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嗣看了於非一眼,有些尷尬的撓了撓頭:“侯爺以為公主殿下被埋了,所以才會如此……”
而這女子不是別人,正是花千渝。
不過花千渝也算是命大,山體滑坡時,一塊巨石幾乎是貼著她從身邊滾落,若是她稍微慢上半步,可能真的就要葬身於此了。
她望著一臉憔悴,瘋狂挖土的於非,芳心忽然就像被一團棉花溫柔的包裹住,變得柔柔的。
輕輕走過去,握住了於非的手腕。
於非以為又有人來勸他,想都沒想,直接掙脫。
花千渝無奈,隻能輕聲喊道:“於非……於非……”
於非一時愣住了,不由長歎一聲,看來自己的確是累了,都開始出現幻聽了。
不過他知道自己這時候還不能休息,便繼續開始挖土。
花千渝直接從身後抱住了他,熟悉的幽香傳來,於非再次一愣,猛的轉過身。
那張這幾日朝思暮想的明媚臉龐,出現在眼前。
於非還以為在做夢,伸手輕撫花千渝的臉頰,喃喃道:“我,我不是在做夢吧?”
花千渝拿起他的另一隻手,也放到自己的臉上,輕輕摩挲著笑道:“夢中會有這種體溫嗎?我的傻……夫君。”
這還是花千渝第一次喊出夫君二字,而且還是在這麽多外人麵前。
要知道,就連在床第之間,忘情之時,花千渝都沒喊過這個稱唿,如今當著這麽多人麵喊出來,算是徹底接受了於非。
所謂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傷心處,確定自己不是在做夢後,於非眼眶一紅,淚水就再也繃不住了,順著臉頰掉了下來。
看的花千渝一陣心疼,竟是很霸道的主動吻了上去,一刹那,花千渝拋棄了世俗,也拋棄了羞澀,把自己完全奉獻給了眼前的男子。
看的一眾鎮北鐵騎目瞪口呆,公主殿下未免也太大膽了。
李嗣更是伸手捂住了自己的眼睛,隻敢通過指縫偷瞄,別看李嗣長的五大三粗的,在男女之事上依舊是個雛,當街看到別人接吻,對他來說還是太過不好意思了。
於非顯然也注意到了場合不對,伸手在花千渝腰間輕輕拍了拍,示意還有人在呢。
不過花千渝卻像是到了叛逆期,依舊霸道的不停進攻,正如她在戰場上一般有進無退,旱勇向前。
在如此不管不顧的進攻下,於非竟然也體驗了一把缺氧的感覺。
一直快到喘不過氣時,花千渝才放開了他。
而這一次倒像是反過來了一樣,一向臉皮厚如城牆的於非竟然覺得羞臊難當。
而花千渝反倒像是沒事兒人似的,插著腰瞪了一眼圍觀的下屬,道:“都看什麽看?趕緊把道路挖通。”
見公主殿下發怒,鎮北鐵騎這才收迴目光,繼續幹活。
而花千渝則拉著於非的手,進入了臨時搭建的帳篷內。
看的眾人一臉古怪,暗道公主殿下不會來個白日宣那什麽吧?
不過誰讓人家是公主呢?就算真的霸占良家婦男,他們也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而花千渝自然不可能在這個時候白日宣那什麽,而是抱著於非的手臂,小心翼翼的給他磨破出血的手掌上藥。
一邊抹藥,一邊像個小媳婦似的絮絮叨叨:“以後做事一定要問清楚,就像這次這般,你這和燒紙哭錯墳有啥區別?”
“我這不是心急則亂嘛,還以為你出事了。”
花千渝嘴角露出一絲笑意,湊近於非道:“你方才……好像哭了?”
於非臉上一紅,不承認道:“你看錯了,男兒有淚不輕彈,我怎麽可能會哭?”
花千渝突然覺得心口不一的於非特別可愛,忍不住在他臉頰親了一下。
倒反天罡了屬於是。
……
……
畢竟是軍隊,人多力量大,效率還是很高的。
又挖了一天之後,道路也變得暢通無阻。
而這次災禍中,花千渝雖然命大保住了性命,但依舊有近千人喪命。
由於時間有限,花千渝也不可能一一核對犧牲士兵的名字。
就在原地,豎起來一塊碑,以此悼念逝去的兄弟。
花千渝伸手撫摸著石碑,突然望向於非道:“可有悼詞?我的詩仙侯爺?”
於非思索片刻,想出一句來,便開口道:“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
花千渝眼前一亮:“好一個青山處處埋忠骨,不愧是詩仙呢。”
於是,花千渝就著人把這句刻到了石碑之上,又默默注視片刻,花千渝便翻身上馬,語氣堅定的喝道:“出發!”
大軍又行進了數十日後,隱約聽到前方傳來廝殺之聲。
花千渝拿著望遠鏡看了一會,確定那是王冰所帶的部隊已經與金國的五萬軍隊遇上了。
讓李嗣保護好於非,花千渝就戴上鬼麵具,手提馬朔,帶著鎮北鐵騎一馬當先,從五萬金軍的側翼殺出,向著金軍殺去。
而這些金國軍隊,雖然也都是金國王廷的精銳部隊,但總歸不如鐵浮屠,遇上鎮北鐵騎根本不是對手,很快就被殺的大敗,帶著僅剩的一萬殘餘勢力向後逃去。
然而沒多久就迎麵碰上了遼國的四十萬大軍,在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的情況下,這僅剩的一萬金軍殘部也隻能做起了困獸之鬥。
不過這也隻是徒勞罷了,很快就被兩軍殺的全軍覆沒。
那金國的將領也不愧是巴紮爾的副將,端地旱勇,見事不可為,卻依舊不投降,最終自刎於陣前。
就此,金國的主力部隊全部覆滅,大乾收複失地,已經算是板上釘釘。
至於金國的那些王爺,得知巴紮爾全軍覆沒後,也沒了戀戰之心,灰溜溜的帶著封地的部隊北上,再次迴到了茫茫草原,就此退出了中原的舞台。
而遼國方麵,也如願的收迴了曾被金國掠奪的土地。
兩國皆大歡喜,都達到了各自的預期目的。
一個月之後……
大乾軍隊大勝,並收複舊京城的消息也以八百裏加急的方式,傳出京城。
得到消息的小皇帝自然大喜,不僅舉國歡慶,還發布詔書,大赦天下。
而這女子不是別人,正是花千渝。
不過花千渝也算是命大,山體滑坡時,一塊巨石幾乎是貼著她從身邊滾落,若是她稍微慢上半步,可能真的就要葬身於此了。
她望著一臉憔悴,瘋狂挖土的於非,芳心忽然就像被一團棉花溫柔的包裹住,變得柔柔的。
輕輕走過去,握住了於非的手腕。
於非以為又有人來勸他,想都沒想,直接掙脫。
花千渝無奈,隻能輕聲喊道:“於非……於非……”
於非一時愣住了,不由長歎一聲,看來自己的確是累了,都開始出現幻聽了。
不過他知道自己這時候還不能休息,便繼續開始挖土。
花千渝直接從身後抱住了他,熟悉的幽香傳來,於非再次一愣,猛的轉過身。
那張這幾日朝思暮想的明媚臉龐,出現在眼前。
於非還以為在做夢,伸手輕撫花千渝的臉頰,喃喃道:“我,我不是在做夢吧?”
花千渝拿起他的另一隻手,也放到自己的臉上,輕輕摩挲著笑道:“夢中會有這種體溫嗎?我的傻……夫君。”
這還是花千渝第一次喊出夫君二字,而且還是在這麽多外人麵前。
要知道,就連在床第之間,忘情之時,花千渝都沒喊過這個稱唿,如今當著這麽多人麵喊出來,算是徹底接受了於非。
所謂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傷心處,確定自己不是在做夢後,於非眼眶一紅,淚水就再也繃不住了,順著臉頰掉了下來。
看的花千渝一陣心疼,竟是很霸道的主動吻了上去,一刹那,花千渝拋棄了世俗,也拋棄了羞澀,把自己完全奉獻給了眼前的男子。
看的一眾鎮北鐵騎目瞪口呆,公主殿下未免也太大膽了。
李嗣更是伸手捂住了自己的眼睛,隻敢通過指縫偷瞄,別看李嗣長的五大三粗的,在男女之事上依舊是個雛,當街看到別人接吻,對他來說還是太過不好意思了。
於非顯然也注意到了場合不對,伸手在花千渝腰間輕輕拍了拍,示意還有人在呢。
不過花千渝卻像是到了叛逆期,依舊霸道的不停進攻,正如她在戰場上一般有進無退,旱勇向前。
在如此不管不顧的進攻下,於非竟然也體驗了一把缺氧的感覺。
一直快到喘不過氣時,花千渝才放開了他。
而這一次倒像是反過來了一樣,一向臉皮厚如城牆的於非竟然覺得羞臊難當。
而花千渝反倒像是沒事兒人似的,插著腰瞪了一眼圍觀的下屬,道:“都看什麽看?趕緊把道路挖通。”
見公主殿下發怒,鎮北鐵騎這才收迴目光,繼續幹活。
而花千渝則拉著於非的手,進入了臨時搭建的帳篷內。
看的眾人一臉古怪,暗道公主殿下不會來個白日宣那什麽吧?
不過誰讓人家是公主呢?就算真的霸占良家婦男,他們也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而花千渝自然不可能在這個時候白日宣那什麽,而是抱著於非的手臂,小心翼翼的給他磨破出血的手掌上藥。
一邊抹藥,一邊像個小媳婦似的絮絮叨叨:“以後做事一定要問清楚,就像這次這般,你這和燒紙哭錯墳有啥區別?”
“我這不是心急則亂嘛,還以為你出事了。”
花千渝嘴角露出一絲笑意,湊近於非道:“你方才……好像哭了?”
於非臉上一紅,不承認道:“你看錯了,男兒有淚不輕彈,我怎麽可能會哭?”
花千渝突然覺得心口不一的於非特別可愛,忍不住在他臉頰親了一下。
倒反天罡了屬於是。
……
……
畢竟是軍隊,人多力量大,效率還是很高的。
又挖了一天之後,道路也變得暢通無阻。
而這次災禍中,花千渝雖然命大保住了性命,但依舊有近千人喪命。
由於時間有限,花千渝也不可能一一核對犧牲士兵的名字。
就在原地,豎起來一塊碑,以此悼念逝去的兄弟。
花千渝伸手撫摸著石碑,突然望向於非道:“可有悼詞?我的詩仙侯爺?”
於非思索片刻,想出一句來,便開口道:“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
花千渝眼前一亮:“好一個青山處處埋忠骨,不愧是詩仙呢。”
於是,花千渝就著人把這句刻到了石碑之上,又默默注視片刻,花千渝便翻身上馬,語氣堅定的喝道:“出發!”
大軍又行進了數十日後,隱約聽到前方傳來廝殺之聲。
花千渝拿著望遠鏡看了一會,確定那是王冰所帶的部隊已經與金國的五萬軍隊遇上了。
讓李嗣保護好於非,花千渝就戴上鬼麵具,手提馬朔,帶著鎮北鐵騎一馬當先,從五萬金軍的側翼殺出,向著金軍殺去。
而這些金國軍隊,雖然也都是金國王廷的精銳部隊,但總歸不如鐵浮屠,遇上鎮北鐵騎根本不是對手,很快就被殺的大敗,帶著僅剩的一萬殘餘勢力向後逃去。
然而沒多久就迎麵碰上了遼國的四十萬大軍,在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的情況下,這僅剩的一萬金軍殘部也隻能做起了困獸之鬥。
不過這也隻是徒勞罷了,很快就被兩軍殺的全軍覆沒。
那金國的將領也不愧是巴紮爾的副將,端地旱勇,見事不可為,卻依舊不投降,最終自刎於陣前。
就此,金國的主力部隊全部覆滅,大乾收複失地,已經算是板上釘釘。
至於金國的那些王爺,得知巴紮爾全軍覆沒後,也沒了戀戰之心,灰溜溜的帶著封地的部隊北上,再次迴到了茫茫草原,就此退出了中原的舞台。
而遼國方麵,也如願的收迴了曾被金國掠奪的土地。
兩國皆大歡喜,都達到了各自的預期目的。
一個月之後……
大乾軍隊大勝,並收複舊京城的消息也以八百裏加急的方式,傳出京城。
得到消息的小皇帝自然大喜,不僅舉國歡慶,還發布詔書,大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