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崔繡和顧南衣所在小攤子不遠處的一座酒肆。
一個年輕官員穿著一身黑袍,掩去了一身在人群中有些刺眼的官服,隻漏出一個下巴,正在座位上悠悠喝著菊花酒。
崔繡看著眼前終於吃完最後一口涼粉的顧南衣長長舒了口氣,把碗往他身前一遞,神色不屑。
崔繡無奈聳聳肩,這還真是個爭強好勝的姑娘啊。
他眼角瞥了一眼早已注意到的那邊坐著的黑袍男子,略作思索,便對著身前的顧南衣輕聲道:“我去買點酒水。”
顧南衣看著他腰間栓著的酒葫蘆有些疑惑,這家夥身上不是有酒嗎?
當崔繡來到那座有些熱鬧的酒肆,對那位是個漢子的老板道了聲“來一壇酒”,坐在了那名黑袍男子所在的桌子對麵。
黑袍年輕人見狀對著對麵俊俏的白衣公子哥微微一笑,算是問好。
崔繡輕輕點頭。
“若是我沒猜錯,閣下就是齊尚書的孫子齊浮熙吧,”崔繡開門見山道。
黑袍年輕人不置可否。
漢子老板端上來一壇菊花酒,指了指旁邊的屋舍,淳樸笑道:“這是去年重陽釀的酒,就在這旁邊的屋子裏釀的,保管有那味兒,客官有還需要些下酒的吃食?”
崔繡想了想,要了兩碟酥花生米。
黑袍年輕人攔住了正要離去的漢子,對著崔繡笑道:“我不用。”
崔繡會心一笑,對漢子道:“那就這樣,隻要一碟。”
漢子應了一聲“好嘞”。
崔繡先是猶豫了一下,還是問道:“敢問齊公子,今日來此處可有些什麽打算?”
他一邊說著,一邊揭開那封菊花酒,給差不多已經喝完了一壇酒的年輕官員和自己滿上。
二人相視一笑,碰了個杯。
年輕官員見崔繡和自己不分先後將一碗菊花酒一飲而盡,笑道:“看來公子亦是愛酒之人。”
崔繡微微一笑,接過漢子老板遞過來的花生米,擺在桌上,一顆顆地吃了起來。
齊浮熙先是幽幽一歎,迴道:“世人皆說京城為天下第一城,不僅那座紫禁城設在其中,天子的起居住所和文武百官的上朝也在這京城之中,可以說天下人人皆向往。”
齊浮熙接著道:“我雖然自小就在京城長大,從小就給爺爺給請的那些個名師達人灌輸一些什麽天下之大大不過天子床榻下的地板,百裏山河莫非王土。”
他突然摘下掩去麵容的黑色袍子,輕聲道:“可不是還有一句話叫做天高皇帝遠嗎?”
崔繡隻是靜靜看著麵前這個棱角分明、神色剛毅的官豪之後說出這番大逆不道的話。
齊浮熙仰頭喝了一口菊花酒,笑道:“怎麽,崔公子可是嚇得不敢說話了?”
崔繡神色自若,並沒有因為對麵這位知道自己的身份而驚訝。
齊浮熙自顧自道:“來到西北,是我這輩子背著爺爺做過的最明智的決定,也是一趟最遠的旅行。”
他那位通曉天文地理的老師給他講過了九江出磁,杭州出綢緞,蜀地有火鍋,他最後卻偏偏偷偷來到地貧人窮的西北。
地域不同,許多人事也就不同,這不是一塊地界上的分別,而是祖宗上傳承下來的沉澱。崔繡緩緩點了點頭。
齊浮熙借著酒勁未散,感歎道:“人這一生,就是要多走動走動才好,多看看這些國家的山河、人脈、靈跡,莫要等到老了,腿腳不利索了,空悲切罷。”
崔繡默默聽完,表麵上深以為然的點頭。
開始崔繡還不太確定,但是聽著越來越不對勁,這位偷偷來到西北曆練的齊尚書的孫子似乎像是個不諳政事的文青。
那位齊尚書身為大秦戶部尚書,掌管天下之財政,這西北之地為何貧乏以至於大多百姓隻能吃得上一天兩頓飯,他捫心自問,是不是該有點“功勞”在其中。
雖然龍椅上那位不曾明說,但他們這些做臣子的哪能一點陛下的心思都不心領神會?
況且京中那些個穿大紅丹鶴和紫繡錦雞的大老爺子的嘴皮子可不是常人能忍受的,齊尚書身為戶部尚書尚且官高權厚不用理會,可畢竟是有孫子的人呐,做人凡事都得留一步,不然隻怕以後自個那孫子能不能從自己這手中接過戶部尚書這把椅子還不好說呢。
隻是可惜了西北王,這凡事都得留一步的老尚書卻偏偏不曾給他留一步,畢竟給西北王留步不就意味著不給陛下留步嗎?
落到那些老爺子的嘴巴裏要是給咀嚼出味道來,怕是輕則丟官棄爵,重則發配邊疆。
崔繡不禁又看了一眼對麵似乎已經深陷感歎無法自拔的年輕官員,一時神色古怪。
搞個半天許久不曾露麵的當朝戶部尚書的孫子竟是這副可愛模樣,真是有些愧對了那卷藏在北鎮撫司裏的地字級密案啊。
齊浮熙突然神秘兮兮道:“你知道我從六扇門那裏敲到了什麽機密嗎?”
崔繡有些好奇。
齊浮熙指了指那座黑水崖,一隻手輕輕護在嘴邊,像是生怕別人聽去了,輕聲道:“我聽說那個黑水崖的和尚其實是個高手!”
崔繡聞言,強忍住出手打人的衝動,勉強憋出個笑臉,“既然如此,那齊兄又為何至此啊?”
齊浮熙“咦”了一聲,做出一副孺子不可教也的模樣,輕聲道:“當然是為了增長閱曆、見多識廣而來啊。”說罷,他右手兩指並攏作劍狀,寬大的衣袖在空中唿唿比劃了兩把,神色激昂。
崔繡忍住笑意,隻當他是個可愛的弟弟,“齊兄今年貴庚?”
齊浮熙嘿嘿笑道:“崔主事別看我長得成熟,其實我今年也不過二十有二罷了。”
崔繡看著他那張棱角分明、神色剛毅的臉龐,有些驚訝。
還真是個弟弟!
他亦是笑道:“齊兄弟剛好比我小一歲。”
齊浮熙聞言笑著舉起手中的碗,崔繡亦是如此,二人再次碰了一杯。
隻不過二人之間不見觥籌,唯有兩個白碗而已。朝陽酒樓在蜀地一代是出了名的,無論是飯菜、酒醇還是說書皆是如此。
大概是由於這地界的緣故,蜀川偏僻於中原西部,不僅遠離那中原繁華地界甚至離那座西北王府所在的涼城也有些距離,頗有些天高皇帝遠的味道,因此在這塊地界上就算是想說些什麽誅心之論也是無妨,畢竟人家錦衣衛就算是再一手遮天它的手也長不到這裏來嘛。
這不,朝陽酒樓先把自家的飯菜酒水搞好之後就開始起了些別有的心裁,專門不知從哪請來了一位什麽都敢說、什麽都知道“一點”的說書先生正坐於一樓的當堂之上,麵前有一張文房四寶俱是上品的幾案,手裏持了一柄末端稍微染了點墨水的白羽扇子,右手撚了撚長長的白色胡子,左手拿住幾案上一塊看起來略有些厚重的木板,白眉下的老眼微微眯著,先是咳嗽了兩聲,再用左手裏那塊木板敲了敲桌子,聲音不大,但剛好可以讓整個酒樓裏的客人聽到。
足足有三層高的酒樓瞬間安靜下來,吃客們停了先前各自的話頭,不約而同的端起了身前桌上的酒水喝了一口,看向那個每次都能吊住他們胃口的說書先生,心中隱隱有些期待。
結果老先生愣了半天,搖了搖羽扇,笑道:“各位,上次咱們講到哪了啊?”
眾人聞言竟也不拆台,剛剛才安靜下去的酒樓瞬間又鬧騰了起來。
“老王,你可真是記性不好了啊,上次明明講到那東臨劍仙王晟一劍斬去北遼近千名士兵了啊,你得接著繼續講下去啊。”
“就是就是,趕緊的,講完哥倆請你喝一壺酒。”
眾吃客皆是迫不及待,又忙喝了一口酒,生怕這不按常理出牌的老頭講到高潮處酒勁兒就過去了,到時還得多花些銀子買酒。
那名王姓老人聞言嗬嗬一笑,微微抬起右手,在空中虛按一下。
全場立即禁聲。
老人潤了潤嗓子,終於準備開口,結果酒樓的門口突然被打開,隻見到一個穿著不俗的年輕人和身邊一個老馬夫模樣的下人並著走進。
那年輕人相貌不俗,隻是棱角不是那麽的分明,看上去倒是顯得有些柔和,他輕聲道:“小二,來一桌子菜,兩壇酒。”
立刻跑過來一個小廝模樣的人一路小跑著過來,賠笑道:“客官還請快些跟我來,莫要掃了大家的雅興才是啊,”說著,他用手指了指那位正坐於當堂之上手持羽扇的老先生。
年輕人這才注意到這四周的人皆是皺著眉頭看著他們這兩個打斷老先生說書的不俗之客,隻不過是按照江湖規矩來者是客,這才按著性子沒有發作。
年輕人好似了然一般的點點頭,一邊跟著那小廝走到一張桌子,一邊小聲問道:“這位老先生是何方神聖?”
那小廝聞言愣了一下,然後一邊抹著桌子一邊笑道:“客官怕不是蜀州的人吧,這位老先生神聖倒是談不上,不過要說他所知道的、所講的,隻怕是不比那百曉生差多少啊。”
年輕人稍稍瞪大了些眼睛,似乎有些難以置信,“這麽厲害嗎?”
“那當然,”說到這裏,小二有些驕傲的抬起頭,“這位老先生可是我們老板花了大價錢請來的,雖說我們這兒酒水飯菜俱是蜀地上乘,但要說我們這裏的客人,大多不是為了吃喝而來,而是專門來聽這位老先生說書的......”
這時那當堂之上的老先生終於開始接著講那位東臨劍仙是如何的大殺四方,小二一聽,忙招唿二人坐下,自個兒也找了旁邊一根空凳津津有味的聽了起來。
隻見那老先生猛地一揮羽扇,慷慨激昂道:“話說那東臨劍仙王晟立於城頭之上,大秦、北遼雙方俱是在這邊境之上陳兵數十萬,大有一言不和就會刀劍相向之、拚個你死我活之勢。”
“此次陳兵據說是那北遼戰神精心準備為之,為此計劃了數年,除了明麵上的二十萬兵力之外,還有十萬伏兵埋伏在那草原的氈包之內,隻待那二十萬大軍就要攻破長城之時再一舉擂鼓現世,企圖一舉擊破我大秦軍心。”
眾人聞言皆有些駭然,這北遼蠻子竟有如此心機。
老人說到此處,摸了摸長長白胡,喝了口酒,繼續道:“而在那北遼兀良哈部士兵蠢蠢欲動之時,隻見那位老劍仙不知何時立於城頭之上,一手豎在身前,二指伸出作劍狀,心中默念一聲,隻見身後那座天際之上突然閃現出二十八顆星辰,即使是在那白晝裏也是閃光無比。”
他又是一揮扇子,似乎帶出一股濃烈的罡風,剛剛喝下去的酒在肚子裏有些灼燒,抑揚頓挫道:“那北遼士兵隻看見那一眼望不到盡頭的長城上空好似群星閃耀,以為是天地異象不敢輕舉妄動,但耐不住身後的督戰官一再催促,於是前進也不是後退也不是,真是好生猶豫!”
眾酒客聞言皆是放生大笑道:“他個北遼蠻子懂屁個劍仙之風嘞!”此話又是引起一大片叫好。
年輕人聞言亦是掩不住嘴角的笑意,對一旁的馬夫模樣的老人輕聲道:“王老果然如此威武?”
老馬夫喝了一口酒,隨意一笑。
於是年輕人有些感歎。
那說書老先生兩指並攏好似作出劍狀,道:“那北遼軍隊本是想要亂我大秦軍心,不想這前腳才剛剛邁出,轉眼自個兒的軍心就蕩然無存,而就在此時,那位東臨劍仙輕喝一聲,剛才還在天上的二十八枚星辰眨眼間便衝至蠻子眼前,唰唰唰唰就好似割韭菜一般瞬間奪取近千名士兵的性命,殺得那是長城之外一片血流成河,後麵的蠻子都被嚇傻了,哪還敢衝上陣去,連那督戰官都一並跑了,引得那位在幕後督戰的北遼戰神大怒道‘王匹夫你不講信用’卻也不敢來城頭上一戰!”
酒樓眾酒客自然不知此時的書中人那位東臨劍仙居然就跟自己坐在同一座酒樓內,還陶醉在那說書老先生的慷慨激昂中,先前喝下的酒在肚中作祟,於是頓時生出一股豪情。
一名酒客豪言道:“我輩劍客出風雲!”
此言一出又是數名酒客起身舉杯:“一劍當破天門關!”
一時整個酒樓內部皆是“我輩劍客”的豪言壯語,聲音幾乎亂成一團,密密麻麻的。
年輕人亦是起身敬了一杯酒,不過是對身邊這位老人。
老人淡淡一笑:“有些誇張了。”
但三皇子李挽卻堅持敬完。
本是心中毫無波瀾的老劍仙突然微微一動,心中莫名有些感慨。
曾經有位揚言要與那位皇帝陛下爭一爭那把龍椅的女子說過人間不值得。
老劍仙王晟看著周圍這些個意氣風發借著酒勁兒豪情頓生的年輕人,好似看到了當年的自己。
他微微一笑。
來走一遭這人間還是值得的。
一個年輕官員穿著一身黑袍,掩去了一身在人群中有些刺眼的官服,隻漏出一個下巴,正在座位上悠悠喝著菊花酒。
崔繡看著眼前終於吃完最後一口涼粉的顧南衣長長舒了口氣,把碗往他身前一遞,神色不屑。
崔繡無奈聳聳肩,這還真是個爭強好勝的姑娘啊。
他眼角瞥了一眼早已注意到的那邊坐著的黑袍男子,略作思索,便對著身前的顧南衣輕聲道:“我去買點酒水。”
顧南衣看著他腰間栓著的酒葫蘆有些疑惑,這家夥身上不是有酒嗎?
當崔繡來到那座有些熱鬧的酒肆,對那位是個漢子的老板道了聲“來一壇酒”,坐在了那名黑袍男子所在的桌子對麵。
黑袍年輕人見狀對著對麵俊俏的白衣公子哥微微一笑,算是問好。
崔繡輕輕點頭。
“若是我沒猜錯,閣下就是齊尚書的孫子齊浮熙吧,”崔繡開門見山道。
黑袍年輕人不置可否。
漢子老板端上來一壇菊花酒,指了指旁邊的屋舍,淳樸笑道:“這是去年重陽釀的酒,就在這旁邊的屋子裏釀的,保管有那味兒,客官有還需要些下酒的吃食?”
崔繡想了想,要了兩碟酥花生米。
黑袍年輕人攔住了正要離去的漢子,對著崔繡笑道:“我不用。”
崔繡會心一笑,對漢子道:“那就這樣,隻要一碟。”
漢子應了一聲“好嘞”。
崔繡先是猶豫了一下,還是問道:“敢問齊公子,今日來此處可有些什麽打算?”
他一邊說著,一邊揭開那封菊花酒,給差不多已經喝完了一壇酒的年輕官員和自己滿上。
二人相視一笑,碰了個杯。
年輕官員見崔繡和自己不分先後將一碗菊花酒一飲而盡,笑道:“看來公子亦是愛酒之人。”
崔繡微微一笑,接過漢子老板遞過來的花生米,擺在桌上,一顆顆地吃了起來。
齊浮熙先是幽幽一歎,迴道:“世人皆說京城為天下第一城,不僅那座紫禁城設在其中,天子的起居住所和文武百官的上朝也在這京城之中,可以說天下人人皆向往。”
齊浮熙接著道:“我雖然自小就在京城長大,從小就給爺爺給請的那些個名師達人灌輸一些什麽天下之大大不過天子床榻下的地板,百裏山河莫非王土。”
他突然摘下掩去麵容的黑色袍子,輕聲道:“可不是還有一句話叫做天高皇帝遠嗎?”
崔繡隻是靜靜看著麵前這個棱角分明、神色剛毅的官豪之後說出這番大逆不道的話。
齊浮熙仰頭喝了一口菊花酒,笑道:“怎麽,崔公子可是嚇得不敢說話了?”
崔繡神色自若,並沒有因為對麵這位知道自己的身份而驚訝。
齊浮熙自顧自道:“來到西北,是我這輩子背著爺爺做過的最明智的決定,也是一趟最遠的旅行。”
他那位通曉天文地理的老師給他講過了九江出磁,杭州出綢緞,蜀地有火鍋,他最後卻偏偏偷偷來到地貧人窮的西北。
地域不同,許多人事也就不同,這不是一塊地界上的分別,而是祖宗上傳承下來的沉澱。崔繡緩緩點了點頭。
齊浮熙借著酒勁未散,感歎道:“人這一生,就是要多走動走動才好,多看看這些國家的山河、人脈、靈跡,莫要等到老了,腿腳不利索了,空悲切罷。”
崔繡默默聽完,表麵上深以為然的點頭。
開始崔繡還不太確定,但是聽著越來越不對勁,這位偷偷來到西北曆練的齊尚書的孫子似乎像是個不諳政事的文青。
那位齊尚書身為大秦戶部尚書,掌管天下之財政,這西北之地為何貧乏以至於大多百姓隻能吃得上一天兩頓飯,他捫心自問,是不是該有點“功勞”在其中。
雖然龍椅上那位不曾明說,但他們這些做臣子的哪能一點陛下的心思都不心領神會?
況且京中那些個穿大紅丹鶴和紫繡錦雞的大老爺子的嘴皮子可不是常人能忍受的,齊尚書身為戶部尚書尚且官高權厚不用理會,可畢竟是有孫子的人呐,做人凡事都得留一步,不然隻怕以後自個那孫子能不能從自己這手中接過戶部尚書這把椅子還不好說呢。
隻是可惜了西北王,這凡事都得留一步的老尚書卻偏偏不曾給他留一步,畢竟給西北王留步不就意味著不給陛下留步嗎?
落到那些老爺子的嘴巴裏要是給咀嚼出味道來,怕是輕則丟官棄爵,重則發配邊疆。
崔繡不禁又看了一眼對麵似乎已經深陷感歎無法自拔的年輕官員,一時神色古怪。
搞個半天許久不曾露麵的當朝戶部尚書的孫子竟是這副可愛模樣,真是有些愧對了那卷藏在北鎮撫司裏的地字級密案啊。
齊浮熙突然神秘兮兮道:“你知道我從六扇門那裏敲到了什麽機密嗎?”
崔繡有些好奇。
齊浮熙指了指那座黑水崖,一隻手輕輕護在嘴邊,像是生怕別人聽去了,輕聲道:“我聽說那個黑水崖的和尚其實是個高手!”
崔繡聞言,強忍住出手打人的衝動,勉強憋出個笑臉,“既然如此,那齊兄又為何至此啊?”
齊浮熙“咦”了一聲,做出一副孺子不可教也的模樣,輕聲道:“當然是為了增長閱曆、見多識廣而來啊。”說罷,他右手兩指並攏作劍狀,寬大的衣袖在空中唿唿比劃了兩把,神色激昂。
崔繡忍住笑意,隻當他是個可愛的弟弟,“齊兄今年貴庚?”
齊浮熙嘿嘿笑道:“崔主事別看我長得成熟,其實我今年也不過二十有二罷了。”
崔繡看著他那張棱角分明、神色剛毅的臉龐,有些驚訝。
還真是個弟弟!
他亦是笑道:“齊兄弟剛好比我小一歲。”
齊浮熙聞言笑著舉起手中的碗,崔繡亦是如此,二人再次碰了一杯。
隻不過二人之間不見觥籌,唯有兩個白碗而已。朝陽酒樓在蜀地一代是出了名的,無論是飯菜、酒醇還是說書皆是如此。
大概是由於這地界的緣故,蜀川偏僻於中原西部,不僅遠離那中原繁華地界甚至離那座西北王府所在的涼城也有些距離,頗有些天高皇帝遠的味道,因此在這塊地界上就算是想說些什麽誅心之論也是無妨,畢竟人家錦衣衛就算是再一手遮天它的手也長不到這裏來嘛。
這不,朝陽酒樓先把自家的飯菜酒水搞好之後就開始起了些別有的心裁,專門不知從哪請來了一位什麽都敢說、什麽都知道“一點”的說書先生正坐於一樓的當堂之上,麵前有一張文房四寶俱是上品的幾案,手裏持了一柄末端稍微染了點墨水的白羽扇子,右手撚了撚長長的白色胡子,左手拿住幾案上一塊看起來略有些厚重的木板,白眉下的老眼微微眯著,先是咳嗽了兩聲,再用左手裏那塊木板敲了敲桌子,聲音不大,但剛好可以讓整個酒樓裏的客人聽到。
足足有三層高的酒樓瞬間安靜下來,吃客們停了先前各自的話頭,不約而同的端起了身前桌上的酒水喝了一口,看向那個每次都能吊住他們胃口的說書先生,心中隱隱有些期待。
結果老先生愣了半天,搖了搖羽扇,笑道:“各位,上次咱們講到哪了啊?”
眾人聞言竟也不拆台,剛剛才安靜下去的酒樓瞬間又鬧騰了起來。
“老王,你可真是記性不好了啊,上次明明講到那東臨劍仙王晟一劍斬去北遼近千名士兵了啊,你得接著繼續講下去啊。”
“就是就是,趕緊的,講完哥倆請你喝一壺酒。”
眾吃客皆是迫不及待,又忙喝了一口酒,生怕這不按常理出牌的老頭講到高潮處酒勁兒就過去了,到時還得多花些銀子買酒。
那名王姓老人聞言嗬嗬一笑,微微抬起右手,在空中虛按一下。
全場立即禁聲。
老人潤了潤嗓子,終於準備開口,結果酒樓的門口突然被打開,隻見到一個穿著不俗的年輕人和身邊一個老馬夫模樣的下人並著走進。
那年輕人相貌不俗,隻是棱角不是那麽的分明,看上去倒是顯得有些柔和,他輕聲道:“小二,來一桌子菜,兩壇酒。”
立刻跑過來一個小廝模樣的人一路小跑著過來,賠笑道:“客官還請快些跟我來,莫要掃了大家的雅興才是啊,”說著,他用手指了指那位正坐於當堂之上手持羽扇的老先生。
年輕人這才注意到這四周的人皆是皺著眉頭看著他們這兩個打斷老先生說書的不俗之客,隻不過是按照江湖規矩來者是客,這才按著性子沒有發作。
年輕人好似了然一般的點點頭,一邊跟著那小廝走到一張桌子,一邊小聲問道:“這位老先生是何方神聖?”
那小廝聞言愣了一下,然後一邊抹著桌子一邊笑道:“客官怕不是蜀州的人吧,這位老先生神聖倒是談不上,不過要說他所知道的、所講的,隻怕是不比那百曉生差多少啊。”
年輕人稍稍瞪大了些眼睛,似乎有些難以置信,“這麽厲害嗎?”
“那當然,”說到這裏,小二有些驕傲的抬起頭,“這位老先生可是我們老板花了大價錢請來的,雖說我們這兒酒水飯菜俱是蜀地上乘,但要說我們這裏的客人,大多不是為了吃喝而來,而是專門來聽這位老先生說書的......”
這時那當堂之上的老先生終於開始接著講那位東臨劍仙是如何的大殺四方,小二一聽,忙招唿二人坐下,自個兒也找了旁邊一根空凳津津有味的聽了起來。
隻見那老先生猛地一揮羽扇,慷慨激昂道:“話說那東臨劍仙王晟立於城頭之上,大秦、北遼雙方俱是在這邊境之上陳兵數十萬,大有一言不和就會刀劍相向之、拚個你死我活之勢。”
“此次陳兵據說是那北遼戰神精心準備為之,為此計劃了數年,除了明麵上的二十萬兵力之外,還有十萬伏兵埋伏在那草原的氈包之內,隻待那二十萬大軍就要攻破長城之時再一舉擂鼓現世,企圖一舉擊破我大秦軍心。”
眾人聞言皆有些駭然,這北遼蠻子竟有如此心機。
老人說到此處,摸了摸長長白胡,喝了口酒,繼續道:“而在那北遼兀良哈部士兵蠢蠢欲動之時,隻見那位老劍仙不知何時立於城頭之上,一手豎在身前,二指伸出作劍狀,心中默念一聲,隻見身後那座天際之上突然閃現出二十八顆星辰,即使是在那白晝裏也是閃光無比。”
他又是一揮扇子,似乎帶出一股濃烈的罡風,剛剛喝下去的酒在肚子裏有些灼燒,抑揚頓挫道:“那北遼士兵隻看見那一眼望不到盡頭的長城上空好似群星閃耀,以為是天地異象不敢輕舉妄動,但耐不住身後的督戰官一再催促,於是前進也不是後退也不是,真是好生猶豫!”
眾酒客聞言皆是放生大笑道:“他個北遼蠻子懂屁個劍仙之風嘞!”此話又是引起一大片叫好。
年輕人聞言亦是掩不住嘴角的笑意,對一旁的馬夫模樣的老人輕聲道:“王老果然如此威武?”
老馬夫喝了一口酒,隨意一笑。
於是年輕人有些感歎。
那說書老先生兩指並攏好似作出劍狀,道:“那北遼軍隊本是想要亂我大秦軍心,不想這前腳才剛剛邁出,轉眼自個兒的軍心就蕩然無存,而就在此時,那位東臨劍仙輕喝一聲,剛才還在天上的二十八枚星辰眨眼間便衝至蠻子眼前,唰唰唰唰就好似割韭菜一般瞬間奪取近千名士兵的性命,殺得那是長城之外一片血流成河,後麵的蠻子都被嚇傻了,哪還敢衝上陣去,連那督戰官都一並跑了,引得那位在幕後督戰的北遼戰神大怒道‘王匹夫你不講信用’卻也不敢來城頭上一戰!”
酒樓眾酒客自然不知此時的書中人那位東臨劍仙居然就跟自己坐在同一座酒樓內,還陶醉在那說書老先生的慷慨激昂中,先前喝下的酒在肚中作祟,於是頓時生出一股豪情。
一名酒客豪言道:“我輩劍客出風雲!”
此言一出又是數名酒客起身舉杯:“一劍當破天門關!”
一時整個酒樓內部皆是“我輩劍客”的豪言壯語,聲音幾乎亂成一團,密密麻麻的。
年輕人亦是起身敬了一杯酒,不過是對身邊這位老人。
老人淡淡一笑:“有些誇張了。”
但三皇子李挽卻堅持敬完。
本是心中毫無波瀾的老劍仙突然微微一動,心中莫名有些感慨。
曾經有位揚言要與那位皇帝陛下爭一爭那把龍椅的女子說過人間不值得。
老劍仙王晟看著周圍這些個意氣風發借著酒勁兒豪情頓生的年輕人,好似看到了當年的自己。
他微微一笑。
來走一遭這人間還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