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無雨看十三,十三無雨一冬幹。
九月九,重陽至,西北王府雖然依舊上下忙碌個不停,但西北王總算還是想起自己有個生性愛玩的女兒已經足足半月沒有走出西北王府了。
這一日,當宋別輕敲郡主閨房房門,打開房門後發現郡主大人病懨懨地腦袋枕在書桌上,正拿起那隻羅纓扇子翻來覆去地翻看。
宋別溫聲道:“郡主,王爺近來事務繁忙,鮮有空時,他讓我趁著這個重陽帶郡主出去賞賞秋景。”
郡主趴在桌上,並不作答。
宋別無奈一笑,知道郡主這是又發小女兒家脾氣了。
書生靠在門口,輕聲道:“王爺還說了,由於此次西北節度使遇害一案,京城使團現在暫時還走不了,不如就叫上使團一行人一起賞賞這西北秋景。”
郡主腦袋稍微挪動了一下,但還是沒有答應的跡象。
書生見狀,似乎在意料之中,又道:“那位葉辭將軍,已經答應讓他妹妹隨行......”
李時毓聞言終於緩緩起身。
她眼神有些幽怨道:“師傅。”
宋別臉色不變。
那些西北王府官員和江湖門派最怕這個小妖精在於兩點,不僅瞎折騰的本事是一等一,闖禍後對爹爹的撒嬌本領更是堪稱天下一絕,能夠讓本來火冒三丈的西北王瞬間低聲下氣,諂媚說出“乖女兒,沒事,爹在呢,誰敢欺負你?”這種無腦話來。
但宋別顯然不吃這一套。
自郡主幼時就一直跟隨在郡主身邊的書生這麽多年似乎依舊還是那張玉麵,看不出歲月在他身上流過的痕跡。
書生深知這位郡主的心機和手腕絕非表麵那般浮躁。
他輕聲說道:“還請郡主先收拾一番,莫要再胡鬧了。”
使團休息的客棧內。
那個一路跟隨崔主事北上的錦衣衛千戶莫名就像人間蒸發了一樣,且客棧內明顯有過打鬥痕跡,不過沒人有膽子過問錦衣衛的事情。
一切如常,使團眾官員同樣為了孫仲節度使遇害一案忙得焦頭爛額,似乎都忘了今日是難得的重陽。
崔繡坐於天字號房中,手裏是一塊模樣怪異的銅製令牌。
這塊令牌不同於大秦官製,是屬於那種江湖門派的野路子製作而成,牌子上有一些略顯淩亂的鳥獸花草紋印。
昨天那場對針對六扇門的劫襲,除了繳獲一批金銀之外,就是這塊令牌了。
崔繡緩緩閉上雙眼,細細深思。
孫仲生前好歹是一位正三品官員,身邊理所當然應該有不少高手護衛。
何況此人來到西北之前,曾在京中與那位前朝司禮部監印關係非同一般。
那個老太監臨死前托他將人帶迴京城的話此時猶然還在耳畔,說是什麽落葉歸根,魂歸故裏。
崔繡一想到這裏有些心煩意亂。
僅僅一個六扇門西北分舵主事陸川,遠遠不夠。
他眉頭微皺。
甚至最壞的結果是京城中那位“老大人”的手筆,身在千裏之外布局無痕,如此他的勝算將會極低。
就在崔繡默默推演之時,窗外突然飛來一隻信鴿。
崔繡取下信件,又特意翻看了一下鴿子的腳踝處,有一章西北王府司印圖案。
他打開信紙,隻見一頁落筆如雲煙的字體在紙上雀然閱出。
隻是這信的內容嘛......
崔繡嘴角微微一扯,簡直是糟蹋了這一手好字。
信上千字大半都是抄自名家詩錄的對重陽的描述,然後還花了一部分篇幅對著那本《大秦山河誌》中對於西北的地貌抄了個遍,最後終於問了一句:“重陽賞景去不去?”
這種奇葩信件不用想也知道是出自那位郡主大人之手。
他隨手找了張紙,大筆一揮。
“屬下還有要事在身,還請郡主見諒。”
寫罷將紙揉成卷狀塞到鴿子身上,把鴿子往窗外一扔,繼續思索一些蛛絲馬跡。
李時毓和葉風淺已經在王府門口處等候了接近半個時辰。
除了李時毓自己發的那一封信之外,王府也專門派人到京城使團休息的客棧請示。
等了半天,李時毓望了望遠處的使團來人,不過幾個不大不小、無關緊要的官吏,不禁有些氣結。
她轉頭對一臉正期盼葉淺風道:“得,枉我寫了那麽多字,結果那家夥就是不來,真是不把本郡主當迴事啊。”
葉淺風聞言有些失望,一襲白衣微微踮起腳尖,還是竭盡目力想要在使團眾官員中尋找著。
李時毓瞧見她這副模樣,不禁打趣道:“淺淺,你莫不是喜歡上那個色胚了吧,又是托我專門寫信又是這麽心切眺望的,莫非真是傳說中的一見鍾情?”
葉風淺聞言隻是兩手搭在身前,紅著臉道:“莫要亂說。”
李時毓好不容易見到了好閨蜜,怎麽可能輕易放過這個機會,搖著扇子,一襲紅衣悠悠道:“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那席白衣聞言更羞道:“時毓別鬧!”
李時毓是個好動的主兒,葉風淺則是性情淑君之流,一動一靜兩位人間絕色互相嬉鬧著,大有春風牡丹、清泉蓮花交相輝映之感,那些使團官員暗自吞了一口口水,此次北上果然驚喜處處。
崆峒山地位涼城外城西處,自古就有“西來第一山”的奇稱。
秋意襲山,林海浩瀚,黃了滿山的落葉,水天一色。
眾人乘坐一輛輛馬車悠悠來到山下,一邊登山,一邊感歎這西北竟也有如此奇景。
一位自小在京城裏頭長大的官員望著眼前的高峽平湖,迎著風好似要乘風歸去一般,不禁豪情生來,感歎道:“古人雲崆峒山色天下秀,沒想到以這西北的貧瘠土地也生出如此美景,得之一觀,此生足矣。”
李時毓聞言輕輕一拍腦門,無語道:“真是沒見過世麵。”
那官員聞言被同行嘲笑也不惱,顯然是心情極好。
重陽重登山,賞秋,插茱萸,吃糕點,喝菊花酒。
那席紅衣不知從何處取出一個朱紅葫蘆,一隻青蔥玉手輕輕撚住葫蘆口,抿了一小口,另一手不忘微微搖扇,看著滿山落葉紛飛,目光好似眺過腳下山水,望到更遠處。
她輕聲呢喃道:“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這天夜裏,西北王府徹夜燈火,重陽不設夜禁,暖光綿延了整個涼城。
各大街巷熱鬧如白晝,道路兩旁的賣糖葫蘆的老人多了起來,過往的行人凡是帶著自家孩子出來轉悠的往往都要買一串,酒肆門前的小二賣力吆喝著,不少老板都打出了老江湖免單的旗號,以此犒勞那些不再年輕的老一輩江湖人。
“菊花酒,去年今兒就釀好的菊花酒!不醉不歸喲!”
“桂花糕,江南折桂研磨成的可口糕點,買迴家給小娃兒們嚐個鮮兒嘍!”
小販都在賣力叫喊著,仿佛聲音稍微弱上幾分就會被別家搶走自己生意一般,勁兒力十足。
西北人本就性子豪爽,男人在家種地出來做生意,女人也多是直言直快,整個涼城今日都是一片市井景象,雖是秋天,望之卻令人心暖如春。
鬧騰的街道上突然出現了一位紅衣女子。
今日她沒有以那副翩翩公子的形象出現,而是一頭長發如瀑隨身形微微搖曳,蓮步輕移。
她走過的地方人們仿佛都忘記了做生意一般,隻顧著呆呆看那驚鴻一瞥的身影。
那相貌英氣的女子今日卻不知染上了何處的思愁,令人望之即會被那略顯矛盾的氣質觸動。直到她緩緩走到一位賣糖葫蘆的老人家跟前,溫聲笑道:“老人家,我要一串糖葫蘆。”
老人先是張了張嘴,然後半天沒反應過來。
“老人家?”
那席紅衣對著他擺了擺手,滿臉笑意。
“哦哦,”老人臉色有些漲紅,忙拿了一串糖葫蘆,咧嘴笑道:“這位姑娘長得真是好看呐,可惜老頭子我嘴笨,說不出那些中原讀書人的那些筆墨話來,實在是羞愧呐。”
李時毓接過糖葫蘆,笑道:“多謝老人家,”遞過一串銅錢。
老人連忙擺手道:“姑娘不必給錢了,你來我這攤子已經算是老頭子我三生有幸了,我怎麽還好意思要錢呐?”
李時毓微微皺眉道:“那怎麽行呢,重陽日子本是應該你們這些老人家享子孫之福的日子,家裏卻還是讓你們上街來做生意.....”說著硬是把錢塞到了老人手裏。
“哎姑娘此言差矣呀,”老人手裏被塞迴銅錢,也索性不再扭捏,笑道:“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也是我們這些老頭子願意,誰不想多給家裏減輕一份負擔呐。”
那席紅衣聞言先是微微一愣,然後笑著點頭離去。
老人看著她離去的背影,獨自喃喃。
老人的那個她,早已故去。
然後老人仿佛突然年輕了十歲一般,開始賣力吆喝。
“冰糖糖葫蘆!冰糖糖葫蘆喲!粘牙不要錢嘍!”
那席紅衣輕輕咬下一顆糖葫蘆,朱唇銀齒,纖手蓮步。
她突然駐足,嘟了嘟嘴。
糖葫蘆好像有些粘牙。
西北王府。
當崔繡收到西北王要單獨和他見麵的消息時竟然莫名有些忐忑。
即使雙方早就在涼城外見過一次麵,但或許是和他今天白日裏不知臉皮為何物地大喊大叫有關,他一路上有些心不在焉。
穿過幽長的府邸,直到他走進那間據說平日裏無人能進的西北王的臥房。
他輕輕推開房門,西北王正負手而立,背對著他,看著麵前的一幅畫像。
崔繡看著眼前有些安靜的中年男人,感覺有些異樣,沒有出聲打擾。
他有一種預感,似乎這個鐵血王爺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麵。
“你來了。”
中年男人沒有轉過身來,輕聲道:“進來吧。”
崔繡緩緩上前,看向那副畫卷。
映入眼簾的是一副其貌近妖的女子,雖然隻是畫像,但神態舉止俱全。
他好像就在不遠處看著那名女子坐於茶案前,一手握勺勻水,一手撚了些許茶葉,眉目狹長,趨之盼兮,眸海溫斂,嘴角微翹,似笑非笑。
特別是女子身上竟然穿了一件龍袍,黑底九金龍紋,頭冠飛凰舞,耳垂玲瓏墜。
崔繡突然一震,有些難以置信道:“這位難道是......”
中年男人淡淡一笑:“不錯,她就是三十年前那位魔教教主。”
崔聞言渾身俱震。
東方朝辭,三十年前位列武榜第一,這個名字實在是太過沉重。
畫上女子曾經揚言要以江湖共主的地位去和紫禁城中的皇帝陛下爭一爭那把龍椅。
他突然想起今日那位老劍仙所言。
崔繡深吸一口氣,看著中年男人,有些猶豫道:“難道你們......”
東方朝辭即便是三十年前天下無敵,而且相傳有一副不老容顏,可她與他之間實在是......
不僅相差了近二十年的年齡,一個是魔教教主,一個是大秦王朝的王爺,身份更是天差地別。
西北王凝視著畫像,神色竟是前所未有的溫柔,溫聲道:“如果真的愛了,才會明白這世間的一切存在都是命運的安排。”
崔繡喃喃道:“瘋了......真是瘋了。”
中年男人突然話語一轉,“雖然我早就在京城中認識了你,但你的真實身份我卻是從來沒有失去過好奇。”
崔繡突然心生警惕。
中年男人淡淡一笑,緩緩收起了那副畫卷,坐在一張幾案前,用手指著另一張黃花梨木椅子,笑著道:“難不成還要我請你坐下?”
崔繡無奈一笑,隻得跟著坐下。
中年男人給自己和對麵的年輕人倒了一杯酒。
崔繡有些猶豫。
中年男人失笑道:“沒有毒。”說罷他自己先飲一杯。
曾經嗜酒如命的崔繡此時咬了咬牙,也跟著西北王一口喝下。
中年男人緩緩喝出一口白氣,酒香四溢。
崔繡輕聲道:“看來今晚王爺已經喝了不少。”
中年男人隻是微微搖頭。
他緩緩道:“有一件事,其實已經埋在我心底很多年了。”
崔繡聞言默默注視著眼前這個大秦王朝第一王爺。
中年男人自顧自道:“我今天其實差點沒忍住,幾乎就要動手殺了我那侄子。”
崔繡眼皮猛然一跳。
中年男人又笑道:“可是我若出手,時毓必然也會死於王晟手下。”
崔繡盡量保持平靜,輕聲道:“王爺愛女,天下盡知,此乃天倫。”
中年男人聞言突然大笑起來,狀若瘋癲。
西北王笑意未退,嘴角有些譏諷道:“天下人皆道我愛女,可誰又知道時毓其實並非我所出?”
年輕人坐在一旁渾身僵硬,一身飛魚服下冷汗如雨。
中年男人滿是不屑,冷笑道:“就憑他,也配跟我女兒一命換一命?”
九月九,重陽至,西北王府雖然依舊上下忙碌個不停,但西北王總算還是想起自己有個生性愛玩的女兒已經足足半月沒有走出西北王府了。
這一日,當宋別輕敲郡主閨房房門,打開房門後發現郡主大人病懨懨地腦袋枕在書桌上,正拿起那隻羅纓扇子翻來覆去地翻看。
宋別溫聲道:“郡主,王爺近來事務繁忙,鮮有空時,他讓我趁著這個重陽帶郡主出去賞賞秋景。”
郡主趴在桌上,並不作答。
宋別無奈一笑,知道郡主這是又發小女兒家脾氣了。
書生靠在門口,輕聲道:“王爺還說了,由於此次西北節度使遇害一案,京城使團現在暫時還走不了,不如就叫上使團一行人一起賞賞這西北秋景。”
郡主腦袋稍微挪動了一下,但還是沒有答應的跡象。
書生見狀,似乎在意料之中,又道:“那位葉辭將軍,已經答應讓他妹妹隨行......”
李時毓聞言終於緩緩起身。
她眼神有些幽怨道:“師傅。”
宋別臉色不變。
那些西北王府官員和江湖門派最怕這個小妖精在於兩點,不僅瞎折騰的本事是一等一,闖禍後對爹爹的撒嬌本領更是堪稱天下一絕,能夠讓本來火冒三丈的西北王瞬間低聲下氣,諂媚說出“乖女兒,沒事,爹在呢,誰敢欺負你?”這種無腦話來。
但宋別顯然不吃這一套。
自郡主幼時就一直跟隨在郡主身邊的書生這麽多年似乎依舊還是那張玉麵,看不出歲月在他身上流過的痕跡。
書生深知這位郡主的心機和手腕絕非表麵那般浮躁。
他輕聲說道:“還請郡主先收拾一番,莫要再胡鬧了。”
使團休息的客棧內。
那個一路跟隨崔主事北上的錦衣衛千戶莫名就像人間蒸發了一樣,且客棧內明顯有過打鬥痕跡,不過沒人有膽子過問錦衣衛的事情。
一切如常,使團眾官員同樣為了孫仲節度使遇害一案忙得焦頭爛額,似乎都忘了今日是難得的重陽。
崔繡坐於天字號房中,手裏是一塊模樣怪異的銅製令牌。
這塊令牌不同於大秦官製,是屬於那種江湖門派的野路子製作而成,牌子上有一些略顯淩亂的鳥獸花草紋印。
昨天那場對針對六扇門的劫襲,除了繳獲一批金銀之外,就是這塊令牌了。
崔繡緩緩閉上雙眼,細細深思。
孫仲生前好歹是一位正三品官員,身邊理所當然應該有不少高手護衛。
何況此人來到西北之前,曾在京中與那位前朝司禮部監印關係非同一般。
那個老太監臨死前托他將人帶迴京城的話此時猶然還在耳畔,說是什麽落葉歸根,魂歸故裏。
崔繡一想到這裏有些心煩意亂。
僅僅一個六扇門西北分舵主事陸川,遠遠不夠。
他眉頭微皺。
甚至最壞的結果是京城中那位“老大人”的手筆,身在千裏之外布局無痕,如此他的勝算將會極低。
就在崔繡默默推演之時,窗外突然飛來一隻信鴿。
崔繡取下信件,又特意翻看了一下鴿子的腳踝處,有一章西北王府司印圖案。
他打開信紙,隻見一頁落筆如雲煙的字體在紙上雀然閱出。
隻是這信的內容嘛......
崔繡嘴角微微一扯,簡直是糟蹋了這一手好字。
信上千字大半都是抄自名家詩錄的對重陽的描述,然後還花了一部分篇幅對著那本《大秦山河誌》中對於西北的地貌抄了個遍,最後終於問了一句:“重陽賞景去不去?”
這種奇葩信件不用想也知道是出自那位郡主大人之手。
他隨手找了張紙,大筆一揮。
“屬下還有要事在身,還請郡主見諒。”
寫罷將紙揉成卷狀塞到鴿子身上,把鴿子往窗外一扔,繼續思索一些蛛絲馬跡。
李時毓和葉風淺已經在王府門口處等候了接近半個時辰。
除了李時毓自己發的那一封信之外,王府也專門派人到京城使團休息的客棧請示。
等了半天,李時毓望了望遠處的使團來人,不過幾個不大不小、無關緊要的官吏,不禁有些氣結。
她轉頭對一臉正期盼葉淺風道:“得,枉我寫了那麽多字,結果那家夥就是不來,真是不把本郡主當迴事啊。”
葉淺風聞言有些失望,一襲白衣微微踮起腳尖,還是竭盡目力想要在使團眾官員中尋找著。
李時毓瞧見她這副模樣,不禁打趣道:“淺淺,你莫不是喜歡上那個色胚了吧,又是托我專門寫信又是這麽心切眺望的,莫非真是傳說中的一見鍾情?”
葉風淺聞言隻是兩手搭在身前,紅著臉道:“莫要亂說。”
李時毓好不容易見到了好閨蜜,怎麽可能輕易放過這個機會,搖著扇子,一襲紅衣悠悠道:“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那席白衣聞言更羞道:“時毓別鬧!”
李時毓是個好動的主兒,葉風淺則是性情淑君之流,一動一靜兩位人間絕色互相嬉鬧著,大有春風牡丹、清泉蓮花交相輝映之感,那些使團官員暗自吞了一口口水,此次北上果然驚喜處處。
崆峒山地位涼城外城西處,自古就有“西來第一山”的奇稱。
秋意襲山,林海浩瀚,黃了滿山的落葉,水天一色。
眾人乘坐一輛輛馬車悠悠來到山下,一邊登山,一邊感歎這西北竟也有如此奇景。
一位自小在京城裏頭長大的官員望著眼前的高峽平湖,迎著風好似要乘風歸去一般,不禁豪情生來,感歎道:“古人雲崆峒山色天下秀,沒想到以這西北的貧瘠土地也生出如此美景,得之一觀,此生足矣。”
李時毓聞言輕輕一拍腦門,無語道:“真是沒見過世麵。”
那官員聞言被同行嘲笑也不惱,顯然是心情極好。
重陽重登山,賞秋,插茱萸,吃糕點,喝菊花酒。
那席紅衣不知從何處取出一個朱紅葫蘆,一隻青蔥玉手輕輕撚住葫蘆口,抿了一小口,另一手不忘微微搖扇,看著滿山落葉紛飛,目光好似眺過腳下山水,望到更遠處。
她輕聲呢喃道:“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這天夜裏,西北王府徹夜燈火,重陽不設夜禁,暖光綿延了整個涼城。
各大街巷熱鬧如白晝,道路兩旁的賣糖葫蘆的老人多了起來,過往的行人凡是帶著自家孩子出來轉悠的往往都要買一串,酒肆門前的小二賣力吆喝著,不少老板都打出了老江湖免單的旗號,以此犒勞那些不再年輕的老一輩江湖人。
“菊花酒,去年今兒就釀好的菊花酒!不醉不歸喲!”
“桂花糕,江南折桂研磨成的可口糕點,買迴家給小娃兒們嚐個鮮兒嘍!”
小販都在賣力叫喊著,仿佛聲音稍微弱上幾分就會被別家搶走自己生意一般,勁兒力十足。
西北人本就性子豪爽,男人在家種地出來做生意,女人也多是直言直快,整個涼城今日都是一片市井景象,雖是秋天,望之卻令人心暖如春。
鬧騰的街道上突然出現了一位紅衣女子。
今日她沒有以那副翩翩公子的形象出現,而是一頭長發如瀑隨身形微微搖曳,蓮步輕移。
她走過的地方人們仿佛都忘記了做生意一般,隻顧著呆呆看那驚鴻一瞥的身影。
那相貌英氣的女子今日卻不知染上了何處的思愁,令人望之即會被那略顯矛盾的氣質觸動。直到她緩緩走到一位賣糖葫蘆的老人家跟前,溫聲笑道:“老人家,我要一串糖葫蘆。”
老人先是張了張嘴,然後半天沒反應過來。
“老人家?”
那席紅衣對著他擺了擺手,滿臉笑意。
“哦哦,”老人臉色有些漲紅,忙拿了一串糖葫蘆,咧嘴笑道:“這位姑娘長得真是好看呐,可惜老頭子我嘴笨,說不出那些中原讀書人的那些筆墨話來,實在是羞愧呐。”
李時毓接過糖葫蘆,笑道:“多謝老人家,”遞過一串銅錢。
老人連忙擺手道:“姑娘不必給錢了,你來我這攤子已經算是老頭子我三生有幸了,我怎麽還好意思要錢呐?”
李時毓微微皺眉道:“那怎麽行呢,重陽日子本是應該你們這些老人家享子孫之福的日子,家裏卻還是讓你們上街來做生意.....”說著硬是把錢塞到了老人手裏。
“哎姑娘此言差矣呀,”老人手裏被塞迴銅錢,也索性不再扭捏,笑道:“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也是我們這些老頭子願意,誰不想多給家裏減輕一份負擔呐。”
那席紅衣聞言先是微微一愣,然後笑著點頭離去。
老人看著她離去的背影,獨自喃喃。
老人的那個她,早已故去。
然後老人仿佛突然年輕了十歲一般,開始賣力吆喝。
“冰糖糖葫蘆!冰糖糖葫蘆喲!粘牙不要錢嘍!”
那席紅衣輕輕咬下一顆糖葫蘆,朱唇銀齒,纖手蓮步。
她突然駐足,嘟了嘟嘴。
糖葫蘆好像有些粘牙。
西北王府。
當崔繡收到西北王要單獨和他見麵的消息時竟然莫名有些忐忑。
即使雙方早就在涼城外見過一次麵,但或許是和他今天白日裏不知臉皮為何物地大喊大叫有關,他一路上有些心不在焉。
穿過幽長的府邸,直到他走進那間據說平日裏無人能進的西北王的臥房。
他輕輕推開房門,西北王正負手而立,背對著他,看著麵前的一幅畫像。
崔繡看著眼前有些安靜的中年男人,感覺有些異樣,沒有出聲打擾。
他有一種預感,似乎這個鐵血王爺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麵。
“你來了。”
中年男人沒有轉過身來,輕聲道:“進來吧。”
崔繡緩緩上前,看向那副畫卷。
映入眼簾的是一副其貌近妖的女子,雖然隻是畫像,但神態舉止俱全。
他好像就在不遠處看著那名女子坐於茶案前,一手握勺勻水,一手撚了些許茶葉,眉目狹長,趨之盼兮,眸海溫斂,嘴角微翹,似笑非笑。
特別是女子身上竟然穿了一件龍袍,黑底九金龍紋,頭冠飛凰舞,耳垂玲瓏墜。
崔繡突然一震,有些難以置信道:“這位難道是......”
中年男人淡淡一笑:“不錯,她就是三十年前那位魔教教主。”
崔聞言渾身俱震。
東方朝辭,三十年前位列武榜第一,這個名字實在是太過沉重。
畫上女子曾經揚言要以江湖共主的地位去和紫禁城中的皇帝陛下爭一爭那把龍椅。
他突然想起今日那位老劍仙所言。
崔繡深吸一口氣,看著中年男人,有些猶豫道:“難道你們......”
東方朝辭即便是三十年前天下無敵,而且相傳有一副不老容顏,可她與他之間實在是......
不僅相差了近二十年的年齡,一個是魔教教主,一個是大秦王朝的王爺,身份更是天差地別。
西北王凝視著畫像,神色竟是前所未有的溫柔,溫聲道:“如果真的愛了,才會明白這世間的一切存在都是命運的安排。”
崔繡喃喃道:“瘋了......真是瘋了。”
中年男人突然話語一轉,“雖然我早就在京城中認識了你,但你的真實身份我卻是從來沒有失去過好奇。”
崔繡突然心生警惕。
中年男人淡淡一笑,緩緩收起了那副畫卷,坐在一張幾案前,用手指著另一張黃花梨木椅子,笑著道:“難不成還要我請你坐下?”
崔繡無奈一笑,隻得跟著坐下。
中年男人給自己和對麵的年輕人倒了一杯酒。
崔繡有些猶豫。
中年男人失笑道:“沒有毒。”說罷他自己先飲一杯。
曾經嗜酒如命的崔繡此時咬了咬牙,也跟著西北王一口喝下。
中年男人緩緩喝出一口白氣,酒香四溢。
崔繡輕聲道:“看來今晚王爺已經喝了不少。”
中年男人隻是微微搖頭。
他緩緩道:“有一件事,其實已經埋在我心底很多年了。”
崔繡聞言默默注視著眼前這個大秦王朝第一王爺。
中年男人自顧自道:“我今天其實差點沒忍住,幾乎就要動手殺了我那侄子。”
崔繡眼皮猛然一跳。
中年男人又笑道:“可是我若出手,時毓必然也會死於王晟手下。”
崔繡盡量保持平靜,輕聲道:“王爺愛女,天下盡知,此乃天倫。”
中年男人聞言突然大笑起來,狀若瘋癲。
西北王笑意未退,嘴角有些譏諷道:“天下人皆道我愛女,可誰又知道時毓其實並非我所出?”
年輕人坐在一旁渾身僵硬,一身飛魚服下冷汗如雨。
中年男人滿是不屑,冷笑道:“就憑他,也配跟我女兒一命換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