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便是六月初一,又到供奉龍王的大日子。


    這次與以往不同的是,縣衙也在準備供奉事宜。


    官府雖未發布公文,但半月以來,關於福威鏢局的消息早已傳遍整個汀州。


    而這段時日,被議論最多的還有薑家。


    不僅小魁星的死有了新的緣由,殺害薑家女兒的兇手也有了眉目。薑家兒女受到詛咒的傳聞不攻自破。


    這些天,薑家人早盼著官府給出個明確定論。薑大娘都找薑落落問過數次,說杜言秋怎麽還沒動靜。


    對此,杜言秋對外的說法是,因邱大山被剿殺,沒了案犯直接口供,隻能從其他相關人事等拚湊出相關案情,再根據這些線索追查到涉案中漏網之魚。查找這些仍需要時間。


    另外,因涉及謀逆,還需等朝廷下發公文處置,這就不是他一個大理寺評事能夠做主的。


    其實,在胡應和看來,杜言秋就是在故意拖延,仍沒有放棄尋找能夠為他兄長楊鴻翻案的證據。


    不過,連與薑盈盈的死多少有關的沈崇旭兄弟都沒有提供出任何對楊鴻有利的話,再加上劉通承認被逼急毒殺楊鴻的同時,也證明了楊鴻人品不良,還有當年楊鴻在一鳴書院的極差口碑等,足夠繼續將楊鴻釘在兇手的恥辱柱上。


    而讓胡應和更加放心的是,他收到自己人從臨安傳來的消息,確定杜言秋確實按照他們的意思向上呈報。


    其實,早在杜言秋讓驛站八百裏加急向臨安傳信時,胡應和就已經設法截取他的折子,盜看了折子的內容,知道沒什麽問題。


    可胡應和還是小心,怕杜言秋又暗中走別的路將另外一份折子送至臨安,直到從臨安那邊傳迴消息,他才徹底放心。


    既然如此,杜言秋便不能在上杭拖延太久。


    胡應和心想,隻要杜言秋被召迴臨安,往後的路還長,總能尋到他的錯處,將此禍除掉。畢竟他們在朝中也是有不少人,若不是杜言秋此番暗中借相府之力到上杭打了個措手不及,怎能輪得到他如此大出風頭!


    這日,胡應和聽說杜言秋竟準備以縣衙之名參拜龍王,倒是稀奇。


    嚴墨在世時,也隻在每個大年初一時,去龍王廟露個麵,也從沒正兒八經地以官府之名,隻以他個人身為上杭父母官的名義祈求龍王賜予來年風調雨順。


    而鄧毅到上杭為官,是一次龍王廟都沒去過。


    原以為他的好友杜言秋也不屑於此,不想卻打算臨走前這般張揚一迴。


    胡應和心底不覺生出些說不來的忐忑。


    他清楚,杜言秋根本不信龍王,之前也不過是借薑落落打著龍王的名義方便做事而已,與他們的手法如出一轍。這般裝模作樣,十有八九是想在龍王廟鬧出什麽動靜。


    為弄明情況,胡應和還分別找張州瑉、曹運等人打聽。


    二人也說不出其他內情。


    看來想知道杜言秋到底打算怎樣,隻能等到六月初一見分曉了。


    可就在初一前的這日午時,縣衙門口的抱鼓被人重重擊響。


    聽到有人擊鼓鳴冤,衙門口瞬間堵滿了人。


    擊鼓之人蓬頭垢麵,衣著破破爛爛,腿腳也似有不便,瞧著好似乞丐。


    但若細看,此人破爛衣裳上的片片汙跡像是幹涸的血漬,而衣裳的爛口子也不像是被撕扯或者鉤掛磨破,橫七豎八的口子就像是被鋒利之物劃開,切斷處整整齊齊。


    “邱掌櫃!”


    最先聞聲而至的張主簿看清此人,嚇了一跳。


    而他不慎失聲唿出的話也被周圍人聽到。


    哪個邱掌櫃?


    最近這些天議論最多的也就隻有福威鏢局前掌櫃邱大山了。


    可邱大山不是已經被官兵斬殺了嗎?


    “是我,是我!”


    不等張州瑉再次確認,邱大山已經忙著迴應,“張主簿,我要告狀,我要告汀州知州胡應和!”


    眾人嘩然。


    原本狀告知州,最低也該到福建路轉運使或者提刑司那裏,但眼下大理寺來的巡察使杜言秋不是還在上杭縣衙嗎?


    告到杜言秋跟前,也就等同告到大理寺了。


    此時,杜言秋也從衙門裏出來,聽張州瑉說了擊鼓之人身份,雖也該驚訝,但他向來能夠做到麵色不顯,此時未表現出什麽也不奇怪。


    既有擊鼓,必然升堂。


    杜言秋讓人將邱大山帶到大堂上問話。


    邱大山瑟瑟交代。


    胡應和如何買通他,要他安排鏢師對付杜言秋,又如何找個模樣與他相像之人代替他去死,然後將他安排到峒僚山寨,見杜言秋安然無恙後,又想殺他滅口。


    還交代說鄧知縣之死根本就不是如賀永所說因金庫而起,是他指使賀永設法謀殺鄧知縣,因為鄧知縣為行圩田之策想要動龍王廟。他不願有人在龍王廟動土,賀永便設計蠱惑伍文軒,以守護龍王之名謀殺了鄧知縣。


    他之所以不願讓人動龍王廟,也並非因懷虔誠之心,而是當年在修建龍王廟時,在龍王廟下藏了一個人,也就是眾所周知,以為二十多年潛逃在外的姚斌!


    “那惡人姚斌已經死了?”


    圍觀百姓中炸開了鍋。


    原來已經有人殺了那惡徒啊!


    可是不對!


    龍王廟是在當年水患之後重新修建,若那時姚斌便被邱大山藏在龍王廟下,豈不是說他從未攜贓銀潛逃?


    而邱大山若殺了個惡人又有何不敢讓人知曉?


    除非……那筆贓銀落在邱大山手中!


    想到此,百姓們的各種恨意如箭雨般紛紛射向邱大山,杜言秋連拍驚堂木才勉強壓住。


    邱大山繼續說,姚斌是他殺的,卻是受程展平之命。而當時仍為程展平書童的胡應和也在場。


    也就是說,真正貪墨工銀的是當時的知縣程展平主仆!


    戶房書吏姚斌是因掌握到他們的罪證才遭殺身之禍,含冤而死,致使姚家上下蒙受多年汙名!


    邱大山還列數了這些年為程展平主仆賣命做過的諸多惡事。


    百姓這才明白,原來不少得龍王庇護的人,其實都是得了邱大山的“幫助”。


    他們有的人原本在衙門報官打官司,明明是受害一方,卻懼怕“龍王顯靈”,以為自家受的委屈是龍王懲罰,不得已撤訴,便宜了對方被告。


    他們還有的與人結了仇,憤恨對方,結果對方真遭了殃。原來也是被人聽說後,偷偷下手,幫他們達成所願。


    這當中也確實有些人得到了自以為的公道,比如於貴被殘殺,讓曾受於貴氣的人家得償所願。可若知於貴的死是有心人的算計,這麽做是為了幫其他兇惡之徒掩飾,那戶人家的心裏也覺得有些不舒服,好像自己成了從犯。


    根本不是龍王之力為他們出頭,而是官府與邱大山等相互勾結,假造龍王顯靈。如此糊弄他們,就是為了讓他們敬畏龍王,以為自己受到的任何是非不公都是天懲,唯有順從,才可修好後半生,或者來生。也讓得到好處的人更加死心塌地信奉龍王。


    而這些得到好處的人也是心驚。既然一切背後都是人為操控,那麽他們今日能夠得到好處,有朝一日也會不得已成為受害之人。因為根本就沒有真正的公平與善待!


    杜言秋的一句話,也讓在場百姓更是幡然醒悟,怒不可遏。


    “原來庇佑百姓們的‘龍王爺’,就是當年造成水患的真正元兇。”


    是啊,貪墨修堤工銀的人是程展平、胡應和等,假做龍王暗中糊弄百姓的也是此賊!


    邱大山又提到最初的鍾寮場貪金案。如此,便又交代出了楊諄。


    走到這一步,邱大山已經無所顧忌,不似楊諄還想藏著掖著點,讓人覺得自己也受了不少害。


    最後邱大山當堂供認,因為薑子卿與楊鴻發現姚斌貪墨案蹊蹺,在暗中查探舊事,被程展平得知後,命潛藏在一鳴書院的假學子先後殺死二人,並嫁禍楊鴻,時隔一年之後,他又受程展平之命派人將聽聞一些內情的薑盈盈殺死,並將人丟到龍王廟,作弄玄虛,放出關於薑家被詛咒的謠言。


    圍觀百姓們顧不得去想小魁星怎會與浪子楊鴻一起做事,隻在意自己得知多年的真相原來都是假的!


    龍王顯靈是假的,那之前被抓的仙主劉通犯案也不奇怪,而劉通明明說楊鴻是被他毒殺的,若邱大山的話都是真的,那同生藥鋪的掌櫃劉通豈不是與他們是一夥兒?


    這讓混在眾人當中的仙主信徒也有了疑惑。


    即便劉通已經招供,承認自己殺害劉溪、劉平等人,頂替仙主之名,說了仙主許多壞話,可他們覺得一個殺人犯的話並不值得完全相信。


    他們可是實打實的得仙主點撥,受過仙主恩惠。錯隻在劉通,而非真正的仙主!


    可傳聞又說,仙主不是得龍王之意而在人間顯化嗎?


    還有那薑落落,不也是能傳龍王之意的人?


    怎能說龍王爺從未顯過靈?


    有人想到此,便大聲嘀咕出來,“之前杜大人還說,薑落落能承龍王之意,帶人找到伍明、阿福。才溪鄉那邊還有人確實看到異象。”


    “那是為辦案方便,本官與薑姑娘不得不合演的一出戲。”


    事到如今,杜言秋也沒有什麽好隱瞞,“大家若想瞧異象,等天黑,本官還可讓人上演一次。或者請些雜耍賣藝的、江湖術士等來,他們的手段想必更精妙。誠如薑家命案,哪裏有什麽詛咒?凡是惡事,皆為人禍!”


    但仍有人高唿,“隻憑邱大山一人口說無憑!除非拿出實據!”


    杜言秋起身,“那便將龍王廟翻個底朝天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月懸煙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宋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宋伊並收藏月懸煙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