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眼前一亮,視線逡巡在樞密院眾人之中。官家趙恆執掌大宋已有七年,群臣之間那一套規則早已爛熟於胸,因此樞密院率先提出這個結論的人必定不是常焯,會是誰呢?
東府眾人聽罷,齊齊一靜,就連受官家優待,坐在錦凳上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也即東府領袖,大宋宰相陳東來也不由得從假寐中醒來,掃了一眼樞密院眾人。
這種思路實在是令人耳目一新!
也許宰執們方一聽到金國異動的消息下意識地就想撇清責任,同時不約而同地想要從此事中為自己一方謀奪權力。樞密院與東府的爭鬥習慣已經深入宰執們的骨髓。
多年來均是如此。
以至於從未像今天這樣明顯意識到權力鬥爭帶來的後患。
差點誤國矣!
宰相陳東來暗歎了一口氣,忽覺有異,抬眼與注目過來的連正卿對視,紛紛點了點頭。兩人身份相近,格局與視野自是非同一般,不用說出口,於此時終於達成了一個默契。
不能再如此爭鬥下去!
這時,資深的參知政事王唯先沉肅地站出來,隻一聲詢問:
“對於完顏宗弼的真實意圖,樞密院可有驗證方案?”
一向負責北麵金國情報事宜的製置兵馬司司首宋經業站了出來,沉聲說道:
“我樞密院已經送出大量密信與信物,聯絡位於金國的內應,無論生間還是死間,務必在臘月十五之前以各種渠道驗證完顏宗弼的真實意圖。”
正待出列嗆聲的三司使權佑伯卻被宰相陳東來一個咳嗽頓住了腳步。王唯先緊接著繼續詢問,不過更像是表態:
“今日是臘月初三,要在十二日內獲得一個確定的結果殊為不易,可有需要東府配合的地方?”
麒麟閣大學士、簽樞密院事曾公琪率先說道:“哪怕金國此舉真是恫嚇,我們也要在邊境有所防備才行,因此我建議加強三州的武備,可從臨近的鄭州和徐州調撥,需要東府支持。”
懷化大將軍張經武補充了一點:“金國必在三州散布大量秘諜,不乏州府之人,我這裏有一個名單,還望東府借故調遣,以避耳目。”
範廷樞臉色一變,正待拒絕,卻聽到前麵的陳相不鹹不淡地吐出一個字:“可!”
常焯見狀頗為振奮,心念急轉,產生了好幾個為樞密院陰奪權力的方案,打算密議結束後大展拳腳,就在此時,耳邊卻傳來了連正卿的鄭重承諾。
“值此危急之時,我樞密院願摒棄前嫌,拋卻私利,全力應對此次金國之變,還望官家與諸位同僚支持。”
一直聽取雙方發言的官家也意識到東西二府之間多年來的爭鬥已經有些誤事了,眼見連正卿與陳東來已提前醒悟,終於不再沉默,起身宣布自身決定。
“朕意已決!”
此言一出,宰執們均拱手肅立。
“令樞密院密調雄武軍入相州,密調鎮遠軍入兗州,各輔以數個廂軍,以備不患!”
“令東府將相州、兗州以及宣州合並為永興路,相州城為永興路經略使府駐地,東府應擇機優化三州州府人員,以備戰時。”
“任命懷化大將軍、簽樞密院事張經武兼任永興路經略使,掌一路軍政大權,節製雄武軍與鎮遠軍,五品以下官員可先斬後奏。”
“命威遠軍大部前移到慶州,讓宣威將軍樊元忠給朕盯著延州,一旦夏國與金國有什麽異動,樊元忠有臨機專斷之權,目的隻有一個,伺機破壞兩國的苟合!”
“命鐵壁軍移動到青州,同樣授予忠武將軍趙元朗臨機專斷之權,盯著金國的滄州,一旦機會合適把金國的腰眼給朕狠狠地來一下!”
“樞密院務必將三個方向的聯動控製到位,武備跟上,不得有誤!”
官家趙恆氣勢淩厲地下達了命令,眾位宰執皆俯首稱是,並無一人反駁。自此,震動北境的決議已成。不管此番驗證完顏宗弼的意圖如何,宋國都決心伺機給金國一個狠狠地教訓,甚至與會的大部分宰執都在暗中預測,金國這次不露出破綻還好,一旦色厲內荏,可是要吃一個狠狠的大虧。
會議結束時已是亥時,同樣是張良才引領著東西二府的宰執們往宣德門而去。相較於來時的心事重重,此時決議已定,眾人的步伐顯得更為急迫。
功業在前,大丈夫當竭力取之!
眾人披星戴月出得宣德門,各自歸家歇息。沒多久,連正卿剛泡了雙腳洗去疲乏時,一名皇城司的副指揮使經過通傳,站在了他的麵前。
“官家決定,此番針對金國的秘密調動,皇城司所有牽涉到其中的力量均劃歸到樞密使大人麾下效力,隻求能有所收獲!”
皇城司來人說到最後,將“收獲”兩個字咬得很重,暗示官家對此事的期望。
“那,本官可能指揮“天字二號”?”連正卿試探一番,看看官家決心。
“可!”
這名副指揮使沒有猶豫,直接肯定,想來官家已交代過。
連正卿騰地一下站了起來,不顧四濺的水花,用力揮舞了拳頭,昭示自己的欣喜和信心。
與此同時,李獨霜也迴到了麒麟坊的住處,洗漱一番後就躺在了床上,沒有立即修煉,卻開始琢磨自己首次夜晚緊急麵聖的過程。
很奇怪,在此次麵聖過程中,連正卿特意將宋經業與自己帶上,卻沒有讓自己發言,全程有如木頭雕像一樣見證了大宋頂層統治者們如何決策的過程。關於連正卿的目的,李獨霜想了一晚上也沒想明白,好在答案很快揭曉。
翌日一早,一名皇城司的密探登門相告,言樞密院臨時密調承旨司副都承旨李獨霜到皇城司任探事官,協助即將前往新成立的永興路的製置兵馬司司首宋經業,二人一內一外統攬有關金國一切情報事宜,直接向永興路經略使張經武匯報。
李獨霜查看了皇城司的密牌與樞密院的調令無誤後,立即出門,在北城的封丘門見到了早已勒馬等候多時的宋經業。
隻見他周圍數騎環繞,盡皆精悍之輩,想來便是皇城司之人。
“可曾睡個好覺?”
宋經業促狹一問,恰巧引得李獨霜打了一個哈欠,結果已不言而喻。
“宋兄,你這是?”李獨霜愕然發現了一個變故。
昨日見宋經業時,看著四十有餘,頜下有一條美髯,其人時時撫須,頗有氣度。此時就著蒙蒙亮的天光仔細打量,卻見美髯消失了,隻留一簇短須,底下皮膚仍是紅的,顯然剛刮不久,氣質已然大變。
宋經業豪爽一笑,策馬揚鞭,朝著城外奔去,清晰的聲音傳來:
“使命已至,便當浴血沙場!莫若一條美髯,便是區區殘軀,何足道哉?”
李獨霜拜服,拱手恭送宋經業離去。
東府眾人聽罷,齊齊一靜,就連受官家優待,坐在錦凳上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也即東府領袖,大宋宰相陳東來也不由得從假寐中醒來,掃了一眼樞密院眾人。
這種思路實在是令人耳目一新!
也許宰執們方一聽到金國異動的消息下意識地就想撇清責任,同時不約而同地想要從此事中為自己一方謀奪權力。樞密院與東府的爭鬥習慣已經深入宰執們的骨髓。
多年來均是如此。
以至於從未像今天這樣明顯意識到權力鬥爭帶來的後患。
差點誤國矣!
宰相陳東來暗歎了一口氣,忽覺有異,抬眼與注目過來的連正卿對視,紛紛點了點頭。兩人身份相近,格局與視野自是非同一般,不用說出口,於此時終於達成了一個默契。
不能再如此爭鬥下去!
這時,資深的參知政事王唯先沉肅地站出來,隻一聲詢問:
“對於完顏宗弼的真實意圖,樞密院可有驗證方案?”
一向負責北麵金國情報事宜的製置兵馬司司首宋經業站了出來,沉聲說道:
“我樞密院已經送出大量密信與信物,聯絡位於金國的內應,無論生間還是死間,務必在臘月十五之前以各種渠道驗證完顏宗弼的真實意圖。”
正待出列嗆聲的三司使權佑伯卻被宰相陳東來一個咳嗽頓住了腳步。王唯先緊接著繼續詢問,不過更像是表態:
“今日是臘月初三,要在十二日內獲得一個確定的結果殊為不易,可有需要東府配合的地方?”
麒麟閣大學士、簽樞密院事曾公琪率先說道:“哪怕金國此舉真是恫嚇,我們也要在邊境有所防備才行,因此我建議加強三州的武備,可從臨近的鄭州和徐州調撥,需要東府支持。”
懷化大將軍張經武補充了一點:“金國必在三州散布大量秘諜,不乏州府之人,我這裏有一個名單,還望東府借故調遣,以避耳目。”
範廷樞臉色一變,正待拒絕,卻聽到前麵的陳相不鹹不淡地吐出一個字:“可!”
常焯見狀頗為振奮,心念急轉,產生了好幾個為樞密院陰奪權力的方案,打算密議結束後大展拳腳,就在此時,耳邊卻傳來了連正卿的鄭重承諾。
“值此危急之時,我樞密院願摒棄前嫌,拋卻私利,全力應對此次金國之變,還望官家與諸位同僚支持。”
一直聽取雙方發言的官家也意識到東西二府之間多年來的爭鬥已經有些誤事了,眼見連正卿與陳東來已提前醒悟,終於不再沉默,起身宣布自身決定。
“朕意已決!”
此言一出,宰執們均拱手肅立。
“令樞密院密調雄武軍入相州,密調鎮遠軍入兗州,各輔以數個廂軍,以備不患!”
“令東府將相州、兗州以及宣州合並為永興路,相州城為永興路經略使府駐地,東府應擇機優化三州州府人員,以備戰時。”
“任命懷化大將軍、簽樞密院事張經武兼任永興路經略使,掌一路軍政大權,節製雄武軍與鎮遠軍,五品以下官員可先斬後奏。”
“命威遠軍大部前移到慶州,讓宣威將軍樊元忠給朕盯著延州,一旦夏國與金國有什麽異動,樊元忠有臨機專斷之權,目的隻有一個,伺機破壞兩國的苟合!”
“命鐵壁軍移動到青州,同樣授予忠武將軍趙元朗臨機專斷之權,盯著金國的滄州,一旦機會合適把金國的腰眼給朕狠狠地來一下!”
“樞密院務必將三個方向的聯動控製到位,武備跟上,不得有誤!”
官家趙恆氣勢淩厲地下達了命令,眾位宰執皆俯首稱是,並無一人反駁。自此,震動北境的決議已成。不管此番驗證完顏宗弼的意圖如何,宋國都決心伺機給金國一個狠狠地教訓,甚至與會的大部分宰執都在暗中預測,金國這次不露出破綻還好,一旦色厲內荏,可是要吃一個狠狠的大虧。
會議結束時已是亥時,同樣是張良才引領著東西二府的宰執們往宣德門而去。相較於來時的心事重重,此時決議已定,眾人的步伐顯得更為急迫。
功業在前,大丈夫當竭力取之!
眾人披星戴月出得宣德門,各自歸家歇息。沒多久,連正卿剛泡了雙腳洗去疲乏時,一名皇城司的副指揮使經過通傳,站在了他的麵前。
“官家決定,此番針對金國的秘密調動,皇城司所有牽涉到其中的力量均劃歸到樞密使大人麾下效力,隻求能有所收獲!”
皇城司來人說到最後,將“收獲”兩個字咬得很重,暗示官家對此事的期望。
“那,本官可能指揮“天字二號”?”連正卿試探一番,看看官家決心。
“可!”
這名副指揮使沒有猶豫,直接肯定,想來官家已交代過。
連正卿騰地一下站了起來,不顧四濺的水花,用力揮舞了拳頭,昭示自己的欣喜和信心。
與此同時,李獨霜也迴到了麒麟坊的住處,洗漱一番後就躺在了床上,沒有立即修煉,卻開始琢磨自己首次夜晚緊急麵聖的過程。
很奇怪,在此次麵聖過程中,連正卿特意將宋經業與自己帶上,卻沒有讓自己發言,全程有如木頭雕像一樣見證了大宋頂層統治者們如何決策的過程。關於連正卿的目的,李獨霜想了一晚上也沒想明白,好在答案很快揭曉。
翌日一早,一名皇城司的密探登門相告,言樞密院臨時密調承旨司副都承旨李獨霜到皇城司任探事官,協助即將前往新成立的永興路的製置兵馬司司首宋經業,二人一內一外統攬有關金國一切情報事宜,直接向永興路經略使張經武匯報。
李獨霜查看了皇城司的密牌與樞密院的調令無誤後,立即出門,在北城的封丘門見到了早已勒馬等候多時的宋經業。
隻見他周圍數騎環繞,盡皆精悍之輩,想來便是皇城司之人。
“可曾睡個好覺?”
宋經業促狹一問,恰巧引得李獨霜打了一個哈欠,結果已不言而喻。
“宋兄,你這是?”李獨霜愕然發現了一個變故。
昨日見宋經業時,看著四十有餘,頜下有一條美髯,其人時時撫須,頗有氣度。此時就著蒙蒙亮的天光仔細打量,卻見美髯消失了,隻留一簇短須,底下皮膚仍是紅的,顯然剛刮不久,氣質已然大變。
宋經業豪爽一笑,策馬揚鞭,朝著城外奔去,清晰的聲音傳來:
“使命已至,便當浴血沙場!莫若一條美髯,便是區區殘軀,何足道哉?”
李獨霜拜服,拱手恭送宋經業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