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每每遇到士族名人,便把這本族譜拿出來給人看。


    久而久之,世人真以為他是皇叔。


    因為謊言說了一百遍,也就成了真理。


    糜竺心裏對劉備很失望,但已上了劉備的賊船,也隻能為之努力。


    因為糜竺有錢,也遊走於上層圈子,也四處宣揚劉備乃是當今皇叔。


    所以,荊州最大的家族,現在都很支持劉備,慢慢地圍繞在劉備身邊。


    劉備在博望坡打了勝仗,劉表召劉備相見,並隆重宴請劉備。


    中途,劉備去上廁所,看見自己大腿上竟有贅肉,不禁流淚。


    ~~


    劉備如廁迴來。


    劉表看見他臉有淚痕,遂問原因。


    劉備說在下前些年過的都是馬背上的日子,腿肉都快磨沒了。


    但來荊州後過的都是安閑日子,腿肉又長出來。


    光陰飛馳,如白駒過隙,眨眼就老,卻沒有成就一番事業,所以傷心。


    ~~


    劉表聞言,一陣心寒,開始懼怕劉備,開始漸漸疏遠劉備。


    但不久,劉表也臥病在床,命不久矣。


    而劉表身邊的蒯越、蔡瑁卻非常痛恨劉備。


    因為他們怕劉表死後,會傳位於劉備。


    他們沒看出來,劉表對劉備乃是假情假意。


    此二人還擇機暗殺劉備。


    幸好,被劉備逃脫。


    ~~


    現在,徐庶走了。


    劉備在荊州也就活得更壓抑了。


    他以前織席販履,手藝一直沒丟。


    為躲避劉表的責疑,於是,劉備又佯裝重操舊業。


    他知道蔡瑁一直派人盯著他。


    而蔡瑁在荊州境內,則是手握重兵。


    劉備僅有三千兵馬,是無法與蔡瑁抗衡的。


    ~~


    這日,劉備在街上當眾織席販履。


    忽然,有人路過而問將軍還有遠大誌向乎?


    為何還在街頭編牛尾乎?


    ~~


    劉備抬頭一看。


    站在他眼前的是一個高大英俊的年輕人。


    劉備能感覺到這是個人才。


    於是,劉備側頭看看,起身轉身看看。


    他發現蔡瑁派來盯梢的人遠遠站著。


    劉備放心了。


    然後,他轉身麵對那年輕人,說吾並非沒有誌向,隻是想靠此事姑且忘掉憂愁罷了。


    ~~


    年輕人又問將軍以為劉表比曹操如何?


    劉備說不如。


    那年輕人又問將軍自己比曹操如何?


    劉備說也不如。


    年輕人遂說汝能力不如曹操,手下又隻有幾千人,一旦曹操打過來,該如何迎敵?


    劉備心頭一驚。


    他急急起身,請年輕人到附近一間小酒肆用餐。


    ~~


    在二樓臨街的窗口前,兩人落坐。


    劉備招手讓店小二過來,點了幾碟菜,點了一壺好酒。


    然後,他問那年輕人,為何不拿李白來相比?而要拿曹操相比。


    那人說李白乃是竊國大盜,當朝丞相,不可比也。


    他又說曹操乃是一方諸侯,一代梟雄,可比也。


    ~~


    劉備沉吟不語,明白此人意思,今後切不可犯李白,否則,沒好下場。


    但自己可以與曹操、孫策、劉表、馬騰、韓遂、劉璋爭雄。


    他內心精神大振,但也不喜形於色。


    ~~


    他認真迴憶徐庶說的話,忽然脫口驚問:“先生乃是諸葛孔明?太好了!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先生,備向來求賢若渴,請先生和備一起,共創大業。”


    他說罷,又起身,跪於諸葛亮麵前,並說:“懇請先生答應。”


    既然自己不用四處去尋找諸葛亮,而諸葛亮就在眼前,得把握機會,得留住諸葛亮。


    ~~


    諸葛亮急急扶起劉備,坦誠地說自己確實就是諸葛亮。


    然後,他扶劉備坐好,並說徐元直離開荊州之前,也給自己來了一封信,讓自己出山輔助玄德公。他說他已跟蹤玄德公數天。


    他又說公乃當今皇叔,竟然落難如此,著實令人唏噓。


    但公如此偽裝,為騙過蔡瑁,避免為之所害,也不失為上策。


    不過,從長遠創大業角度來說,公此舉並非良策。


    ~~


    劉備急垂淚問計,往後如何是好?


    現景升兄不相信吾,蔡瑁欲殺吾。


    但吾無去路,若離開荊州,天下之大,何處是吾家?


    ~~


    諸葛亮遂說應對方案:荊州有大量流民,公應該為他們建立戶籍,由此可以得到大量兵員。


    劉備大喜而泣,激動地說:“孔明先生,可否到吾軍中來共事,往後共創大業?”


    他說罷,想起徐庶之言,又起身跪在諸葛亮麵前。


    既然諸葛亮出現在自己眼前,不用自己四處尋找,那就多跪幾次吧。


    他希望能感動諸葛亮。


    ~~


    諸葛亮急急扶起劉備。


    他說亮原本躬耕於南陽,一介草民,沒甚學識才華,不足以輔助玄德公。


    劉備心想:孔明之虛偽,比吾更勝一籌。


    其明明是大士族後人,生活甚優,卻說一介草民。


    看來,虛偽二字,乃成大事者強技也!


    ~~


    於是,劉備插口說孔明先生雖然在南陽躬耕一陣子,但是,對備而言,也是上層人士。


    備數代沒落,備亦自幼貧苦,以織席販履為生。


    但為匡扶漢室,十幾年來,備平黃巾,征叛賊,助公孫瓚而公孫瓚剛愎自用,助袁紹而袁紹猶豫寡斷,助袁術而袁術自私自利,助曹操而曹操多疑,助劉表而劉表隻是守戶之犬。


    備若得先生相助,定能成就一番大業,從而匡扶漢室,興複大漢,重屹東方。


    請先生助吾!否則,被長跪不起。


    他說罷,又跪於諸葛亮跟前,拜伏於地,十分虔誠。


    ~~


    諸葛亮終於心動,扶起劉備,也拜伏於地,感動地說可以!


    亮自此得遇明主,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在下以後就跟著主公打天下。


    他此前稱唿劉備為玄德公或公。


    現在,他稱唿劉備為主公。


    這擺明已將劉備當成一方諸侯來侍奉,也抬高了劉備身份。


    ~~


    劉備大喜,扶起諸葛亮,扶諸葛亮坐好。


    他恭恭敬敬地麵對諸葛亮。


    他每每對諸葛亮說話,均是雙手抱拳。


    接著,他對諸葛亮說了自己想要匡扶漢室的抱負。


    他向諸葛亮請教如何方能實現自己心中的理想。


    ~~


    諸葛亮說自董卓廢帝以來,各地豪傑並起,占據州郡者,數不勝數。


    曹操與袁紹比,名望低,軍隊少。


    然而,曹操卻憑自己的努力,憑禮賢下士,在不斷地雄起。


    而袁紹恃強而傲,優豫寡斷,心胸極狹,還與兄弟袁術不和,導致二袁被李白各個擊破。


    現在李白擁兵數十萬,平定北方,也即將滅馬騰、韓遂,並打著皇帝旗號來號令諸侯,確實不能與他爭強。


    孫策占據江東一半,但因為其性格狂傲易躁,大殺士族,民心不附,又因李白富有戰略眼光,早早插刀於江東,導致孫策難成大業。


    所以,主公可以把孫策作為外援,但是不要打江東主意。


    荊州四通八達,是天下之腹,但劉表毫無進取心,隻作守戶之犬。


    而且,劉表也快要死了。


    其死後,二子爭位,曹操利用李白平西之時,必揮軍所至,荊州也將為曹操所得。


    益州地勢險要,土地肥沃而廣。


    但益州牧劉璋能力有限,當地人都想找個明主


    而主公不但是皇室的後裔,而且聲望很高,若能搶占先機,占據荊州、益州,對外聯合孫策,對內革新政治。


    一旦天下形勢發生變化,主公派一員上將從荊州北伐,主公親自率領軍從益州出擊,則主公永立於不敗之地。


    如此,天下三分,李白、曹操和主公,各成豪傑。


    隻要主公聯曹和孫,則立於不敗之地。


    他的意思是不要急著和曹操死磕,更不要進犯李白。


    先占據一塊別人奪不走的地盤,然後再慢慢對付曹操和李白。


    而對付李白和曹操,仍有機會。


    因為李白平涼之後,肯定要收複兗州,也要收複豫州。


    所以,曹操必定與李白大打出手。


    曹操與孫策有姻親關係,孫策也會助曹一臂之力。


    趁此機會,主公謀奪益州,分荊州,聯孫策。


    如此,主公定得益州。


    ~~


    劉備現在身在荊州,謀奪荊州自然是第一步。


    而荊州北麵的曹操是要留到最後對付的。


    東邊的孫策是要聯合的。


    西北麵的李白,隻要他不來犯,暫時也不要惹他。


    第二步自然是占領西邊的益州。


    第三步則是聯合孫策和曹操,征伐李白,這是遠景規劃。


    前提是天下有變。


    其次是劉備現在隻有一個縣的地盤,將來如果能夠走到第三步,本身就是巨大的成功。


    ~~


    對於諸葛亮的這番論述,劉備非常欣賞,遂攜手諸葛亮迴歸軍營。


    他對關羽和張飛說,吾得孔明,如魚得水也!


    關羽和張飛甚是不高興。


    尤其是張飛。


    他心道:吾散盡家財,助汝創業,難道不如諸葛亮一介文酸乎?


    ~~


    迴到軍營後,諸葛亮又拿出他所畫的地圖,掛於牆上。


    他指著地圖,向劉備及諸文武介紹天下大勢,並著重介紹了幾大州之人口。


    他說目前揚州的人口已經增長到430餘萬,荊州人口增長到620餘萬,益州人口增長到了720餘萬。他又說,太白妖孽常說有人就有一切,這是至理名言。


    現如今,曹操也在仿效太白妖孽,極其重視人口,每每伐戰,也不再屠城。


    從此,吾等須注重人口。


    無論或勝或敗,人口切不可丟。


    若無人口,縱得天下,又有何用?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三國:呂布成為我嶽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城東市的席大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城東市的席大師並收藏穿越三國:呂布成為我嶽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