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天才們的世界
大唐:兕子是誰?係小公舉吖! 作者:飛馳的大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後方的馬車裏。
兕子靠在城陽的身上,四仰八叉的躺在座位上,城陽則和武照兒麵對麵坐著。
這是兩人之間的第二次見麵。
兩個相差五歲的小姑娘麵麵相覷了一會兒,實在沒什麽好聊的。
城陽感覺自己的肚子也不痛了,幹脆拿出了李岩為她定製的練習冊做起題來。
阿姐在努力學習,長兄在努力學習,城陽也要努力學習!
武照兒看著城陽開始做題,眼睛一亮,悄悄的探頭窺視。
先前李岩說讓她先跟著小兕子學習,等追上兕子的進度再跟著城陽學習。
此時武照兒已經被兕子的一首詩折服了,但是又想看看城陽究竟有什麽能力。
唉?學的不是論語,也不是詩詞?
武照兒愣了一下,忍不住又把身體探過去一截。
“你是小紙姐姐吧,你想看城陽做題嗎?”城陽忽然笑嘻嘻的抬起小臉看著武照兒。
“啊?我...不是...”武照兒尷尬的小臉微紅,想了一下還是點點頭:
“我想看看的。”
“那城陽放在桌子上寫吧。”
城陽臉上露出的禮貌笑容,從桌位下麵抽出一張折疊小木桌展開放在車廂中間,然後把作業本放了上去。
習題冊搭配著著一個計算小本,城陽在小本上計算,然後把答案寫在習題冊裏。
武照兒這下子能看清楚了,她歪著腦袋看向城陽的習題冊,越看越迷糊。
第一題:池塘裏,有魚與青蛙總數為三十一,青蛙比魚多五,請問池塘裏各有多少魚與蛙。
這道題.......武照兒眨眨眼陷入沉思,好像不是很難的樣子。
魚如果是十五隻,青蛙十六相差一,不對,魚需要再少一些...
武照兒小時候就和母親學過一些數算,長大一些後更是經常與成年人做生意,算這種題她自認為還是很厲害的。
‘沙沙沙。’
城陽寫出答案,魚十三,蛙十八。
武照兒愣了一下,在心裏相加再逆向算迴去,確實是這個數字,正確無誤。
隻是城陽算的也太快了吧,自己才剛開始計算,人家答案都寫出來了?
武照兒愣神間,城陽已經開始做第二道題。
她定了定神急忙凝實題目,全神貫注心裏開始快速計算。
‘沙沙沙。’
城陽寫出答案。
武照兒“......”
第三題,第四題,第五題....
武照兒嚇壞了,如果按照這個速度,她做出第一題的時候,城陽已然解開了五個題。
好些題,她剛剛在腦子裏想出一個開始,城陽已經得出答案,簡直令人驚歎不已。
壞人說城陽小公主今年五歲......
武照兒都有些想哭了,這還和什麽同齡人比呀,比我小五歲的都比不過。
“嗯,這題好難呀。”城陽忽然皺著眉頭,小手撐著臉有些煩惱。
武照兒精神一振,急忙看過去。
問,有三十二根短竹,每根短竹可製成毛筆的筆管三個和筆套五個,怎樣安排筆管或筆套的短竹的數量,使其正好配套?
武照兒稍稍一想,徹底懵住了。
這不是國子監考試才會出的題嗎?這題真的是給五歲的小孩子做的嗎!
不對,一定是出錯了題目!
“小紙姐姐,你會做這道題嗎?”
城陽實在有些想不出來,隻能苦惱的問一旁的武照兒。
“我不會!”
武照兒堅定的搖搖頭忍不住吐槽:“竹子不夠就多砍幾根不就好了嗎,一定要對這麽整齊做甚。”
城陽小公主被她逗笑,笑嘻嘻的看著她。
武照兒小臉微紅,也笑道:“本來就是嘛,對齊這種事也太難了。”
城陽忽然愣住了,大眼睛轉了轉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急急忙忙在紙上寫寫畫畫,最後認真的寫下,二十根竹子製作筆管,十二根竹子製作筆帽。
計算結果寫在紙上,城陽驚喜的看著答案,開心到小手都攥緊了。
“小紙姐姐,你太厲害,一下子就提醒了我!”
武照兒:???
我說什麽了......武照兒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
“小郎君,哥哥~,我算出附加題了!”
城陽把小臉探出車外,興高采烈的大聲唿喚,緊接著李岩就撩開簾子鑽了進來。
“我看看,真算出來了?”
李岩趕忙拿過城陽的小本子查看,先驗算了結果,又看了她寫出的步驟,驚喜道:
“這麽快就算出來了,城陽你是算數小天才啊。”
城陽抱著小兕子開心的直樂,兩小家夥嘻嘻哈哈鬧在一起。
李岩在上高中時候,學習很不錯,尤其在理科方麵刷題也是效率極高,但有一次他在參加學校的數學競賽時,遇到了一群名為‘育才火箭班’的學生們。
他十七歲,那群孩子人均十三歲,結果是完敗。
那時候他就明白了一個道理,普通人考大學靠努力,天才考大學靠腦子。
李岩忍不住感歎,身邊這幾個小公主腦子是真的好使,都是天生適合學習的孩子。
個頂個記憶力超群,兕子三歲半行走的唐詩三百首!
城陽三天背會百家姓。
如今李麗質的數學水平也學到了函數,馬上就要進入幾何板塊,李岩對她們的進度都羨慕。
當年自己要是有這腦子,真該好好問問自己,是上清華還是上北大呢?
沒一會兒,李麗質也鑽了進來,看了城陽的試題,想了想又改了其中兩個數字遞給城陽。
這次城陽幾乎沒有猶豫,三十秒不到就算出答案。
“岩哥哥,城陽兩元一次方程入門了,可以接著往下教了。”
李麗質很開心,阿妹有這方麵的天賦,讓她有了壓迫感的同時也很是欣慰。
建設大唐需要有先行者,更需要有後來者一起傳承下去。
“兕子也很厲害,加減乘除都沒問題了,我打算給小家夥上些強度!”
“來吖來吖~兕子才布怕呐~”小兕子自信的揚起小腦袋。
武照兒呆呆的看著,忽然感覺好羨慕。
原來做對一道題,會被人如此的重視,那為何自己學過那麽多,也沒人這樣在意......
“小紙?”
“嗯?”
李岩打斷她的胡思亂想,笑道:“你也是頂尖聰明的孩子,別泄氣,很快就能追上來。”
武照兒使勁的點點頭:
“我會和兕子好好學的!”
兕子靠在城陽的身上,四仰八叉的躺在座位上,城陽則和武照兒麵對麵坐著。
這是兩人之間的第二次見麵。
兩個相差五歲的小姑娘麵麵相覷了一會兒,實在沒什麽好聊的。
城陽感覺自己的肚子也不痛了,幹脆拿出了李岩為她定製的練習冊做起題來。
阿姐在努力學習,長兄在努力學習,城陽也要努力學習!
武照兒看著城陽開始做題,眼睛一亮,悄悄的探頭窺視。
先前李岩說讓她先跟著小兕子學習,等追上兕子的進度再跟著城陽學習。
此時武照兒已經被兕子的一首詩折服了,但是又想看看城陽究竟有什麽能力。
唉?學的不是論語,也不是詩詞?
武照兒愣了一下,忍不住又把身體探過去一截。
“你是小紙姐姐吧,你想看城陽做題嗎?”城陽忽然笑嘻嘻的抬起小臉看著武照兒。
“啊?我...不是...”武照兒尷尬的小臉微紅,想了一下還是點點頭:
“我想看看的。”
“那城陽放在桌子上寫吧。”
城陽臉上露出的禮貌笑容,從桌位下麵抽出一張折疊小木桌展開放在車廂中間,然後把作業本放了上去。
習題冊搭配著著一個計算小本,城陽在小本上計算,然後把答案寫在習題冊裏。
武照兒這下子能看清楚了,她歪著腦袋看向城陽的習題冊,越看越迷糊。
第一題:池塘裏,有魚與青蛙總數為三十一,青蛙比魚多五,請問池塘裏各有多少魚與蛙。
這道題.......武照兒眨眨眼陷入沉思,好像不是很難的樣子。
魚如果是十五隻,青蛙十六相差一,不對,魚需要再少一些...
武照兒小時候就和母親學過一些數算,長大一些後更是經常與成年人做生意,算這種題她自認為還是很厲害的。
‘沙沙沙。’
城陽寫出答案,魚十三,蛙十八。
武照兒愣了一下,在心裏相加再逆向算迴去,確實是這個數字,正確無誤。
隻是城陽算的也太快了吧,自己才剛開始計算,人家答案都寫出來了?
武照兒愣神間,城陽已經開始做第二道題。
她定了定神急忙凝實題目,全神貫注心裏開始快速計算。
‘沙沙沙。’
城陽寫出答案。
武照兒“......”
第三題,第四題,第五題....
武照兒嚇壞了,如果按照這個速度,她做出第一題的時候,城陽已然解開了五個題。
好些題,她剛剛在腦子裏想出一個開始,城陽已經得出答案,簡直令人驚歎不已。
壞人說城陽小公主今年五歲......
武照兒都有些想哭了,這還和什麽同齡人比呀,比我小五歲的都比不過。
“嗯,這題好難呀。”城陽忽然皺著眉頭,小手撐著臉有些煩惱。
武照兒精神一振,急忙看過去。
問,有三十二根短竹,每根短竹可製成毛筆的筆管三個和筆套五個,怎樣安排筆管或筆套的短竹的數量,使其正好配套?
武照兒稍稍一想,徹底懵住了。
這不是國子監考試才會出的題嗎?這題真的是給五歲的小孩子做的嗎!
不對,一定是出錯了題目!
“小紙姐姐,你會做這道題嗎?”
城陽實在有些想不出來,隻能苦惱的問一旁的武照兒。
“我不會!”
武照兒堅定的搖搖頭忍不住吐槽:“竹子不夠就多砍幾根不就好了嗎,一定要對這麽整齊做甚。”
城陽小公主被她逗笑,笑嘻嘻的看著她。
武照兒小臉微紅,也笑道:“本來就是嘛,對齊這種事也太難了。”
城陽忽然愣住了,大眼睛轉了轉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急急忙忙在紙上寫寫畫畫,最後認真的寫下,二十根竹子製作筆管,十二根竹子製作筆帽。
計算結果寫在紙上,城陽驚喜的看著答案,開心到小手都攥緊了。
“小紙姐姐,你太厲害,一下子就提醒了我!”
武照兒:???
我說什麽了......武照兒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
“小郎君,哥哥~,我算出附加題了!”
城陽把小臉探出車外,興高采烈的大聲唿喚,緊接著李岩就撩開簾子鑽了進來。
“我看看,真算出來了?”
李岩趕忙拿過城陽的小本子查看,先驗算了結果,又看了她寫出的步驟,驚喜道:
“這麽快就算出來了,城陽你是算數小天才啊。”
城陽抱著小兕子開心的直樂,兩小家夥嘻嘻哈哈鬧在一起。
李岩在上高中時候,學習很不錯,尤其在理科方麵刷題也是效率極高,但有一次他在參加學校的數學競賽時,遇到了一群名為‘育才火箭班’的學生們。
他十七歲,那群孩子人均十三歲,結果是完敗。
那時候他就明白了一個道理,普通人考大學靠努力,天才考大學靠腦子。
李岩忍不住感歎,身邊這幾個小公主腦子是真的好使,都是天生適合學習的孩子。
個頂個記憶力超群,兕子三歲半行走的唐詩三百首!
城陽三天背會百家姓。
如今李麗質的數學水平也學到了函數,馬上就要進入幾何板塊,李岩對她們的進度都羨慕。
當年自己要是有這腦子,真該好好問問自己,是上清華還是上北大呢?
沒一會兒,李麗質也鑽了進來,看了城陽的試題,想了想又改了其中兩個數字遞給城陽。
這次城陽幾乎沒有猶豫,三十秒不到就算出答案。
“岩哥哥,城陽兩元一次方程入門了,可以接著往下教了。”
李麗質很開心,阿妹有這方麵的天賦,讓她有了壓迫感的同時也很是欣慰。
建設大唐需要有先行者,更需要有後來者一起傳承下去。
“兕子也很厲害,加減乘除都沒問題了,我打算給小家夥上些強度!”
“來吖來吖~兕子才布怕呐~”小兕子自信的揚起小腦袋。
武照兒呆呆的看著,忽然感覺好羨慕。
原來做對一道題,會被人如此的重視,那為何自己學過那麽多,也沒人這樣在意......
“小紙?”
“嗯?”
李岩打斷她的胡思亂想,笑道:“你也是頂尖聰明的孩子,別泄氣,很快就能追上來。”
武照兒使勁的點點頭:
“我會和兕子好好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