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隻覺得臉上一陣滾燙,讓他一時有些下不來台,他微微低著頭,臉色漲紅,緊咬下唇,雙手不自覺地攥成拳頭,手背上青筋暴起。
周圍的宮人見狀,皆嚇得大氣都不敢出,匆匆退至外麵,生怕被太子遷怒,日後找他們麻煩。
趙皇後冷冷地看著跪在地上的太子,眼神中沒有絲毫的憐憫,她絕不允許太子的手越伸越長。
“你身為太子,卻連東宮的人都管不好,那些亂七八糟的消息竟傳得滿宮皆知,成何體統?”趙皇後依舊沒有給太子留絲毫情麵,劈頭蓋臉便是一頓訓斥。
可她病體纏綿,孱弱不堪,話音剛拔高,便喘的上不來氣。
太子跪在地上心中又氣又怒,可當他抬眼,瞥見皇後那病弱的模樣,心中不禁一陣惶恐。
父皇向來敬重趙皇後,若知曉自己惹她生氣,必定饒不了他。
更何況,這女人還不能死,不然他就得被逼守孝,處處受限製,自己還得依仗著她呢。
想到這兒,太子眼中的怨憤悄然隱去,換上一副恭順的神情,快步上前,連連認錯,承諾會立即處理此事。
迴到東宮後,太子不敢有絲毫懈怠,迅速著手調查謠言的源頭,嚴懲相關之人。
沒過幾日,那些喧囂一時的謠言也如被利刃斬斷一般,戛然而止。
不過此事還遠沒有結束,沒過幾日一則驚人的消息便如野火般在後宮迅速蔓延開來。
那就是太子在接連寵幸了兩名小宮女。
消息傳的以至於連壓下的機會都沒有,一時之間,無論是妃嬪們,還是女官、宮女太監們都在悄悄議論著這件事。
很快,這件事就傳入了正熙帝的耳中。
在朝堂之上,頓時龍顏大怒。將太子訓斥了一番。
“身為太子,本應以身作則,心懷天下,卻做出這等荒唐之舉,成何體統!”
在眾目睽睽之下,正熙帝毫不留情地將太子禁足在東宮內,命他好好反省過錯。
這突如其來的懲處,讓太子在滿朝文武麵前顏麵盡失,隻能灰溜溜地退下。
經此一事,太子倒是消停了許多,再也沒有精力和心思來糾纏溫以緹。
太子妃與顧琦倒是多次邀請溫以緹前往東宮做客,可都被她以宮宴將至、差事繁忙為由婉拒。
她身為司言司的六品女官,雖官職不算高,但掌管宮廷內外言語傳達,也算是舉足輕重,怎能任由他人隨意擺布。
自始至終,溫以緹都未曾出麵,隻是靜靜地看著這一切的發生。
太子以為憑那點手段就能逼迫她與之同流合汙,未免也太小瞧她了。
不過…那兩名小宮女之事,當真是趙皇後做的?
溫以緹總感覺不像是趙皇後的手筆…若不是她,那又會是誰呢?
此次宮宴作為今年最後一場宴會,備受矚目,籌備得格外隆重。
因初冬天寒,宴會便設在宮中最大的宮殿嘉華殿。
宴會當日,宮殿內張燈結彩,雕梁畫棟被華麗的綢緞裝點得愈發氣派。
碩大的宮燈高懸,柔和的光線灑下,映照著殿內的每一處角落。
宮殿正前方,擺放著一張巨大的雕花檀木桌,那是皇帝與皇後的主座,桌椅皆以明黃色錦緞鋪墊,彰顯著尊貴。
五品以上的官員和命婦們皆身著朝服,步入殿內。
正熙帝和趙皇後年事漸高,有些特別的日子倒也喜歡這種場合。
今日,趙皇後便早早地差人喚溫以緹來坤寧宮。
殿內,宮女們正忙碌地穿梭著。
隻見趙皇後端坐在銅鏡前,身旁的女官和宮女們輕手輕腳地為她梳妝。
她身著一襲鳳袍,麵料雖華貴卻不失穩重,暗沉的底色上,金線繡就的鳳凰栩栩如生。
鳳冠穩穩地置於她頭頂,其上的彩色寶石並非那種張揚的奪目,而是溫潤的光澤。
她的妝容精致而淡雅,沒有過多豔麗色彩的堆砌,隻是恰到好處地修飾出眉眼間的端莊。歲月在她臉上留下了淺淺的皺紋,可當她抬眸,眼中的威嚴與母儀天下的氣度絲毫不減。
令人詫異的是,往昔那久病纏身的病態竟已消退許多。不再是麵色蒼白、身形孱弱,如今的她,麵色雖不似紅潤,卻也透著幾分康健,隻是大病初愈的模樣。
“溫司言,你看本宮今日如何?”趙皇後穿戴妥當後,透過眼前明亮的銅鏡看向反射出的溫以緹,輕聲開口問道。
溫以緹見狀,立刻款步上前,微微欠身,由衷讚歎道:“皇後娘娘今日當真容光煥發,儀態萬千。”
溫以緹心中也有些苦澀。她實在想不明白,趙皇後為何這麽早就將她召至坤寧宮。
像孔司言早已帶領司言司的眾人,按照正熙帝和趙皇後的吩咐,前往宴會現場,忙著接引眾人。
而她卻隻能在這裏,看著範尚宮和梅宮正在趙皇後身邊奉承,臉上掛著幹巴巴的笑容。
聽到溫以緹的迴答,範尚宮和梅宮正也不知是滿意還是不滿意,臉上浮現出一抹難以名狀的神色。
趙皇後靜靜地聽完溫以緹的誇讚,沒有多做評論,隻是淡然開口:“走吧,時辰不早了。”
溫以緹立刻應了一聲,這時,她敏銳地察覺到,範尚宮和梅宮正都沒有上前攙扶趙皇後的意思。
一瞬間她便明白了,於是,她急忙小步上前走到趙皇後身邊,動作輕柔且恭敬地伸出手,穩穩地攙扶住趙皇後的手臂,微微彎下身子,時刻準備著配合步伐。
見溫以緹如如此懂得臉色,後麵的範尚宮和梅宮正淺笑了一下。
不過她們沒走多遠,溫以緹敏銳地察覺到趙皇後異樣的情緒,她下意識地順著趙皇後的目光望去。
周圍的宮人見狀,皆嚇得大氣都不敢出,匆匆退至外麵,生怕被太子遷怒,日後找他們麻煩。
趙皇後冷冷地看著跪在地上的太子,眼神中沒有絲毫的憐憫,她絕不允許太子的手越伸越長。
“你身為太子,卻連東宮的人都管不好,那些亂七八糟的消息竟傳得滿宮皆知,成何體統?”趙皇後依舊沒有給太子留絲毫情麵,劈頭蓋臉便是一頓訓斥。
可她病體纏綿,孱弱不堪,話音剛拔高,便喘的上不來氣。
太子跪在地上心中又氣又怒,可當他抬眼,瞥見皇後那病弱的模樣,心中不禁一陣惶恐。
父皇向來敬重趙皇後,若知曉自己惹她生氣,必定饒不了他。
更何況,這女人還不能死,不然他就得被逼守孝,處處受限製,自己還得依仗著她呢。
想到這兒,太子眼中的怨憤悄然隱去,換上一副恭順的神情,快步上前,連連認錯,承諾會立即處理此事。
迴到東宮後,太子不敢有絲毫懈怠,迅速著手調查謠言的源頭,嚴懲相關之人。
沒過幾日,那些喧囂一時的謠言也如被利刃斬斷一般,戛然而止。
不過此事還遠沒有結束,沒過幾日一則驚人的消息便如野火般在後宮迅速蔓延開來。
那就是太子在接連寵幸了兩名小宮女。
消息傳的以至於連壓下的機會都沒有,一時之間,無論是妃嬪們,還是女官、宮女太監們都在悄悄議論著這件事。
很快,這件事就傳入了正熙帝的耳中。
在朝堂之上,頓時龍顏大怒。將太子訓斥了一番。
“身為太子,本應以身作則,心懷天下,卻做出這等荒唐之舉,成何體統!”
在眾目睽睽之下,正熙帝毫不留情地將太子禁足在東宮內,命他好好反省過錯。
這突如其來的懲處,讓太子在滿朝文武麵前顏麵盡失,隻能灰溜溜地退下。
經此一事,太子倒是消停了許多,再也沒有精力和心思來糾纏溫以緹。
太子妃與顧琦倒是多次邀請溫以緹前往東宮做客,可都被她以宮宴將至、差事繁忙為由婉拒。
她身為司言司的六品女官,雖官職不算高,但掌管宮廷內外言語傳達,也算是舉足輕重,怎能任由他人隨意擺布。
自始至終,溫以緹都未曾出麵,隻是靜靜地看著這一切的發生。
太子以為憑那點手段就能逼迫她與之同流合汙,未免也太小瞧她了。
不過…那兩名小宮女之事,當真是趙皇後做的?
溫以緹總感覺不像是趙皇後的手筆…若不是她,那又會是誰呢?
此次宮宴作為今年最後一場宴會,備受矚目,籌備得格外隆重。
因初冬天寒,宴會便設在宮中最大的宮殿嘉華殿。
宴會當日,宮殿內張燈結彩,雕梁畫棟被華麗的綢緞裝點得愈發氣派。
碩大的宮燈高懸,柔和的光線灑下,映照著殿內的每一處角落。
宮殿正前方,擺放著一張巨大的雕花檀木桌,那是皇帝與皇後的主座,桌椅皆以明黃色錦緞鋪墊,彰顯著尊貴。
五品以上的官員和命婦們皆身著朝服,步入殿內。
正熙帝和趙皇後年事漸高,有些特別的日子倒也喜歡這種場合。
今日,趙皇後便早早地差人喚溫以緹來坤寧宮。
殿內,宮女們正忙碌地穿梭著。
隻見趙皇後端坐在銅鏡前,身旁的女官和宮女們輕手輕腳地為她梳妝。
她身著一襲鳳袍,麵料雖華貴卻不失穩重,暗沉的底色上,金線繡就的鳳凰栩栩如生。
鳳冠穩穩地置於她頭頂,其上的彩色寶石並非那種張揚的奪目,而是溫潤的光澤。
她的妝容精致而淡雅,沒有過多豔麗色彩的堆砌,隻是恰到好處地修飾出眉眼間的端莊。歲月在她臉上留下了淺淺的皺紋,可當她抬眸,眼中的威嚴與母儀天下的氣度絲毫不減。
令人詫異的是,往昔那久病纏身的病態竟已消退許多。不再是麵色蒼白、身形孱弱,如今的她,麵色雖不似紅潤,卻也透著幾分康健,隻是大病初愈的模樣。
“溫司言,你看本宮今日如何?”趙皇後穿戴妥當後,透過眼前明亮的銅鏡看向反射出的溫以緹,輕聲開口問道。
溫以緹見狀,立刻款步上前,微微欠身,由衷讚歎道:“皇後娘娘今日當真容光煥發,儀態萬千。”
溫以緹心中也有些苦澀。她實在想不明白,趙皇後為何這麽早就將她召至坤寧宮。
像孔司言早已帶領司言司的眾人,按照正熙帝和趙皇後的吩咐,前往宴會現場,忙著接引眾人。
而她卻隻能在這裏,看著範尚宮和梅宮正在趙皇後身邊奉承,臉上掛著幹巴巴的笑容。
聽到溫以緹的迴答,範尚宮和梅宮正也不知是滿意還是不滿意,臉上浮現出一抹難以名狀的神色。
趙皇後靜靜地聽完溫以緹的誇讚,沒有多做評論,隻是淡然開口:“走吧,時辰不早了。”
溫以緹立刻應了一聲,這時,她敏銳地察覺到,範尚宮和梅宮正都沒有上前攙扶趙皇後的意思。
一瞬間她便明白了,於是,她急忙小步上前走到趙皇後身邊,動作輕柔且恭敬地伸出手,穩穩地攙扶住趙皇後的手臂,微微彎下身子,時刻準備著配合步伐。
見溫以緹如如此懂得臉色,後麵的範尚宮和梅宮正淺笑了一下。
不過她們沒走多遠,溫以緹敏銳地察覺到趙皇後異樣的情緒,她下意識地順著趙皇後的目光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