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劉氏病了
一旁的趙錦年也察覺到了什麽,他嘴角噙著溫和的笑意,不著痕跡地打著圓場。
“溫司言,你就安心收著吧。”趙錦年的聲音不高不低,“這是皇後娘娘特意感謝你在甘州時全力相助我的賞賜,別多想,沒什麽顧慮的。””
趙錦年這般說,這賞賜可就有了正經的來頭。
溫以緹看向趙錦年與之換了個眼神,畢竟趙皇後賜的不得不拿,可這收下的緣由,確實得明明白白。
溫司言微微欠身,神色恭敬,朗聲道:“如此,那臣就都收下了。多謝皇後娘娘和侯爺體恤。”
趙皇後瞧著趙錦年與溫以緹這般默契和諧的模樣,心中滿是歡喜。
她眼中笑意盈盈,親昵地拉住他們兩人的胳膊,說道:“快些,宮宴都要開始了,可別誤了時辰。”
嘉華殿內,五品以上官員身著官服,依次步入大殿。他們的官服色彩分明,繡紋精致,從緋色到紫色,品級高低一目了然。
命婦們則身著朝服,以鮮豔的綢緞為底,用金絲銀線繡著牡丹、芍藥等繁花,領口、袖口處的滾邊精致無比。
發間的鳳釵、步搖璀璨奪目,各種玉佩、香囊等配飾掛在腰間,隨著她們的走動,散發出淡淡的香氣,混合著殿內的熏香,彌漫在整個殿內。
殿內熱鬧非凡,眾人互相寒暄、行禮。
一時間,問候聲、歡笑聲交織在一起,氣氛熱烈而融洽。
“母親!”溫以柔站在人群之中,目光敏銳,一眼便瞧見了不遠處剛到現場的崔氏。她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興奮地牽著一個女娃娃迎去。
這女娃娃模樣十分剔透可愛,臉蛋圓圓的,泛著健康的粉潤色澤 。她胖乎乎的小手,時不時揉一揉那雙靈動的大眼睛。
頭上梳著雙丫髻,以金絲纏就的小巧發圈固定,髻上各簪著一支鑲嵌紅寶石的蝴蝶發簪,紅寶石明豔奪目,隨著她的動作微微晃動。
身上穿著一襲月白色繡牡丹的錦緞小襖,領口與袖口處皆鑲著柔軟的白色狐毛,精致的牡丹刺繡用的是五彩絲線。下搭一條鵝黃色的百褶羅裙,裙擺繡著一圈淡藍色的海浪紋,煞是可愛。
崔氏聽到唿喚,她立即轉過身,帶著身邊女子朝著溫以柔走去。
盡管溫以柔目前身無任何誥命封號,但她身為勳爵家的兒媳,身份矜貴,依舊會被邀請參與宮宴。
她身著一襲月白色蜀錦長裙,裙擺及袖口處用細膩的銀線勾勒出精致的纏枝蓮紋,紋路若隱若現。領口處,一枚溫潤的羊脂玉佩恰到好處地垂落,玉質瑩潤,與月白錦緞相互映襯,更添幾分素雅高潔。外搭一件淡煙色的薄紗披風,輕柔如煙。
她的發式簡潔而不失典雅,烏發鬆鬆挽起,一支翡翠鑲銀簪子斜插其中,簪頭的翡翠瑩潤碧綠,散發著柔和的光澤,耳際,一對珍珠耳墜輕輕晃動,圓潤的珍珠襯得她肌膚勝雪,更顯雍容。
溫以柔立在熙攘的殿中,盡管是一身素淨裝扮,卻難掩周身風華,令人移不開眼。
在崔氏身旁的,正是錦陽鄉君蕭靜宜。她長相雖僅屬中等,稱不上驚豔,麵容白皙如雪,眉眼間溫婉盡顯,嘴角微微上揚。
身著一襲彰顯鄉君品級的宮裝,月白色錦緞為底,其上用銀線繡滿繁複精致的纏枝蓮紋,領口與袖口以淡粉色絲線勾勒出細膩的花紋,更添幾分柔美。
錦陽鄉君隨著崔氏來到溫一柔身旁,她先是微微頓住腳步,而後福身準備行禮。
以她鄉君的身份,又是宗室出身,依照常理,該是溫以柔這個伯學府的奶奶率先向她行禮。
可許是錦陽鄉君希望與溫以柔更為親近,又或許是念及自己身為弟媳的身份,想要表達敬重,這才如此。
溫以柔何等聰慧有眼色,哪裏能真讓她行禮。早在錦陽鄉君剛有動作之時,便迅速伸出雙手,穩穩地扶住她的雙臂,臉上笑意盈盈,連忙屈身,說道:“弟妹,快別這樣,咱們之間可不用這般客氣。”
說罷,她便與錦陽鄉君一同緩緩直起身來,兩人相視而笑,眼神中滿是親昵。
說完,溫以柔靠近崔氏,輕聲問道:“母親,祖母今日沒來嗎?”
提及劉氏,崔氏微微歎了口氣。
劉氏如今身為禮部侍郎之妻,身份貴重,時常收到各家的宴請。隻是她年紀大了,愈發不愛走動。
最關鍵是劉氏的出身,在一眾高居要職官員的家眷裏,她的娘家的門第著實不高,總覺得自己與她們格格不入。
每當與那些出身名門的官眷們相處,劉氏內心深處的自卑便悄然滋生。她們談論著家族的曆史、盤根錯節的關係,言語間滿是底氣與自信。可這些對劉氏來說,太過遙遠。
這種強烈的對比,讓她下意識地選擇逃避,不愛與她們走動。
不僅如此,那些官眷們聊天時,時常讓劉氏聽得一頭霧水,每次換來的是尷尬與沉默,
於劉氏而言,與如今身邊這些出身名門、高高在上的官眷周旋,遠比不上與曾經的鄰居街坊,小官家的官眷們相處來得自在,打從心底裏感到愉悅。
可如今,溫家門第漸高,身份地位今非昔比。劉氏深知自己的言行舉止不再僅僅代表個人,稍有不慎就可能給身為吏部侍郎的老爺抹黑。
每次想要像從前一樣,隨性地去找那些舊相識敘敘舊,她都得再三思量,種種顧慮,久而久之,也成了劉氏便不愛出門的原因。
崔氏眼中閃過一絲擔憂,開口說道,“前些日子,你祖母生了場病,到現在身子還沒完全好利索,便告病在家中安心休養。”
聽聞劉氏生病,溫以柔的臉上瞬間浮現出擔憂之色,眉頭輕皺,急切地對崔氏說:“那祖母的身子如何?我迴府後尋些上好的補藥,給祖母送去…”
崔氏見狀,連忙伸出手,輕輕拍了拍溫以柔的手臂,安撫道:“不用這般著急,你祖母就是上了年紀,這幾年身體不如從前,小毛病時有發生,並無大礙。大夫也瞧過了,按時服藥調養著就行,你如今懷著身孕,可別為這些事太過操勞,把自己累著了。”
一旁的趙錦年也察覺到了什麽,他嘴角噙著溫和的笑意,不著痕跡地打著圓場。
“溫司言,你就安心收著吧。”趙錦年的聲音不高不低,“這是皇後娘娘特意感謝你在甘州時全力相助我的賞賜,別多想,沒什麽顧慮的。””
趙錦年這般說,這賞賜可就有了正經的來頭。
溫以緹看向趙錦年與之換了個眼神,畢竟趙皇後賜的不得不拿,可這收下的緣由,確實得明明白白。
溫司言微微欠身,神色恭敬,朗聲道:“如此,那臣就都收下了。多謝皇後娘娘和侯爺體恤。”
趙皇後瞧著趙錦年與溫以緹這般默契和諧的模樣,心中滿是歡喜。
她眼中笑意盈盈,親昵地拉住他們兩人的胳膊,說道:“快些,宮宴都要開始了,可別誤了時辰。”
嘉華殿內,五品以上官員身著官服,依次步入大殿。他們的官服色彩分明,繡紋精致,從緋色到紫色,品級高低一目了然。
命婦們則身著朝服,以鮮豔的綢緞為底,用金絲銀線繡著牡丹、芍藥等繁花,領口、袖口處的滾邊精致無比。
發間的鳳釵、步搖璀璨奪目,各種玉佩、香囊等配飾掛在腰間,隨著她們的走動,散發出淡淡的香氣,混合著殿內的熏香,彌漫在整個殿內。
殿內熱鬧非凡,眾人互相寒暄、行禮。
一時間,問候聲、歡笑聲交織在一起,氣氛熱烈而融洽。
“母親!”溫以柔站在人群之中,目光敏銳,一眼便瞧見了不遠處剛到現場的崔氏。她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興奮地牽著一個女娃娃迎去。
這女娃娃模樣十分剔透可愛,臉蛋圓圓的,泛著健康的粉潤色澤 。她胖乎乎的小手,時不時揉一揉那雙靈動的大眼睛。
頭上梳著雙丫髻,以金絲纏就的小巧發圈固定,髻上各簪著一支鑲嵌紅寶石的蝴蝶發簪,紅寶石明豔奪目,隨著她的動作微微晃動。
身上穿著一襲月白色繡牡丹的錦緞小襖,領口與袖口處皆鑲著柔軟的白色狐毛,精致的牡丹刺繡用的是五彩絲線。下搭一條鵝黃色的百褶羅裙,裙擺繡著一圈淡藍色的海浪紋,煞是可愛。
崔氏聽到唿喚,她立即轉過身,帶著身邊女子朝著溫以柔走去。
盡管溫以柔目前身無任何誥命封號,但她身為勳爵家的兒媳,身份矜貴,依舊會被邀請參與宮宴。
她身著一襲月白色蜀錦長裙,裙擺及袖口處用細膩的銀線勾勒出精致的纏枝蓮紋,紋路若隱若現。領口處,一枚溫潤的羊脂玉佩恰到好處地垂落,玉質瑩潤,與月白錦緞相互映襯,更添幾分素雅高潔。外搭一件淡煙色的薄紗披風,輕柔如煙。
她的發式簡潔而不失典雅,烏發鬆鬆挽起,一支翡翠鑲銀簪子斜插其中,簪頭的翡翠瑩潤碧綠,散發著柔和的光澤,耳際,一對珍珠耳墜輕輕晃動,圓潤的珍珠襯得她肌膚勝雪,更顯雍容。
溫以柔立在熙攘的殿中,盡管是一身素淨裝扮,卻難掩周身風華,令人移不開眼。
在崔氏身旁的,正是錦陽鄉君蕭靜宜。她長相雖僅屬中等,稱不上驚豔,麵容白皙如雪,眉眼間溫婉盡顯,嘴角微微上揚。
身著一襲彰顯鄉君品級的宮裝,月白色錦緞為底,其上用銀線繡滿繁複精致的纏枝蓮紋,領口與袖口以淡粉色絲線勾勒出細膩的花紋,更添幾分柔美。
錦陽鄉君隨著崔氏來到溫一柔身旁,她先是微微頓住腳步,而後福身準備行禮。
以她鄉君的身份,又是宗室出身,依照常理,該是溫以柔這個伯學府的奶奶率先向她行禮。
可許是錦陽鄉君希望與溫以柔更為親近,又或許是念及自己身為弟媳的身份,想要表達敬重,這才如此。
溫以柔何等聰慧有眼色,哪裏能真讓她行禮。早在錦陽鄉君剛有動作之時,便迅速伸出雙手,穩穩地扶住她的雙臂,臉上笑意盈盈,連忙屈身,說道:“弟妹,快別這樣,咱們之間可不用這般客氣。”
說罷,她便與錦陽鄉君一同緩緩直起身來,兩人相視而笑,眼神中滿是親昵。
說完,溫以柔靠近崔氏,輕聲問道:“母親,祖母今日沒來嗎?”
提及劉氏,崔氏微微歎了口氣。
劉氏如今身為禮部侍郎之妻,身份貴重,時常收到各家的宴請。隻是她年紀大了,愈發不愛走動。
最關鍵是劉氏的出身,在一眾高居要職官員的家眷裏,她的娘家的門第著實不高,總覺得自己與她們格格不入。
每當與那些出身名門的官眷們相處,劉氏內心深處的自卑便悄然滋生。她們談論著家族的曆史、盤根錯節的關係,言語間滿是底氣與自信。可這些對劉氏來說,太過遙遠。
這種強烈的對比,讓她下意識地選擇逃避,不愛與她們走動。
不僅如此,那些官眷們聊天時,時常讓劉氏聽得一頭霧水,每次換來的是尷尬與沉默,
於劉氏而言,與如今身邊這些出身名門、高高在上的官眷周旋,遠比不上與曾經的鄰居街坊,小官家的官眷們相處來得自在,打從心底裏感到愉悅。
可如今,溫家門第漸高,身份地位今非昔比。劉氏深知自己的言行舉止不再僅僅代表個人,稍有不慎就可能給身為吏部侍郎的老爺抹黑。
每次想要像從前一樣,隨性地去找那些舊相識敘敘舊,她都得再三思量,種種顧慮,久而久之,也成了劉氏便不愛出門的原因。
崔氏眼中閃過一絲擔憂,開口說道,“前些日子,你祖母生了場病,到現在身子還沒完全好利索,便告病在家中安心休養。”
聽聞劉氏生病,溫以柔的臉上瞬間浮現出擔憂之色,眉頭輕皺,急切地對崔氏說:“那祖母的身子如何?我迴府後尋些上好的補藥,給祖母送去…”
崔氏見狀,連忙伸出手,輕輕拍了拍溫以柔的手臂,安撫道:“不用這般著急,你祖母就是上了年紀,這幾年身體不如從前,小毛病時有發生,並無大礙。大夫也瞧過了,按時服藥調養著就行,你如今懷著身孕,可別為這些事太過操勞,把自己累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