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溫以緹和趙錦年二人相處得愈發融洽,趙皇後滿心歡喜,當即命人準備午膳。


    範女官在門外即刻妥善安排,隨後,趙皇後向溫以緹詢問今日朝堂諸事細節,溫以緹一一詳盡作答。


    趙皇後聽後滿意點頭道:“不錯,今日這一出戲,既震懾了後宮那些蠢蠢欲動、別有用心之輩,也徹底坐穩了尚宮之位。”


    溫以緹頷首迴應,的確,自就任尚宮以來,表麵上眾人配合客氣,實則暗流湧動,管理難度極大。


    尚宮局倒還好,經她雷厲風行整治,以賞罰分明之策殺雞儆猴,很快便服服帖帖。


    但其餘五局卻難以馴服,所幸如今宮正司在握,她與崔嫣協作,從五局中擇取典型,才暫時壓製住各方異心。


    可她深知,要讓眾人真正心悅誠服,還需一場足以服眾的大作為。


    溫以緹本正愁無處尋覓良機,沒想到馮閣老一黨竟將這絕佳機會拱手相送,倒真是無心插柳。


    “當真是本宮出麵少了!”隻聽趙皇後將茶盞重重一擱,盞中茶湯晃出漣漪,“一個女官考核也敢弄出這麽多事,這群人真是好日子過膩了!”


    趙錦年見其眉間騰起煞氣,便知姑母要出手了,忙勸慰道:“姑母出出氣便好,其他懲戒之事侄兒自會處置,您隻管安心調養身子。”


    聞言,趙皇後眼底厲色稍褪,笑意又浮上眼角:“還是年兒貼心。”


    她笑著意味深長地瞥了溫以緹一眼,看得後者隻覺今日趙皇後的心情格外愉悅。


    趙皇後隨即正色問道:“女官考核結果何時能出?殿試將至,總得趕在那之前公布。”


    溫以緹頷首應答:“迴皇後娘娘,已近尾聲,仍按原計劃取四十人,足夠維持後宮運轉。”


    “這四十人,你要記住,至少半數要入你麾下。”趙皇後目光如炬,溫以緹明白對方話中的意思,立刻鄭重迴應:“娘娘放心,臣定不會讓後宮落入他人之手。”


    話題一轉,趙皇後又望向趙錦年,語氣凝重:“別看東宮那邊看似消停了,可一旦孝期過,太子必定會娶續弦。但依本宮看,顧家那丫頭勝算最大,若當上太子妃,怕是第一個要染指後宮之權。”


    趙錦年皺眉不解:“姑母,您坐鎮中宮,即便暫歇事務,還有貴妃協理,何至於此?”


    趙皇後苦笑著搖頭:“一來本宮身體每況愈下,二來哪有放著正牌太子妃不用,卻讓妾室掌事的道理?貴妃也畢竟不是正妻,外人議論暫且不論,便是陛下也難堵悠悠眾口。從前的太子妃出身低微,即便覬覦後宮管理權,卻始終不敢輕舉妄動。畢竟稍有越界,便會招致群起而攻。可顧家那丫頭...一定會怎麽做,她也有底氣這麽做!”


    趙皇後神色凝重,最後補充道:“畢竟,這可是陛下親自為太子挑選的太子妃!”


    此言一出,溫以緹與趙錦年皆是一怔,不約而同望向趙皇後。


    溫以緹心中暗自思忖,趙皇後所言與七王爺之前的不謀而合,卻更為詳實。


    細想之下,恐怕早在陛下調顧世子前往北方邊境取代封家時,這步便已落子布局,而安排顧琦入東宮為側妃,或許正是早料到了會有這一天。


    溫以緹自上次與正熙帝坦誠相談後,已大致摸清帝王心思。


    可越是深入了解,越是感到震驚。


    正熙帝明麵上…不,也不是明麵,是除去表象外容易讓人猜到的那一層,他為太子鋪路,已經給予各方助力。


    那之後呢?正熙帝又怎麽篩選?


    趙錦年目光凝重,低聲問道:“姑母,咱們下一步該如何應對?”


    趙皇後輕歎一聲,“顧家成為新太子妃母家已是定局,強行阻攔隻會惹人生疑。但若是毫無動作,反而會引人猜忌。”


    溫以緹心領神會,明白趙皇後是要暗中給顧家使絆子,拖延顧琦登上太子妃之位。


    趙皇後忽然看向溫以緹,語氣惋惜:“若不是陛下早有安排,本宮倒看好平西將軍之女。”


    邊瑩瑩?


    溫以緹心中猛地一緊,強作鎮定與趙皇後對視,她還以為對方察覺邊瑩瑩與自己的聯係。


    趙皇後倒是沒想那麽多,隻因邊良娣與溫以緹、趙錦年曾同在甘州,算有幾分淵源,便著重提了一嘴。


    她語氣帶著幾分感慨,言語間不自覺加重了分量。


    趙皇後繼續開口道:“那丫頭先前小產傷了根本,大夫斷言此生難再生育。”


    “什麽?”溫以緹忍不住驚唿出聲,這個隱秘消息連她都從未聽聞,她的眼底泛起一絲不易察覺的苦澀。


    邊瑩瑩於她而言,終究不是無關緊要的陌路人,甘州戰場上並肩殺敵的熱血,那些鮮活的記憶至今仍在心底翻湧。


    可再聯想起上次在東宮見到的邊瑩瑩的模樣,像是完全變了個人一般,


    曾經那個騎在馬上桀驁不馴卻又心係百姓的姑娘,如今卻被困在深宮裏,連身體的隱秘傷痛都要藏得嚴嚴實實。


    趙錦年也麵露驚愕。


    隻見趙皇後神色淡然地補充道:“此事一直秘而不宣,連陛下恐怕都不知內情,不過是一個良娣的身子,根本沒什麽人會在意。本宮之所以知道,也隻是恰巧當日為邊良娣診治的太醫…是本宮的人。”


    東宮裏,一眾人的目光,向來都是聚焦在太子妃與兩位側妃身上。


    良娣位份不高,本就鮮少有人關注,更遑論探究其身體狀況。


    若不是因為邊良娣乃是平西將軍之女,恐怕早如滄海一粟,淹沒在後宮眾人之中,無人提及。


    趙皇後當日得知這一隱秘,也僅是憑著她敏銳的意識,覺得這個消息說不定日後有用,才記了下來。


    溫以緹瞬間明白趙皇後用意,若能讓邊瑩瑩成為太子妃,太子將永無嫡子,這無疑是對東宮的沉重打擊。


    趙錦年眸光閃動,畢竟他曾與邊瑩瑩在甘州並肩作戰,在大慶女子中,能有半點領兵打仗經曆的本就鳳毛麟角,更何況是故人。


    趙錦年心中閃過一絲憐憫,可轉瞬便斂去情緒,意識到其中利害。


    若平西將軍知曉女兒在東宮遭此變故,恐怕也不會再全力支持太子。


    而姑母留著這個殺手鐧,顯然是要在關鍵時刻一擊製勝。


    就在三人各有所思時,範女官前來稟報午膳已備妥。


    趙皇後抬手示意,溫以緹與趙錦年連忙一左一右攙扶著她起身,也就沒有繼續聊下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官之女的富貴手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夏天吃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天吃啥並收藏小官之女的富貴手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