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從小含著金鑰匙出生,短暫經曆過高位,且墮入深淵背叛過自己的國家,最後被人民審判的人。
應該長什麽樣呢?
盡管楊慶有看過曆史照片,對那位的容貌有所了解,但當他真的見到本人時,還是有一瞬間的恍惚。
這是一個很矛盾的人。
談話從容而神情窘迫,骨子裏的高傲和被現實打擊的萎靡,完美的呈現在溥已身上。
經過勞動改造的身軀承載著一具想逃離卻又無奈掙紮的靈魂,說話時,眼裏偶爾充滿神采,尖銳而鋒利。
隻要你一個恍惚,剛才的情形會一晃而過,麵前的人,又會恢複到你所見的樣子。
你要問楊慶有,改造的成功嗎?
楊慶有會說,不好說,一個人的思想會因屈服於現實而改變,也會因內心的野望再度偏激,誰知道呢!
反正他又抵擋不了大勢,管他如何。
曆代王朝,還有比他更有尊嚴的亡國之君嗎?
楊慶有會說沒有,或許心裏落差會很大,但最起碼像個人
畢竟這兒不需要他阿諛奉承、卑躬屈膝。
當然了,或許在他內心深處,他曾經所接受的教育告訴他,現在的他正在阿諛奉承、卑躬屈膝。
可除了他自己,誰又在乎?
談話並未持續太長時間,楊慶有估摸著也就有十幾分鍾,不是旁邊的中年人不允許,而是楊慶有實在沒興致。
聊他的過去宮裏的生活嗎?
楊慶有又不是宮裏的太監,為什麽要跪舔他?
聊他那段黑曆史嗎?
旁邊有人盯著,聊那些幹嘛?何必找不自在。
聊現在?
一個或許口不應心,又或者言不由衷的人,能把現實聊出花嗎?
最起碼,楊慶有認為,除了經曆,不,論經曆也不輸他,甭管論什麽都不會輸給眼前這人。
對麵這位曾經是當過皇帝,那楊慶有還是唯一的穿越者呢!
指不定誰出身高貴,經曆複雜。
起碼也是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分不出高下的話題。
當然了,盡管聊天聊不到一起,影還是要合的,借著楊慶有的照相機,四人誰都沒落下,紛紛和溥已來了個單獨合影。
中年人開始有些抵抗,但內心深處還是被馮勇的歪理邪說給說服了。
誰又能抵抗多一點吹牛逼的資本呢?
沒有人,大夥全是俗人。
直到出了學習室,中年人才好奇問道:
“楊同誌,你不是說要找靈感嗎?怎麽不多聊會兒?”
楊慶有意味深長的笑著解釋道:
“對於一個封建帝王來說,你覺得他會打心眼裏認同我是他的同誌嗎?既然不是同誌,他會跟我掏心掏肺聊真心話嗎?與其聽他說我黨的好,我還不如去胡同裏,找幾個五六十的老頭兒吹牛逼來的實在,最起碼,他們說到痛處會真敢罵,罵的咬牙切齒,罵的鬥誌昂揚,罵的真情實切,能讓我這個沒經曆過那種苦難的年輕人,窺一斑而知全豹。”
中年人笑了笑,拍著楊慶有的肩膀並未立馬迴話。
或許他也在思考,這樣上課是否真的管用。
“是呀,我有時也有這種錯覺。”
感慨的話一句而過,中年人笑著說道:
“行了,創作的事兒我也不懂,隻能祝你為黨和人民寫出更出彩的作品。”
話都說到這兒了,楊慶有也識趣的開口告辭。
“那也謝謝您,今兒給您添麻煩了,迴頭我讓小勇把洗好的照片送過來。”
“成,李來,你送送兩位同誌。”
告別中年人,倆人在李來的陪同下,走出植物園,在門口抽煙聊了幾句後,才揮手告別。
今兒這趟植物園之行,對楊慶有來說隻是個滿足好奇心的平凡之旅,沒啥特別的。
但對於馮勇來說,則是震撼,震撼於楊慶有的另一副麵孔,跟平日裏嘻嘻哈哈不同,嚴肅、端莊、壓迫感滿滿。
要不是他了解楊慶有的底細,談話時,還以為他要揍溥已呢!
不僅僅是這些,還有楊慶有一直掛在嘴邊的那句隨手瞎寫,馮勇早就習以為常,以為隻是寫了兩首歌,沒啥大不了的,照樣是普通的勞動者,並不會產生距離感。
但當從中年人口中聽到領導竟然想見見他時,馮勇驚恐的發現,原來一直嘻嘻哈哈的帶頭大哥,竟然是頭蟄伏的猛虎,出了四合院,才會展露真容。
怪不得他對院裏的管事大爺,從來沒有畏懼感。
敢情,人家在外麵見的領導多了去了,習以為常之餘,壓根看不上調解鄰裏矛盾的管事大爺。
而馮勇自己呢?
甭說太大的領導,見了供銷社經理,說話都得老老實實,人家讓幹啥幹啥,從來不敢偷奸耍滑。
不對,是心態。
別看馮勇精明油滑,但他對待工作向來認真,既源於工作來之不易,也源於骨子裏對工作的渴望。
但他的心態不行,老覺得低領導一頭。
楊慶有則不同,他是實打實的認為眾生平等,都是革命同誌,沒誰比誰矮一頭。
當然了,或許隻是沒見到那些偉人們,否則,他壓根不會這麽想。
所以,馮勇還沒出植物園大門時,就暗暗下定決心,以後沒事多跟著楊哥出去長長見識,還得努力學習文化知識,省的到了關鍵時刻,心裏犯慫,嘴上沒話。
隻是......
決心能不能化為行動力,那就誰也不知道了。
“哥,咱這就完了?我老是覺得見到的不是皇帝,隻是一個普通老京城人兒。”
楊慶有噗嗤一聲笑道:
“你以為呢?皇帝又怎麽樣?離了那金黃的寶座,他也就是一凡人,傷了會流血,中槍會沒命,吃的是五穀雜糧,買東西照樣得用票,早晨一樣得去公廁排隊,說不定拉慢了,還得讓鄰居們噴幾句,走大街上,擱之前,你能認出他來嗎?”
馮勇在前麵猛蹬著自行車,自言自語道:
“那倒也是,戴著眼鏡跟三大爺似的,不知道的,肯定以為是小學老師。”
“這就對了。”
楊慶有拍著馮勇的後背催促道:
“快點蹬,咱還得去照相館洗相片呢!”
“好嘞,您坐穩了。”
洗相片倒沒啥忌諱,畢竟現在是解放後,人民當家做主了,哪還有人關心五六十年前的大清皇帝長什麽樣兒。
即使把人擺在他們麵前,告訴他們,這是曾經的皇帝,他們都得用審視的目光看著你,懷疑自己怕不是碰見了神經病。
又或者,把人扭送去派出所。
畢竟,抓一反革命,還能落一封表揚信。
應該長什麽樣呢?
盡管楊慶有看過曆史照片,對那位的容貌有所了解,但當他真的見到本人時,還是有一瞬間的恍惚。
這是一個很矛盾的人。
談話從容而神情窘迫,骨子裏的高傲和被現實打擊的萎靡,完美的呈現在溥已身上。
經過勞動改造的身軀承載著一具想逃離卻又無奈掙紮的靈魂,說話時,眼裏偶爾充滿神采,尖銳而鋒利。
隻要你一個恍惚,剛才的情形會一晃而過,麵前的人,又會恢複到你所見的樣子。
你要問楊慶有,改造的成功嗎?
楊慶有會說,不好說,一個人的思想會因屈服於現實而改變,也會因內心的野望再度偏激,誰知道呢!
反正他又抵擋不了大勢,管他如何。
曆代王朝,還有比他更有尊嚴的亡國之君嗎?
楊慶有會說沒有,或許心裏落差會很大,但最起碼像個人
畢竟這兒不需要他阿諛奉承、卑躬屈膝。
當然了,或許在他內心深處,他曾經所接受的教育告訴他,現在的他正在阿諛奉承、卑躬屈膝。
可除了他自己,誰又在乎?
談話並未持續太長時間,楊慶有估摸著也就有十幾分鍾,不是旁邊的中年人不允許,而是楊慶有實在沒興致。
聊他的過去宮裏的生活嗎?
楊慶有又不是宮裏的太監,為什麽要跪舔他?
聊他那段黑曆史嗎?
旁邊有人盯著,聊那些幹嘛?何必找不自在。
聊現在?
一個或許口不應心,又或者言不由衷的人,能把現實聊出花嗎?
最起碼,楊慶有認為,除了經曆,不,論經曆也不輸他,甭管論什麽都不會輸給眼前這人。
對麵這位曾經是當過皇帝,那楊慶有還是唯一的穿越者呢!
指不定誰出身高貴,經曆複雜。
起碼也是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分不出高下的話題。
當然了,盡管聊天聊不到一起,影還是要合的,借著楊慶有的照相機,四人誰都沒落下,紛紛和溥已來了個單獨合影。
中年人開始有些抵抗,但內心深處還是被馮勇的歪理邪說給說服了。
誰又能抵抗多一點吹牛逼的資本呢?
沒有人,大夥全是俗人。
直到出了學習室,中年人才好奇問道:
“楊同誌,你不是說要找靈感嗎?怎麽不多聊會兒?”
楊慶有意味深長的笑著解釋道:
“對於一個封建帝王來說,你覺得他會打心眼裏認同我是他的同誌嗎?既然不是同誌,他會跟我掏心掏肺聊真心話嗎?與其聽他說我黨的好,我還不如去胡同裏,找幾個五六十的老頭兒吹牛逼來的實在,最起碼,他們說到痛處會真敢罵,罵的咬牙切齒,罵的鬥誌昂揚,罵的真情實切,能讓我這個沒經曆過那種苦難的年輕人,窺一斑而知全豹。”
中年人笑了笑,拍著楊慶有的肩膀並未立馬迴話。
或許他也在思考,這樣上課是否真的管用。
“是呀,我有時也有這種錯覺。”
感慨的話一句而過,中年人笑著說道:
“行了,創作的事兒我也不懂,隻能祝你為黨和人民寫出更出彩的作品。”
話都說到這兒了,楊慶有也識趣的開口告辭。
“那也謝謝您,今兒給您添麻煩了,迴頭我讓小勇把洗好的照片送過來。”
“成,李來,你送送兩位同誌。”
告別中年人,倆人在李來的陪同下,走出植物園,在門口抽煙聊了幾句後,才揮手告別。
今兒這趟植物園之行,對楊慶有來說隻是個滿足好奇心的平凡之旅,沒啥特別的。
但對於馮勇來說,則是震撼,震撼於楊慶有的另一副麵孔,跟平日裏嘻嘻哈哈不同,嚴肅、端莊、壓迫感滿滿。
要不是他了解楊慶有的底細,談話時,還以為他要揍溥已呢!
不僅僅是這些,還有楊慶有一直掛在嘴邊的那句隨手瞎寫,馮勇早就習以為常,以為隻是寫了兩首歌,沒啥大不了的,照樣是普通的勞動者,並不會產生距離感。
但當從中年人口中聽到領導竟然想見見他時,馮勇驚恐的發現,原來一直嘻嘻哈哈的帶頭大哥,竟然是頭蟄伏的猛虎,出了四合院,才會展露真容。
怪不得他對院裏的管事大爺,從來沒有畏懼感。
敢情,人家在外麵見的領導多了去了,習以為常之餘,壓根看不上調解鄰裏矛盾的管事大爺。
而馮勇自己呢?
甭說太大的領導,見了供銷社經理,說話都得老老實實,人家讓幹啥幹啥,從來不敢偷奸耍滑。
不對,是心態。
別看馮勇精明油滑,但他對待工作向來認真,既源於工作來之不易,也源於骨子裏對工作的渴望。
但他的心態不行,老覺得低領導一頭。
楊慶有則不同,他是實打實的認為眾生平等,都是革命同誌,沒誰比誰矮一頭。
當然了,或許隻是沒見到那些偉人們,否則,他壓根不會這麽想。
所以,馮勇還沒出植物園大門時,就暗暗下定決心,以後沒事多跟著楊哥出去長長見識,還得努力學習文化知識,省的到了關鍵時刻,心裏犯慫,嘴上沒話。
隻是......
決心能不能化為行動力,那就誰也不知道了。
“哥,咱這就完了?我老是覺得見到的不是皇帝,隻是一個普通老京城人兒。”
楊慶有噗嗤一聲笑道:
“你以為呢?皇帝又怎麽樣?離了那金黃的寶座,他也就是一凡人,傷了會流血,中槍會沒命,吃的是五穀雜糧,買東西照樣得用票,早晨一樣得去公廁排隊,說不定拉慢了,還得讓鄰居們噴幾句,走大街上,擱之前,你能認出他來嗎?”
馮勇在前麵猛蹬著自行車,自言自語道:
“那倒也是,戴著眼鏡跟三大爺似的,不知道的,肯定以為是小學老師。”
“這就對了。”
楊慶有拍著馮勇的後背催促道:
“快點蹬,咱還得去照相館洗相片呢!”
“好嘞,您坐穩了。”
洗相片倒沒啥忌諱,畢竟現在是解放後,人民當家做主了,哪還有人關心五六十年前的大清皇帝長什麽樣兒。
即使把人擺在他們麵前,告訴他們,這是曾經的皇帝,他們都得用審視的目光看著你,懷疑自己怕不是碰見了神經病。
又或者,把人扭送去派出所。
畢竟,抓一反革命,還能落一封表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