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完,劉副省長開始述說今天的主題:如何讓“包產到戶”後的農業更上一層樓?


    他先是肯定了成績,“我省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後,糧食產量大幅增長,農民積極性空前高漲!”


    引用了一些本省的數據。


    “某縣增產30%....”


    然後再指出問題,“但水利設施年久失修,許多公社仍靠天吃飯,旱澇災害頻發!”


    “分散經營後,集體水利工程無人維護,灌溉效率下降!”


    劉副省長拿起桌麵上的幾份文件,“這是我省的幹部針對這些問題給出的方案,各部門挑選出幾個還算優秀的,我也看了,總的來說....”


    他看著台下的眾人,“各有千秋吧,”


    “現在有請各位幹部,給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方案,正好讓各位農業上的專家和前輩們指導一下....”


    劉副省長看著手中的名單,迴頭看了一眼於省長,無聲詢問:“真要這麽做?”


    於省長眸光染笑,輕挑眉梢。


    劉副省長眼底閃過一抹無奈,不著痕跡的掃了一眼陳最,被他盯上,也不知道是好是壞。


    台下坐在一起的兩個年輕人一齊抬頭看了一眼,“你覺得誰第一個?”


    等了等,也不見身旁人有什麽迴應,他偏頭,“嗯?”


    坐在他旁邊的人,看了看坐在前麵幾排的那道人影,臉上的自信逐漸被苦笑取代,“我有一種不太好的預感,”


    “什麽意思?”


    “前麵那個,好像是....”


    他的話沒說完,就聽到講台上的人喚出一個人名:“慕容聿珩同誌....”


    聽到這個名字,年輕人臉上浮現出一抹絕望,“還真是他,”


    天呐。


    在學校的時候,這個名字就是所有政法係學子的噩夢。


    這都離開學校了,還能被他影響。


    聽到他喊自己的名字,陳最停止轉筆,抬眼看過去。


    “慕容同誌今年剛調到辛縣,下鄉調研期間,寫出了一篇報告,讓農業廳的各位同誌都有些驚歎,我也看了這份報告,數據詳實,分析到位,我私人以為,甚至是不用再過會討論就能實施的程度....慕容同誌對農業上的分析這麽到位,那麽我相信,關於我們今天的議題,他也一定有了自己的見解,現在我們有請....慕容同誌....”


    陳最有些莫名,抬眼對上於省長的眼神,他挑了挑眉,拉下臉上的口罩,緩緩站起身。


    他能感覺到二十多位與會者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其中不乏審視與好奇,他不動聲色地調整唿吸,將手中的筆記本輕輕合上。


    “劉副省長過譽了,”


    他含笑對上劉副省長的視線,輕聲開口,聲音不高但足夠清晰,帶著恰到好處的謙和。


    他微微欠身,向劉副省長的方向致意,“那份報告能獲得各位領導的認可,首先得益於辛縣基層同誌提供的一手資料,以及農業廳前輩們的指導,”


    陳最停頓片刻,目光掃過在座的每一位領導,最後落迴劉副省長身上。


    他的站姿挺拔,左手自然地垂在身側,右手輕按在桌麵的文件上,指尖剛好觸碰到那份被傳閱過的調研報告。


    “關於今天的議題,我確實有些粗淺的想法,但恐怕遠遠達不到‘見解’的高度,”


    陳最嘴角噙著淡淡的笑意,“如果各位領導不嫌棄,我願意拋磚引玉,也懇請各位批評指正。”


    劉副省長靠在椅背上,做了個\"請\"的手勢。


    陳最的餘光看到於省長的手指在桌麵上輕輕敲了兩下,眼神含著若有若無的輕笑。


    “我想先以辛縣為例,”


    “辛縣的農業問題,核心在於傳統種植模式與....”


    他開始陳述,語速平緩,每個字都咬得清晰但不刻意,“根據我秋收時做的調研,全縣63%的耕地仍由.....平均每戶不足五畝,這種碎片化生產直接導致機械化率低於全省平均水平十八個百分點。”


    陳最甚至沒有看筆記本,數據早已印在腦中。


    “但值得注意的是....”


    他舉例講了某地試點後的改變,作為一個很好的參考案例。


    陳最說到具體數據時,會稍微放慢語速,給聽眾消化的時間。


    “我認為,解決當前困境的關鍵是....”


    他微微前傾身體,語氣誠懇的一一說著解決方案。


    水利改革、科技興農、政策創新等一係列的改變方式。


    簡單的說完後,陳最有意停頓,環視會場,確認大家還在跟隨他的思路,再次接著開口:“具體到操作層麵,我建議采取****+農戶的漸進模式,以特色農產品為突破口....”、


    陳最借機提出自己要在辛縣搞茶葉這件事,“整合資料,統一標準,完全有可能打造成區域名片....”


    他注意到身側的幾位領導都在低聲交流,不時點頭。


    陳最適時地降低了一點音量,讓聲線顯得更加溫和:“當然,這隻是基於局部調研的初步想法,具體實施還需要充分考慮地區差異和農民意願,省裏如果有更成熟的方案,我們一定全力配合落實。”


    農科院專家身旁坐著的人看了一眼台上的劉副省長。


    劉副省長笑著開口:“講的不錯,但我看不少人對於你的方案都還有疑惑,能不能再深入的解答一下?”


    陳最點頭:“當然,歡迎各位領導提問,”


    農科院的人出聲問道:“你說的科技興農指的是,”


    “推廣節水農業和良種....唿籲省裏設立“農業科技推廣基金”,提議與省農科院合作,培育適合本省的抗旱農業產品。”


    “水利改革?”


    陳最輕笑,“我個人建議,推行小型水利承包製,建議將水庫、灌溉渠道分段承包給農戶或小組,明確維護責任,與收益掛鉤,這在其他省份,是有先例的,安省某地試點的“水權承包”,灌溉效率提升50%。”


    於省長忽然抬頭,““水權承包”還屬於安省的保密項目,數據沒有外傳,你是怎麽知道的,”


    陳最從容的迴應:“於省長,我是通過三個公開數據,維度交叉反推驗證的....”


    “試點縣小麥單產兩年內增長18%,而全省平均僅5%,排除氣候因素後,差異可能來自用水效率,”


    “水利廳公報,該縣當季的降雨量總量下降12%,但種植麵積未增未減....”


    “某農大團隊研究該地節水技術擴散率時,提到過.....”


    “綜合測算,效率提升應在40-60%區間,取中值50%是保守估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書年代:開局和係統談條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曉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曉心並收藏穿書年代:開局和係統談條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