利高於一切的封建王朝中,講出這樣的話意味著什麽,在場全是聰明至極的人,自然不會不明白。


    尤其是在北宋年間,這樣一個帝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皇權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削弱的時代。


    這是潘多拉的魔盒,是屠龍的利劍,是讓從今往後的每一位帝王夜不敢安眠的誅心之言。


    便是如包拯、歐陽修、韓琦等人此時都有些忍不住頭皮發麻,心髒跟著顫抖。


    那學子在死一般的寂靜中緊緊的閉上了雙眼,心知肚明今日恐怕難逃一死,但他……卻並不後悔。


    不知過了多久,上首的位置卻緩緩傳來了一陣古怪的笑聲。


    “哈哈……”


    帝王撐著龍椅,笑的眼淚都快出來了。


    “父皇,父皇的父皇,父皇的父皇的父皇……因著太祖兵變起家,都害怕曆史重演,故而我朝代代打壓武將,以至於軍中幾無悍勇之將。”


    “他們不就是害怕屁股底下的位置被掀翻了,害怕趙宋的皇室無以為繼。”


    他笑了片刻,又漸漸停住了。


    臣子們誰敢接這話?隻深深的叩頭,苦不堪言。


    那帝王說。


    “朕無子嗣,這江山傳下去又如何,不傳下去又如何?過繼的嗣子難道會放著他親生的父親不孝順,反而來認朕這個沒養過他一天的‘父親’麽?”


    “倘若天幕的降臨,是冥冥中在推動這一切的發生,那……也無妨。”


    他抬起頭,竟是笑了。


    “因為朕不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盤點:給始皇帝劇透二世而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喝口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喝口茶並收藏曆史盤點:給始皇帝劇透二世而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