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你要的女士大衣,我可告訴你,這呢子大衣更難搞,壓根弄不到新的,這件是從我一鄰居那拿來的,是之前別人托她男人辦事送的,放了衣櫃裏兩年了,一直沒舍得穿,你瞧瞧怎麽樣?要是不想要,我就給她送迴去。”


    黑色的呢子大衣,高高的脖領,前麵有一排隱藏扣,造型很簡潔,跟這年頭男士呢子大衣差不多,沒有任何裝飾物,摸著也很厚實。


    雖然是二手貨,可瞧著沒一點歲月的痕跡。


    楊慶有滿意的點點頭迴道:


    “瞧著成色不錯,不說壓根不知道是二手的,您那位鄰居說沒說要多少錢?”


    三姐伸出兩根手指頭,比劃道:


    “八十,我打聽過了,新的羊毛呢子大衣要一百出頭,有票也得排隊,沒熟人壓根買不著。”


    “行吧!八十就八十。”


    楊慶有對這件大衣很滿意,也懶得討價還價,讓三姐賺點,迴頭再找她辦事,她會更上心,沒啥壞處。


    這邊楊慶有還在翻看大衣,三姐拿過來一旁的手提包,從裏麵掏出了一堆化妝品:


    “還有你要的雪花膏和凡士林,每樣四個,這玩意不貴,也不用票,就是包裝好一點的比較難找。”


    楊慶有之前沒打算買這些東西,奈何後世的那些護膚品包裝太精美,壓根不敢用。


    給了蘇穎一瓶大寶,被她追著問了好長時間,嚇得楊慶有再也不敢拿出來顯擺送人了。


    “好嘞,您算算我還差您多少錢?一並補上,我身上剛好帶了。”


    不貴就好,楊慶有答應的很痛快。


    “一共花了一百一十五元,你再給我十五塊就行。”


    “成。”


    楊慶有從兜裏掏出一打毛票,數了半點,點給三姐。


    “您再點點,少了我好補上。”


    “不用,點啥點,別人我信不過,還信不過你嘛!”


    別看三姐黑,但麵上永遠豪爽,說的話倍兒暖人,讓人下意識的忽略當了冤大頭。


    楊慶有也如此,樂嗬嗬的用大衣把東西一裹,拎在手裏,出供銷社笑的跟二傻子似的。


    轉彎進了胡同,左右瞧瞧沒人,丫把東西往空間裏一扔,騎著自行車往南走,直奔南城邊的幾家委托商店。


    他剛想起來,趁現在還沒入冬,二手冬季衣服鞋子啥的比較便宜,不如多買幾件,先存空間裏。


    他在國慶前就想好了,反正文工團管理比較鬆散,可以隨時打申請出去采風,那不如趁機迴趟老家。


    占了人家的身體,好歹也得迴去瞅瞅吧!


    雖然每月也給老家寄個三五斤的全國糧票,但畢竟是杯水車薪,幫不了太多忙。


    不如等過一陣天冷後迴去看看,多帶點過冬的衣物,順便拿自己的工作證去生產隊和公社溜達一圈,給老家人增加點底氣,免得被人欺負嘍!


    還能去當地黑市溜達溜達,多淘換點當地糧票留給老家親人,也算了結這段孽緣。


    否則心裏老是裝著事兒,不通透。


    .........


    給老家人帶東西也有講究,不能太實用,一定要穿出門倍兒有麵子才行。


    得明晃晃的告訴別人,我們老楊家的楊慶有在京城出息了,你瞧瞧給老家人帶的衣服,咱們這兒,壓根買不到。


    要的就是這種效果,誰打老楊家的主意,心裏都得提前掂量掂量,看看能不能壓得住京城那頭傳來的壓力。


    否則,嘴上說的再厲害,別人沒親眼瞧見,都特麽白搭,全當你吹牛逼,欺負起你來,一點不手軟。


    等到了前門大街那片的委托商店,楊慶有買起東西來,那叫一個囂張。


    大衣隻買呢子軍大衣,棉大衣瞧都不瞧,穿出去必須得氣派,瞧著就跟幹部似的,直接來兩件,倆堂哥一人一件。


    還有中山裝,也得來兩件,而且必須口袋多,甭管用不用的到,浪費布料才是目的,看起來就奢侈。


    鞋隻買軍綠色的膠鞋,而且成色差一點都不行,得瞧著跟新鞋似的,楊慶有才肯付錢。


    皮鞋就算了,買迴去得被埋怨死,估計老家人壓根舍不得穿,買了也白買。


    至於尺寸?


    管他合不合適,鄉下人沒那麽多講究,尺寸一律照大了買,不合適拆了線現改,整不好,還能多出幾尺碎布,將來補衣服用。


    鄉下人也沒個時間觀念,手表必須給老爺子整一塊。


    成色不能太好,否則老爺子不肯戴,四五成新,不,兩三成新就行,不為看時間,主要為了顯擺。


    收音機也必須整一台,就擺老爺子堂屋教員畫像下麵,盡管村裏沒通電,沒法收聽廣播,但也得買上。


    讓客人一進屋就能瞅見,被嚇一跳之餘,隻要聊天就得提起它,那是老二他兒子從京城迴來,專門給我買的。


    都不用想,老爺子每次提起時,臉上肯定倍兒有光。


    自行車。


    呃.....


    這玩意不行,即使放空間裏帶過去,也沒法上牌,鬼知道公社管不管,萬一有人傳瞎話,說是偷的怎麽辦?


    無憑無據的,家裏那倆堂哥想出來解釋,都沒法解釋。


    所以,自行車得迴了老家再買。


    手電筒整上一個,晚上老爺子上廁所用,年紀大了,別摔著。


    至於他舍不舍的用,楊慶有就不管了,舍不得用就放收音機旁擺著,瞧著也有麵不是。


    十幾塊錢的二手玻璃片相機也來台,到時給備上幾卷膠卷,讓他們自己拍去吧!


    迴頭他們自己洗出來,年紀大了,也是個迴憶。


    至於給小侄子侄女的禮物?


    空間裏多的是,那些托三姐買的糖果和點心都沒咋吃,到時拿出來就行。


    當然了,還有大嫂二嫂。


    女人是麻煩點兒,買衣服都不知道買哪種合適,楊慶有覺得不如直接給布票來的省事,頂多再加兩盒蛤蜊油。


    反正等他迴去時也已經入冬了,到時讓倆人自己買布料做,想穿花棉襖就買花布,舍不得那就留著,愛怎麽用怎麽用。


    楊慶有直到今兒,才真正體會到有錢人的不容易。


    買東西不看價兒,也是個辛苦活,看著啥啥都能買,得有著極大的控製力,才能忍住掏錢的衝動,否則,手裏壓根拎不了。


    不像他上輩子,看著啥啥都買不起,壓根不用遭這種罪。


    更關鍵的是,買了東西還得鑽無人的胡同,否則沒法朝空間裏扔。


    這一趟趟的,淨折磨人了。


    忙活了一下午,花了好幾百塊錢,楊慶有看著被塞得滿滿登登的空間,琢磨著沒啥可買了,這才打道迴府。


    至於拿這麽多東西迴老家,會不會招惹閑話?


    楊慶有覺得不會。


    在京城工作,單位還是文工團,聽著就高大上,再把現在的工資待遇拿出來顯擺顯擺,非把那幫土鱉嚇懵不可。


    他們可不知道科員待遇,隻是待遇。


    搞不好,還以為楊慶有是幹部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年代:悠閑的日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的四月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的四月天並收藏年代:悠閑的日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