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宮宴開始
隨著宮門緩緩敞開,首先入場的是朝中位高權重,統一穿著最高品製紫色官服的諸位大臣們。
他們神色凝重,迅速走向自家眷屬所在之處。眾人剛剛站定,便被一陣宏大的聲響吸引。隻見嘉華殿的的大門緩緩徹底敞開。
厚重的殿門在吱呀聲中,一時間,宮女和太監們魚貫而入。
就在這時,裘總管邁著利落的步伐走進來,手中拂塵一甩,聲音尖銳而悠長:“陛下,皇後娘娘,貴妃娘娘,宸妃娘娘駕到!”這聲音在殿內迴蕩。
正熙帝身著明黃色龍袍,麵容威嚴中帶著幾分和藹,與趙皇後並肩緩緩走來。
趙皇後麵色紅潤,頭戴鳳冠,霞帔加身,舉手投足間盡顯母儀天下的風範。
溫以緹和趙錦年緊隨趙皇後其後左右。
溫家眾人的目光瞬間被吸引到趙皇後身邊的溫以緹身上。錦陽鄉君見到自家婆母緊緊的盯著一個方向,當即順著目光看去。
崔慧穎瞪大了眼睛,臉上滿是驚訝,“這真的是二表姐嗎?怎麽變化如此之大,渾身散發的氣度,比起她曾見過的皇室縣主,竟有過之而無不及 。”
錦陽鄉君眼中滿是欣賞與好奇,心中喃喃“看來這就是傳說的二姐姐了,果然名不虛傳!比起那些夫人、太太甚至宗室的女子,都毫不遜色,不愧是大慶第一位女知州。”
而眾人的目光,在被趙皇後這般康健的狀態所吸引的同時,又忍不住被她身旁那道格外年輕的身影所牽動。
往常在趙皇後身側的總是範尚宮和梅宮正二人,她們作為皇後的心腹近臣,在宮中也是響當當的人物。
可今日,她們兩個竟落在了後麵,取而代之的是一位年輕女官緊隨趙皇後左右,這著實令人感到新奇與詫異。
“她是誰?”
而有人恍然大悟,猛地想起,這不就是那位傳說中打破常規,前往地方任職的女官嗎?
另一邊麵如冠玉,劍眉星目,嘴角噙著一抹淡淡的笑意,渾身上下透著一種與生俱來的矜貴的趙錦年也被人注意起來。
兩人並肩站在趙皇後身邊,無論是身姿還是氣質,都極為相稱,活脫脫一對金童玉女。這畫麵落入眾人眼中,刹那間,竟讓不少人產生了一種錯覺,甚至隱隱懷疑,溫以緹莫不是被趙皇後許配給了安遠侯?
然而,這個念頭也僅僅在眾人腦海中一閃而過。下一刻,眾人便紛暗自嘲笑自己的荒唐。
畢竟,安遠侯可不是一般人。他身為世襲勳爵的侯爺,手中緊握兵權,在朝堂之上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哪怕是趙皇後也絕不可能將一個小小的女官賜婚給安遠侯當侯夫人。這樣的想法,簡直是天方夜譚。
眾人心中雖如此想著,但目光還是忍不住在溫以緹和趙錦年身上打轉。
隨即,眾人整齊一同行禮,聲音洪亮:“見過陛下,皇後娘娘。”
這聲音匯聚在一起,在大殿內久久迴蕩。
正熙帝麵帶溫和的笑意,牽著趙皇後的手,穩步走向大殿正上方的中央位置。
站定後,正熙帝微微抬手,聲音沉穩而有力地說道:“都平身吧,今日宮宴,不必多禮。”
眾人再次齊聲開口:“多謝陛下,皇後娘娘。”
聲音落下,趙錦年立刻走向趙皇後下邊最近的一個位置,動作優雅地緩緩坐下。
這是獨屬於皇後侄兒的榮耀,旁人眼中不禁流露出一絲羨慕。
而溫以緹則靜靜地站在趙皇後身後,範尚宮和梅宮正這迴也各自去旁處。
宮宴之上,即便是她們這些女官也得時時刻刻當值盯著,也就隻有溫以緹例外,被留了下來。
溫以緹自打進入殿內,一種難以言喻的激動瞬間湧上心頭。她佯裝不經意地用餘光迅速掃向四周,不停地搜尋著自己家人的身影。
人頭攢動,衣香鬢影,要在這眾多賓客中找到家裏人談何容易。
終於,當她站定在趙皇後身邊,微微調整角度,得以將大殿內的場景一覽無餘時,她看到了!
在大殿的一角,崔氏和溫老爺,以及白家中的溫以柔和小靈兒。
瞧見他們的那一刻,溫以緹嘴角不自覺地微微揚起,眼神中滿是溫柔與安心。
但她不能露出異樣,隻能依舊垂下頭,安靜地站在趙皇後身邊。
離溫以緹最近的趙錦年敏銳地察覺到了她情緒的異樣。不動聲色地掃視一眼四周,轉過頭,看向溫以緹眼中滿是心疼與憐惜。
很快,宮宴正式開始。正熙帝和趙皇後相繼起身,向眾人致辭。
隨著他們的話音落下,宮人們便開始忙碌起來。步伐穩健地將所用的菜品、酒水、點心等依次端上。
尚儀局與太常寺的眾人早已忙碌開來,他們神色專注,腳步匆匆。
尤其是其中的司樂司帶著太常寺下設的教坊司。從悠揚的笛簫到激昂的鼓瑟,還有舞伎們翩翩起舞。
眾人起初還隻是安靜地坐在正席之下,不過多時,熱鬧的敬酒環節便開始了。
首先上前的是以太子和太子妃為首,在他們之後,幾位王爺王妃、公主駙馬以及宗室們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恰到好處的笑容,口中說著吉祥話。
接著,內閣的閣老們和閣老夫人們也按順序前來敬酒。
其中,趙皇後神色淡淡,隻是應了太子和太子妃以及十一皇子和幾位閣老夫人的酒,對於其他人,僅僅是微微點頭示意。
而正熙帝則是滿臉笑意,一一應著眾人的敬酒,心情顯然十分愉悅。甚至每當吃到什麽不錯的菜時,他便立刻差遣身旁的太監,將菜品賜給下麵的官員。
得到賞賜的官員們欣喜若狂,連忙攜帶著一家老小,歡天喜地地來到宴會中央,對著正熙帝磕頭謝恩,感謝皇上的隆恩浩蕩。
酒過三巡,幾位王爺們興致愈發高漲,紛紛開始展現自己的才能,想要在皇上麵前博個好彩頭。他們說著各種吉祥話和俏皮話,哄得正熙帝笑的合不攏嘴。
這人老了,總愛迴憶往事,正熙帝也不例外。聊著聊著,話題便轉到了婚姻之事上。如今他的眾多孩子中,隻有十一皇子尚未婚配。
於是,正熙帝當場便詢問十一皇子喜歡什麽樣的姑娘。
宸妃當即心下一緊,十一皇子微微一愣,隨即臉上泛起紅暈,顯得有些羞澀,猶豫片刻後,才輕聲說出自己心中對未來王妃的期許。
之後,正熙帝又將目光投向幾位他平日裏較為重視的大臣,眾人心裏都明白,皇上此舉或許還有別的深意。
這些官員們反應各異,有的一聽到皇上詢問,頓時歡天喜地,迫不及待地介紹起自家未婚的姑娘、妹妹、侄女,口中滔滔不絕,將她們才情相貌、品性德行誇得天花亂墜。
有的則神色從容,不卑不亢地迴應著正熙帝的問題,還有的心中忐忑不安,身體微微顫抖。
畢竟所有人都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一旦所有皇子都婚配娶妻,便意味著真正的奪嫡之路即將開啟。
趙皇後身子一直不好,眾人都在暗自揣測,她可能隨時都會撒手人寰。
一旦到了那個時候,朝堂局勢便會變得微妙起來。太子雖身為儲君,目前也隻是掛著個淑妃之子,嚴格來說算不上嫡子。
隻要一天沒登上皇位,一切皆有可能發生變數。
幾位王爺表麵上和和氣氣,可私下裏誰又能保證沒有自己的心思呢?
他們一直都未曾真正低頭,對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都有著自己的盤算。
而溫以緹則是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裏,猜測陛下正熙帝此舉的用意。
正熙帝似乎談興正濃,說著說著,又突然問起趙錦年的情況。
隨著宮門緩緩敞開,首先入場的是朝中位高權重,統一穿著最高品製紫色官服的諸位大臣們。
他們神色凝重,迅速走向自家眷屬所在之處。眾人剛剛站定,便被一陣宏大的聲響吸引。隻見嘉華殿的的大門緩緩徹底敞開。
厚重的殿門在吱呀聲中,一時間,宮女和太監們魚貫而入。
就在這時,裘總管邁著利落的步伐走進來,手中拂塵一甩,聲音尖銳而悠長:“陛下,皇後娘娘,貴妃娘娘,宸妃娘娘駕到!”這聲音在殿內迴蕩。
正熙帝身著明黃色龍袍,麵容威嚴中帶著幾分和藹,與趙皇後並肩緩緩走來。
趙皇後麵色紅潤,頭戴鳳冠,霞帔加身,舉手投足間盡顯母儀天下的風範。
溫以緹和趙錦年緊隨趙皇後其後左右。
溫家眾人的目光瞬間被吸引到趙皇後身邊的溫以緹身上。錦陽鄉君見到自家婆母緊緊的盯著一個方向,當即順著目光看去。
崔慧穎瞪大了眼睛,臉上滿是驚訝,“這真的是二表姐嗎?怎麽變化如此之大,渾身散發的氣度,比起她曾見過的皇室縣主,竟有過之而無不及 。”
錦陽鄉君眼中滿是欣賞與好奇,心中喃喃“看來這就是傳說的二姐姐了,果然名不虛傳!比起那些夫人、太太甚至宗室的女子,都毫不遜色,不愧是大慶第一位女知州。”
而眾人的目光,在被趙皇後這般康健的狀態所吸引的同時,又忍不住被她身旁那道格外年輕的身影所牽動。
往常在趙皇後身側的總是範尚宮和梅宮正二人,她們作為皇後的心腹近臣,在宮中也是響當當的人物。
可今日,她們兩個竟落在了後麵,取而代之的是一位年輕女官緊隨趙皇後左右,這著實令人感到新奇與詫異。
“她是誰?”
而有人恍然大悟,猛地想起,這不就是那位傳說中打破常規,前往地方任職的女官嗎?
另一邊麵如冠玉,劍眉星目,嘴角噙著一抹淡淡的笑意,渾身上下透著一種與生俱來的矜貴的趙錦年也被人注意起來。
兩人並肩站在趙皇後身邊,無論是身姿還是氣質,都極為相稱,活脫脫一對金童玉女。這畫麵落入眾人眼中,刹那間,竟讓不少人產生了一種錯覺,甚至隱隱懷疑,溫以緹莫不是被趙皇後許配給了安遠侯?
然而,這個念頭也僅僅在眾人腦海中一閃而過。下一刻,眾人便紛暗自嘲笑自己的荒唐。
畢竟,安遠侯可不是一般人。他身為世襲勳爵的侯爺,手中緊握兵權,在朝堂之上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哪怕是趙皇後也絕不可能將一個小小的女官賜婚給安遠侯當侯夫人。這樣的想法,簡直是天方夜譚。
眾人心中雖如此想著,但目光還是忍不住在溫以緹和趙錦年身上打轉。
隨即,眾人整齊一同行禮,聲音洪亮:“見過陛下,皇後娘娘。”
這聲音匯聚在一起,在大殿內久久迴蕩。
正熙帝麵帶溫和的笑意,牽著趙皇後的手,穩步走向大殿正上方的中央位置。
站定後,正熙帝微微抬手,聲音沉穩而有力地說道:“都平身吧,今日宮宴,不必多禮。”
眾人再次齊聲開口:“多謝陛下,皇後娘娘。”
聲音落下,趙錦年立刻走向趙皇後下邊最近的一個位置,動作優雅地緩緩坐下。
這是獨屬於皇後侄兒的榮耀,旁人眼中不禁流露出一絲羨慕。
而溫以緹則靜靜地站在趙皇後身後,範尚宮和梅宮正這迴也各自去旁處。
宮宴之上,即便是她們這些女官也得時時刻刻當值盯著,也就隻有溫以緹例外,被留了下來。
溫以緹自打進入殿內,一種難以言喻的激動瞬間湧上心頭。她佯裝不經意地用餘光迅速掃向四周,不停地搜尋著自己家人的身影。
人頭攢動,衣香鬢影,要在這眾多賓客中找到家裏人談何容易。
終於,當她站定在趙皇後身邊,微微調整角度,得以將大殿內的場景一覽無餘時,她看到了!
在大殿的一角,崔氏和溫老爺,以及白家中的溫以柔和小靈兒。
瞧見他們的那一刻,溫以緹嘴角不自覺地微微揚起,眼神中滿是溫柔與安心。
但她不能露出異樣,隻能依舊垂下頭,安靜地站在趙皇後身邊。
離溫以緹最近的趙錦年敏銳地察覺到了她情緒的異樣。不動聲色地掃視一眼四周,轉過頭,看向溫以緹眼中滿是心疼與憐惜。
很快,宮宴正式開始。正熙帝和趙皇後相繼起身,向眾人致辭。
隨著他們的話音落下,宮人們便開始忙碌起來。步伐穩健地將所用的菜品、酒水、點心等依次端上。
尚儀局與太常寺的眾人早已忙碌開來,他們神色專注,腳步匆匆。
尤其是其中的司樂司帶著太常寺下設的教坊司。從悠揚的笛簫到激昂的鼓瑟,還有舞伎們翩翩起舞。
眾人起初還隻是安靜地坐在正席之下,不過多時,熱鬧的敬酒環節便開始了。
首先上前的是以太子和太子妃為首,在他們之後,幾位王爺王妃、公主駙馬以及宗室們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恰到好處的笑容,口中說著吉祥話。
接著,內閣的閣老們和閣老夫人們也按順序前來敬酒。
其中,趙皇後神色淡淡,隻是應了太子和太子妃以及十一皇子和幾位閣老夫人的酒,對於其他人,僅僅是微微點頭示意。
而正熙帝則是滿臉笑意,一一應著眾人的敬酒,心情顯然十分愉悅。甚至每當吃到什麽不錯的菜時,他便立刻差遣身旁的太監,將菜品賜給下麵的官員。
得到賞賜的官員們欣喜若狂,連忙攜帶著一家老小,歡天喜地地來到宴會中央,對著正熙帝磕頭謝恩,感謝皇上的隆恩浩蕩。
酒過三巡,幾位王爺們興致愈發高漲,紛紛開始展現自己的才能,想要在皇上麵前博個好彩頭。他們說著各種吉祥話和俏皮話,哄得正熙帝笑的合不攏嘴。
這人老了,總愛迴憶往事,正熙帝也不例外。聊著聊著,話題便轉到了婚姻之事上。如今他的眾多孩子中,隻有十一皇子尚未婚配。
於是,正熙帝當場便詢問十一皇子喜歡什麽樣的姑娘。
宸妃當即心下一緊,十一皇子微微一愣,隨即臉上泛起紅暈,顯得有些羞澀,猶豫片刻後,才輕聲說出自己心中對未來王妃的期許。
之後,正熙帝又將目光投向幾位他平日裏較為重視的大臣,眾人心裏都明白,皇上此舉或許還有別的深意。
這些官員們反應各異,有的一聽到皇上詢問,頓時歡天喜地,迫不及待地介紹起自家未婚的姑娘、妹妹、侄女,口中滔滔不絕,將她們才情相貌、品性德行誇得天花亂墜。
有的則神色從容,不卑不亢地迴應著正熙帝的問題,還有的心中忐忑不安,身體微微顫抖。
畢竟所有人都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一旦所有皇子都婚配娶妻,便意味著真正的奪嫡之路即將開啟。
趙皇後身子一直不好,眾人都在暗自揣測,她可能隨時都會撒手人寰。
一旦到了那個時候,朝堂局勢便會變得微妙起來。太子雖身為儲君,目前也隻是掛著個淑妃之子,嚴格來說算不上嫡子。
隻要一天沒登上皇位,一切皆有可能發生變數。
幾位王爺表麵上和和氣氣,可私下裏誰又能保證沒有自己的心思呢?
他們一直都未曾真正低頭,對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都有著自己的盤算。
而溫以緹則是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裏,猜測陛下正熙帝此舉的用意。
正熙帝似乎談興正濃,說著說著,又突然問起趙錦年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