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突然下起了蒙蒙小雨,讓人有些壓抑。
芷泉巷是一條涼城內的小巷子,涼城雖是冀州最大的一座城鎮,但由於西北土地氣候較之中原地區略顯惡劣,更別提和那江南的魚米之鄉相提並論了。
故此處繁華之景的確不多,像芷泉巷這樣的供當地普通老百姓居住的小巷子更是數不勝數,交互錯雜在涼城內部,雞犬相聞。
此時芷泉巷一間酒肆裏,崔繡披了一身蓑衣,戴了一頂鬥笠,正坐在一張桌子上飲酒。
酒肆不大,也就一個有些許破洞的棚子再加上幾張桌子,老板自家便是酒肆的酒窖,客人倒是不少,多是附近居住的人家,偶爾嘴巴饞了就會來這叫老板溫二兩酒,上一小碟花生米,坐在桌子上默默吃喝,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一下午也就這麽過去了。
但今天氣氛有點不同。
雖說平時涼城也沒少下雨,但今天的小雨卻莫名沾染了幾分陰氣,有幾分陰冷刺骨。
因此今天客人不多,整個酒肆也就崔繡一人而已。
前方小巷拐角處突然出現了一隊人馬。
蓑衣雨笠,劍不離身,馬上還馱著什麽貨物,看樣子是一隊江湖人馬。
老板本就盼著崔繡快些吃喝完,反正今兒個天怪的很,看樣子也不會再有什麽客人來了,遠處還有一隊看著像是滾過刀子的人馬,可千萬別再來店裏了。
老板是做小買賣的,這涼城雖說就在那座西北王府的腳底下,但西北人本就爭強好勝,那些個江湖武夫之間一言不合大打出手那是常有的事情,因此他看到這些江湖人就有些腳抖,默默祈禱。
那隊人馬就要經過酒肆,就在老板長舒一口氣時,那隊江湖人中一個胸有蛇紋的瞠目持刀大漢突然說道:“今兒個天氣真是奇了怪了,明明雨勢不大卻凍得瘮人,咱哥們要不喝兩個小酒暖暖身子去!”
老板瞬間嚇出一身冷汗,忙上前去賠笑道:“這位爺,今兒我家店已經打烊了......”
“我真是操了,你當老子瞎啊,”先前說話那人大著嗓門指著崔繡,“你他媽是不是戲弄老子啊!”說完掄起一巴掌就向老板扇去。
老板是個中年枯瘦的老實人,哪裏見過這般陣仗,當即嚇得魂飛魄散。
崔繡隻是麵無表情的喝酒。
照這架勢,這老板估計得讓人一巴掌給成殘廢。
隻是這關他什麽事?
前些日子通過各種明裏暗裏的調查,甚至還不惜暴露了一些西北王府內部的碟子,終於打探出一些有用的東西。
比如眼前這夥看似隻是一幫江湖人馬,其實跟那座六扇門有不小聯係。
難怪當初自己在那位六扇門西北分舵主事陸川跟前一提孫仲就覺得此人有些不對。
六扇門中並非是鐵板一塊,甚至可以說是魚龍混雜。
所以“刺殺西北節度使”這件事情一定隻有那極少一部分人知道,甚至可能連那位在西北曆練的齊尚書的孫子都被瞞住了。
剛好,眼前這幾個看似是江湖草莽實則全是六扇門七品精銳便是那極少數的知情者之一。
他將這口酒飲完,輕輕咂了咂嘴。
味道還不錯。
下一刻,出手欲扇人的大漢還沒扇到人家臉上,突然目睹了自己的手從有到無的過程,沒有刀光劍影,但自己那隻手就是莫名與身體斷開,血濺了一地,那隻手“啪”地掉在積了雨水的地板上,在雨聲中格外清晰。
老板見到那隻斷手當即就昏了過去。
漢子嚎叫一聲,幾乎響徹小巷,他那些同僚幾乎都沒反應過來發生了什麽。崔繡手中仍是那柄劍身猩紅狹長的陷仙劍。
青燈手中不知何時多出了一串佛珠。
李時毓則是拿出了那柄在雨夜中曾經襲擊過和尚的匕首。
崔繡周身濕沉沉的陰氣驟然加重,寺廟內原本還有些的火光瞬間被熄滅,一片黑暗。
一時隻聽見刀劍相交的錯雜和一聲聲像是被抽去了鮮血的慘叫。
崔繡手中這柄陷仙劍並不為世人所知,也更沒有登上那些所謂的名劍榜。
但當時在崆峒山下和那位東臨劍仙交手之時,老劍仙何等眼尖,一眼便認出了這柄通身猩紅狹長的劍絕非凡品。
而事實上,這柄劍崔繡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何人所造,宋若雪將其交給自己的時候也沒有多說什麽,隻說這柄劍適合自己。
經過崔繡多年對此劍的領悟,他始終覺得這柄劍身身上的猩紅似乎並非人為,更像是流動著的,就像是一條條鮮活的血脈,像小溪流水那般,平日裏就是嚴冬冰封之時,而一旦飲血便是春季冰消水流之際。
這柄劍會吃人!
這是崔繡總結的結論。
青燈手持佛珠,身上隱隱發出光亮,就像是一尊青燈古佛一般入定。
周圍一些錦衣衛先是相互看了一眼,得到同伴的肯定後,手中繡春刀徑直向這個裝神弄鬼的俊美和尚揮去,卻隻聽見“叮”的一聲,像是碰到了什麽堅硬物體一般無法更進一步。
金剛不壞!
李時毓身形在黑暗中閃爍不定,凡是被她手中那柄不知什麽材料做成的匕首碰上的繡春刀無一例外皆是會被戳出一個小洞。
影子則是對上了向城。
向城看著麵前這個全身隱藏在一身覆甲內的男人,不禁皺了皺眉頭。
他在西北之地經營了這麽些年,自然知道西北王府內有一位影子將軍,平時距離西北王寸步不離,隻是不知為何今日現身在此。
他看了眼後邊身形敏捷、手持一柄匕首的李時毓,心中明了。
向城淡淡道:“今日之事是北鎮撫司分內之事,若是西北王府不插手,我可以保證,你們王府的人不會受到一丁點傷害。”
他看著似乎無動於衷的影子,皺了皺眉,說道:“事成之後,我還可以答應你們西北王府一件事情,如何?”
這句話可謂是有些大不逆了,身為禦前直達的錦衣衛此時居然背著皇上與西北王府做生意,若是被有心之人聽了去說給皇上聽,隻怕整個西北境內的錦衣衛都要遭一次徹底的大清洗。
可是影子依舊無動於衷。
向城見狀冷笑一聲。
若非不是因為要擊敗此人的代價太大,一向冷血的他才不會如此費勁口舌。
從前他是北鎮撫司千戶時是如此,現在降為百戶依舊沒變。
他周圍緩緩出現了一位麵帶覆甲的明黃色飛魚服錦衣衛。
北鎮撫司天字一等!
向城與那位天字一等對視一眼,分從兩邊掠出,直奔影子飛掠而去。
影子隻是淡淡看了他們一眼,周身不知何時起了一層薄薄的黑霧。
他眼神淡漠,緩緩抬起一隻手。
向城隻覺眼前似乎出現了一麵巨大無比的黑色城牆,強烈的壓迫感幾乎要將他的一身漸寬境修為壓碎了一般。
這是來自九品之中最高品階的壓迫,仙成之下皆螻蟻!
向城嘴角溢出一絲鮮血,冷笑一聲,手中那柄繡春刀早已破碎,不知何時替換成了一柄古劍,向影子飛掠而去。
那名北鎮撫司天字一等也不好受,悶哼一聲,但此人的修為竟然比向城更高,受到那層薄薄的黑霧包圍時居然不受一絲阻礙,手中古劍遙指,徑直向影子奔去。
影子隻是漠然地猛地把手一握,那團黑霧愈來愈濃,周圍的黑暗似乎都被它襯托了出來,較之一比隻會顯得光亮。
就在眾人皆在混戰之時,一道隱秘的身影突然繞到了李時毓身後,隻是正在專心對付一眾飛魚服的李時毓並沒有察覺。
崔繡注意到那抹就欲對李時毓出手的身影,隻覺得心髒猛然一縮。
影子亦是如此,覆甲下的眉頭微微一皺。
但此時向城和那位天字一等突然爆發出驚人的真氣,兩股相輔相成的真氣匯聚成一股極為霸道的劍浪,一時竟然逼得影子不得不全神貫注地對付這邊。
崔繡猛然殺退麵前一眾錦衣衛,手中的陷仙劍似乎是飲到了更多的鮮血而有些興奮,微微顫鳴,劍身上原本靜止的猩紅也開始緩緩流動。
崔繡腳尖輕輕點地,地上卻驟然出現一個以腳為中心的裂紋,他借力飛掠到此時正一臉盯著他茫然的李時毓身邊。
那道身影也已經到了李時毓身後,眼看那人的手掌就要抓住李時毓的小臂,那人的眼角餘光卻看見一席飛魚服掠過帶著,勁風飄來,一手按在自己臉上,推向那座九丈無光佛像,跟李時毓擦街而過時,輕輕一掌推出,兩人和那刺客一起掠向那座佛像。
不知是什麽材料製作而成的無光佛像此時竟然被撞得稀碎,就像是接觸到了李時毓小臂上的什麽東西,一尊佛像猛然翻轉,背後的牆壁嘩啦一下跟著打開了一瞬,三人被旋轉佛像砸入壁內,還沒等在場之人反應過來,就猛然嘩啦一下又關上了。
影子餘光見狀,覆甲之下微微一笑。
此行的目的已經達成了。
他再看了一眼麵前急速衝至身前的兩人,冷哼一聲,仙成境的磅礴內力瞬間迸發,向城和那位不知名的北鎮撫司天字一等見狀皆是選擇後撤。
影子實在太強了,正麵實在難以抵抗那團黑霧的威壓。
影子瞥了一眼黑衣和尚,見後者手持佛珠,身上隱約有金光閃爍,不斷有繡春刀被他的金剛不壞之身擊飛。
似乎是感受到了影子的目光,青燈朝他微微一笑。
影子見狀微微皺眉。
相比較這些北鎮撫司的錦衣衛,這個和尚似乎更加不好對付。
緊接著那大漢的身體仿佛遭受了什麽重物錘擊,二百來斤重的身軀砰然倒飛出去,連後麵那批駝了貨物的馬一並撞碎了路邊一麵院牆。
那群江湖草莽終於意識到自己碰上敵手,就欲迎敵,但他們脖子上先後出現一道極其細微的傷口,斃命於無形。
雨下得越來越大,漸漸覆蓋了這場無聲的虐殺。
崔繡隻是坐在桌子上喝酒。
最後隻剩下一個身材較為瘦弱的草莽,人已經癡傻了一半,就這麽呆呆站在那裏隻差臉上寫著“等死”二字了。
崔繡隨手一抓,那人如稻草人一般直接以跪姿被吸到酒桌旁邊。
崔繡又給自己倒了一壺酒,卻不是給自己喝,而是潑到那人臉上。
那草莽好似清醒了些,看到眼前的蓑衣客,一個勁兒地磕頭,每重重一磕都與雨聲濺在一起。
崔繡突然重重一踢,那人砰然倒飛出去,隻覺得自己肝腸寸斷,想要自己了結,手腳卻不能動彈,口中滿是鮮血。
他隻看見那個殺人不眨眼的蓑衣客緩緩走到跟前,蹲下身子,淡淡道:“告訴我,是誰殺的孫仲,我幫你了結。”
那人一張口,血就往外竄個不停,他有些艱難地開口道:“陸......陸川。”
說罷,崔繡又是一腳,屍體和剛才那些江湖草莽堆在一起,立馬有一隊喬裝打扮的錦衣衛從巷子的四麵八方出來清掃殘局。
這場雨下得很大,一切仿佛都像沒有發生過一樣。
當第二天陸辭接到消息率領一隊金吾衛來到芷泉巷時,已是人物兩空。
葉辭身披白魚官服,眼神冷峻,不知在想些什麽。
第二日。
大昭寺內。
那個缺席一天的年輕人又迴來了,這一次他沒有去廣場上看那些孩子練武,直接去了主殿,坐在一席蒲團之上。
方丈還是在老位置的蒲團上打坐,年輕人剛一進門,老僧就笑眯眯地問道:“施主怎麽昨天沒來呀?”
年輕人淡淡道:“沒空。”
方丈微微點頭,算是打過招唿。
事實上,距離上一次二人之間的不歡而散才過去兩天而已。
沉默片刻後。
方丈微微歎氣道:“施主戾氣太重、執念太深。”
崔繡充耳不聞。
方丈又道:“但施主已經在改變了,不是嗎?”
崔繡聞言心中微微一動,但麵上仍是不動聲色。
“把做官那一套帶到除了朝廷之外的地方,都不好使。”方丈溫聲道。
年輕人眼角微微一跳,冷笑道:“看不出來,大師除了當和尚還當過官呐。”
方丈微微一笑,不再說話。
其實老僧的話並不多,但每次總是能夠激起崔繡的怒火,雖然他城府極深不易表露情緒,但還是不勝其煩。
待他為顧子墨守靈一月之後自會離開這裏。
至於這個不識抬舉、自己已經忍讓多時的老和尚,崔繡一時神遊萬裏。
他突然想起昨天自己為何要救下那酒肆的枯瘦老板。
可能是因為酒還不錯、花生米還算酥脆。
崔繡心中暗歎一聲,看著眼前這座九丈金佛。
自己那柄不帶感情的劍終究還是有了一絲人間溫度。
芷泉巷是一條涼城內的小巷子,涼城雖是冀州最大的一座城鎮,但由於西北土地氣候較之中原地區略顯惡劣,更別提和那江南的魚米之鄉相提並論了。
故此處繁華之景的確不多,像芷泉巷這樣的供當地普通老百姓居住的小巷子更是數不勝數,交互錯雜在涼城內部,雞犬相聞。
此時芷泉巷一間酒肆裏,崔繡披了一身蓑衣,戴了一頂鬥笠,正坐在一張桌子上飲酒。
酒肆不大,也就一個有些許破洞的棚子再加上幾張桌子,老板自家便是酒肆的酒窖,客人倒是不少,多是附近居住的人家,偶爾嘴巴饞了就會來這叫老板溫二兩酒,上一小碟花生米,坐在桌子上默默吃喝,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一下午也就這麽過去了。
但今天氣氛有點不同。
雖說平時涼城也沒少下雨,但今天的小雨卻莫名沾染了幾分陰氣,有幾分陰冷刺骨。
因此今天客人不多,整個酒肆也就崔繡一人而已。
前方小巷拐角處突然出現了一隊人馬。
蓑衣雨笠,劍不離身,馬上還馱著什麽貨物,看樣子是一隊江湖人馬。
老板本就盼著崔繡快些吃喝完,反正今兒個天怪的很,看樣子也不會再有什麽客人來了,遠處還有一隊看著像是滾過刀子的人馬,可千萬別再來店裏了。
老板是做小買賣的,這涼城雖說就在那座西北王府的腳底下,但西北人本就爭強好勝,那些個江湖武夫之間一言不合大打出手那是常有的事情,因此他看到這些江湖人就有些腳抖,默默祈禱。
那隊人馬就要經過酒肆,就在老板長舒一口氣時,那隊江湖人中一個胸有蛇紋的瞠目持刀大漢突然說道:“今兒個天氣真是奇了怪了,明明雨勢不大卻凍得瘮人,咱哥們要不喝兩個小酒暖暖身子去!”
老板瞬間嚇出一身冷汗,忙上前去賠笑道:“這位爺,今兒我家店已經打烊了......”
“我真是操了,你當老子瞎啊,”先前說話那人大著嗓門指著崔繡,“你他媽是不是戲弄老子啊!”說完掄起一巴掌就向老板扇去。
老板是個中年枯瘦的老實人,哪裏見過這般陣仗,當即嚇得魂飛魄散。
崔繡隻是麵無表情的喝酒。
照這架勢,這老板估計得讓人一巴掌給成殘廢。
隻是這關他什麽事?
前些日子通過各種明裏暗裏的調查,甚至還不惜暴露了一些西北王府內部的碟子,終於打探出一些有用的東西。
比如眼前這夥看似隻是一幫江湖人馬,其實跟那座六扇門有不小聯係。
難怪當初自己在那位六扇門西北分舵主事陸川跟前一提孫仲就覺得此人有些不對。
六扇門中並非是鐵板一塊,甚至可以說是魚龍混雜。
所以“刺殺西北節度使”這件事情一定隻有那極少一部分人知道,甚至可能連那位在西北曆練的齊尚書的孫子都被瞞住了。
剛好,眼前這幾個看似是江湖草莽實則全是六扇門七品精銳便是那極少數的知情者之一。
他將這口酒飲完,輕輕咂了咂嘴。
味道還不錯。
下一刻,出手欲扇人的大漢還沒扇到人家臉上,突然目睹了自己的手從有到無的過程,沒有刀光劍影,但自己那隻手就是莫名與身體斷開,血濺了一地,那隻手“啪”地掉在積了雨水的地板上,在雨聲中格外清晰。
老板見到那隻斷手當即就昏了過去。
漢子嚎叫一聲,幾乎響徹小巷,他那些同僚幾乎都沒反應過來發生了什麽。崔繡手中仍是那柄劍身猩紅狹長的陷仙劍。
青燈手中不知何時多出了一串佛珠。
李時毓則是拿出了那柄在雨夜中曾經襲擊過和尚的匕首。
崔繡周身濕沉沉的陰氣驟然加重,寺廟內原本還有些的火光瞬間被熄滅,一片黑暗。
一時隻聽見刀劍相交的錯雜和一聲聲像是被抽去了鮮血的慘叫。
崔繡手中這柄陷仙劍並不為世人所知,也更沒有登上那些所謂的名劍榜。
但當時在崆峒山下和那位東臨劍仙交手之時,老劍仙何等眼尖,一眼便認出了這柄通身猩紅狹長的劍絕非凡品。
而事實上,這柄劍崔繡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何人所造,宋若雪將其交給自己的時候也沒有多說什麽,隻說這柄劍適合自己。
經過崔繡多年對此劍的領悟,他始終覺得這柄劍身身上的猩紅似乎並非人為,更像是流動著的,就像是一條條鮮活的血脈,像小溪流水那般,平日裏就是嚴冬冰封之時,而一旦飲血便是春季冰消水流之際。
這柄劍會吃人!
這是崔繡總結的結論。
青燈手持佛珠,身上隱隱發出光亮,就像是一尊青燈古佛一般入定。
周圍一些錦衣衛先是相互看了一眼,得到同伴的肯定後,手中繡春刀徑直向這個裝神弄鬼的俊美和尚揮去,卻隻聽見“叮”的一聲,像是碰到了什麽堅硬物體一般無法更進一步。
金剛不壞!
李時毓身形在黑暗中閃爍不定,凡是被她手中那柄不知什麽材料做成的匕首碰上的繡春刀無一例外皆是會被戳出一個小洞。
影子則是對上了向城。
向城看著麵前這個全身隱藏在一身覆甲內的男人,不禁皺了皺眉頭。
他在西北之地經營了這麽些年,自然知道西北王府內有一位影子將軍,平時距離西北王寸步不離,隻是不知為何今日現身在此。
他看了眼後邊身形敏捷、手持一柄匕首的李時毓,心中明了。
向城淡淡道:“今日之事是北鎮撫司分內之事,若是西北王府不插手,我可以保證,你們王府的人不會受到一丁點傷害。”
他看著似乎無動於衷的影子,皺了皺眉,說道:“事成之後,我還可以答應你們西北王府一件事情,如何?”
這句話可謂是有些大不逆了,身為禦前直達的錦衣衛此時居然背著皇上與西北王府做生意,若是被有心之人聽了去說給皇上聽,隻怕整個西北境內的錦衣衛都要遭一次徹底的大清洗。
可是影子依舊無動於衷。
向城見狀冷笑一聲。
若非不是因為要擊敗此人的代價太大,一向冷血的他才不會如此費勁口舌。
從前他是北鎮撫司千戶時是如此,現在降為百戶依舊沒變。
他周圍緩緩出現了一位麵帶覆甲的明黃色飛魚服錦衣衛。
北鎮撫司天字一等!
向城與那位天字一等對視一眼,分從兩邊掠出,直奔影子飛掠而去。
影子隻是淡淡看了他們一眼,周身不知何時起了一層薄薄的黑霧。
他眼神淡漠,緩緩抬起一隻手。
向城隻覺眼前似乎出現了一麵巨大無比的黑色城牆,強烈的壓迫感幾乎要將他的一身漸寬境修為壓碎了一般。
這是來自九品之中最高品階的壓迫,仙成之下皆螻蟻!
向城嘴角溢出一絲鮮血,冷笑一聲,手中那柄繡春刀早已破碎,不知何時替換成了一柄古劍,向影子飛掠而去。
那名北鎮撫司天字一等也不好受,悶哼一聲,但此人的修為竟然比向城更高,受到那層薄薄的黑霧包圍時居然不受一絲阻礙,手中古劍遙指,徑直向影子奔去。
影子隻是漠然地猛地把手一握,那團黑霧愈來愈濃,周圍的黑暗似乎都被它襯托了出來,較之一比隻會顯得光亮。
就在眾人皆在混戰之時,一道隱秘的身影突然繞到了李時毓身後,隻是正在專心對付一眾飛魚服的李時毓並沒有察覺。
崔繡注意到那抹就欲對李時毓出手的身影,隻覺得心髒猛然一縮。
影子亦是如此,覆甲下的眉頭微微一皺。
但此時向城和那位天字一等突然爆發出驚人的真氣,兩股相輔相成的真氣匯聚成一股極為霸道的劍浪,一時竟然逼得影子不得不全神貫注地對付這邊。
崔繡猛然殺退麵前一眾錦衣衛,手中的陷仙劍似乎是飲到了更多的鮮血而有些興奮,微微顫鳴,劍身上原本靜止的猩紅也開始緩緩流動。
崔繡腳尖輕輕點地,地上卻驟然出現一個以腳為中心的裂紋,他借力飛掠到此時正一臉盯著他茫然的李時毓身邊。
那道身影也已經到了李時毓身後,眼看那人的手掌就要抓住李時毓的小臂,那人的眼角餘光卻看見一席飛魚服掠過帶著,勁風飄來,一手按在自己臉上,推向那座九丈無光佛像,跟李時毓擦街而過時,輕輕一掌推出,兩人和那刺客一起掠向那座佛像。
不知是什麽材料製作而成的無光佛像此時竟然被撞得稀碎,就像是接觸到了李時毓小臂上的什麽東西,一尊佛像猛然翻轉,背後的牆壁嘩啦一下跟著打開了一瞬,三人被旋轉佛像砸入壁內,還沒等在場之人反應過來,就猛然嘩啦一下又關上了。
影子餘光見狀,覆甲之下微微一笑。
此行的目的已經達成了。
他再看了一眼麵前急速衝至身前的兩人,冷哼一聲,仙成境的磅礴內力瞬間迸發,向城和那位不知名的北鎮撫司天字一等見狀皆是選擇後撤。
影子實在太強了,正麵實在難以抵抗那團黑霧的威壓。
影子瞥了一眼黑衣和尚,見後者手持佛珠,身上隱約有金光閃爍,不斷有繡春刀被他的金剛不壞之身擊飛。
似乎是感受到了影子的目光,青燈朝他微微一笑。
影子見狀微微皺眉。
相比較這些北鎮撫司的錦衣衛,這個和尚似乎更加不好對付。
緊接著那大漢的身體仿佛遭受了什麽重物錘擊,二百來斤重的身軀砰然倒飛出去,連後麵那批駝了貨物的馬一並撞碎了路邊一麵院牆。
那群江湖草莽終於意識到自己碰上敵手,就欲迎敵,但他們脖子上先後出現一道極其細微的傷口,斃命於無形。
雨下得越來越大,漸漸覆蓋了這場無聲的虐殺。
崔繡隻是坐在桌子上喝酒。
最後隻剩下一個身材較為瘦弱的草莽,人已經癡傻了一半,就這麽呆呆站在那裏隻差臉上寫著“等死”二字了。
崔繡隨手一抓,那人如稻草人一般直接以跪姿被吸到酒桌旁邊。
崔繡又給自己倒了一壺酒,卻不是給自己喝,而是潑到那人臉上。
那草莽好似清醒了些,看到眼前的蓑衣客,一個勁兒地磕頭,每重重一磕都與雨聲濺在一起。
崔繡突然重重一踢,那人砰然倒飛出去,隻覺得自己肝腸寸斷,想要自己了結,手腳卻不能動彈,口中滿是鮮血。
他隻看見那個殺人不眨眼的蓑衣客緩緩走到跟前,蹲下身子,淡淡道:“告訴我,是誰殺的孫仲,我幫你了結。”
那人一張口,血就往外竄個不停,他有些艱難地開口道:“陸......陸川。”
說罷,崔繡又是一腳,屍體和剛才那些江湖草莽堆在一起,立馬有一隊喬裝打扮的錦衣衛從巷子的四麵八方出來清掃殘局。
這場雨下得很大,一切仿佛都像沒有發生過一樣。
當第二天陸辭接到消息率領一隊金吾衛來到芷泉巷時,已是人物兩空。
葉辭身披白魚官服,眼神冷峻,不知在想些什麽。
第二日。
大昭寺內。
那個缺席一天的年輕人又迴來了,這一次他沒有去廣場上看那些孩子練武,直接去了主殿,坐在一席蒲團之上。
方丈還是在老位置的蒲團上打坐,年輕人剛一進門,老僧就笑眯眯地問道:“施主怎麽昨天沒來呀?”
年輕人淡淡道:“沒空。”
方丈微微點頭,算是打過招唿。
事實上,距離上一次二人之間的不歡而散才過去兩天而已。
沉默片刻後。
方丈微微歎氣道:“施主戾氣太重、執念太深。”
崔繡充耳不聞。
方丈又道:“但施主已經在改變了,不是嗎?”
崔繡聞言心中微微一動,但麵上仍是不動聲色。
“把做官那一套帶到除了朝廷之外的地方,都不好使。”方丈溫聲道。
年輕人眼角微微一跳,冷笑道:“看不出來,大師除了當和尚還當過官呐。”
方丈微微一笑,不再說話。
其實老僧的話並不多,但每次總是能夠激起崔繡的怒火,雖然他城府極深不易表露情緒,但還是不勝其煩。
待他為顧子墨守靈一月之後自會離開這裏。
至於這個不識抬舉、自己已經忍讓多時的老和尚,崔繡一時神遊萬裏。
他突然想起昨天自己為何要救下那酒肆的枯瘦老板。
可能是因為酒還不錯、花生米還算酥脆。
崔繡心中暗歎一聲,看著眼前這座九丈金佛。
自己那柄不帶感情的劍終究還是有了一絲人間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