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花迴去後,春燕急匆匆趕來稟報。聽後崔氏握著茶盞的手微微一頓,盞中茶湯泛起細小漣漪。
“捷哥兒這是魔怔了不成?”她喃喃道。
溫家書香之家,即便家中妻妾眾多的他們大房,也從未有過為女色失了禮數的荒唐事。
如今竟要在家中打主意,更何況四花出身良籍,絕非能隨意納妾的丫鬟。
溫英捷雖為庶出三房的兒子,可溫昌茂如今官職不低,更應該好好教導孩子。
溫家好歹是詩禮傳家,斷不能做出這般有辱門楣之事。
崔氏沉吟片刻,輕聲吩咐:“叮囑四花今日之事事關溫家體麵,莫要往外說。”
若是傳揚出去,連累的可不止溫英捷一人。
春燕福了福身,脆聲道:“大奶奶放心,奴婢早同四花姑娘說過了,她心裏明白著呢。”
崔氏頷首示意,待春燕退下後,思忖著是否該將此事告知老爺。
此時天色尚早,溫老爺他們還未下值。
直到掌燈時分,溫老爺他們迴來,崔氏終於下定決心。
就算孫氏知曉後會怪她多事,可溫英捷行事如此乖張,今日覬覦四花,他日指不定還要鬧出什麽亂子。
溫家清譽,容不得半點玷汙。
正欲起身前往溫老爺和劉氏的院中,再派人去叫三爺時,卻見孫氏不請自來。
崔氏看著眼前腳步虛浮的孫氏,抬手示意丫鬟端來參茶。
熱氣氤氳間,兩人相對而坐。
自孫氏纏綿病榻後,家中倒清靜了不少。往昔她總愛攪弄是非,動輒鬧得雞犬不寧,害得崔氏疲於周旋,收拾三房留下的爛攤子。
如今望著她虛弱的模樣,崔氏心底竟泛起一絲複雜的情緒。
她不得不承認,孫氏生病後確實少了許多麻煩,但此刻看著這副病弱的姿態,多年的妯娌情分作祟,終究還是忍不住生出幾分不忍。
孫氏淺啜一口參茶,舌尖嚐到的醇厚藥香讓她眉梢微動。
想起三房那些寡淡的湯藥,心底泛起酸澀,都是溫家兒媳,崔氏房裏的好東西果然私藏了不少。
二人各懷心思,沉寂了好一會,崔氏還要趕著去主院兒,率先打破寧靜。
“不知三弟妹今日來有什麽事?”
孫氏將茶盞輕輕擱在案幾上,帕子掩唇抿了抿,抬眼望向崔氏時,眼底浮起一層水霧:“大嫂,你也知道,三房如今就指著捷哥兒這一根獨苗。”
她的聲音帶著幾分哽咽,“這孩子素來心性不定,讀書又不用功,同輩哥兒們裏就他還守著個童生功名......”
崔氏垂眸攪動著茶盞,看著浮沫聚了又散,始終未接話。
“可巧眼下有個法子,能讓捷哥兒收收性子。”孫氏突然劇烈咳嗽起來,指節攥著帕子微微發顫,“我這身子......實在經不起操心了。”
崔氏端茶的手頓了頓,茶麵映出孫氏虛弱卻暗藏算計的眉眼。
含姐兒嫁娶侯爵府後,可沒少讓孫氏操心,也沒見她說什麽。
崔氏抿著茶,任由滾燙的茶水在口中打轉。
崔氏挑了挑眉,茶盞輕叩桌麵發出脆響:“哦?是哪家大夫這般神奇?我定要多賞些銀錢,也給家中其他哥兒也調理調理。”
崔氏忽然輕笑出聲,笑聲清脆卻帶著幾分涼意。
孫氏不知道對方笑什麽,隻能繼續道開口:“大嫂說笑了,哪有這般神醫?我是想著......捷哥兒正是情竇初開的年紀,身邊該有個人陪著解悶,說不定能讓他收收心,好好來讀書。”
這話聽得崔氏眉峰狠狠一挑,剛十四歲就要納通房?這等荒唐事莫說書香門第,便是尋常人家也斷然做不出。
孫氏出身的孫家果然是沒落了,竟教出這般不知禮數的女兒。放著大好年華不潛心科考,反倒女色誤人子弟,日後還指望什麽功名?
便是要納通房,也該等有了功名在身,如今不過是個童生,這般胡鬧豈不是自毀前程?
想到此處,崔氏失望地搖頭,重重歎了口氣。
孫氏自然察覺到對方眼底的鄙夷,臉色青一陣白一陣,卻仍固執道:“他是我唯一的兒子,隻要能讓他好......”
“三弟妹。”崔氏打斷她的話,語重心長的開口道:“捷哥兒科舉不順,更該心無旁騖讀書。一旦沾染男女之事,隻怕再難收心,到時候耽誤的可是一輩子的前程啊!\"
孫氏嘴角不受控地抽搐兩下,眼底泛起薄怒:“大嫂,不過是收個通房,你何必上綱上線?哪家哥兒到了年紀不在屋裏放兩個人?不過是教他些人事道理,早收晚收又有何區別?”
她刻意將茶盞重重擱在案上,震得茶湯濺出些許。
崔氏眉峰高高挑起,孫氏現在也不想裝了,此刻額頭沁出薄汗,喘息聲有些粗重,糾纏著一會兒她身子就開始不適了。
“大嫂實不相瞞,新來的那個四花姑娘仰慕捷哥兒,巴巴兒想去他院裏伺候。捷哥兒對她也有意,你不妨做個成人之美,把這丫頭就給捷哥兒吧。”
孫氏語氣理所當然,仿佛討要的不過是件尋常物件。
崔氏聞言,喉頭湧上一股又氣又笑的荒唐感,若不是知曉四花平素恪守禮教的性子,怕是真要信了孫氏這番顛倒黑白的話。
見崔氏突然彎起唇角,孫氏皺著眉打量她泛著冷笑的麵容,語氣裏滿是狐疑:“大嫂你一直笑什麽?難不成是有什麽喜事?”
崔氏嘴角勾起一抹譏諷的弧度,眼中滿是輕蔑:“我笑有些人,竟能在如此光明正大地做起美夢,倒真是叫人大開眼界。”
孫氏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眼底騰起怒意:“大嫂這話是什麽意思?不過要個丫頭,何苦這般冷嘲熱諷?”
她挺直脊背,刻意抬高聲調,“如今三爺在老爺麵前正得寵,仕途又順遂,三房可不比大房差!”
話音未落,她的胸口已劇烈起伏,顯然被崔氏的態度徹底激怒。
崔氏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不想再與孫氏做無謂糾纏,直截了當地問:“你要四花究竟是給捷哥兒做妾,還是先當個通房丫頭?”
孫氏脫口而出:“自然是通房!捷哥兒尚未娶妻,哪能未婚納妾?”
話一出口,她便察覺崔氏麵色不善,想起四花與二丫頭的淵源,語氣不由得軟下來:“大嫂放心,等捷哥兒成了親,我一定將她抬為妾,不管有沒有孩子,我都說到做到。”
崔氏氣得冷笑,連連搖頭,隻覺孫氏病壞了腦子。“四花是正經良家姑娘,既非家生奴婢,放著明媒正娶的娘子不做,何苦來給個多年止步童生的公子做妾室?”
這話如同一把利刃,狠狠刺中孫氏的痛處。她臉色漲得通紅,拍案而起:“我念著你是大嫂,才好言相商,你怎能這般羞辱捷哥兒,我要去告訴老爺太太,你詛咒捷哥兒!”
“正好,一起去!”崔氏猛地起身,重重拍在桌上,茶盞都跟著震顫,“我本就打算同老爺、太太稟明此事。你可知今日捷哥兒竟在大庭廣眾之下對四花動手動腳?若不是丫鬟及時阻攔,咱們溫家的臉麵都要被他丟盡了!咱們這就去!”
“捷哥兒這是魔怔了不成?”她喃喃道。
溫家書香之家,即便家中妻妾眾多的他們大房,也從未有過為女色失了禮數的荒唐事。
如今竟要在家中打主意,更何況四花出身良籍,絕非能隨意納妾的丫鬟。
溫英捷雖為庶出三房的兒子,可溫昌茂如今官職不低,更應該好好教導孩子。
溫家好歹是詩禮傳家,斷不能做出這般有辱門楣之事。
崔氏沉吟片刻,輕聲吩咐:“叮囑四花今日之事事關溫家體麵,莫要往外說。”
若是傳揚出去,連累的可不止溫英捷一人。
春燕福了福身,脆聲道:“大奶奶放心,奴婢早同四花姑娘說過了,她心裏明白著呢。”
崔氏頷首示意,待春燕退下後,思忖著是否該將此事告知老爺。
此時天色尚早,溫老爺他們還未下值。
直到掌燈時分,溫老爺他們迴來,崔氏終於下定決心。
就算孫氏知曉後會怪她多事,可溫英捷行事如此乖張,今日覬覦四花,他日指不定還要鬧出什麽亂子。
溫家清譽,容不得半點玷汙。
正欲起身前往溫老爺和劉氏的院中,再派人去叫三爺時,卻見孫氏不請自來。
崔氏看著眼前腳步虛浮的孫氏,抬手示意丫鬟端來參茶。
熱氣氤氳間,兩人相對而坐。
自孫氏纏綿病榻後,家中倒清靜了不少。往昔她總愛攪弄是非,動輒鬧得雞犬不寧,害得崔氏疲於周旋,收拾三房留下的爛攤子。
如今望著她虛弱的模樣,崔氏心底竟泛起一絲複雜的情緒。
她不得不承認,孫氏生病後確實少了許多麻煩,但此刻看著這副病弱的姿態,多年的妯娌情分作祟,終究還是忍不住生出幾分不忍。
孫氏淺啜一口參茶,舌尖嚐到的醇厚藥香讓她眉梢微動。
想起三房那些寡淡的湯藥,心底泛起酸澀,都是溫家兒媳,崔氏房裏的好東西果然私藏了不少。
二人各懷心思,沉寂了好一會,崔氏還要趕著去主院兒,率先打破寧靜。
“不知三弟妹今日來有什麽事?”
孫氏將茶盞輕輕擱在案幾上,帕子掩唇抿了抿,抬眼望向崔氏時,眼底浮起一層水霧:“大嫂,你也知道,三房如今就指著捷哥兒這一根獨苗。”
她的聲音帶著幾分哽咽,“這孩子素來心性不定,讀書又不用功,同輩哥兒們裏就他還守著個童生功名......”
崔氏垂眸攪動著茶盞,看著浮沫聚了又散,始終未接話。
“可巧眼下有個法子,能讓捷哥兒收收性子。”孫氏突然劇烈咳嗽起來,指節攥著帕子微微發顫,“我這身子......實在經不起操心了。”
崔氏端茶的手頓了頓,茶麵映出孫氏虛弱卻暗藏算計的眉眼。
含姐兒嫁娶侯爵府後,可沒少讓孫氏操心,也沒見她說什麽。
崔氏抿著茶,任由滾燙的茶水在口中打轉。
崔氏挑了挑眉,茶盞輕叩桌麵發出脆響:“哦?是哪家大夫這般神奇?我定要多賞些銀錢,也給家中其他哥兒也調理調理。”
崔氏忽然輕笑出聲,笑聲清脆卻帶著幾分涼意。
孫氏不知道對方笑什麽,隻能繼續道開口:“大嫂說笑了,哪有這般神醫?我是想著......捷哥兒正是情竇初開的年紀,身邊該有個人陪著解悶,說不定能讓他收收心,好好來讀書。”
這話聽得崔氏眉峰狠狠一挑,剛十四歲就要納通房?這等荒唐事莫說書香門第,便是尋常人家也斷然做不出。
孫氏出身的孫家果然是沒落了,竟教出這般不知禮數的女兒。放著大好年華不潛心科考,反倒女色誤人子弟,日後還指望什麽功名?
便是要納通房,也該等有了功名在身,如今不過是個童生,這般胡鬧豈不是自毀前程?
想到此處,崔氏失望地搖頭,重重歎了口氣。
孫氏自然察覺到對方眼底的鄙夷,臉色青一陣白一陣,卻仍固執道:“他是我唯一的兒子,隻要能讓他好......”
“三弟妹。”崔氏打斷她的話,語重心長的開口道:“捷哥兒科舉不順,更該心無旁騖讀書。一旦沾染男女之事,隻怕再難收心,到時候耽誤的可是一輩子的前程啊!\"
孫氏嘴角不受控地抽搐兩下,眼底泛起薄怒:“大嫂,不過是收個通房,你何必上綱上線?哪家哥兒到了年紀不在屋裏放兩個人?不過是教他些人事道理,早收晚收又有何區別?”
她刻意將茶盞重重擱在案上,震得茶湯濺出些許。
崔氏眉峰高高挑起,孫氏現在也不想裝了,此刻額頭沁出薄汗,喘息聲有些粗重,糾纏著一會兒她身子就開始不適了。
“大嫂實不相瞞,新來的那個四花姑娘仰慕捷哥兒,巴巴兒想去他院裏伺候。捷哥兒對她也有意,你不妨做個成人之美,把這丫頭就給捷哥兒吧。”
孫氏語氣理所當然,仿佛討要的不過是件尋常物件。
崔氏聞言,喉頭湧上一股又氣又笑的荒唐感,若不是知曉四花平素恪守禮教的性子,怕是真要信了孫氏這番顛倒黑白的話。
見崔氏突然彎起唇角,孫氏皺著眉打量她泛著冷笑的麵容,語氣裏滿是狐疑:“大嫂你一直笑什麽?難不成是有什麽喜事?”
崔氏嘴角勾起一抹譏諷的弧度,眼中滿是輕蔑:“我笑有些人,竟能在如此光明正大地做起美夢,倒真是叫人大開眼界。”
孫氏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眼底騰起怒意:“大嫂這話是什麽意思?不過要個丫頭,何苦這般冷嘲熱諷?”
她挺直脊背,刻意抬高聲調,“如今三爺在老爺麵前正得寵,仕途又順遂,三房可不比大房差!”
話音未落,她的胸口已劇烈起伏,顯然被崔氏的態度徹底激怒。
崔氏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不想再與孫氏做無謂糾纏,直截了當地問:“你要四花究竟是給捷哥兒做妾,還是先當個通房丫頭?”
孫氏脫口而出:“自然是通房!捷哥兒尚未娶妻,哪能未婚納妾?”
話一出口,她便察覺崔氏麵色不善,想起四花與二丫頭的淵源,語氣不由得軟下來:“大嫂放心,等捷哥兒成了親,我一定將她抬為妾,不管有沒有孩子,我都說到做到。”
崔氏氣得冷笑,連連搖頭,隻覺孫氏病壞了腦子。“四花是正經良家姑娘,既非家生奴婢,放著明媒正娶的娘子不做,何苦來給個多年止步童生的公子做妾室?”
這話如同一把利刃,狠狠刺中孫氏的痛處。她臉色漲得通紅,拍案而起:“我念著你是大嫂,才好言相商,你怎能這般羞辱捷哥兒,我要去告訴老爺太太,你詛咒捷哥兒!”
“正好,一起去!”崔氏猛地起身,重重拍在桌上,茶盞都跟著震顫,“我本就打算同老爺、太太稟明此事。你可知今日捷哥兒竟在大庭廣眾之下對四花動手動腳?若不是丫鬟及時阻攔,咱們溫家的臉麵都要被他丟盡了!咱們這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