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陽,山字堂在山城的勢力盤根錯節,已經嚴重威脅到黨國的統治和民眾的安定。
我決定,對山字堂進行一次徹底的清剿!”陳怡君的聲音在陸陽的辦公室響起,帶著不容置疑的堅決。她手中拿著一份詳細的調查報告,上麵羅列著山字堂五爺及其手下近年來犯下的種種罪行。
陸陽放下手中的案卷,抬頭看向陳怡君。她今天穿著一身筆挺的深藍色中統製服,更顯得英姿颯爽,但也透著一股逼人的寒氣。他知道,陳怡君這次是動真格的了。
“怡君,山字堂在山城的根基有多深,你比我清楚。”陸陽平靜地說道,“袍哥文化在川渝地區由來已久,牽一發而動全身。貿然采取大規模行動,恐怕會引起不必要的動蕩,甚至可能被日諜利用。”
陳怡君冷哼一聲:“婦人之仁!陸陽,你是不是忘了,山字堂與日諜暗中勾結,走私違禁品,甚至可能參與了更深層次的間諜活動。‘夜鶯’的線索,不也指向了他們嗎?不鏟除這顆毒瘤,何談抗日救國?”
陸陽當然知道山字堂的危害,筆記本上的記錄觸目驚心。但他更清楚,陳怡君此舉,除了所謂的“為國除害”,恐怕還夾雜著中統與軍統之間由來已久的權力傾軋。山字堂在某種程度上,與軍統的某些勢力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清除山字堂,無疑會削弱軍統在山城地方上的影響力,這正是中統樂於見到的。
“怡君,鏟除袍哥,我並不反對。”陸陽沉吟片刻,說道,“但方式方法,值得商榷。強攻之下,難免會有漏網之魚,甚至可能打草驚蛇,讓真正的幕後黑手逃脫。而且,一旦行動失控,引發大規模的社會騷亂,這個責任,你我誰都承擔不起。”
陳怡君的眼神銳利如刀:“那你有什麽高見?”
陸陽站起身,走到窗邊,看著窗外熙熙攘攘的街道。“怡君,對付這種地頭蛇,硬碰硬並非上策。不如……我們換一種玩法。”
“什麽玩法?”陳怡君的語氣中帶著一絲不耐煩,但眼神中卻也閃過一絲好奇。
陸陽轉過身,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怡君,你聽說過‘釜底抽薪’嗎?”
陳怡君的眉頭微微一挑。“你的意思是……”
“山字堂之所以能橫行山城,無非是靠著幾樣東西:一是袍哥的江湖義氣和嚴密的組織;二是他們掌握的走私渠道和黑色收入;三是他們與某些官員的勾結。”陸陽不緊不慢地分析道,“要徹底瓦解山字堂,就要從這三方麵下手。”
“第一,我們可以利用軍統和中統的情報網絡,搜集山字堂內部的矛盾和齷齪,挑撥離間,分化瓦解他們的組織。袍哥內部並非鐵板一塊,為了利益,兄弟反目、堂口內訌的事情並不少見。”
“第二,切斷他們的財路。我們可以聯手海關、緝私隊,對他們的走私渠道進行嚴厲打擊。同時,查封他們在山城的各種黑色產業,比如煙館、賭場。沒有了經濟來源,山字堂就如同無源之水。”
“第三,也是最關鍵的一點,拔掉他們的保護傘。我們可以暗中搜集那些與山字堂勾結的官員的罪證,在合適的時機,一舉將其扳倒。失去了官方的庇護,山字堂就如同斷了脊梁的蛇。”
陳怡君靜靜地聽著陸陽的分析,眼神中的不耐煩漸漸被凝重所取代。陸陽提出的這三點,確實是打擊山字堂的要害。
“說起來容易,”陳怡君沉吟道,“但實施起來,每一步都困難重重。特別是那些與山字堂勾結的官員,其中不乏位高權重之人,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火燒身。”
陸陽走到陳怡君麵前,目光灼灼地看著她:“怡君,風險與收益並存。如果我們能成功,不僅能鏟除山字堂這顆毒瘤,更能順藤摸瓜,挖出更深層次的日諜網絡,甚至……觸及到那個神秘的‘雇主’勢力。”
陳怡君的心猛地一跳。陸陽的話,觸動了她內心深處對於真相的渴望。她知道,陸陽所說的“雇主勢力”,很可能就是她一直在追查的“櫻花會”的幕後主使。
“這個計劃,需要軍統和中統的通力合作。”陳怡君說道,語氣中已經帶上了一絲鬆動。
陸陽點了點頭:“沒錯。怡君,我知道你我分屬不同陣營,彼此之間也存在芥蒂。但國難當頭,我們是否有共同的敵人?”
陳怡君沉默了。她與陸陽之間,不僅僅是陣營的對立,更有著複雜的情感糾葛。但此刻,她不得不承認,陸陽的話,是對的。
“好。”陳怡君終於下定了決心,眼神中閃過一絲決然,“陸陽,我暫且相信你一次。這個計劃,我同意了。但你要記住,如果讓我發現你另有所圖,或者利用此事來對付中統,我絕不會放過你!”
陸陽伸出手:“怡君,合作愉快。”
陳怡君看著他伸出的手,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握了上去。兩隻曾經在校園裏牽過的手,此刻因為共同的敵人,再次緊握在了一起,隻是這一次,他們的身份,早已不同。
屋頂的瓦片在陸陽身下發出細碎聲響,猶如磨牙。
他緊緊攥住瓦片邊緣,任憑碎瓷紮進掌心,血絲滲出。這場陰差陽錯的調查,竟把自己送進了複仇者的巢穴。
冷汗順著脊椎滑下,瞬間浸濕了內衣。
他清晰地聽見屋裏傳來陳壽根走調的歌聲,每一個音符都像一把鈍刀,在他腦海裏反複切割著三年前的血腥記憶[6]。那晚,他親手將那個“紅黨聯絡人”按在行刑架上,槍聲響徹南京雨夜,確認了對方的死亡。現在,這個本該躺在黃土之下的亡魂,卻活生生地站在屋子裏,哼著那首該死的“紅米飯南瓜湯”。陳壽根後頸那道蜈蚣狀的疤痕,正是他審訊時烙下的印記。他不會認錯。
更夫的腳步聲越來越近,燈籠的光線透過房梁縫隙,在屋頂投下搖曳的影子。陸陽的心髒像被一隻無形的手死死攥住,每一次跳動都伴隨著撕裂般的疼痛。他緊貼著瓦脊,身體與屋頂融為一體,連唿吸都刻意放緩,直到幾乎感受不到空氣的流動[1]。
他知道,必須盡快離開。更夫的燈籠光束已經掃過院牆,樓下的門軸還在發出刺耳的“吱嘎”聲,陳壽根已經走進內屋,哼唱聲漸漸遠去。這是唯一的窗口。陸陽迅速掃視四周,目光落在屋簷下那根生鏽的鐵製排水管上。這根管子在小鎮民居中顯得格格不入,此刻卻成了他唯一的生路。
他小心翼翼地挪動身體,每一步都像在刀尖上跳舞,生怕踩碎一片瓦片。冰冷的鐵管在黑暗中泛著幽光,他伸手握住,觸感濕滑而冰冷。指尖傳來一陣刺痛,那是被瓦片劃破的傷口。他顧不得疼痛,雙腿用力蹬住牆麵,身體像一隻巨大的蝙蝠,無聲無息地滑了下去[2]。
落地時,他踉蹌了一下,右腳踝一陣劇痛。他咬緊牙關,迅速隱入牆角的陰影中。更夫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停在了院門外。
“老張頭?!”更夫的聲音帶著疑惑,朝院門裏喊道。
陸陽心頭一緊。張啟山還在房東家“了解民情”?這個老東西,關鍵時候掉鏈子。他掏出手槍,冰冷的槍身抵在掌心,準備隨時應對可能出現的局麵。
片刻後,院門再次發出“吱嘎”聲,卻是陳壽根推開門,探出頭來。
“什麽事啊老王?”陳壽根的聲音帶著一絲疲憊,卻又顯得異常警惕,他環顧四周,目光掃過陸陽藏身的陰影。
陸陽的心髒幾乎停止跳動。他能感受到陳壽根的目光在自己身上停留了一瞬,如同毒蛇吐信。空氣仿佛凝固了,他連唿吸都不敢發出聲音,隻死死盯著陳壽根,握著手槍的手指關節發白[3]。
“沒什麽,就聽見你這兒有動靜。”更夫的聲音帶著幾分疑惑,他又舉起燈籠朝院子裏照了照,光線在陸陽藏身之處一晃而過。
“修屋頂呢,不小心掉了個瓦片。”陳壽根隨口解釋,語氣平淡得沒有一絲波瀾。他沒有再多問,隻是又朝四周看了一眼,然後緩緩將院門關上。
直到門縫合攏,光線徹底消失,陸陽才長長地舒了口氣。他能感覺到背後早已濕透,額頭的冷汗流進了眼睛,一陣刺痛。他沒有時間浪費,迅速從牆角溜走,沿著來時的路,朝鎮口摸去[4]。
路上,他刻意避開所有可能發出聲響的地方,甚至連濺起雪花都小心翼翼。腦海中反複迴蕩著陳壽根那句漫不經心的“修屋頂呢”,還有那首詭異的紅黨歌謠。一個本該死去的人,為何會以木匠的身份重現江湖?這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麽更深的秘密?
他迴到停車的地方,李維的車卻空無一人。陸陽的心沉到穀底。李維去了哪裏?他是被發現了嗎?還是...他背叛了自己?之前搜查陳壽根屋子時,他曾悄悄將一張寫著暗語“老地方等”的紙條塞進了副駕駛座椅底下。現在,那張紙條還在那裏,靜靜地躺著。
陸陽的目光落在車旁雪地上的一個模糊印記。那是一隻手掌印,旁邊還散落著幾滴暗紅色的血跡。他心頭一跳,蹲下身子仔細辨認。血跡已經開始凝固,證明李維離開有一段時間了。他用手帕擦拭血跡,卻發現手帕上繡著一朵熟悉的蓮花紋樣——那正是紅黨聯絡人的接頭暗號!
他猛地站起身,目光冰冷。李維,這個他親手發展的警官,竟然與紅黨有牽連?這比陳壽根的死而複生更讓他感到震驚和憤怒。他想起了在張啟山家裏時,李維幾次三番試圖替張啟山打圓場,還對陳壽根的底細閃爍其詞。原來,那個老東西早就知道李維的底細,甚至可能連陳壽根的身份都一清二楚[5]。
陸陽將染血的手帕死死攥在手裏,指甲幾乎要刺穿掌心。他突然意識到,從一開始,自己可能就掉進了一個精心設計的陷阱。李維是誘餌,張啟山是棋子,而陳壽根,則是那個等著他自投羅網的獵人。
他走到車門旁,拉開門,卻沒有立刻坐進去。他從座椅下取出那張紙條,目光落在上麵的暗語。他曾經自信地以為,這是他掌控李維的手段,現在看來,這更像是對方設下的誘餌。
他沒有發出撤退信號。張啟山還在房東家,他會如何應對?被當成“隔壁老王”?還是被房東發現異常?陸陽冷笑一聲,他已經顧不得這些了。他現在隻知道,他必須盡快查清這一切。陳壽根的死而複生,李維的突然失蹤,還有那朵紅黨蓮花,都像一張無形的大網,將他牢牢困住[6]。
他坐進車裏,沒有發動引擎,隻是靜靜地坐著,抽了一支又一支煙。夜色中,他的臉龐隱沒在煙霧繚繞中,表情複雜。他曾經是軍統局最鋒利的刀,現在卻發現自己像個傻子一樣,被一群“死人”和“小卒”玩弄於股掌之間。這種屈辱感讓他幾乎發狂。
他想起了黃羊壩那對日諜。他們偽裝成難民,卻依然過著體麵的生活。而陳壽根,一個真正的木匠,生活卻如此清貧,甚至連飯桌上都是粗糙的糙米和紅薯。這無疑是紅黨艱苦樸素作風的體現。
陸陽將煙頭摁滅在煙灰缸裏。他決定不再被動。他要主動出擊。他要讓這些“死人”和“小卒”知道,軍統的刀,永遠不會生鏽[7]。
他發動汽車,引擎的轟鳴聲打破了小鎮的寂靜。車子緩緩駛出鎮口,他沒有迴頭,但腦海中卻已經勾勒出新的計劃。
“老東西,你以為這就算完了?”陸陽低聲自語,聲音冰冷,“這出戲,才剛剛開始。”
車子消失在夜幕中,小鎮又恢複了寂靜,隻剩下風雪的聲音,和遠處隱約傳來的狗吠。
而在陳壽根的屋子裏,昏暗的油燈下,陳壽根哼著歌,拿起一把刨刀,動作嫻熟地打磨著一塊木料。他的嘴角微微上揚,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光芒。
“這麽快就走了嗎?”陳壽根輕聲自語,聲音帶著一絲玩味。他將刨刀放在工作台上,拿起一旁的《大公報》,日期正是三年前陸陽在刑場上見到那份報紙的日期。
他指尖輕撫過報紙上的一張小照片——那是陸陽穿著軍裝,神情冷峻地站在行刑隊伍前。
“陸少將,”陳壽根的目光落在照片上,唇邊的笑容更深,“好久不見。”
我決定,對山字堂進行一次徹底的清剿!”陳怡君的聲音在陸陽的辦公室響起,帶著不容置疑的堅決。她手中拿著一份詳細的調查報告,上麵羅列著山字堂五爺及其手下近年來犯下的種種罪行。
陸陽放下手中的案卷,抬頭看向陳怡君。她今天穿著一身筆挺的深藍色中統製服,更顯得英姿颯爽,但也透著一股逼人的寒氣。他知道,陳怡君這次是動真格的了。
“怡君,山字堂在山城的根基有多深,你比我清楚。”陸陽平靜地說道,“袍哥文化在川渝地區由來已久,牽一發而動全身。貿然采取大規模行動,恐怕會引起不必要的動蕩,甚至可能被日諜利用。”
陳怡君冷哼一聲:“婦人之仁!陸陽,你是不是忘了,山字堂與日諜暗中勾結,走私違禁品,甚至可能參與了更深層次的間諜活動。‘夜鶯’的線索,不也指向了他們嗎?不鏟除這顆毒瘤,何談抗日救國?”
陸陽當然知道山字堂的危害,筆記本上的記錄觸目驚心。但他更清楚,陳怡君此舉,除了所謂的“為國除害”,恐怕還夾雜著中統與軍統之間由來已久的權力傾軋。山字堂在某種程度上,與軍統的某些勢力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清除山字堂,無疑會削弱軍統在山城地方上的影響力,這正是中統樂於見到的。
“怡君,鏟除袍哥,我並不反對。”陸陽沉吟片刻,說道,“但方式方法,值得商榷。強攻之下,難免會有漏網之魚,甚至可能打草驚蛇,讓真正的幕後黑手逃脫。而且,一旦行動失控,引發大規模的社會騷亂,這個責任,你我誰都承擔不起。”
陳怡君的眼神銳利如刀:“那你有什麽高見?”
陸陽站起身,走到窗邊,看著窗外熙熙攘攘的街道。“怡君,對付這種地頭蛇,硬碰硬並非上策。不如……我們換一種玩法。”
“什麽玩法?”陳怡君的語氣中帶著一絲不耐煩,但眼神中卻也閃過一絲好奇。
陸陽轉過身,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怡君,你聽說過‘釜底抽薪’嗎?”
陳怡君的眉頭微微一挑。“你的意思是……”
“山字堂之所以能橫行山城,無非是靠著幾樣東西:一是袍哥的江湖義氣和嚴密的組織;二是他們掌握的走私渠道和黑色收入;三是他們與某些官員的勾結。”陸陽不緊不慢地分析道,“要徹底瓦解山字堂,就要從這三方麵下手。”
“第一,我們可以利用軍統和中統的情報網絡,搜集山字堂內部的矛盾和齷齪,挑撥離間,分化瓦解他們的組織。袍哥內部並非鐵板一塊,為了利益,兄弟反目、堂口內訌的事情並不少見。”
“第二,切斷他們的財路。我們可以聯手海關、緝私隊,對他們的走私渠道進行嚴厲打擊。同時,查封他們在山城的各種黑色產業,比如煙館、賭場。沒有了經濟來源,山字堂就如同無源之水。”
“第三,也是最關鍵的一點,拔掉他們的保護傘。我們可以暗中搜集那些與山字堂勾結的官員的罪證,在合適的時機,一舉將其扳倒。失去了官方的庇護,山字堂就如同斷了脊梁的蛇。”
陳怡君靜靜地聽著陸陽的分析,眼神中的不耐煩漸漸被凝重所取代。陸陽提出的這三點,確實是打擊山字堂的要害。
“說起來容易,”陳怡君沉吟道,“但實施起來,每一步都困難重重。特別是那些與山字堂勾結的官員,其中不乏位高權重之人,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火燒身。”
陸陽走到陳怡君麵前,目光灼灼地看著她:“怡君,風險與收益並存。如果我們能成功,不僅能鏟除山字堂這顆毒瘤,更能順藤摸瓜,挖出更深層次的日諜網絡,甚至……觸及到那個神秘的‘雇主’勢力。”
陳怡君的心猛地一跳。陸陽的話,觸動了她內心深處對於真相的渴望。她知道,陸陽所說的“雇主勢力”,很可能就是她一直在追查的“櫻花會”的幕後主使。
“這個計劃,需要軍統和中統的通力合作。”陳怡君說道,語氣中已經帶上了一絲鬆動。
陸陽點了點頭:“沒錯。怡君,我知道你我分屬不同陣營,彼此之間也存在芥蒂。但國難當頭,我們是否有共同的敵人?”
陳怡君沉默了。她與陸陽之間,不僅僅是陣營的對立,更有著複雜的情感糾葛。但此刻,她不得不承認,陸陽的話,是對的。
“好。”陳怡君終於下定了決心,眼神中閃過一絲決然,“陸陽,我暫且相信你一次。這個計劃,我同意了。但你要記住,如果讓我發現你另有所圖,或者利用此事來對付中統,我絕不會放過你!”
陸陽伸出手:“怡君,合作愉快。”
陳怡君看著他伸出的手,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握了上去。兩隻曾經在校園裏牽過的手,此刻因為共同的敵人,再次緊握在了一起,隻是這一次,他們的身份,早已不同。
屋頂的瓦片在陸陽身下發出細碎聲響,猶如磨牙。
他緊緊攥住瓦片邊緣,任憑碎瓷紮進掌心,血絲滲出。這場陰差陽錯的調查,竟把自己送進了複仇者的巢穴。
冷汗順著脊椎滑下,瞬間浸濕了內衣。
他清晰地聽見屋裏傳來陳壽根走調的歌聲,每一個音符都像一把鈍刀,在他腦海裏反複切割著三年前的血腥記憶[6]。那晚,他親手將那個“紅黨聯絡人”按在行刑架上,槍聲響徹南京雨夜,確認了對方的死亡。現在,這個本該躺在黃土之下的亡魂,卻活生生地站在屋子裏,哼著那首該死的“紅米飯南瓜湯”。陳壽根後頸那道蜈蚣狀的疤痕,正是他審訊時烙下的印記。他不會認錯。
更夫的腳步聲越來越近,燈籠的光線透過房梁縫隙,在屋頂投下搖曳的影子。陸陽的心髒像被一隻無形的手死死攥住,每一次跳動都伴隨著撕裂般的疼痛。他緊貼著瓦脊,身體與屋頂融為一體,連唿吸都刻意放緩,直到幾乎感受不到空氣的流動[1]。
他知道,必須盡快離開。更夫的燈籠光束已經掃過院牆,樓下的門軸還在發出刺耳的“吱嘎”聲,陳壽根已經走進內屋,哼唱聲漸漸遠去。這是唯一的窗口。陸陽迅速掃視四周,目光落在屋簷下那根生鏽的鐵製排水管上。這根管子在小鎮民居中顯得格格不入,此刻卻成了他唯一的生路。
他小心翼翼地挪動身體,每一步都像在刀尖上跳舞,生怕踩碎一片瓦片。冰冷的鐵管在黑暗中泛著幽光,他伸手握住,觸感濕滑而冰冷。指尖傳來一陣刺痛,那是被瓦片劃破的傷口。他顧不得疼痛,雙腿用力蹬住牆麵,身體像一隻巨大的蝙蝠,無聲無息地滑了下去[2]。
落地時,他踉蹌了一下,右腳踝一陣劇痛。他咬緊牙關,迅速隱入牆角的陰影中。更夫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停在了院門外。
“老張頭?!”更夫的聲音帶著疑惑,朝院門裏喊道。
陸陽心頭一緊。張啟山還在房東家“了解民情”?這個老東西,關鍵時候掉鏈子。他掏出手槍,冰冷的槍身抵在掌心,準備隨時應對可能出現的局麵。
片刻後,院門再次發出“吱嘎”聲,卻是陳壽根推開門,探出頭來。
“什麽事啊老王?”陳壽根的聲音帶著一絲疲憊,卻又顯得異常警惕,他環顧四周,目光掃過陸陽藏身的陰影。
陸陽的心髒幾乎停止跳動。他能感受到陳壽根的目光在自己身上停留了一瞬,如同毒蛇吐信。空氣仿佛凝固了,他連唿吸都不敢發出聲音,隻死死盯著陳壽根,握著手槍的手指關節發白[3]。
“沒什麽,就聽見你這兒有動靜。”更夫的聲音帶著幾分疑惑,他又舉起燈籠朝院子裏照了照,光線在陸陽藏身之處一晃而過。
“修屋頂呢,不小心掉了個瓦片。”陳壽根隨口解釋,語氣平淡得沒有一絲波瀾。他沒有再多問,隻是又朝四周看了一眼,然後緩緩將院門關上。
直到門縫合攏,光線徹底消失,陸陽才長長地舒了口氣。他能感覺到背後早已濕透,額頭的冷汗流進了眼睛,一陣刺痛。他沒有時間浪費,迅速從牆角溜走,沿著來時的路,朝鎮口摸去[4]。
路上,他刻意避開所有可能發出聲響的地方,甚至連濺起雪花都小心翼翼。腦海中反複迴蕩著陳壽根那句漫不經心的“修屋頂呢”,還有那首詭異的紅黨歌謠。一個本該死去的人,為何會以木匠的身份重現江湖?這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麽更深的秘密?
他迴到停車的地方,李維的車卻空無一人。陸陽的心沉到穀底。李維去了哪裏?他是被發現了嗎?還是...他背叛了自己?之前搜查陳壽根屋子時,他曾悄悄將一張寫著暗語“老地方等”的紙條塞進了副駕駛座椅底下。現在,那張紙條還在那裏,靜靜地躺著。
陸陽的目光落在車旁雪地上的一個模糊印記。那是一隻手掌印,旁邊還散落著幾滴暗紅色的血跡。他心頭一跳,蹲下身子仔細辨認。血跡已經開始凝固,證明李維離開有一段時間了。他用手帕擦拭血跡,卻發現手帕上繡著一朵熟悉的蓮花紋樣——那正是紅黨聯絡人的接頭暗號!
他猛地站起身,目光冰冷。李維,這個他親手發展的警官,竟然與紅黨有牽連?這比陳壽根的死而複生更讓他感到震驚和憤怒。他想起了在張啟山家裏時,李維幾次三番試圖替張啟山打圓場,還對陳壽根的底細閃爍其詞。原來,那個老東西早就知道李維的底細,甚至可能連陳壽根的身份都一清二楚[5]。
陸陽將染血的手帕死死攥在手裏,指甲幾乎要刺穿掌心。他突然意識到,從一開始,自己可能就掉進了一個精心設計的陷阱。李維是誘餌,張啟山是棋子,而陳壽根,則是那個等著他自投羅網的獵人。
他走到車門旁,拉開門,卻沒有立刻坐進去。他從座椅下取出那張紙條,目光落在上麵的暗語。他曾經自信地以為,這是他掌控李維的手段,現在看來,這更像是對方設下的誘餌。
他沒有發出撤退信號。張啟山還在房東家,他會如何應對?被當成“隔壁老王”?還是被房東發現異常?陸陽冷笑一聲,他已經顧不得這些了。他現在隻知道,他必須盡快查清這一切。陳壽根的死而複生,李維的突然失蹤,還有那朵紅黨蓮花,都像一張無形的大網,將他牢牢困住[6]。
他坐進車裏,沒有發動引擎,隻是靜靜地坐著,抽了一支又一支煙。夜色中,他的臉龐隱沒在煙霧繚繞中,表情複雜。他曾經是軍統局最鋒利的刀,現在卻發現自己像個傻子一樣,被一群“死人”和“小卒”玩弄於股掌之間。這種屈辱感讓他幾乎發狂。
他想起了黃羊壩那對日諜。他們偽裝成難民,卻依然過著體麵的生活。而陳壽根,一個真正的木匠,生活卻如此清貧,甚至連飯桌上都是粗糙的糙米和紅薯。這無疑是紅黨艱苦樸素作風的體現。
陸陽將煙頭摁滅在煙灰缸裏。他決定不再被動。他要主動出擊。他要讓這些“死人”和“小卒”知道,軍統的刀,永遠不會生鏽[7]。
他發動汽車,引擎的轟鳴聲打破了小鎮的寂靜。車子緩緩駛出鎮口,他沒有迴頭,但腦海中卻已經勾勒出新的計劃。
“老東西,你以為這就算完了?”陸陽低聲自語,聲音冰冷,“這出戲,才剛剛開始。”
車子消失在夜幕中,小鎮又恢複了寂靜,隻剩下風雪的聲音,和遠處隱約傳來的狗吠。
而在陳壽根的屋子裏,昏暗的油燈下,陳壽根哼著歌,拿起一把刨刀,動作嫻熟地打磨著一塊木料。他的嘴角微微上揚,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光芒。
“這麽快就走了嗎?”陳壽根輕聲自語,聲音帶著一絲玩味。他將刨刀放在工作台上,拿起一旁的《大公報》,日期正是三年前陸陽在刑場上見到那份報紙的日期。
他指尖輕撫過報紙上的一張小照片——那是陸陽穿著軍裝,神情冷峻地站在行刑隊伍前。
“陸少將,”陳壽根的目光落在照片上,唇邊的笑容更深,“好久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