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不羨慕
末日求生,我打造了魔植世界 作者:喪屍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468章 不羨慕
“……我從來不奢求什麽神靈,能夠有平淡平凡的生活就已足夠。而現在,我獲得的,其實已經遠遠超出了我曾經所想要的。而為了保護這得之不易的生活,我願意付出一切!”
在要塞那略顯喧囂卻又透著幾分凝重的氛圍裏,站在人群後方、距離陳楚不過幾步之遙的李誌忠,宛如一座沉靜的礁石,靜靜地佇立著。
他的目光穿透層層人影,望向要塞內外那震撼人心的一幕:所有人都虔誠地匍匐在地,額頭緊貼著地麵,朝著散發著神聖光芒的趙傳宏跪拜。那光芒仿若來自天際的曙光,將趙傳宏的身形映襯得無比高大,神聖而威嚴,使得整個場景如同一場莊嚴肅穆的宗教盛典。李誌忠望著這壯觀場景,心中不禁湧起一陣難以抑製的激蕩之情,仿若平靜的心湖被一顆巨石砸中,泛起層層漣漪。
他的目光中透著一絲複雜的神色,既有對眼前這一幕的感慨,仿佛看到了人類對希望與力量的追逐從未停歇,哪怕世界已滄海桑田;又有對自身經曆的深深迴憶,那些過往的苦難與掙紮如潮水般湧上心頭,苦澀中帶著幾分慶幸。
他與陳楚自然不需要下跪,他們兩個雖然沒有像趙傳宏那樣踏上成神之路,也沒有掌控那令人矚目的超凡信仰之力,可在楊越這位神秘而強大的自然之神麵前,他們與趙傳宏的地位從本質上來說是平等的。這並非是一種無端的自信,而是基於過往的種種經曆與默契。李誌忠心裏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他此刻才能以一種相對平靜的心態站在一旁,冷眼旁觀著這一切。他的身形挺拔,身姿在人群的映襯下略顯孤寂,卻又透著幾分堅毅,仿佛在這紛繁複雜的局勢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堅守。
趙傳宏如今能夠自如地調用楊越賜予他的強大信仰之力,那力量仿若化作一道無形的、堅不可摧的屏障,將他與眾人分隔開來,讓他在光芒的籠罩下,顯得如此與眾不同,仿若超脫於凡人的存在。然而,李誌忠也明白,這股強大的力量所施加麵對的對象,絕不會是自己和陳楚這樣與他基本上是同僚關係的人員,而是專門針對今次需要解決的整個要塞的內部人員。這是一種既定的規則,像是命運的絲線早已編織好的經緯,不容輕易更改;也是一種默契的安排,在各方勢力的權衡與博弈中悄然成型,李誌忠對此並無異議。他深知,在這個充滿變數與危機的世界裏,規則便是生存的底線,唯有遵循,方能尋得一絲安穩。
李誌忠的心情此刻很是振奮,這種振奮並非源自於像趙傳宏和陳楚那樣,對在接下來的要塞中開始發展科技文明所抱有的熱切期待。實際上,對於李誌忠而言,文明的發展在他眼中不過是一個抽象而遙遠的概念,像是夜空中閃爍的繁星,看似璀璨奪目,實則遙不可及。那些所謂的科技進步、文明繁榮,對他來說太過空泛,他既沒有那樣深刻的感悟,仿佛缺少一把開啟那扇智慧之門的鑰匙;也沒有那樣強烈的想法,他的心思更多地被現實生活的瑣碎與溫暖所牽絆。他所關心的,始終是與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的那些實實在在的東西,是清晨醒來能看到家人安然的睡顏,是餐桌上冒著熱氣的飯菜,是夜晚入睡前那寧靜祥和的氛圍。
迴首自己的大半生,那簡直就是一部寫滿苦難與波折的厚重史詩。在他還處於懵懂無知、對世界充滿好奇與憧憬的少年時期,一場突如其來、仿若末世審判的世界災變毫無預兆地降臨了。先是經濟危機如一場兇猛的風暴,以摧枯拉朽之勢迅速席卷了整個世界。一時間,繁華的商業街區變得門可羅雀,無數的企業如同風中殘燭,紛紛倒閉,大量的人員失業,流落街頭,社會秩序瞬間陷入了混亂不堪的狀態,搶劫、鬥毆等暴力事件頻發,人性的醜惡在饑餓與絕望的催化下暴露無遺。緊接著,天災頻發,仿佛是上天對人類的懲罰,又似命運無情的捉弄。火山爆發時,熾熱的岩漿如惡魔的觸手,滾滾湧出,無情地吞噬著沿途的一切,所到之處皆化為一片焦土,刺鼻的硫磺味彌漫在空氣中,久久不散;地震頻發,大地劇烈顫抖,城市的高樓大廈在瞬間崩塌,鋼筋水泥的廢墟下掩埋著無數的生命,哭喊聲、求救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曲人間煉獄的悲歌;海嘯洶湧而至,如一頭巨大的怪獸,咆哮著衝上岸邊,攜帶著無盡的破壞力,摧毀了無數的沿海城市和村莊,海水倒灌,淹沒了大片陸地,幸存者們在洪水中掙紮求生。在這一係列的天災人禍之後,人類內部的戰爭更是雪上加霜。常規熱武器戰爭、核戰爭、病毒戰爭等等,一場場殘酷的戰爭接連爆發,槍林彈雨、核彈爆炸的蘑菇雲、肆虐的病毒,讓人類從曾經統治全世界的上百億人口,迅速銳減,百不存一,整個世界到處都彌漫著死亡的氣息,宛如阿鼻地獄。
在那個黑暗的時期,大量的人口死亡,城市變成了一片廢墟,曾經繁華的街道如今布滿了殘垣斷壁,牆壁上的塗鴉與血跡訴說著往昔的慘烈,農田也因為無人耕種而逐漸荒廢,雜草叢生,瘋長的野草幾乎要將那片承載著人類希望的土地徹底掩埋。而那些曾經為世界帶來生機與希望的綠色植物,也在核戰爭的影響下,紛紛凋零死亡,大地失去了往日的翠綠,變得一片荒蕪,幹裂的土地仿若老人布滿皺紋的臉,毫無生氣。天空也不再是曾經的碧藍如洗、陽光明媚,而是被核塵埃覆蓋了厚厚的一層,終年不見半點陽光,整個世界仿佛陷入了永無止境的黑暗之中,陰霾籠罩,讓人看不到一絲希望的曙光。
這一切的人生經曆,造就了李誌忠過去生活的無盡苦難,也讓他對於現在這種安穩的生活倍感珍惜。他深知,沒有經曆過那一場場生離死別,沒有失去過那麽多親人朋友,是絕對無法體會到當自己的生活能夠安穩下來,能夠有機會保護家人時,那是一種多麽巨大的渴望和榮幸。在那個動蕩的年代,每一天都充滿了不確定性,每一刻都可能麵臨著失去親人的痛苦,每一次日出日落都可能是生命的最後一刻。而如今,他終於擁有了一個可以遮風擋雨的家,幾間簡陋卻溫馨的屋子,有了足夠的食物和水,雖然不算豐盛,但足以維持生計,家人都平安健康地陪在身邊,孩子的歡聲笑語、妻子溫柔的目光,這對於他來說,已經是無比珍貴的財富,是他曾經夢寐以求卻不敢奢望的生活。他就像一個在暴風雨中漂泊許久的孤舟,終於找到了寧靜的港灣,怎能不倍加珍惜。
所以,李誌忠心裏很清楚,並非是每個人都會有著雄心壯誌,有著一旦知道了成神的途徑,就會不顧一切地去追求的強烈渴望。事實上,對於絕大多數的普通人而言,在那樣艱難的末日廢土環境下,他們首先關注的必然是最基本的生存問題,是如何解決溫飽,如何讓自己和家人在這個充滿危險的世界中活下去。隻有當人類解決了溫飽問題,有了一定的閑暇時間,有了充足的精力,才會去考慮那些更進一步的需求,比如追求精神上的滿足、實現個人的理想等等。所以自古以來,那些所謂的求仙問道者,要麽就是擁有至高無上權力的帝王將相,他們坐在金碧輝煌的宮殿裏,已經擁有了世間的一切榮華富貴,想要通過求仙問道來延長自己的統治和享受,妄圖讓那榮華富貴永不停息;要麽就是富甲一方的富商豪客,他們在物質生活上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住在雕梁畫棟的府邸中,金銀財寶堆積如山,開始追求一些虛無縹緲的精神寄托和長生不老的夢想,渴望打破生死的界限,永享富貴。
其實,總的來說,想要追求成神、超越平凡這種事情,往往是在人有了足夠的物質生活,不,應該說是有了足夠的物質享受之後才會出現的。當一個人擁有了太多的財富和資源,當這些東西充足過剩到已經無法再給他帶來任何新的興奮點和滿足感時,他才會開始去思考一些更深層次的問題,才會去追求其他的東西,這基本上也是智慧生物在滿足了生存需要之後,更進一步開始填滿自己精神世界的一種必然過程。就像一個裝滿了金銀財寶的寶箱,當它再也裝不下任何東西時,人們便會開始尋找其他可以填充的寶物,或是知識,或是精神的升華。
在這樣一個過程之中,那些占據了統治地位或者擁有較多資源的一些個體,開始會從身邊的人不斷的死亡之中深刻地感受到恐懼,他們害怕自己有一天也會像那些死去的人一樣,失去所有的東西,權力、財富、地位,一切都將化為泡影。同時,他們也會迷戀自己所擁有的權勢、金錢等等,因為這些東西給他們帶來了極大的滿足感和安全感,讓他們在眾人麵前威風凜凜,高高在上。所以,這些智慧個體開始追求能夠更悠長的生命,一方麵是出於對自己消亡的懼怕,另一方麵也是為了能夠更長久地享受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讓那威風八麵、紙醉金迷的生活永不停息。
然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建立在獲得了足夠豐富的物質生活基礎之上的。如果一個人還處於一個饑寒交迫的階段,連最基本的生存都沒有下辦法保障,每天都在為了一口食物、一滴水而奔波掙紮,那麽對於那些虛無縹緲的長生不老、成神成仙之類的事情,自然是沒有人會在意的。就像在末日廢土時期,大多數的人或者智慧生物,他們從頭到尾生活都處於一個極端的困難當中,基本上大多數都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很少很少有能夠真正維持溫飽的。在那個殘酷的世界裏,生存才是唯一的主題,其他的一切都顯得那麽微不足道,什麽理想、追求,在饑餓麵前都不堪一擊。
在這個末日廢土的世界裏麵,能夠做到基本保障自己的生存資源的,幾乎都是具備了超凡力量的異能者,這一點幾乎是沒有例外的。畢竟在這樣一個充滿了危險和挑戰的世界裏,如果沒有強大的自保之力,很容易就會被其他人所吞噬,根本不可能讓你有機會繼續站在高處,更不用說去追求其他的事情了。所以在李誌忠看來,至少在當前的希望綠洲,根本沒有人會去想著要自己成為神靈這樣的事情。對於這裏的人們來說,能夠在這片相對安全的綠洲中生存下去,有一個穩定的生活環境,已經是最大的幸運和滿足了。他們更願意把精力放在開墾農田、建造房屋、照顧家人這些實實在在的事情上,而不是去追逐那遙不可及的成神之路。
而且,一條看似清晰而又簡單的道路其實已經很明確地擺在了他們麵前,那就是不用去走那些艱難險阻的成神道路,隻要在希望綠洲踏踏實實地生活下去,通過自己的努力和付出,為這片綠洲的建設和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那麽他就能夠在這個過程中獲得自己想要的一切,甚至有可能像趙傳宏那樣,在不經意間成就神靈之位。這一點,從趙傳宏被楊越這位自然之神賜予了強大的信仰之力,並且能夠像此刻一樣,憑借身上那耀眼的光輝和令人折服的親和力,就讓整個要塞內外所有人都心甘情願地匍匐在地,獻出自己的信仰這一現象中,就已經得到了很好的說明或者說代表。這似乎在向人們傳遞著一個信息,隻要在希望綠洲,隻要跟隨著楊越,那麽接下來,他們就是能夠成就神靈的,這並非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一個隻要努力就有可能實現的目標。
況且,即便沒有像趙傳宏那樣,能夠獲得楊越直接賜予的強大信仰之力,可通過魔植共生,李誌忠也自覺已經獲得了強大的力量和悠長的壽命。他可以感受到自己身體內那股源源不斷的力量,每當麵臨危險,這股力量就如同沉睡的雄獅被喚醒,讓他在麵對各種危險時都能夠從容應對,讓他有能力保護自己和家人。而且,他的壽命也因為與魔植的共生而得到了極大的延長,他有更多的時間來陪伴家人,享受這來之不易的安穩生活。在李誌忠心中,這與神靈又有什麽本質上的不同呢?他並不羨慕那些高高在上的神靈,他隻珍惜自己眼前所擁有的一切,願意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去守護這份得之不易的平淡而又珍貴的生活。
“……我從來不奢求什麽神靈,能夠有平淡平凡的生活就已足夠。而現在,我獲得的,其實已經遠遠超出了我曾經所想要的。而為了保護這得之不易的生活,我願意付出一切!”
在要塞那略顯喧囂卻又透著幾分凝重的氛圍裏,站在人群後方、距離陳楚不過幾步之遙的李誌忠,宛如一座沉靜的礁石,靜靜地佇立著。
他的目光穿透層層人影,望向要塞內外那震撼人心的一幕:所有人都虔誠地匍匐在地,額頭緊貼著地麵,朝著散發著神聖光芒的趙傳宏跪拜。那光芒仿若來自天際的曙光,將趙傳宏的身形映襯得無比高大,神聖而威嚴,使得整個場景如同一場莊嚴肅穆的宗教盛典。李誌忠望著這壯觀場景,心中不禁湧起一陣難以抑製的激蕩之情,仿若平靜的心湖被一顆巨石砸中,泛起層層漣漪。
他的目光中透著一絲複雜的神色,既有對眼前這一幕的感慨,仿佛看到了人類對希望與力量的追逐從未停歇,哪怕世界已滄海桑田;又有對自身經曆的深深迴憶,那些過往的苦難與掙紮如潮水般湧上心頭,苦澀中帶著幾分慶幸。
他與陳楚自然不需要下跪,他們兩個雖然沒有像趙傳宏那樣踏上成神之路,也沒有掌控那令人矚目的超凡信仰之力,可在楊越這位神秘而強大的自然之神麵前,他們與趙傳宏的地位從本質上來說是平等的。這並非是一種無端的自信,而是基於過往的種種經曆與默契。李誌忠心裏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他此刻才能以一種相對平靜的心態站在一旁,冷眼旁觀著這一切。他的身形挺拔,身姿在人群的映襯下略顯孤寂,卻又透著幾分堅毅,仿佛在這紛繁複雜的局勢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堅守。
趙傳宏如今能夠自如地調用楊越賜予他的強大信仰之力,那力量仿若化作一道無形的、堅不可摧的屏障,將他與眾人分隔開來,讓他在光芒的籠罩下,顯得如此與眾不同,仿若超脫於凡人的存在。然而,李誌忠也明白,這股強大的力量所施加麵對的對象,絕不會是自己和陳楚這樣與他基本上是同僚關係的人員,而是專門針對今次需要解決的整個要塞的內部人員。這是一種既定的規則,像是命運的絲線早已編織好的經緯,不容輕易更改;也是一種默契的安排,在各方勢力的權衡與博弈中悄然成型,李誌忠對此並無異議。他深知,在這個充滿變數與危機的世界裏,規則便是生存的底線,唯有遵循,方能尋得一絲安穩。
李誌忠的心情此刻很是振奮,這種振奮並非源自於像趙傳宏和陳楚那樣,對在接下來的要塞中開始發展科技文明所抱有的熱切期待。實際上,對於李誌忠而言,文明的發展在他眼中不過是一個抽象而遙遠的概念,像是夜空中閃爍的繁星,看似璀璨奪目,實則遙不可及。那些所謂的科技進步、文明繁榮,對他來說太過空泛,他既沒有那樣深刻的感悟,仿佛缺少一把開啟那扇智慧之門的鑰匙;也沒有那樣強烈的想法,他的心思更多地被現實生活的瑣碎與溫暖所牽絆。他所關心的,始終是與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的那些實實在在的東西,是清晨醒來能看到家人安然的睡顏,是餐桌上冒著熱氣的飯菜,是夜晚入睡前那寧靜祥和的氛圍。
迴首自己的大半生,那簡直就是一部寫滿苦難與波折的厚重史詩。在他還處於懵懂無知、對世界充滿好奇與憧憬的少年時期,一場突如其來、仿若末世審判的世界災變毫無預兆地降臨了。先是經濟危機如一場兇猛的風暴,以摧枯拉朽之勢迅速席卷了整個世界。一時間,繁華的商業街區變得門可羅雀,無數的企業如同風中殘燭,紛紛倒閉,大量的人員失業,流落街頭,社會秩序瞬間陷入了混亂不堪的狀態,搶劫、鬥毆等暴力事件頻發,人性的醜惡在饑餓與絕望的催化下暴露無遺。緊接著,天災頻發,仿佛是上天對人類的懲罰,又似命運無情的捉弄。火山爆發時,熾熱的岩漿如惡魔的觸手,滾滾湧出,無情地吞噬著沿途的一切,所到之處皆化為一片焦土,刺鼻的硫磺味彌漫在空氣中,久久不散;地震頻發,大地劇烈顫抖,城市的高樓大廈在瞬間崩塌,鋼筋水泥的廢墟下掩埋著無數的生命,哭喊聲、求救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曲人間煉獄的悲歌;海嘯洶湧而至,如一頭巨大的怪獸,咆哮著衝上岸邊,攜帶著無盡的破壞力,摧毀了無數的沿海城市和村莊,海水倒灌,淹沒了大片陸地,幸存者們在洪水中掙紮求生。在這一係列的天災人禍之後,人類內部的戰爭更是雪上加霜。常規熱武器戰爭、核戰爭、病毒戰爭等等,一場場殘酷的戰爭接連爆發,槍林彈雨、核彈爆炸的蘑菇雲、肆虐的病毒,讓人類從曾經統治全世界的上百億人口,迅速銳減,百不存一,整個世界到處都彌漫著死亡的氣息,宛如阿鼻地獄。
在那個黑暗的時期,大量的人口死亡,城市變成了一片廢墟,曾經繁華的街道如今布滿了殘垣斷壁,牆壁上的塗鴉與血跡訴說著往昔的慘烈,農田也因為無人耕種而逐漸荒廢,雜草叢生,瘋長的野草幾乎要將那片承載著人類希望的土地徹底掩埋。而那些曾經為世界帶來生機與希望的綠色植物,也在核戰爭的影響下,紛紛凋零死亡,大地失去了往日的翠綠,變得一片荒蕪,幹裂的土地仿若老人布滿皺紋的臉,毫無生氣。天空也不再是曾經的碧藍如洗、陽光明媚,而是被核塵埃覆蓋了厚厚的一層,終年不見半點陽光,整個世界仿佛陷入了永無止境的黑暗之中,陰霾籠罩,讓人看不到一絲希望的曙光。
這一切的人生經曆,造就了李誌忠過去生活的無盡苦難,也讓他對於現在這種安穩的生活倍感珍惜。他深知,沒有經曆過那一場場生離死別,沒有失去過那麽多親人朋友,是絕對無法體會到當自己的生活能夠安穩下來,能夠有機會保護家人時,那是一種多麽巨大的渴望和榮幸。在那個動蕩的年代,每一天都充滿了不確定性,每一刻都可能麵臨著失去親人的痛苦,每一次日出日落都可能是生命的最後一刻。而如今,他終於擁有了一個可以遮風擋雨的家,幾間簡陋卻溫馨的屋子,有了足夠的食物和水,雖然不算豐盛,但足以維持生計,家人都平安健康地陪在身邊,孩子的歡聲笑語、妻子溫柔的目光,這對於他來說,已經是無比珍貴的財富,是他曾經夢寐以求卻不敢奢望的生活。他就像一個在暴風雨中漂泊許久的孤舟,終於找到了寧靜的港灣,怎能不倍加珍惜。
所以,李誌忠心裏很清楚,並非是每個人都會有著雄心壯誌,有著一旦知道了成神的途徑,就會不顧一切地去追求的強烈渴望。事實上,對於絕大多數的普通人而言,在那樣艱難的末日廢土環境下,他們首先關注的必然是最基本的生存問題,是如何解決溫飽,如何讓自己和家人在這個充滿危險的世界中活下去。隻有當人類解決了溫飽問題,有了一定的閑暇時間,有了充足的精力,才會去考慮那些更進一步的需求,比如追求精神上的滿足、實現個人的理想等等。所以自古以來,那些所謂的求仙問道者,要麽就是擁有至高無上權力的帝王將相,他們坐在金碧輝煌的宮殿裏,已經擁有了世間的一切榮華富貴,想要通過求仙問道來延長自己的統治和享受,妄圖讓那榮華富貴永不停息;要麽就是富甲一方的富商豪客,他們在物質生活上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住在雕梁畫棟的府邸中,金銀財寶堆積如山,開始追求一些虛無縹緲的精神寄托和長生不老的夢想,渴望打破生死的界限,永享富貴。
其實,總的來說,想要追求成神、超越平凡這種事情,往往是在人有了足夠的物質生活,不,應該說是有了足夠的物質享受之後才會出現的。當一個人擁有了太多的財富和資源,當這些東西充足過剩到已經無法再給他帶來任何新的興奮點和滿足感時,他才會開始去思考一些更深層次的問題,才會去追求其他的東西,這基本上也是智慧生物在滿足了生存需要之後,更進一步開始填滿自己精神世界的一種必然過程。就像一個裝滿了金銀財寶的寶箱,當它再也裝不下任何東西時,人們便會開始尋找其他可以填充的寶物,或是知識,或是精神的升華。
在這樣一個過程之中,那些占據了統治地位或者擁有較多資源的一些個體,開始會從身邊的人不斷的死亡之中深刻地感受到恐懼,他們害怕自己有一天也會像那些死去的人一樣,失去所有的東西,權力、財富、地位,一切都將化為泡影。同時,他們也會迷戀自己所擁有的權勢、金錢等等,因為這些東西給他們帶來了極大的滿足感和安全感,讓他們在眾人麵前威風凜凜,高高在上。所以,這些智慧個體開始追求能夠更悠長的生命,一方麵是出於對自己消亡的懼怕,另一方麵也是為了能夠更長久地享受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讓那威風八麵、紙醉金迷的生活永不停息。
然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建立在獲得了足夠豐富的物質生活基礎之上的。如果一個人還處於一個饑寒交迫的階段,連最基本的生存都沒有下辦法保障,每天都在為了一口食物、一滴水而奔波掙紮,那麽對於那些虛無縹緲的長生不老、成神成仙之類的事情,自然是沒有人會在意的。就像在末日廢土時期,大多數的人或者智慧生物,他們從頭到尾生活都處於一個極端的困難當中,基本上大多數都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很少很少有能夠真正維持溫飽的。在那個殘酷的世界裏,生存才是唯一的主題,其他的一切都顯得那麽微不足道,什麽理想、追求,在饑餓麵前都不堪一擊。
在這個末日廢土的世界裏麵,能夠做到基本保障自己的生存資源的,幾乎都是具備了超凡力量的異能者,這一點幾乎是沒有例外的。畢竟在這樣一個充滿了危險和挑戰的世界裏,如果沒有強大的自保之力,很容易就會被其他人所吞噬,根本不可能讓你有機會繼續站在高處,更不用說去追求其他的事情了。所以在李誌忠看來,至少在當前的希望綠洲,根本沒有人會去想著要自己成為神靈這樣的事情。對於這裏的人們來說,能夠在這片相對安全的綠洲中生存下去,有一個穩定的生活環境,已經是最大的幸運和滿足了。他們更願意把精力放在開墾農田、建造房屋、照顧家人這些實實在在的事情上,而不是去追逐那遙不可及的成神之路。
而且,一條看似清晰而又簡單的道路其實已經很明確地擺在了他們麵前,那就是不用去走那些艱難險阻的成神道路,隻要在希望綠洲踏踏實實地生活下去,通過自己的努力和付出,為這片綠洲的建設和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那麽他就能夠在這個過程中獲得自己想要的一切,甚至有可能像趙傳宏那樣,在不經意間成就神靈之位。這一點,從趙傳宏被楊越這位自然之神賜予了強大的信仰之力,並且能夠像此刻一樣,憑借身上那耀眼的光輝和令人折服的親和力,就讓整個要塞內外所有人都心甘情願地匍匐在地,獻出自己的信仰這一現象中,就已經得到了很好的說明或者說代表。這似乎在向人們傳遞著一個信息,隻要在希望綠洲,隻要跟隨著楊越,那麽接下來,他們就是能夠成就神靈的,這並非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一個隻要努力就有可能實現的目標。
況且,即便沒有像趙傳宏那樣,能夠獲得楊越直接賜予的強大信仰之力,可通過魔植共生,李誌忠也自覺已經獲得了強大的力量和悠長的壽命。他可以感受到自己身體內那股源源不斷的力量,每當麵臨危險,這股力量就如同沉睡的雄獅被喚醒,讓他在麵對各種危險時都能夠從容應對,讓他有能力保護自己和家人。而且,他的壽命也因為與魔植的共生而得到了極大的延長,他有更多的時間來陪伴家人,享受這來之不易的安穩生活。在李誌忠心中,這與神靈又有什麽本質上的不同呢?他並不羨慕那些高高在上的神靈,他隻珍惜自己眼前所擁有的一切,願意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去守護這份得之不易的平淡而又珍貴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