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文家三個小廝與兩名丫鬟跌坐在地,臉頰高高腫起,嘴角滲出的血珠順著下頜滴落在衣襟上。
他們雙眼迷離,連跪著都都搖搖欲墜,顯然已被侍衛打得失了神誌。
直到侍衛們收了手,圍觀的女眷仍心有餘悸,有人下意識攥緊了手中的絹帕。
在官宦人家,當街杖責奴仆已是罕見,這般下狠手更是令人心驚。
不少女眷別過臉去,不忍再看那慘狀,目光卻不自覺落在滿臉威儀的徐嬤嬤身上。
眾人暗自心驚,到底是宮裏出來的,行事果然雷厲風行。
有的時候人心就是這樣,同樣是懲戒下人,尋常人家做來便是苛待,宮裏人動手卻成了立規矩。
這世道的評判,終究不過是掂量著身份地位的輕重。
文家眾人臉色青一陣白一陣,倒不是心疼這幾個奴才,而是覺得麵上無光。這巴掌分明是摑在文家闔家臉上。
可麵對宮裏來的嬤嬤,他們除了漲紅著臉僵在原地,竟無計可施。
徐嬤嬤撣了撣袖口,轉向溫以如厲聲道:“四姑娘,尚宮大人早有吩咐,您出自溫家的貴女,本知書達理。可被人欺辱時隻想著寬宥下人,卻忘了無規矩不成方圓!您是主子,背後擔著溫家的顏麵。溫家從無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一說,每個溫家子弟都得護住家門體麵。這些多嘴的奴才,您若心軟,也該讓底下人處置。一味姑息,隻會讓他們蹬鼻子上臉!”
這番話一出,圍觀的街坊鄰裏恍然大悟。難怪動靜這般大,敢情是文家苛待兒媳被抓了現行。
想到平日溫以如的處境,大家都有所耳聞,再聽宮裏嬤嬤這般斥責,眾人不禁咂舌。
人群中忽然響起竊竊私語,有人猛地一拍腦門。
“溫家不隻是高官之家,更是出了一位尚宮女官,當年女知州的威風,連朝堂上的老爺們都得讓三分!”
這話如漣漪般傳開,眾人看向溫以如的目光頓時變了。
身為尚宮大人的妹妹,竟能在婆家隱忍至此,這份宅心仁厚,著實令人欽佩。
再看文家眾人局促的臉色,鄙夷之色便止不住地浮現在眼底。
人家憑深厚家教處處退讓,文家卻苛待兒媳,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有人暗自搖頭,歎這曾經巷裏數一數二的文門,怕是氣數將盡了。
溫以如垂眸斂袖,神色恭謹地向徐嬤嬤福身:“多謝姐姐教誨,如兒謹記。”
她這副溫順模樣,倒與方才被打的文家奴仆形成鮮明對比。
不遠處幾戶人家交頭接耳,看著徐嬤嬤身後宮裝侍衛的架勢,忍不住咂舌。
“瞧見沒?這就是娘家得力的好處!姐姐在宮裏得勢,妹妹受了委屈,即刻派人來撐腰。文家就算再要臉麵,這會兒也隻能啞巴吃黃連!”
人群中傳來幾聲輕笑,帶著對文家的嘲諷,也暗含著對溫家勢力的忌憚。
徐嬤嬤見威懾目的已達,對著溫家眾人微微行了一禮,隨即領著宮裏的一行人浩浩蕩蕩離去,隻留下滿地狼藉。
文老爺望著溫以如氣得胡須不住顫抖,胸腔裏悶哼一聲震得喉結上下滾動,甩袖進了門,他丟不起這個人了!
文太太杏眼圓睜,掐著絹帕尖厲道:“把這幾個不懂規矩的發賣了!留著隻會招災!”隨即也跟著匆匆迴了家門。
管家應了一聲,望著癱在地上的奴仆,喉頭滾動咽下歎息。“拖去角門,別髒了正院!”
又低聲吩咐心腹尋來牙婆,掏出一錠銀子塞進對方袖中:“找大夫瞧瞧。”
圍觀人群如潮水退去,自這天起,巷子裏的議論聲變了調子。
提起高門大戶,便是能讓宮裏來的嬤嬤當街立威的溫家。
文家小廝之後先是尋了大夫,大夫草草看過後,隻花了半錠銀子付診金,剩下的他悄悄揣進了懷裏。
隨後,而後帶著五個昏迷的奴仆跌撞進牙行。把幾人的身契往牙婆手裏一塞。
牙婆皺著眉,看著地上人事不省的五人,滿臉為難。
但對方是官宦之家,她哪敢不收,隻能硬著頭皮應下。
為了價錢,她和小廝討價還價許久,最終以低價成交。小廝臨走前,瞥了眼地上的人,重重歎了口氣,轉身離去。
待腳步聲消失,牙婆蹲下身戳了戳最近的丫鬟,指腹沾了滿手冷汗。“晦氣!”她啐了口唾沫,正盤算著是再請大夫灌藥,還是直接丟去柴房聽天由命,誰醒了算誰運氣,死了就賠一筆錢丟去亂葬崗之時。
門外突然來了個陌生人,開口就要買下這五人。
牙婆瞬間明白,都是在官宦圈子裏混的,這幾人淪落至此其中定有緣故。她剛要推辭,怕惹禍事上身。
那人從袖中掏出一錠五十兩的官銀,在櫃台上砸出悶響。
牙婆眼睛一亮,歡天喜地收了錢,急忙把身契轉手。
那人立刻招唿手下,將五人抬上馬車,匆匆離去。
待徐嬤嬤迴宮後,她將文家之事原原本本向溫以緹稟明。
在她聽到溫以如那熟悉的一套撐場麵的說辭時,忽而輕笑出聲。
果然,四妹妹還是四妹妹,隻是如今能讓溫以如抬出來的家裏人是越來越多了,甚至她也在其中。
而後徐嬤嬤神色凝重,又開口道:“大人,今日咱們鬧得太大,明日早朝恐又有官員彈劾您。”
溫以緹抬手輕擺,“自入朝那日起,彈劾我的折子哪天少過?不必掛懷,此番本就是要保四妹妹在文家的安穩。”
徐嬤嬤微微頷首,忽又想起什麽:“大人,果然如您所料。奴婢前腳剛走,文太太後腳就把那幾個下人發賣了。想必侯爺派去的人,此刻已將他們買下。”
溫以緹唇角勾起一抹深意,她特意讓徐媽嬤嬤高調行事,一來是要給溫以如撐腰立威,二來便是試探文家虛實。
做出護妹心切的架勢,越是張揚,越顯得溫以緹隻是為家事出頭,而非手握秘辛。
她不知道溫以如行事如何,若過早暴露搜集證據的意圖,隻怕文家察覺,狗急跳牆將其置於死地。唯有先震懾住文家,才能保她周全。\"
再有就是,溫以緹特意將此事挑明,文家最近所遭受的都是她動得手腳。
也是擔心溫以柔正臨近生產,本就伯爵府瑣事繁多。溫以緹本就心疼姐姐,自是要把事情攬到自己身上了。
此番讓徐媽媽刻意囂張行事,使文家那幾個多嘴的,受不住威懾自然要鬆口。
等他們犯了錯,再趁機懲戒。文太太好麵子,當著街坊鄰居的麵被打臉,斷不會再把這些丟人現眼的奴仆留在家裏,定會急著發賣了事。
到時候他們的人再出手買下,那些奴仆醒來發現身契易主,落在別人手裏,還由得嘴硬?
溫以緹自然清楚,能被文太太輕易舍棄發賣的下人,多半接觸不到核心隱秘。
但再不起眼的螻蟻也見過蟻穴,這些邊緣之人或許記不得完整的線索,卻總能在不經意間抖落些沾著泥腥氣的碎屑。
她要的,正是從這些細枝末節裏拚湊出真相的蛛絲馬跡。
他們雙眼迷離,連跪著都都搖搖欲墜,顯然已被侍衛打得失了神誌。
直到侍衛們收了手,圍觀的女眷仍心有餘悸,有人下意識攥緊了手中的絹帕。
在官宦人家,當街杖責奴仆已是罕見,這般下狠手更是令人心驚。
不少女眷別過臉去,不忍再看那慘狀,目光卻不自覺落在滿臉威儀的徐嬤嬤身上。
眾人暗自心驚,到底是宮裏出來的,行事果然雷厲風行。
有的時候人心就是這樣,同樣是懲戒下人,尋常人家做來便是苛待,宮裏人動手卻成了立規矩。
這世道的評判,終究不過是掂量著身份地位的輕重。
文家眾人臉色青一陣白一陣,倒不是心疼這幾個奴才,而是覺得麵上無光。這巴掌分明是摑在文家闔家臉上。
可麵對宮裏來的嬤嬤,他們除了漲紅著臉僵在原地,竟無計可施。
徐嬤嬤撣了撣袖口,轉向溫以如厲聲道:“四姑娘,尚宮大人早有吩咐,您出自溫家的貴女,本知書達理。可被人欺辱時隻想著寬宥下人,卻忘了無規矩不成方圓!您是主子,背後擔著溫家的顏麵。溫家從無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一說,每個溫家子弟都得護住家門體麵。這些多嘴的奴才,您若心軟,也該讓底下人處置。一味姑息,隻會讓他們蹬鼻子上臉!”
這番話一出,圍觀的街坊鄰裏恍然大悟。難怪動靜這般大,敢情是文家苛待兒媳被抓了現行。
想到平日溫以如的處境,大家都有所耳聞,再聽宮裏嬤嬤這般斥責,眾人不禁咂舌。
人群中忽然響起竊竊私語,有人猛地一拍腦門。
“溫家不隻是高官之家,更是出了一位尚宮女官,當年女知州的威風,連朝堂上的老爺們都得讓三分!”
這話如漣漪般傳開,眾人看向溫以如的目光頓時變了。
身為尚宮大人的妹妹,竟能在婆家隱忍至此,這份宅心仁厚,著實令人欽佩。
再看文家眾人局促的臉色,鄙夷之色便止不住地浮現在眼底。
人家憑深厚家教處處退讓,文家卻苛待兒媳,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有人暗自搖頭,歎這曾經巷裏數一數二的文門,怕是氣數將盡了。
溫以如垂眸斂袖,神色恭謹地向徐嬤嬤福身:“多謝姐姐教誨,如兒謹記。”
她這副溫順模樣,倒與方才被打的文家奴仆形成鮮明對比。
不遠處幾戶人家交頭接耳,看著徐嬤嬤身後宮裝侍衛的架勢,忍不住咂舌。
“瞧見沒?這就是娘家得力的好處!姐姐在宮裏得勢,妹妹受了委屈,即刻派人來撐腰。文家就算再要臉麵,這會兒也隻能啞巴吃黃連!”
人群中傳來幾聲輕笑,帶著對文家的嘲諷,也暗含著對溫家勢力的忌憚。
徐嬤嬤見威懾目的已達,對著溫家眾人微微行了一禮,隨即領著宮裏的一行人浩浩蕩蕩離去,隻留下滿地狼藉。
文老爺望著溫以如氣得胡須不住顫抖,胸腔裏悶哼一聲震得喉結上下滾動,甩袖進了門,他丟不起這個人了!
文太太杏眼圓睜,掐著絹帕尖厲道:“把這幾個不懂規矩的發賣了!留著隻會招災!”隨即也跟著匆匆迴了家門。
管家應了一聲,望著癱在地上的奴仆,喉頭滾動咽下歎息。“拖去角門,別髒了正院!”
又低聲吩咐心腹尋來牙婆,掏出一錠銀子塞進對方袖中:“找大夫瞧瞧。”
圍觀人群如潮水退去,自這天起,巷子裏的議論聲變了調子。
提起高門大戶,便是能讓宮裏來的嬤嬤當街立威的溫家。
文家小廝之後先是尋了大夫,大夫草草看過後,隻花了半錠銀子付診金,剩下的他悄悄揣進了懷裏。
隨後,而後帶著五個昏迷的奴仆跌撞進牙行。把幾人的身契往牙婆手裏一塞。
牙婆皺著眉,看著地上人事不省的五人,滿臉為難。
但對方是官宦之家,她哪敢不收,隻能硬著頭皮應下。
為了價錢,她和小廝討價還價許久,最終以低價成交。小廝臨走前,瞥了眼地上的人,重重歎了口氣,轉身離去。
待腳步聲消失,牙婆蹲下身戳了戳最近的丫鬟,指腹沾了滿手冷汗。“晦氣!”她啐了口唾沫,正盤算著是再請大夫灌藥,還是直接丟去柴房聽天由命,誰醒了算誰運氣,死了就賠一筆錢丟去亂葬崗之時。
門外突然來了個陌生人,開口就要買下這五人。
牙婆瞬間明白,都是在官宦圈子裏混的,這幾人淪落至此其中定有緣故。她剛要推辭,怕惹禍事上身。
那人從袖中掏出一錠五十兩的官銀,在櫃台上砸出悶響。
牙婆眼睛一亮,歡天喜地收了錢,急忙把身契轉手。
那人立刻招唿手下,將五人抬上馬車,匆匆離去。
待徐嬤嬤迴宮後,她將文家之事原原本本向溫以緹稟明。
在她聽到溫以如那熟悉的一套撐場麵的說辭時,忽而輕笑出聲。
果然,四妹妹還是四妹妹,隻是如今能讓溫以如抬出來的家裏人是越來越多了,甚至她也在其中。
而後徐嬤嬤神色凝重,又開口道:“大人,今日咱們鬧得太大,明日早朝恐又有官員彈劾您。”
溫以緹抬手輕擺,“自入朝那日起,彈劾我的折子哪天少過?不必掛懷,此番本就是要保四妹妹在文家的安穩。”
徐嬤嬤微微頷首,忽又想起什麽:“大人,果然如您所料。奴婢前腳剛走,文太太後腳就把那幾個下人發賣了。想必侯爺派去的人,此刻已將他們買下。”
溫以緹唇角勾起一抹深意,她特意讓徐媽嬤嬤高調行事,一來是要給溫以如撐腰立威,二來便是試探文家虛實。
做出護妹心切的架勢,越是張揚,越顯得溫以緹隻是為家事出頭,而非手握秘辛。
她不知道溫以如行事如何,若過早暴露搜集證據的意圖,隻怕文家察覺,狗急跳牆將其置於死地。唯有先震懾住文家,才能保她周全。\"
再有就是,溫以緹特意將此事挑明,文家最近所遭受的都是她動得手腳。
也是擔心溫以柔正臨近生產,本就伯爵府瑣事繁多。溫以緹本就心疼姐姐,自是要把事情攬到自己身上了。
此番讓徐媽媽刻意囂張行事,使文家那幾個多嘴的,受不住威懾自然要鬆口。
等他們犯了錯,再趁機懲戒。文太太好麵子,當著街坊鄰居的麵被打臉,斷不會再把這些丟人現眼的奴仆留在家裏,定會急著發賣了事。
到時候他們的人再出手買下,那些奴仆醒來發現身契易主,落在別人手裏,還由得嘴硬?
溫以緹自然清楚,能被文太太輕易舍棄發賣的下人,多半接觸不到核心隱秘。
但再不起眼的螻蟻也見過蟻穴,這些邊緣之人或許記不得完整的線索,卻總能在不經意間抖落些沾著泥腥氣的碎屑。
她要的,正是從這些細枝末節裏拚湊出真相的蛛絲馬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