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老爺與崔彥等閱卷官員在宮中兩日兩夜,才將殿試前十名的考卷呈給正熙帝。


    這難熬的兩日,全賴溫以緹盡心照料,溫老爺與崔彥才不至於太苦。


    其他官員紛紛感歎,往年殿試閱卷哪有這般舒服日子。


    一位與溫老爺相熟的官員笑道:“溫兄,今年咱們可都是沾了你的光,令孫女當真能幹。前日我提的那樁婚事,你再考慮考慮?”


    話未說完,崔彥再次出聲打斷:“各位大人,忙了這麽久,也該歇歇了。溫侍郎年事已高,你們不歇,也得讓他老人家休息啊。”


    見崔彥發話,眾人便不再多言。


    那人心中卻仍不甘心,自己堂堂禮部侍郎,與溫家門當戶對,結親有何不可?


    他暗自打算,迴去得和妻子商議,從女眷那邊找找門路。


    崔彥瞥了眼這固執的禮部侍郎,心中直犯嘀咕。


    他家適齡未婚的孫兒應當才十四五歲,而緹兒已二十出頭,也不掂量掂量年歲差距,實在荒唐。


    在審閱試卷的過程中,溫老爺與崔彥並未刻意避嫌。畢竟此次隻是初步篩選,後續前十名的最終裁定,還需內閣大臣與尚書們共同商議。


    像周小勇、溫英文這些貢士,因才學所限,本就難以躋身前列,溫老爺自然無需過度避嫌。


    殿試考生多出自書香門第,每年參考者中不乏閱卷官員的親友,若事事都要避嫌,反倒難以開展。


    加之所有試卷皆糊名處理,即便看到熟悉的文風,也無法確認考生身份,因此並未出現徇私情況。


    待到確定前十名時,幾位內閣閣老因意見分歧爭執不下,不過這已超出侍郎級官員的職責範圍,隻有尚書們能參與討論。


    溫老爺終於卸下重擔,長舒一口氣。


    離宮那日,溫以緹特意前來送行,他簡單叮囑幾句後,便匆匆返家。


    與此同時,京城某處酒肆二樓,杯盞交錯聲中,周小勇帶著虎子、大牛剛踏入包廂,便被此起彼伏的寒暄聲淹沒。


    六十餘名來自甘州的學子簇擁而上,其中八人通過會試,與周小勇一塊走進了殿試大門。


    從前甘州苦寒之地能有一兩人闖過會試關已是奇跡,今年這般盛況,眾人心裏都明鏡似的,若非當年溫以緹在甘州大興文治,哪有今日?


    “周兄!快上座!”為首的那人紅著眼眶拽住他胳膊,酒肆裏蒸騰的熱氣混著酒香,將每個人的麵孔熏得發亮。


    \"若不是你給所贈的考點,我們這群泥腿子哪能摸到殿試門檻?”


    眾人紛紛附和,杯盞碰得叮當響。


    周小勇擺了擺手,露出憨厚笑容:“使不得使不得!這些都是恩師的吩咐。咱們出自甘州同源本就該擰成一股繩。那些既是溫家的心意,自然要與諸位兄弟共享。日後若念著這份情,別忘了恩師和溫家便好。”


    話音未落,角落裏忽有人猛地起身,酒盞重重磕在桌上,濺出的酒水在木紋裏蜿蜒成溪:“我該死!當初還質疑溫大人一個女娃娃當知州能有什麽本事......”


    這人喉間哽咽,接連灌下三杯烈酒,嗆得眼眶通紅,“如今想來,真是豬油蒙了心!”


    包廂裏一時寂靜,唯有燭火劈啪作響。


    須臾,此起彼伏的歎息與碰杯聲再次炸開。


    周小勇見狀又加了一把火,“恩師說了,往後甘州子弟來京,溫家大門永遠敞開!哪怕今年未中,下次會試,隻要報上甘州二字,一定招待大家夥!”


    “溫大人大義!”聲浪掀得酒肆梁上的積塵簌簌落下,有人眼眶濕潤,有人重重捶著胸口,此起彼伏的讚譽中。


    “甘州再生父母”的唿聲此起彼伏。


    自踏入京城的那日起,周小勇便與甘州學子保持著密切聯絡。


    他深知溫以緹常掛在嘴邊的同鄉互助”四字分量幾何。同上甘州出身的寒門子弟,唯有抱團取暖,方能在這暗流湧動的朝堂爭得一席之地。


    無需溫以緹多言,他便主動擔起扶持同鄉的重任。


    許多甘州舉人因消息閉塞,若不是周小勇及時帶來關鍵訊息,告訴他們今年機會更大,怕是連備考時間都算不清楚。


    那時距離會試僅剩半月,若沒有這些消息,早就錯失此次良機。


    這份雪中送炭的情誼,眾人早已銘記於心。


    進京後的日子裏,從安排落腳之處,到組織文會切磋,周小勇事事盡心。


    有溫家做後盾,再加上溫老爺全力支持,他更是放開手腳,為溫以緹聚攏人脈。


    周小勇心裏清楚,在這官場下,收服文人之心才能在朝堂之上站穩腳跟,更何況溫以緹身為女官,更需要可靠的助力。


    功夫不負有心人,此次竟有八名甘州學子通過會試。即便最終隻是同進士出身,日後在朝堂上,也將成為溫以緹不可小覷的力量。


    周小勇已聽說溫以緹在朝堂上嶄露頭角,此刻便更需要培養自己的勢力。


    而這些來自甘州的寒門子弟,本就因出身低微難以立足,溫以緹的出現,恰似黑暗中的一盞明燈。


    對他們而言,緊緊追隨溫以緹,便是在這波譎雲詭的朝堂中謀生存、求發展的最佳選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官之女的富貴手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夏天吃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天吃啥並收藏小官之女的富貴手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