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眾人走出坤寧宮後,溫以緹便輕輕挽住崔氏的手臂,眼波流轉間滿是親昵:“時辰還早,娘親不如去女兒那小坐一會兒?”


    崔氏垂眸時藏不住眼底泛起的漣漪,若不是剛才礙於宮中森嚴規矩,在皇後娘娘麵前,她早想將這闊別多年的二女兒摟在懷中細細端詳。


    此刻更是忙不迭的點頭,若不是溫以緹開口,她也打算說呢。


    跟在崔氏身後的錦陽鄉君眸光微閃,作為宗室女眷,她比旁人更清楚後宮的規矩。


    尋常被皇後娘娘召見的命婦,一旦退下便須即刻離宮,稍有遷延便會被催促。


    可溫以緹此番邀她們長敘,顯然是得了皇後娘娘的首肯,這份殊遇,便是她娘家那些執掌中饋的宗室主母也未曾有過。


    宮道兩側宮牆如黛,崔氏攥著女兒的手一刻也不肯鬆開,絮叨聲裹著滿心關切:“瞧瞧這手腕細的,比在甘州之時怕是又瘦了三分......”


    指尖撫過溫以緹白如凝脂的肌膚,她懸著的心才落下些許,“好在這膚色總算是養迴來了,再不是當年在西北風吹日曬的模樣。”


    話鋒一轉,崔氏忽而壓低聲音,“如今你升任尚宮,樹大招風,那些眼紅的人可曾為難你?若是知道誰家女官在京城有根基,速速將底細傳與家中,好派人好好打探打探。


    前朝後宮自是有關聯的,你有時候不便多做些什麽,不代表溫家不會做些什麽,一定要讓她們投鼠忌器,這樣才不會給你臉色瞧…”


    她絮絮叨叨的叮囑聲,溫以緹始終耐心的聽著。


    遠香近臭是不是這個道理?


    而沿途宮人甚至女官見狀,紛紛垂首行禮,崔氏望著女兒被眾人恭敬簇擁的身影,眼眶微微發燙,心中滿是自豪。


    轉過九曲宮道迴廊,溫以緹的住處已在眼前。


    安公公、徐嬤嬤快步迎出,甚至聽著消息,溫晴也趕來了。


    這些人崔氏都認得,拉著他們的手好一頓誇讚,多虧他們照拂溫以緹…


    話未說完,她又將溫晴拉至身前,滿目慈愛地上下打量,“好孩子,可定好出宮的日子了?屆時我帶你去各家赴宴,讓那些人瞧瞧咱們溫家的女兒,個個都是出挑的!”


    提及婚事,崔氏語氣中帶著幾分遺憾與得意:“先前那戶人家雖好,可如今你既做了女官,自然要另尋好人家。”


    此前,溫晴的婚事,雖相看好了一人,但如今她躋身女官之列,門第匹配自然也要水漲船高。


    所幸這門婚事尚未定下,即便後來男方遣人問詢,溫以緹也都言辭懇切地婉拒。


    而劉氏正好敏銳地看到了機會,男方雖是順天府八品官,年約三十出頭,但家中僅育一女,這樣的條件,即便娶個出身清白的黃花閨女做正室,也是門當戶對。但不是官家之女,秀才舉人之女。


    而劉家雖已落魄,但靠著與溫家的姻親關係,仍維持著幾分體麵。


    劉氏心中算盤打得飛快,將主意打到了娘家侄孫女身上。她最小的侄孫女,剛及笄兩年,因未婚夫突然暴斃,婚事耽擱至今,年方十七,與男方年歲正相宜。


    劉氏和小劉氏一研究覺得可行,立即拍板決定!


    男方正經八品官,家中無子承祧。年紀大些又如何?年紀大會疼人啊,疼人知冷熱才是要緊的。


    小劉氏之後抱怨道:“父親可真是,總想著給溫家旁支尋好親事,倒把咱們這些實打實的姻親晾在一邊。”


    劉氏雖然也心裏有些微辭,但也隻能勸說著:“老爺自有他的打算,莫要再說了,放寬心,好日子在後頭呢,畢竟安哥兒如今也是出息了!”


    小劉氏細想之下,也是,兒子如今出息得很,又娶了彭閣老的千金,往後娘家有這等靠山,還怕沒好日子過?


    但令她們沒想到的是,之後消息不脛而走,孫氏聽聞後也急著摻和。


    孫家境況比劉家更差,三房地位日漸勢微,溫昌茂對她態度愈發冷漠,不就是因為娘家沒人嘛!


    孫氏便想借此機會為娘家謀利,一時間,劉氏、小劉氏與孫氏三人爭執不休。


    溫老爺被吵得心煩意亂,重重一拍桌子:“婚姻大事,豈能由著你們胡鬧?總要問問男方的意思!”


    三人卻不以為然,不過八品小官,在三品大員溫老爺麵前,還不是由著拿捏?


    溫老爺氣得臉色鐵青,怒哼一聲,甩袖而去。


    派人詢問後得知,男方雖遺憾未能與溫晴成親,但因著與溫家的關聯,倒也樂意結親。


    談及孫家與劉家,他卻果斷選擇了劉家。


    孫家兩位姑娘,一位是帶著幼子的寡婦,另一位是剛及笄的庶女,皆不合適。


    更重要的是,男方與孫老爺同是順天府八品同僚,深知對方貪得無厭、愛占小便宜的性子,哪裏敢與之結親?


    反觀劉家姑娘,黃花閨女,年歲相當,自然是更好的選擇。


    孫氏得知結果後還想哭鬧,卻被溫昌茂嚴厲的斥責鎮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官之女的富貴手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夏天吃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天吃啥並收藏小官之女的富貴手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