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烏桕白燭
穿越成寡婦,養育十兄妹 作者:公子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收完地裏的莊稼,發完所有人的工錢,安排好家裏各項事情。
顧汐就跟孩子說:“娘親要外出一段時間,你們十兄妹在家,彼此要相互照應。大的孩子要多盯著點,家裏的幾項生意,小的幾個也要多聽話。”
陳九小山睜著純淨的雙眸問:“娘親,你這次要去哪裏?能帶我和十弟一起去嗎?”
“你們倆年紀太小了,現在天氣早晚很冷,帶你們長途跋涉太辛苦了!再說了,娘這次去的地方很遠,我自己之前都沒有去過。
娘先一個人去探探路,等到明年春夏時節,有合適的機會了,再帶你們一起出門遊玩。這段時間在家裏,多聽哥哥姐姐們的話,好不好?”
顧汐很喜歡蹂躪,孩子們的小腦袋瓜。好不容易長起來的頭發,頭頂能紮起來一個丸子。
被娘親的手三兩下,就給揉的亂七八糟,陳九無奈的歎口氣,把腦袋從娘親手中拯救出來,自己雙手熟練的巴拉巴拉幾下,又重新束好一個緊實的書生丸子頭。
顧汐可太喜歡陳小山那模樣了。明明還是個小豆丁大的孩子,總是裝做一副老成模樣,小小年紀還很寵著娘親。
因為第二天顧汐就出發,晚上特意留孩子們,在後院用膳。親自下廚做的飯菜,母子十一人邊吃,一邊敘話到深夜才結束。
次日天亮,顧汐隻帶著半大的藏獒犬,揮別排排站的孩子們,駕車出發前往青州。
顧汐沒有去過青州,她在書店購買的遊行手劄,還有通過詢問往來商販們,也隻能了解些皮毛,畢竟小地方信息來源少。
半路上,打開從縣衙調閱的地理圖,寥寥幾筆抽象式的地圖,看了也跟沒有看過一樣。能確認好方向就很不錯了,顧汐駕駛一日馬車,通過了府城後,就順著官道繼續前行。
趕上一段路,就簡筆記錄繪畫地圖,有時在沒有人的時候,還會停下來馬車,操作無人機探測前後環境,無人機裏收集的地理圖貌,可就更加精準了。
等到達青州後,她再重新繪出整體的地圖。
如果她這一趟青州行,能順便繪畫出清晰的路線圖,以後就方便運輸貨物,擠入青州的市場了。
這個季節大多植被枯萎凋零,有時經過好長一段荒蕪人煙的路,有些村子離官道還挺遠的,經常半天也看不見一個人。
終於連續趕了大半天馬車,能看到有寥寥炊煙的村落,顧汐看到附近有四五個小孩,手上提著破籃子,在寒風瑟瑟中,低著頭在地裏尋找野菜根。
一看這個樣子就知道,百姓的生活水平如何了。
顧汐放慢馬車速度,看到因為穿的少,寒冷到雙腿都在打顫的孩子們。
將幾人喊過來說:“孩子們,跟你們打聽一下,這個村子叫什麽名字,我想去往青州是這個方向嗎?”
也許問路的人是女性,孩子們剛開始麵對陌生人,搭話還有點緊張,但還是告知了村莊的名字。
其中最大的男孩主動說:“貴人好,這裏是羅家村,我們也不知道青州是在哪?不過俺爹說過,順著這條路一直往前走,大概三十裏路有個集市,俺們村裏的大人們,偶爾會去那裏趕集。”
“好的,多謝告知。你叫什麽名字呀?
我這一路走路,看到你們羅家村這條道上,生長好多的烏桕樹,那些白色的烏桕果,都沒有人采摘嗎?”
聊了幾句後,發現坐在馬車上的貴人,說話很是溫柔,孩子們也不再緊張害怕了。
男孩利索的說道:“貴人,我叫二狗子。
那種烏桕樹特別討厭,夏天葉子上長滿洋辣子,蜇到身上就要疼半天,到了秋天,就結滿枝頭白色果子,既不能吃又無用處,沒有人會采摘它的。”
顧汐已經慢慢習慣,農村百姓起的名字了,重名的特別多,還都是賤嗖嗖的名字,古人認為名字取的越賤,孩子就越好養活。
“我知道那個白色果子,是不能吃的,但是我有別的用處,過段時間我還會路過此地。
如果你們有人願意采摘烏桕果,到時候我全部都要,就以你手上拿的籃子為標準,一籃子烏桕果二十文錢,采多少我收多少?”
聽到這話,幾個孩子們激動的不行:“貴人說真的嗎?采多少您都要?我們村後麵還有好多烏桕樹。”
顧汐微笑著向小孩們保證:“我說到做到,隻要烏桕果哈!可別把樹枝也摻和進去。”
“好的,好的,那是當然的,我們這就去給您采烏桕果。”幾個孩子高興的風風火火,恨不得馬上就采完,所有烏桕樹上的果子。
“哎!你們先等一等。”顧汐出聲喊迴,準備跑的幾個小孩。
轉身進入馬車裏,從空間拿出十幾張烙餅,每個小孩分了幾張大餅。“這些拿迴去吃吧!算是我向你們預定烏桕果的誠意。”
一張張香噴噴白麵做的大餅,看的孩子們直咽口水,這好的東西也舍得給他們,孩子們猶豫著要不要接。
顧汐直接塞到幾個孩子手中,“采烏桕果不著急,先拿迴家吃飽肚子,再出來采烏桕果吧!”
有個還流著鼻涕的孩子,直接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磕著頭嘴上說著感謝的話。
顧汐趕緊坐迴馬車上,甩起馬鞭駕車而去。
這些烏桕果收迴去,顧汐準備提煉果子上的蠟油,準備製作蠟燭照明用。夜晚屋內沒有照明,家裏總是黑乎乎的,雖然有桐油點的油燈,點著一會整間屋子裏,都是油漆味久久不散。
如果使用烏桕果,製作的白蠟燭,幾乎沒有異味散發。難得能在這裏遇到,這麽多的烏桕樹果子,自家也確實需要蠟燭,同時也能幫助到部分羅家村人,何樂而不為呢!
顧汐就跟孩子說:“娘親要外出一段時間,你們十兄妹在家,彼此要相互照應。大的孩子要多盯著點,家裏的幾項生意,小的幾個也要多聽話。”
陳九小山睜著純淨的雙眸問:“娘親,你這次要去哪裏?能帶我和十弟一起去嗎?”
“你們倆年紀太小了,現在天氣早晚很冷,帶你們長途跋涉太辛苦了!再說了,娘這次去的地方很遠,我自己之前都沒有去過。
娘先一個人去探探路,等到明年春夏時節,有合適的機會了,再帶你們一起出門遊玩。這段時間在家裏,多聽哥哥姐姐們的話,好不好?”
顧汐很喜歡蹂躪,孩子們的小腦袋瓜。好不容易長起來的頭發,頭頂能紮起來一個丸子。
被娘親的手三兩下,就給揉的亂七八糟,陳九無奈的歎口氣,把腦袋從娘親手中拯救出來,自己雙手熟練的巴拉巴拉幾下,又重新束好一個緊實的書生丸子頭。
顧汐可太喜歡陳小山那模樣了。明明還是個小豆丁大的孩子,總是裝做一副老成模樣,小小年紀還很寵著娘親。
因為第二天顧汐就出發,晚上特意留孩子們,在後院用膳。親自下廚做的飯菜,母子十一人邊吃,一邊敘話到深夜才結束。
次日天亮,顧汐隻帶著半大的藏獒犬,揮別排排站的孩子們,駕車出發前往青州。
顧汐沒有去過青州,她在書店購買的遊行手劄,還有通過詢問往來商販們,也隻能了解些皮毛,畢竟小地方信息來源少。
半路上,打開從縣衙調閱的地理圖,寥寥幾筆抽象式的地圖,看了也跟沒有看過一樣。能確認好方向就很不錯了,顧汐駕駛一日馬車,通過了府城後,就順著官道繼續前行。
趕上一段路,就簡筆記錄繪畫地圖,有時在沒有人的時候,還會停下來馬車,操作無人機探測前後環境,無人機裏收集的地理圖貌,可就更加精準了。
等到達青州後,她再重新繪出整體的地圖。
如果她這一趟青州行,能順便繪畫出清晰的路線圖,以後就方便運輸貨物,擠入青州的市場了。
這個季節大多植被枯萎凋零,有時經過好長一段荒蕪人煙的路,有些村子離官道還挺遠的,經常半天也看不見一個人。
終於連續趕了大半天馬車,能看到有寥寥炊煙的村落,顧汐看到附近有四五個小孩,手上提著破籃子,在寒風瑟瑟中,低著頭在地裏尋找野菜根。
一看這個樣子就知道,百姓的生活水平如何了。
顧汐放慢馬車速度,看到因為穿的少,寒冷到雙腿都在打顫的孩子們。
將幾人喊過來說:“孩子們,跟你們打聽一下,這個村子叫什麽名字,我想去往青州是這個方向嗎?”
也許問路的人是女性,孩子們剛開始麵對陌生人,搭話還有點緊張,但還是告知了村莊的名字。
其中最大的男孩主動說:“貴人好,這裏是羅家村,我們也不知道青州是在哪?不過俺爹說過,順著這條路一直往前走,大概三十裏路有個集市,俺們村裏的大人們,偶爾會去那裏趕集。”
“好的,多謝告知。你叫什麽名字呀?
我這一路走路,看到你們羅家村這條道上,生長好多的烏桕樹,那些白色的烏桕果,都沒有人采摘嗎?”
聊了幾句後,發現坐在馬車上的貴人,說話很是溫柔,孩子們也不再緊張害怕了。
男孩利索的說道:“貴人,我叫二狗子。
那種烏桕樹特別討厭,夏天葉子上長滿洋辣子,蜇到身上就要疼半天,到了秋天,就結滿枝頭白色果子,既不能吃又無用處,沒有人會采摘它的。”
顧汐已經慢慢習慣,農村百姓起的名字了,重名的特別多,還都是賤嗖嗖的名字,古人認為名字取的越賤,孩子就越好養活。
“我知道那個白色果子,是不能吃的,但是我有別的用處,過段時間我還會路過此地。
如果你們有人願意采摘烏桕果,到時候我全部都要,就以你手上拿的籃子為標準,一籃子烏桕果二十文錢,采多少我收多少?”
聽到這話,幾個孩子們激動的不行:“貴人說真的嗎?采多少您都要?我們村後麵還有好多烏桕樹。”
顧汐微笑著向小孩們保證:“我說到做到,隻要烏桕果哈!可別把樹枝也摻和進去。”
“好的,好的,那是當然的,我們這就去給您采烏桕果。”幾個孩子高興的風風火火,恨不得馬上就采完,所有烏桕樹上的果子。
“哎!你們先等一等。”顧汐出聲喊迴,準備跑的幾個小孩。
轉身進入馬車裏,從空間拿出十幾張烙餅,每個小孩分了幾張大餅。“這些拿迴去吃吧!算是我向你們預定烏桕果的誠意。”
一張張香噴噴白麵做的大餅,看的孩子們直咽口水,這好的東西也舍得給他們,孩子們猶豫著要不要接。
顧汐直接塞到幾個孩子手中,“采烏桕果不著急,先拿迴家吃飽肚子,再出來采烏桕果吧!”
有個還流著鼻涕的孩子,直接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磕著頭嘴上說著感謝的話。
顧汐趕緊坐迴馬車上,甩起馬鞭駕車而去。
這些烏桕果收迴去,顧汐準備提煉果子上的蠟油,準備製作蠟燭照明用。夜晚屋內沒有照明,家裏總是黑乎乎的,雖然有桐油點的油燈,點著一會整間屋子裏,都是油漆味久久不散。
如果使用烏桕果,製作的白蠟燭,幾乎沒有異味散發。難得能在這裏遇到,這麽多的烏桕樹果子,自家也確實需要蠟燭,同時也能幫助到部分羅家村人,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