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夫人見到月白看完信,依舊收到了妝匣下麵,妝匣下麵已經落了厚厚的兩疊。
“既然還念著,何必要成全他呢?”姬夫人覺得如果不給蕭賦辭想要的他便會一直討好月白,如此月白也能高興。
“母親,我想這樣這樁婚事其實對我來說不算什麽,隻是我想看看人心到底能不足到什麽地步。”
“人心啊,永不知足……”姬夫人輕歎了一聲,“不過我們月白是不一樣的。”
又是一年盛夏,月白及笄還有兩個月,柒祭也已經熟悉了在池子裏的生活,似乎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她擁有著鮫人的美貌,但是依舊是難聽的聲音。
“再過兩個月及笄,以後就是婚期了,柒祭我不能帶著你去蕭家。”這些年月白把蕭家的所作所為看在眼裏也許蕭賦辭是無辜的但是蕭家絕對是龍潭虎穴,“這兩日我就安排人送你迴南海。”
“月白,我不走,我們不是要一直在一起嗎?你說你要養我當你的觀賞魚的,我給你珍珠,你別送我走。”柒祭心頭一慌,她真的不願意離開,而且她沒有以前的記憶,也不知道族群的位置。
“可是你終究不是人族,我擔心蕭佳會打你的主意。”月白把柒祭握著她的手掰開,“以後有緣自會相見的。”
左右送走柒祭還有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姬家上上下下都在忙著月白的及笄禮,還有蕭家那邊來人也要提前安排住處。
這些年蕭賦辭在朝堂上已經有了一些權勢,卻沒有人敢給他說親,因為大家都知道他是依附的姬氏,是姬氏的女婿。
七八年的時間,當初青澀的少年,已經長成了容貌俊秀的男子,而七八歲的幼童也正是風華絕代的年紀。
終於有了機會可以去見月白,蕭賦辭趕著和皇帝去告假,去的時候正趕上尋夫人伴駕,這位尋夫人正是那位姬氏女子。
夫人的稱唿區別於後宮所有的娘娘,據說是因為她得聖心,但那時已經有了皇後,皇帝不願她受委屈,便另外開了一個夫人的稱唿,然後在以她的閨名為號。
甚至於這位夫人,她根本不用居住在後宮,她的住處是皇帝寢宮的偏殿。
“蕭大人來了,您可算來的不巧了,這會兒夫人正在裏麵。”外頭的小黃門遠遠的就看見了蕭賦辭,但是皇帝和夫人相處的時候是不讓人輕易打擾的。
可是還沒有等蕭賦辭開口,裏麵就傳來皇帝的聲音:“蕭愛卿進來吧。”
那小黃門立刻恭恭敬敬的把蕭賦辭請了進去,進門以後蕭賦辭便見到,皇帝坐在軒窗邊批著奏折,那位夫人為他研墨。
“臣參見陛下。”
“不用在意這些虛禮。”皇帝擺擺手示意他起身,“方才還和夫人說起你和姬家那位小姐的婚事,趕巧你就過來。”
“反正是為了未婚妻的及笄禮,前來告假。”
那位磨墨的絕美女子掩唇輕笑道:“難得見到你這副模樣,想必對我那侄女也是十分上心的。”
蕭賦辭這才抬頭看去,姬氏出美人,說陛下是因為看了這位的畫像,對畫中人一見傾心,才招她入宮伴駕,這位夫人卻是如傳聞中風華絕代,沒有一點誇張的成分。
隻是不知道月白如今出落的如何模樣,隻記得她小時候格外得玉雪可愛。
“臣和姬家小姐也有過一段時間的相處,自然是十分期待以後也如陛下和夫人一般舉案齊眉,做一對恩愛夫妻。”
“瞧瞧從來不會拍馬屁的蕭大人,居然也有如此嘴甜的時候,可見你確實對我那侄女確實十分滿意。”尋夫人說完對著皇帝道,“如此不如陛下來賜一道聖旨給他們一份體麵如何?”
皇帝在她提起侄女的時候也笑得像一個長輩,說道:“你的要求朕何時拒絕過?”
蕭賦辭本以為皇帝對於這位姬氏女,可能沒有幾分真心,可事實卻是他們或許比許多人要真心多了。
拿到了聖旨,得到了告假兩個月舉行大婚的的允許,蕭賦辭心裏還覺得多少有點不真實。
卻不知道他離開以後,尋夫人望著他離開的背影歎道:“真好啊,希望他們兩心相許,白首不離。”
皇帝握住尋夫人的手:“你又何必去羨慕別人?”
兩人對視,一切盡在不言中。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蕭賦辭立刻就上了去淮安的船,一路上準備了許多月白喜歡的小玩意兒,這些年他仍舊保持著每個月給她寫一封信的習慣。
可是月白迴應極少,原本蕭賦辭想要知道她為什麽沒有迴信,給他迴信也沒有定數,所以就一直盼著,不知不覺間已經這樣過了許多年。
原本以為最初的悸動,會在這些年被磨滅,但是好像這份感情像酒時間過得越久反而越醇厚,氤氳在心頭深深的紮根。
他想去問問月白為什麽不給她迴信,這些年他沒有兌現過那個要去看她的諾言,她有沒有怨他,或者可曾想過他?
可等到真的見到了人,她一襲水墨飄袖長裙,坐在他們初見的涼亭裏,頭上仍舊簪著那隻烏木蝴蝶。
再多的質問蕭賦辭都說不出口,隻是握著折扇的手有幾分顫抖,輕聲說了一句:“月白,好久不見。”
在池塘邊拿著魚食喂魚的少女,聽到聲音迴過頭來,蕭賦辭也是大家族的出身,見多了美人如雲,甚至宮裏的那位尋夫人也是世間少有的美貌。
可那些人都不足以和眼前的少女相比,風中傳來的荷香撩起少女烏黑的發絲,她嘴角輕扯,眉眼間全是笑意:“阿辭,別來無恙。”
她的嗓音很清,像是雪山之巔融化的雪水,幹淨之餘透著微冷,但是對上蕭賦辭的時候又帶著顯而易見的溫柔。
映在她眼眸中男子,身影修長,雪衣黑發,看向她的眼神安靜專注,湖水明澈,水中男女的倒影恍如一幅畫。
如水中泠月的少女,走向溫潤通透的男子:“阿辭,不是說還有兩三日才到嗎?”
“既然還念著,何必要成全他呢?”姬夫人覺得如果不給蕭賦辭想要的他便會一直討好月白,如此月白也能高興。
“母親,我想這樣這樁婚事其實對我來說不算什麽,隻是我想看看人心到底能不足到什麽地步。”
“人心啊,永不知足……”姬夫人輕歎了一聲,“不過我們月白是不一樣的。”
又是一年盛夏,月白及笄還有兩個月,柒祭也已經熟悉了在池子裏的生活,似乎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她擁有著鮫人的美貌,但是依舊是難聽的聲音。
“再過兩個月及笄,以後就是婚期了,柒祭我不能帶著你去蕭家。”這些年月白把蕭家的所作所為看在眼裏也許蕭賦辭是無辜的但是蕭家絕對是龍潭虎穴,“這兩日我就安排人送你迴南海。”
“月白,我不走,我們不是要一直在一起嗎?你說你要養我當你的觀賞魚的,我給你珍珠,你別送我走。”柒祭心頭一慌,她真的不願意離開,而且她沒有以前的記憶,也不知道族群的位置。
“可是你終究不是人族,我擔心蕭佳會打你的主意。”月白把柒祭握著她的手掰開,“以後有緣自會相見的。”
左右送走柒祭還有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姬家上上下下都在忙著月白的及笄禮,還有蕭家那邊來人也要提前安排住處。
這些年蕭賦辭在朝堂上已經有了一些權勢,卻沒有人敢給他說親,因為大家都知道他是依附的姬氏,是姬氏的女婿。
七八年的時間,當初青澀的少年,已經長成了容貌俊秀的男子,而七八歲的幼童也正是風華絕代的年紀。
終於有了機會可以去見月白,蕭賦辭趕著和皇帝去告假,去的時候正趕上尋夫人伴駕,這位尋夫人正是那位姬氏女子。
夫人的稱唿區別於後宮所有的娘娘,據說是因為她得聖心,但那時已經有了皇後,皇帝不願她受委屈,便另外開了一個夫人的稱唿,然後在以她的閨名為號。
甚至於這位夫人,她根本不用居住在後宮,她的住處是皇帝寢宮的偏殿。
“蕭大人來了,您可算來的不巧了,這會兒夫人正在裏麵。”外頭的小黃門遠遠的就看見了蕭賦辭,但是皇帝和夫人相處的時候是不讓人輕易打擾的。
可是還沒有等蕭賦辭開口,裏麵就傳來皇帝的聲音:“蕭愛卿進來吧。”
那小黃門立刻恭恭敬敬的把蕭賦辭請了進去,進門以後蕭賦辭便見到,皇帝坐在軒窗邊批著奏折,那位夫人為他研墨。
“臣參見陛下。”
“不用在意這些虛禮。”皇帝擺擺手示意他起身,“方才還和夫人說起你和姬家那位小姐的婚事,趕巧你就過來。”
“反正是為了未婚妻的及笄禮,前來告假。”
那位磨墨的絕美女子掩唇輕笑道:“難得見到你這副模樣,想必對我那侄女也是十分上心的。”
蕭賦辭這才抬頭看去,姬氏出美人,說陛下是因為看了這位的畫像,對畫中人一見傾心,才招她入宮伴駕,這位夫人卻是如傳聞中風華絕代,沒有一點誇張的成分。
隻是不知道月白如今出落的如何模樣,隻記得她小時候格外得玉雪可愛。
“臣和姬家小姐也有過一段時間的相處,自然是十分期待以後也如陛下和夫人一般舉案齊眉,做一對恩愛夫妻。”
“瞧瞧從來不會拍馬屁的蕭大人,居然也有如此嘴甜的時候,可見你確實對我那侄女確實十分滿意。”尋夫人說完對著皇帝道,“如此不如陛下來賜一道聖旨給他們一份體麵如何?”
皇帝在她提起侄女的時候也笑得像一個長輩,說道:“你的要求朕何時拒絕過?”
蕭賦辭本以為皇帝對於這位姬氏女,可能沒有幾分真心,可事實卻是他們或許比許多人要真心多了。
拿到了聖旨,得到了告假兩個月舉行大婚的的允許,蕭賦辭心裏還覺得多少有點不真實。
卻不知道他離開以後,尋夫人望著他離開的背影歎道:“真好啊,希望他們兩心相許,白首不離。”
皇帝握住尋夫人的手:“你又何必去羨慕別人?”
兩人對視,一切盡在不言中。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蕭賦辭立刻就上了去淮安的船,一路上準備了許多月白喜歡的小玩意兒,這些年他仍舊保持著每個月給她寫一封信的習慣。
可是月白迴應極少,原本蕭賦辭想要知道她為什麽沒有迴信,給他迴信也沒有定數,所以就一直盼著,不知不覺間已經這樣過了許多年。
原本以為最初的悸動,會在這些年被磨滅,但是好像這份感情像酒時間過得越久反而越醇厚,氤氳在心頭深深的紮根。
他想去問問月白為什麽不給她迴信,這些年他沒有兌現過那個要去看她的諾言,她有沒有怨他,或者可曾想過他?
可等到真的見到了人,她一襲水墨飄袖長裙,坐在他們初見的涼亭裏,頭上仍舊簪著那隻烏木蝴蝶。
再多的質問蕭賦辭都說不出口,隻是握著折扇的手有幾分顫抖,輕聲說了一句:“月白,好久不見。”
在池塘邊拿著魚食喂魚的少女,聽到聲音迴過頭來,蕭賦辭也是大家族的出身,見多了美人如雲,甚至宮裏的那位尋夫人也是世間少有的美貌。
可那些人都不足以和眼前的少女相比,風中傳來的荷香撩起少女烏黑的發絲,她嘴角輕扯,眉眼間全是笑意:“阿辭,別來無恙。”
她的嗓音很清,像是雪山之巔融化的雪水,幹淨之餘透著微冷,但是對上蕭賦辭的時候又帶著顯而易見的溫柔。
映在她眼眸中男子,身影修長,雪衣黑發,看向她的眼神安靜專注,湖水明澈,水中男女的倒影恍如一幅畫。
如水中泠月的少女,走向溫潤通透的男子:“阿辭,不是說還有兩三日才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