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


    王允見呂布也逃走。


    皇城外,又盡是李傕、郭汜叛軍,並將皇城圍得水泄不通。


    王允後悔當初自己獨掌大權,不聽群臣所勸,也知道自己無幸免,便仰天長嘯:“李傕、郭汜,爾等叛賊聽好,太白丞相絕不會饒過爾等,一定會滅了爾等。”遂跳城樓而自殺。


    李傕、郭汜遂劫持劉協。


    他們此時也不會把李白放在眼裏,把雒陽朝廷放在眼裏。


    ~~


    劉協沒想到典韋傳來李白預言,果然是真。


    原本甚是聰明的劉協,又受李傕恐嚇,漸漸笨了些許。


    可憐朝中文武,先是被董卓挾持,現又被李傕和郭汜挾持。


    長安破舊,人口逃離厲害,眾文武生活越來越艱苦。


    他們為官多年,五體不勤,不會耕作,不知怎樣獲取勞動果實。


    漸漸的,有的小官員,連百姓生活都不如。


    ~~


    王允死了。


    朝中文武也無依無靠。


    他們個個如喪家之犬,經常躲在家裏痛哭。


    經常躲在床底下謾罵李傕、郭汜不是人,但有何用?


    ~~


    李白和呂瑞玲、典韋也沒走遠。


    他們一時無力平叛。


    最好的辦法,就是多收一些忠臣良將。


    他們在等張遼。


    張遼攜家眷而戰,在亂軍之中失散。


    這個時候,李白必須收服張遼為其所用。


    ~~


    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


    起初,他擔任雁門郡吏,又先後跟隨丁原、何進、董卓、呂布東征西戰。


    無論跟著誰,張遼皆恪盡職守,曆盡坎坷。


    他雖獲封北地太守(北地位於涼州),但還來不及上任。


    他屬於候任太守,有職無權無地盤。


    ~~


    這次,張遼因偷聽到呂瑞玲和呂布的對話,心潮澎湃。


    而且,現實皆如李白意料一樣。


    因此,他非常歎服李白,也因謀思不決,動作慢了點,又攜帶家眷。


    他率眾殺出重圍時,身邊將士已剩無幾。


    ~~


    此時,張遼忽見李白、呂瑞玲、典韋前麵攔路,不由一驚。


    但又一喜。


    他急急勒馬停下。


    一驚是因為他陡見李白和典韋。


    一喜是因為他看到了呂瑞玲。


    他明白,李白是在等他,是在收服他。


    有呂瑞玲在,他也必定安全。


    呂瑞玲小時候,張遼還經常逗她玩呐!


    叔侄倆關係很好。


    ~~


    果然,呂瑞玲見張遼勒馬停下,便說:“文遠將軍,丞相在此久候將軍,招賢納才之心良苦。將軍何不來降?雒陽朝廷乃漢家天下正宗,今丞相又收複河內郡和並州,將雒陽、許縣、河內郡、並州連成一片,屯錢糧無數,正需用人之際。將軍若是來降,可堪大用,將來必為朝廷柱石。”


    ~~


    張遼聞言,趕緊下馬。


    他等的就是這句話。


    他跪於李白身前說:“承蒙丞相不棄,罪將願降,誓死效忠太後和陛下,誓死效忠丞相。”


    聰明人不廢話。


    ~~


    李白下馬,扶起張遼,感慨地說:“吾得文遠,如得王翦也!”


    評價真高!


    張遼感激涕零,遂又下跪拜謝:“丞相大恩,罪將無以為報,願為丞相一統天下而馬革裹屍。”


    他的表態,也洞悉了李白的心思:一統天下。


    不然,李白收攬那麽多名將和謀士幹嘛?


    ~~


    李白再次扶起張遼說:“文遠將軍,汝乃信義之人,特封汝為許縣校尉,掌兵五千。封呂瑞玲為許縣縣令。爾等替太後、陛下管好許縣,施行屯田製。屯田民平時為民,戰時為兵,所以,爾等掌兵無數。許縣亦是陪都,本相將雒陽東大門交與爾等,乃是向爾等托付朝中文武身家性命。”


    張遠瞠目結舌,望著李白,怔怔出神。


    他懵了。


    這個恩德太重!


    作為降將,一下子獲此重用,真的反應不過來。


    ~~


    呂瑞玲驚叫一聲:“吾一介女子,剛剛成年,如何當縣令?”


    李白想想武則天還可以當皇帝呐!


    於是,他含笑說:“無妨!不是有文遠將軍輔助嗎?任汝為女縣令,也是本相一統天下之前兆。爾等好好努力,此職乃是暫時,爾等將來出將入相,皆有可能。”


    張遼首先迴過神來。


    他躬身說:“丞相英明!罪將懂了。一定替丞相守好京都東大門。”


    他伸手拉拉呂瑞玲衣袖。


    ~~


    呂瑞玲也才迴過神來,躬身說:“謝謝丞相,下官自當推行好屯田製,維護好治安,公正理案,待民如子。”


    哈哈哈哈!


    眾人滑稽大笑,均笑出眼淚來。


    然後,他們一起上路。


    ~~


    李白先陪張遼和呂瑞玲到許縣,命棗祗召集眾官吏。


    然後,李白當眾宣布新任命,並宣布棗祗晉任河內郡太守,鮮於輔晉任並州刺史。


    程昱和戲誌才迴京都任職。


    ~~


    頓時,天下轟動,紛紛議論。


    呂瑞玲何許人也?


    一介女子,竟然忽然到雒陽朝廷陪都縣令,不得了。


    莫非,呂瑞玲乃是何太後親戚?


    女子無才便是德,呂瑞玲乃妖孽也!


    ~~


    呂瑞玲與李白無公開成婚,故世人不知她是誰。


    隻有熟悉呂布的人,才知道她是呂布之女。


    張遼心裏明白,李白之舉,乃在呂布。


    如雒陽朝廷得呂布,天下可平,漢室必中興。


    而呂布也並非如世人所說的那樣反複無常。


    這隻是各路諸侯妒忌之心並放謠言,才造成呂布形象損毀。


    ~~


    當然,呂布殺丁原,確實大錯。


    但他殺董卓,已彌補殺丁原之錯。


    不過,要改變其“三姓家奴”形象,需經年久月,非一日之功。


    張遼跟隨呂布時候長,自然懂呂布心思。


    他知呂布隻想獲朝廷重用,並無反心,也無心自立。


    ~~


    消息傳開。


    袁紹帳下謀士緊急集結於袁紹府邸。


    許攸急勸袁紹:“呂奉先乃虎狼之心,反複無常,先殺丁原,後殺董卓,今其女投於雒陽朝廷,可見呂奉先早與李太白有勾結,主公須盡早除此人,不然定為主公心腹大患。”


    田豐不以為然,乃進言:“主公不能殺呂奉先,此人驍勇,天下無敵。主公唯重用此人,方可得天下。”


    沮授獻計說:“主公,為試探呂奉先虛實,可讓他出戰常山黑山軍。如能殺敗黑山張燕,證明他對主公忠心。”


    袁紹遂采納沮授之計,命呂布率其本部兵馬伐戰黑山軍。


    如此來證明呂布對袁紹是否忠誠。


    ~~


    呂布接報呂瑞玲任許縣縣令消息,也自苦悶。


    其妻及妾,均被呂瑞玲帶往許縣。


    此時,呂布乃孤身一人,實在寂寞。


    平素,他或勝或敗,但有家溫暖,現在沒有。


    苦悶!


    ~~


    於是,呂布打開那瓶飛天好酒,抿了幾口,感覺很香。


    滿室生香。


    他心情稍好些。


    他又想多飲幾口,但想想隻剩下一瓶,便歎息一聲,又擰上蓋子。


    他將酒珍藏起來。


    ~~


    這是女兒送給他的好酒啊!


    得一口一口來喝,一口一口來品。


    父親自然疼愛女兒。


    呂布也是凡人,不例外。


    正是因為呂布疼女兒,所以,他女兒才會任性,才會驕橫。


    ~~


    高順、成廉、魏越等將忠心呂布,常過來陪伴呂布。


    接報袁紹讓呂布率本部兵馬討伐常山黑山軍的消息後,諸將又來呂府,看望呂布,陪伴呂布。


    成廉把握時機,躬身說:“溫侯既然苦悶,又何必寄人籬下?直接投雒陽朝廷便可。”


    呂布慨歎說:“唉,悔不該當初投董賊也!況乎又隨董賊另立新君,雒陽朝廷豈會容吾?先觀察觀察吧,若玲兒在雒陽朝廷那邊受到重用,那吾等去投,才會安全。用兵之道在謀,不在勇。吾等雖勇,卻勢單力薄。若雒陽朝廷不容吾等,吾等再勇何用?”


    魏越倒是支持呂布想法,並說:“據說何太後仍臨朝製稱,陛下無權,李白專權,況乎何氏心胸狹隘,吾等去投雒陽朝廷,著實可怕。”


    高順歎惜說:“那就以觀後效吧,看看溫侯千金在許縣是否長期安全?”


    眾將一時無語。


    此時,呂布又接到袁紹之命,遂率本兵兵馬,前往常山,征伐張燕及其黑山軍。


    ~~


    張燕原名褚燕。


    黃巾爆發之時,褚燕聚集一幫少年為盜。


    他們於山水間轉戰出擊。


    待迴到真定時,諸燕部眾已經達到萬餘人。


    後諸燕便率眾投奔博陵張牛角。


    他們合兵一處,攻打癭陶時,張牛角身受重傷。


    他臨死前指令他部屬尊奉褚燕為首領。


    ~~


    褚燕為首領後,便改名張燕。


    此人如其名,身輕如燕,驍勇善戰。


    軍中皆稱其為“飛燕”。


    張燕兵馬不斷壯大,與常山、趙郡、中山、河內郡等地叛匪互相聯絡,後皆奉張燕為首。


    後來,其部眾竟然發展近百萬人,號稱“黑山軍”。


    黃河以北各郡縣都受到侵擾。


    但朝廷卻無力派兵圍剿。


    換言之,李白也不想去剿張燕。


    李白隻派田豫、張合、牽招等人率部肅清河內郡匪患。


    而任由張燕這夥人時常襲擊袁紹、袁術、公孫瓚和曹操之地盤。


    在李白看來,這對於雒陽朝廷而言,乃是好事。


    ~~


    呂布率部而來,雖兵不多,但其麾下猛將高順、成廉、魏越等極其兇悍。


    這些虎將常常數十騎,便也敢衝殺張燕的軍陣。


    張燕畏懼呂布驍勇,不敢單獨出戰,常列陣以待。


    呂布偶爾也親自率部出戰。


    他橫戟策馬,出戰必勝。


    有時,他一天去三四次,每次皆砍黑山軍無數首級迴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三國:呂布成為我嶽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城東市的席大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城東市的席大師並收藏穿越三國:呂布成為我嶽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