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宮正司內氣氛驟緊,隸屬於其宮女們如離弦之箭般上前,將方才厲聲叫嚷的幾位新晉女使牢牢控製住。
“放開我!放開!”
她們拚命扭動身軀,卻被人數占優的宮女們壓製得動彈不得,由兩人合力按住一人,動作幹脆利落。
不多時,六位麵色扭曲的女史被拖拽至殿中,狼狽地跌坐在地。
首座之上,溫以緹端坐不動,唇角噙著一抹意味深長的淺笑,饒有興致地看著這場鬧劇。
四花則氣得臉色鐵青,身邊的周婉秀的臉頰漲得通紅,既因被當眾質疑名次不公而羞愧,又因這些人不分緣由地將她牽扯其中、甚至連累尚宮大人而怒火中燒。
若此事傳揚開去,她在宮中的立足之地何在?
秦清月垂眸眯眼,眸中精光閃爍,似在飛速想著什麽。
就在此時,崔嫣猛地起身,周身散發出冰冷的氣場,目光如利刃般掃過被製住的女史,為首之人仍在掙紮嘶吼:“憑什麽抓我們?你們這是濫用私刑!我們不過是說了幾句公道話!我們好歹是女史,快放開!”
“女史?”崔嫣冷笑一聲,平日裏溫雅知禮的她此刻直言不諱道,“看來你們的宮規都學到狗肚子裏去了!”
新入宮的女史們都是統一在宮正司學習,如今這幾人在一眾高階女官麵前公然違紀,無疑讓她顏麵盡失。
被斥罵的女史臉色漲紫,死死瞪著崔嫣,而旁側的幾位尚字輩女官也不禁蹙眉。
這幾個新晉女使的囂張氣焰,倒是出乎她們的意料。
角落裏,溫以緹靜靜的看著這一幕,眼中笑意漸濃。
若一切風平浪靜,她反而懷疑這些女使中藏有更難對付的角色,如今總算有了“殺雞儆猴”的機會,她等待多時了。
溫以緹朝崔嫣遞去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崔司正,這幾位的宮規似乎學得不甚紮實啊。”
崔嫣頷首,掃過一眾噤若寒蟬的新晉女使史冷聲問道:“你們有誰能說出,這幾人究竟犯了哪條宮規?”
話音未落,剛剛獲得溫以緹所拿出禦賜之物的曹女史已疾步上前,斂衽行禮,聲音清朗:“迴稟司正大人,《宮規·言行篇》第三十二條:「凡以下犯上,對上官言語不敬、舉止失禮者,視情節輕重,處杖責十至二十,或罰沒月俸三月。」”
“以下犯上”的罪責,若是如九品對八品,八品對七品。幾乎不會有人特意挑錯,除非敵對一方。不然同僚間雖有品階之差,多會留些情麵,日後好做事。
但新晉女史若不嚴加管教,日後必生禍端。一旦犯事,必會責罰。
崔嫣滿意的點點頭,又揚聲道:“還有誰要補充?”
隻見四花與第二名的嚴女使幾乎同時上前一步。
嚴女史見四花動作,略一思忖便停下腳步,朝四花頷首示意。
四花迴以感激的目光,上前一步行禮道:“迴司正大人,《宮規·秩序篇》第十五條:「擅自挑動是非、散播未經證實之事,導致宮闈秩序混亂者,初犯杖責二十,再犯貶為宮女,屢犯者逐出宮外。」”
下一刻秦清月立即也上前一步繼續道:“ 《宮規·禁令篇》第八條:「凡宮人結黨營私、惡意構陷他人,牽連上官聲譽者,視其危害程度,處監禁十日至三月,重者革除身份,永不得入宮。」”
秦清月補充完以後,除了為首的女史外,其餘幾人臉色瞬間煞白,雙腿一軟癱坐在地。
這學了一個月,她們並非不懂宮規,隻是沒料到幾句不滿的抱怨,竟會觸犯如此嚴厲的條款。
殿內其餘女史麵麵相覷,神色複雜,有人惶恐,有人疑惑,更有甚者已暗自琢磨:“看來尚宮大人是要借此事殺雞儆猴了。”
為首的女史卻仍不死心,掙紮著抬頭看向崔嫣,聲音因激動而發顫:“司正大人!我們不過是新入宮的小女史,您何必用宮規壓人?我們隻求一個公平!曹女史、嚴女史、秦女史和牛女史得前五名,我們心服口服,她們的本事我們都看在眼裏。
可這位周女史,入宮一個月表現平平,我們半數人受宮正司的大人們表揚次數都比她多,憑什麽她能得第五?不過是因為她與牛女史和秦女史交好,又靠牛女史攀附上了尚宮大人,這才得了便宜吧!”
她的話擲地有聲,原本對鬧事頗為不滿的王尚儀,此刻也不禁蹙眉。細想之下,這女史所言並非毫無道理。
她悄悄看向溫以緹,這次她學了乖,並未急著表態,隻等對方動作。
旁側幾位尚字輩女官則暗暗搖頭,這女史性子太過耿直,又急功近利,日後在宮中怕是難有立足之地。
她們彼此交換眼神,已然達成默契,待風波平息,絕不能讓這幾人進自己手下。
就在此時,一直端坐的溫以緹忽然輕輕鼓起掌來。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她緩緩起身,嘴角噙著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嗯,不錯。條理清晰,懂得抓住要害。看來胡家送進宮的,倒不是個糊塗丫頭。”
溫以緹語氣輕鬆,眼神卻帶著審視,將殿內眾人的反應盡收眼底。
此話一出,殿內眾人麵露困惑,唯有知曉內情的幾人眼中閃過精光。
與她一同鬧事的女史們臉色更顯蒼白,溫以緹從容的態度早已說明她對一切了如指掌,這…恐怕從一開始就在她的謀劃之中。
能考中女史的都非蠢笨之輩,胡女史立即道:“尚宮大人提家世做什麽?我們不過是新晉女史提出異議何錯之有?您敢說沒因牛女史的關係破格提拔周女史?若我背後沒有胡家,恐怕早被您抓去宮正司了吧!您口口聲聲說公平,實則第一個壞了規矩!”
溫以緹聞言淺笑著點頭,語氣卻帶著一絲惋惜:“先前還覺得你有些小聰明,如今看來不過是投機取巧。胡家也太心急了,年中就急著暴露目的,怕是要連累淑妃娘娘的名聲了。”
“淑妃”二字一出,眾人嘩然。
淑妃娘家正是順懷伯府,而順懷伯府便是胡家!
幾位尚字輩女官這才驚覺,新進女史的家世記載竟被溫以緹刻意隱瞞了?
連從尚宮局調來的檔案都查不出端倪,不禁對她投去不滿的目光,這手伸得也太長了!
溫以緹察覺眾人神色,轉頭解釋道:“諸位大人莫要多想,這是皇後娘娘的旨意。此次新進女史人數眾多,其中家世不凡者,若被提前知曉恐遭特殊對待,反倒有失公平,故命在下隱瞞。”
她頓了頓,目光重新落向胡女史,“你方才說錯了一點,即便你不是胡家人,我也不會立刻將你關入宮正司。你想要公平?恰恰相反,若不是念在你們初入宮不懂規矩,早已有人被逐出宮門了。”
胡女史皺眉不解剛要開口,溫以緹直言道:“我問你,此前在宮中散播本官與牛女史關係特殊謠言的,你們六人中有幾人參與?”
話音落下,胡女史臉色驟變,難以置信地看著她。
其餘幾人更是呆若木雞,原來溫以緹早已洞悉一切!
溫以緹語氣帶著幾分無奈:“熟悉本官的人都知道,我向來寬厚,即便被人算計也願網開一麵。可有些人不懂收斂,我饒過一次,竟還敢有第二次,便是蠢不自知了。”
她轉向所有女史,朗聲道:“的確,一開始周女使的名次本非第五,之所以提拔她,是因排在她前麵的數人惡意散播謠言、陷害本官與牛女使。因此而降了下來。本官本想給些教訓,慢慢調教,誰知竟蹬鼻子上臉!
現在清楚了,周女使的成績真實無誤,而你們這些鬧事者,今日必按宮規嚴懲不貸!”
接著溫以緹目光轉向崔嫣,語氣決斷:“崔司正,按宮規處置吧。此等人情節嚴重,不宜再留宮中,行刑後即刻逐出宮門。”
崔嫣頷首行禮:“是。”
溫以緹又看向幾位尚字輩女官:“諸位大人可有異議?”
幾人紛紛搖頭,這些女史蠢到被人當槍使卻不自知,誰會去蹚這渾水?
隻是她們暗自琢磨著溫以緹的話,新晉女史中竟有家世不凡者?
這可需謹慎行事了,若底下人得罪了有背景的女史,怕是會引火燒身。
萬一這些人入宮另有所圖,自己收下她們,豈不是要被連累?
於是,幾位尚字輩女官開始不動聲色地打量著階下的新晉女使,暗自篩選著可收入麾下的人選。
崔嫣當即命人將六名女史架起,胡女使猛地掙脫,哀求道:“尚宮大人!我們知錯了!不過是場誤會,求您網開一麵!我們辛辛苦苦考進宮,不能就這麽被趕走啊!”
溫以緹搖頭:“本官網開的這已是第三次麵子了,本官的情麵可沒這麽廉價。帶走。”
胡女史見求情無果,臉色驟變,竟脫口威脅:“溫尚宮!你確定要得罪我們胡家?我們可是太子殿下的外祖家!若太子殿下得知,豈會輕易放過你?”
溫以緹聞言,隻是輕輕歎了口氣,揮了揮手示意宮人動手,多一句話都懶得說。
她心中暗道,胡家怎麽送了這麽個蠢丫頭進宮?
若胡女史最後不提及太子,旁人隻會當胡家出了個惹禍的女兒,未必會將此事與太子牽扯上。
可如今她信誓旦旦地搬出太子,分明是在向眾人挑明,胡家已正式與太子站隊,成了一條船上的人。
早在新晉女使入宮前,溫以緹便將她們的家世背景查得清清楚楚。
當看到順懷伯爵府胡家的姑娘考中女官時,她便立刻聯想到了太子。
如今太子尚在禁足,胡家卻急吼吼地將人安插進女官隊伍,意圖再明顯不過。
方才溫以緹那句“胡家太過著急,這才年中就派了人…”已是在點撥胡女史。
可惜對方根本沒聽懂溫以緹早已看穿胡家的盤算。
一來想在女官中安插眼線,等太子解禁後裏應外合,穩固家族地位。
二來,怕是覬覦著太子妃之位。
如今太子妃之位空缺,各方勢力虎視眈眈,原本中立的胡家也按捺不住,想借此機會入局。
崔嫣為殺一儆百之效,警示眾人,行刑時並未避人,直接將六名女史拉至殿外。
隨著杖責落下,淒厲的哀叫聲很快從殿外傳來。
這些新晉女使大多是年輕嬌弱的讀書女子,從未吃過這般苦頭,即便隻是幾板子也痛得難以承受。
殿內的女史們聽著聲響,個個臉色發白,眼中滿是惶恐。
看來這深宮之中,遠比她們想象的要殘酷。
幾位尚字女官見狀不禁失笑,溫以緹此舉不過是想挫挫新進女史的銳氣。
畢竟這“行刑”也分三六九等。
女使身份低,可隨意施刑以儆效尤,但若一旦晉為九品女官,便不可再隨意動刑,需經宮正司糾查複審,甚至得皇後娘娘點頭應允,方能按規處置。
之後終於到了眾人期待的分配環節。
溫以緹率先開口:“此次尚宮局有一位九品女官缺額,五位女史缺額。”
王尚儀緊接著道:“尚儀局也僅有一個九品女官缺額,五位女史缺額。”
魏尚食附和:“尚食局同樣隻有一位女官缺額,但女史有八位缺額。”
輪到胡尚服時,她直言:“尚服局目前沒有九品女官空缺,女史空缺也僅有五位。”
最後,莫尚寢無奈地表示:“剩下兩位九品女官和女史由尚寢局全部收下。”
聽聞此言,新晉女使們暗自皺眉,她們在宮規學習中早已知曉,尚寢局是公認的“苦差”,既無油水又無實權,還格外勞累。
但卻沒想到,這一次會有十六位女史入尚寢局…
就連前五名中能按例獲封九品女官的幾人,除了四花外,其餘人聽聞“尚寢局”時,臉色都掠過一絲不自然。
溫以緹見狀輕笑,怕莫大人麵上不好看立即開口道:“莫尚寢,看來大家對尚寢局的態度還是如往常一樣啊。”
說罷,她與魏尚食、王尚儀相視一笑。
胡尚服見溫以緹的舉動立即會意,對新晉女史們正色道:“你們可別小看尚寢局。溫尚宮剛入宮時便是從尚寢局起步,她可是在那裏立功,從九品升至八品的。”
這話瞬間勾起了眾人的興趣,目光紛紛投向溫以緹。
“放開我!放開!”
她們拚命扭動身軀,卻被人數占優的宮女們壓製得動彈不得,由兩人合力按住一人,動作幹脆利落。
不多時,六位麵色扭曲的女史被拖拽至殿中,狼狽地跌坐在地。
首座之上,溫以緹端坐不動,唇角噙著一抹意味深長的淺笑,饒有興致地看著這場鬧劇。
四花則氣得臉色鐵青,身邊的周婉秀的臉頰漲得通紅,既因被當眾質疑名次不公而羞愧,又因這些人不分緣由地將她牽扯其中、甚至連累尚宮大人而怒火中燒。
若此事傳揚開去,她在宮中的立足之地何在?
秦清月垂眸眯眼,眸中精光閃爍,似在飛速想著什麽。
就在此時,崔嫣猛地起身,周身散發出冰冷的氣場,目光如利刃般掃過被製住的女史,為首之人仍在掙紮嘶吼:“憑什麽抓我們?你們這是濫用私刑!我們不過是說了幾句公道話!我們好歹是女史,快放開!”
“女史?”崔嫣冷笑一聲,平日裏溫雅知禮的她此刻直言不諱道,“看來你們的宮規都學到狗肚子裏去了!”
新入宮的女史們都是統一在宮正司學習,如今這幾人在一眾高階女官麵前公然違紀,無疑讓她顏麵盡失。
被斥罵的女史臉色漲紫,死死瞪著崔嫣,而旁側的幾位尚字輩女官也不禁蹙眉。
這幾個新晉女使的囂張氣焰,倒是出乎她們的意料。
角落裏,溫以緹靜靜的看著這一幕,眼中笑意漸濃。
若一切風平浪靜,她反而懷疑這些女使中藏有更難對付的角色,如今總算有了“殺雞儆猴”的機會,她等待多時了。
溫以緹朝崔嫣遞去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崔司正,這幾位的宮規似乎學得不甚紮實啊。”
崔嫣頷首,掃過一眾噤若寒蟬的新晉女使史冷聲問道:“你們有誰能說出,這幾人究竟犯了哪條宮規?”
話音未落,剛剛獲得溫以緹所拿出禦賜之物的曹女史已疾步上前,斂衽行禮,聲音清朗:“迴稟司正大人,《宮規·言行篇》第三十二條:「凡以下犯上,對上官言語不敬、舉止失禮者,視情節輕重,處杖責十至二十,或罰沒月俸三月。」”
“以下犯上”的罪責,若是如九品對八品,八品對七品。幾乎不會有人特意挑錯,除非敵對一方。不然同僚間雖有品階之差,多會留些情麵,日後好做事。
但新晉女史若不嚴加管教,日後必生禍端。一旦犯事,必會責罰。
崔嫣滿意的點點頭,又揚聲道:“還有誰要補充?”
隻見四花與第二名的嚴女使幾乎同時上前一步。
嚴女史見四花動作,略一思忖便停下腳步,朝四花頷首示意。
四花迴以感激的目光,上前一步行禮道:“迴司正大人,《宮規·秩序篇》第十五條:「擅自挑動是非、散播未經證實之事,導致宮闈秩序混亂者,初犯杖責二十,再犯貶為宮女,屢犯者逐出宮外。」”
下一刻秦清月立即也上前一步繼續道:“ 《宮規·禁令篇》第八條:「凡宮人結黨營私、惡意構陷他人,牽連上官聲譽者,視其危害程度,處監禁十日至三月,重者革除身份,永不得入宮。」”
秦清月補充完以後,除了為首的女史外,其餘幾人臉色瞬間煞白,雙腿一軟癱坐在地。
這學了一個月,她們並非不懂宮規,隻是沒料到幾句不滿的抱怨,竟會觸犯如此嚴厲的條款。
殿內其餘女史麵麵相覷,神色複雜,有人惶恐,有人疑惑,更有甚者已暗自琢磨:“看來尚宮大人是要借此事殺雞儆猴了。”
為首的女史卻仍不死心,掙紮著抬頭看向崔嫣,聲音因激動而發顫:“司正大人!我們不過是新入宮的小女史,您何必用宮規壓人?我們隻求一個公平!曹女史、嚴女史、秦女史和牛女史得前五名,我們心服口服,她們的本事我們都看在眼裏。
可這位周女史,入宮一個月表現平平,我們半數人受宮正司的大人們表揚次數都比她多,憑什麽她能得第五?不過是因為她與牛女史和秦女史交好,又靠牛女史攀附上了尚宮大人,這才得了便宜吧!”
她的話擲地有聲,原本對鬧事頗為不滿的王尚儀,此刻也不禁蹙眉。細想之下,這女史所言並非毫無道理。
她悄悄看向溫以緹,這次她學了乖,並未急著表態,隻等對方動作。
旁側幾位尚字輩女官則暗暗搖頭,這女史性子太過耿直,又急功近利,日後在宮中怕是難有立足之地。
她們彼此交換眼神,已然達成默契,待風波平息,絕不能讓這幾人進自己手下。
就在此時,一直端坐的溫以緹忽然輕輕鼓起掌來。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她緩緩起身,嘴角噙著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嗯,不錯。條理清晰,懂得抓住要害。看來胡家送進宮的,倒不是個糊塗丫頭。”
溫以緹語氣輕鬆,眼神卻帶著審視,將殿內眾人的反應盡收眼底。
此話一出,殿內眾人麵露困惑,唯有知曉內情的幾人眼中閃過精光。
與她一同鬧事的女史們臉色更顯蒼白,溫以緹從容的態度早已說明她對一切了如指掌,這…恐怕從一開始就在她的謀劃之中。
能考中女史的都非蠢笨之輩,胡女史立即道:“尚宮大人提家世做什麽?我們不過是新晉女史提出異議何錯之有?您敢說沒因牛女史的關係破格提拔周女史?若我背後沒有胡家,恐怕早被您抓去宮正司了吧!您口口聲聲說公平,實則第一個壞了規矩!”
溫以緹聞言淺笑著點頭,語氣卻帶著一絲惋惜:“先前還覺得你有些小聰明,如今看來不過是投機取巧。胡家也太心急了,年中就急著暴露目的,怕是要連累淑妃娘娘的名聲了。”
“淑妃”二字一出,眾人嘩然。
淑妃娘家正是順懷伯府,而順懷伯府便是胡家!
幾位尚字輩女官這才驚覺,新進女史的家世記載竟被溫以緹刻意隱瞞了?
連從尚宮局調來的檔案都查不出端倪,不禁對她投去不滿的目光,這手伸得也太長了!
溫以緹察覺眾人神色,轉頭解釋道:“諸位大人莫要多想,這是皇後娘娘的旨意。此次新進女史人數眾多,其中家世不凡者,若被提前知曉恐遭特殊對待,反倒有失公平,故命在下隱瞞。”
她頓了頓,目光重新落向胡女史,“你方才說錯了一點,即便你不是胡家人,我也不會立刻將你關入宮正司。你想要公平?恰恰相反,若不是念在你們初入宮不懂規矩,早已有人被逐出宮門了。”
胡女史皺眉不解剛要開口,溫以緹直言道:“我問你,此前在宮中散播本官與牛女史關係特殊謠言的,你們六人中有幾人參與?”
話音落下,胡女史臉色驟變,難以置信地看著她。
其餘幾人更是呆若木雞,原來溫以緹早已洞悉一切!
溫以緹語氣帶著幾分無奈:“熟悉本官的人都知道,我向來寬厚,即便被人算計也願網開一麵。可有些人不懂收斂,我饒過一次,竟還敢有第二次,便是蠢不自知了。”
她轉向所有女史,朗聲道:“的確,一開始周女使的名次本非第五,之所以提拔她,是因排在她前麵的數人惡意散播謠言、陷害本官與牛女使。因此而降了下來。本官本想給些教訓,慢慢調教,誰知竟蹬鼻子上臉!
現在清楚了,周女使的成績真實無誤,而你們這些鬧事者,今日必按宮規嚴懲不貸!”
接著溫以緹目光轉向崔嫣,語氣決斷:“崔司正,按宮規處置吧。此等人情節嚴重,不宜再留宮中,行刑後即刻逐出宮門。”
崔嫣頷首行禮:“是。”
溫以緹又看向幾位尚字輩女官:“諸位大人可有異議?”
幾人紛紛搖頭,這些女史蠢到被人當槍使卻不自知,誰會去蹚這渾水?
隻是她們暗自琢磨著溫以緹的話,新晉女史中竟有家世不凡者?
這可需謹慎行事了,若底下人得罪了有背景的女史,怕是會引火燒身。
萬一這些人入宮另有所圖,自己收下她們,豈不是要被連累?
於是,幾位尚字輩女官開始不動聲色地打量著階下的新晉女使,暗自篩選著可收入麾下的人選。
崔嫣當即命人將六名女史架起,胡女使猛地掙脫,哀求道:“尚宮大人!我們知錯了!不過是場誤會,求您網開一麵!我們辛辛苦苦考進宮,不能就這麽被趕走啊!”
溫以緹搖頭:“本官網開的這已是第三次麵子了,本官的情麵可沒這麽廉價。帶走。”
胡女史見求情無果,臉色驟變,竟脫口威脅:“溫尚宮!你確定要得罪我們胡家?我們可是太子殿下的外祖家!若太子殿下得知,豈會輕易放過你?”
溫以緹聞言,隻是輕輕歎了口氣,揮了揮手示意宮人動手,多一句話都懶得說。
她心中暗道,胡家怎麽送了這麽個蠢丫頭進宮?
若胡女史最後不提及太子,旁人隻會當胡家出了個惹禍的女兒,未必會將此事與太子牽扯上。
可如今她信誓旦旦地搬出太子,分明是在向眾人挑明,胡家已正式與太子站隊,成了一條船上的人。
早在新晉女使入宮前,溫以緹便將她們的家世背景查得清清楚楚。
當看到順懷伯爵府胡家的姑娘考中女官時,她便立刻聯想到了太子。
如今太子尚在禁足,胡家卻急吼吼地將人安插進女官隊伍,意圖再明顯不過。
方才溫以緹那句“胡家太過著急,這才年中就派了人…”已是在點撥胡女史。
可惜對方根本沒聽懂溫以緹早已看穿胡家的盤算。
一來想在女官中安插眼線,等太子解禁後裏應外合,穩固家族地位。
二來,怕是覬覦著太子妃之位。
如今太子妃之位空缺,各方勢力虎視眈眈,原本中立的胡家也按捺不住,想借此機會入局。
崔嫣為殺一儆百之效,警示眾人,行刑時並未避人,直接將六名女史拉至殿外。
隨著杖責落下,淒厲的哀叫聲很快從殿外傳來。
這些新晉女使大多是年輕嬌弱的讀書女子,從未吃過這般苦頭,即便隻是幾板子也痛得難以承受。
殿內的女史們聽著聲響,個個臉色發白,眼中滿是惶恐。
看來這深宮之中,遠比她們想象的要殘酷。
幾位尚字女官見狀不禁失笑,溫以緹此舉不過是想挫挫新進女史的銳氣。
畢竟這“行刑”也分三六九等。
女使身份低,可隨意施刑以儆效尤,但若一旦晉為九品女官,便不可再隨意動刑,需經宮正司糾查複審,甚至得皇後娘娘點頭應允,方能按規處置。
之後終於到了眾人期待的分配環節。
溫以緹率先開口:“此次尚宮局有一位九品女官缺額,五位女史缺額。”
王尚儀緊接著道:“尚儀局也僅有一個九品女官缺額,五位女史缺額。”
魏尚食附和:“尚食局同樣隻有一位女官缺額,但女史有八位缺額。”
輪到胡尚服時,她直言:“尚服局目前沒有九品女官空缺,女史空缺也僅有五位。”
最後,莫尚寢無奈地表示:“剩下兩位九品女官和女史由尚寢局全部收下。”
聽聞此言,新晉女使們暗自皺眉,她們在宮規學習中早已知曉,尚寢局是公認的“苦差”,既無油水又無實權,還格外勞累。
但卻沒想到,這一次會有十六位女史入尚寢局…
就連前五名中能按例獲封九品女官的幾人,除了四花外,其餘人聽聞“尚寢局”時,臉色都掠過一絲不自然。
溫以緹見狀輕笑,怕莫大人麵上不好看立即開口道:“莫尚寢,看來大家對尚寢局的態度還是如往常一樣啊。”
說罷,她與魏尚食、王尚儀相視一笑。
胡尚服見溫以緹的舉動立即會意,對新晉女史們正色道:“你們可別小看尚寢局。溫尚宮剛入宮時便是從尚寢局起步,她可是在那裏立功,從九品升至八品的。”
這話瞬間勾起了眾人的興趣,目光紛紛投向溫以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