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大殿裏的氣氛陡然間變得微妙起來。好些官員神色各異,暗自思忖。


    那些五品小官,麵上滿是可惜之色,他們心裏清楚,在這種場合向陛下謀求一官半職,陛下大概率不會拒絕。


    他們這些五品官別看已經夠資格上早朝,超出大慶那些碌碌無為一生的官員們許多,但在這兒大殿之上,也都是微末官員。


    他們為了能往上爬一步,不知耗費了多少心血,才能往前簡單的走上一步,此刻這樣的機會擺在眼前,卻被溫以緹這樣放棄,怎不讓人扼腕。


    而那些高官們聽聞溫以緹的說法,紛紛挑眉,目光如炬,一齊投向殿中那個單薄卻透著堅韌的身影。


    他們眼中浮起一絲興味,心中暗自思量,果然,能得陛下這般盛寵的人,絕非等閑之輩,這丫頭倒是有些意思,往後定要多留意留意。


    站在最前方的彭閣老,眉眼微微彎起,臉上浮現出欣慰的笑意。他用餘光看著溫以緹,心中感慨萬千,看來這孩子已經成長起來,足以獨當一麵,無需他們再過多操心。


    崔老爺和溫老爺並肩而立,兩人對視一眼,彼此心領神會,同時鬆了口氣,神色變得從容淡定。


    這時,太子嘴角噙著一抹恰到好處的笑容,向前一步,對著溫以緹行了一禮,而後轉身麵向皇帝,聲音清朗恭敬說道:“啟稟父皇,溫大人此言盡顯忠臣本色。一心隻為我大慶江山社稷著想,養濟院的成果有目共睹,如今的確到了推廣之時。且當下國庫充盈,兒臣以為溫大人這提議甚妙,實乃利國利民之舉,應當速速推行。”


    太子話音剛落,太子一黨的官員們立刻心領神會,紛紛開口附和。


    “啟奏陛下,太子殿下所言極是,溫大人提議甚好,應當盡快施行。”


    “養濟院造福百姓,推廣之事刻不容緩。”一時間,讚成之聲此起彼伏。


    溫以緹站在一旁,微微一愣,目光深沉地看著太子的背影,若有所思。


    而彭閣老等人,崔老爺、溫老爺、崔彥他們也都紛紛發聲,表達支持。


    朝中大臣們見狀,心裏都明白,養濟院推廣全國不過是早晚的事,與其逆勢而為,不如順水推舟,既能落個好名聲,又能讓陛下龍顏大悅。


    於是,各方勢力的官員們也都相繼附和,一時間,大殿內讚成之聲不絕於耳。


    正熙帝穩穩坐在龍椅之上,身姿筆挺,明黃色的龍袍襯得他愈發威嚴。他神色平淡,深邃的雙眸仿若幽潭,讓人瞧不出一絲喜怒,也難以揣度他對溫以緹的態度。


    一時間,唯有群臣先前的附議聲還在殿內悠悠迴蕩。


    群臣們心中滿是疑惑,彼此交換著眼色,暗自思忖陛下究竟在想些什麽。


    就在眾人滿心狐疑之時,正熙帝忽然微微轉頭,直直看向內閣的方向。


    他的視線一一掃過幾位閣老,而後不緊不慢地開口,聲音低沉卻清晰地傳遍整個大殿:“內閣對此事怎麽看啊?”


    幾位閣老先是一愣,短暫的沉默後,他們彼此迅速對視一眼,那眼神交匯間心領神會。隨後,他們的目光紛紛投向錢首輔。


    錢首輔年事已高,歲月在他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皺紋,看上去比正熙帝還要蒼老幾分。


    長期身處高位,曆經無數朝堂風雲,他行事風格愈發謹慎,凡事力求穩妥,盡量斟酌,不願輕易摻和是非,以免惹禍上身。


    畢竟太子登基之後,必然會逐步鞏固自身權勢,他怕是難以長久在位,到那時,也就該是功成身退的時候了。


    此刻,他目光淡淡地看了一眼內閣中最先有所動作的彭閣老,示意其率先表態。


    彭閣老見狀,深吸一口氣,穩步向前踏出一步。他身形微微佝僂,脊背卻挺得筆直,氣度沉穩恭敬地說道:“陛下,養濟院一事,臣等一直密切關注。溫大人所提舉國推廣之舉,實乃仁善之行,彰顯陛下愛民如子之心。這些時日,內閣不斷收到關於養濟院在西北之地安置孤弱、救助貧弱的捷報,成效顯著。若能將其推行全國,必能讓更多百姓沐浴皇恩,感受我大慶之仁德,穩固江山社稷。臣以為,此事可行,望陛下明鑒。”


    說罷,他微微躬身,目光誠懇而堅定地望向正熙帝。


    一旁的馮閣老聽了,微微皺眉,他向前走了兩步,雙手一拱,開口道:“陛下,臣以為養濟院一事還不可操之過急。目前,養濟院在西北之地尚未全然推廣開來,諸多事務的處置還不夠成熟,經驗也尚顯不足。若此刻突然推廣全國,各地情況複雜,怕是會出現諸多問題,弄巧成拙。


    依臣之見,可再觀望幾年,待積累足夠經驗,再行定奪,如此更為穩妥。”馮閣老言辭懇切,神色凝重。


    其餘幾位閣老聽了後小聲議論,其中,有一閣老附和著彭閣老的話。


    雖說養濟院由女官掌權,這在朝中大部分官員心中多少有些反感,但如今陛下都已答應溫以緹的賞賜請求,若此時拒絕,公然表示抗議,無疑是讓陛下顏麵無存。


    況且此事是彭閣老先行表態,他不過是順勢附和,想來也無傷大雅。


    至於,這背後還有沒有依附於太子的原因在,隻有他自己心裏清楚了。


    而另一位閣老,則站在馮閣老這邊,支持他謹慎推行的觀點,認為不能貿然行事。


    當前,內閣中僅有五位閣臣。原本有六位,自上次輔辭官迴鄉,頤養天年後,內閣的人員構成便再無變動。


    如今內閣裏,錢首輔獨占鼇頭,可次輔之位卻一直空懸,再未有人補上。


    這一情況,讓一眾官員們暗自揣測,都覺得正熙帝這是有意為之,想要將內閣人數牢牢控製在五人內,至於正熙帝究竟是出於何種考量,次輔之位又為何遲遲不定,大家都摸不著頭腦,隻能私下裏議論紛紛。


    在內閣的諸位閣臣之中,馮閣老對次輔之位最具競爭力。他在朝為官的時間,比彭閣老等人都要長,多年來積累的人脈與威望,讓他在朝堂上影響力頗大。


    因此,眾人都心照不宣地默認,若要推選次輔,馮閣老必定是不二之選 。


    終於,錢首輔緩緩開口。他抬起頭,目光平和地看向正熙帝,聲音略顯蒼老卻沉穩有力:“陛下,老臣以為,溫大人推廣養濟院的初心,乃是一心為善,隻為大慶和陛下考量,值得嘉許。而馮閣老所言,也言之有理。此事關係重大,關乎天下民生,不妨再行商議,權衡利弊後再做定奪。”


    果然錢首輔一表態,就是不偏不倚,盡顯其凡事求穩、中立調和的態度。


    正熙帝靜靜地聽完眾人的發言,目光又轉向那萬民傘,微微沉了一口氣。


    片刻後,他淡淡的開口說道:“既然朕應了溫司言之言,要許她一個賞賜,答應他的事朕必踐行,君無戲言。此事朕應允了。至於這養濟院衙門如何建立,如何推行全國……”


    說到這裏,正熙帝目光銳利地看向溫以緹。


    溫以緹當即上前一步,單膝跪地,高聲道:“臣在!”


    “既是你提議,此事自當由你全權負責。若是負責好了,朕還有重賞,若是此事有什麽差錯,休怪朕嚴懲不貸。”正熙帝的聲音在大殿內迴蕩,威嚴而不容置疑。


    “臣遵旨!多謝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溫以提聲音洪亮,透著堅定與決心。


    “退朝吧。”正熙帝揮了揮手。


    “恭送陛下!”群臣立即整齊跪地,高聲說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官之女的富貴手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夏天吃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天吃啥並收藏小官之女的富貴手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