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誰混?兔崽子,你不好好上班,還想鬼混?”
馮勇一迴頭,正對著馮嬸那張大臉,隨即丫哭喪著臉迴道:
“媽,您聽錯了,我沒鬼混,我說著玩呢!天天上班,哪有那閑工夫。”
楊慶有也順嘴應了句:
“對對對,馮嬸,我倆吹牛呢!您不用當真。”
聽了楊慶有的解釋,馮嬸的臉色才勉強好了點,狠狠擰著馮勇的耳朵教訓道:
“你給我老老實實上班,不準偷奸耍滑,瞎折騰,聽明白沒?”
“聽到了,聽到了。”
然後就是,馮勇捂著耳朵,幽怨的目送馮嬸走迴過道。
小插曲並未影響現實。
老爺子仍舊摟著孫子在那站著,二大媽依舊沒從薑生財家出來。
這時,院裏的仨管事大爺都在上班,也沒個出來主事的,隻能這樣瞎耗著。
又堅持了十來分鍾,那幫婦女見沒熱鬧看,便說著悄悄話,結伴去前院聽收音機。
沒多大會,後院就隻剩大眼瞪小眼的楊慶有和馮勇,坐在門口曬太陽的聾老太太,還有站門外的那爺孫倆人。
至於後院的鄰居們,她們生怕惹事上身,被二大媽拉壯丁,這會兒全跑去了前院。
“去,把這幾塊糖給老薑他侄子,順道讓大爺過來抽會兒煙。”
楊慶有掏出糖塊,示意馮勇過去叫人。
馮勇天生自來熟,從來不怕尷尬,麻利接過糖,順道往自己嘴裏丟了一顆,然後才走向那爺倆。
也不知他給老爺子說了什麽,隻見老爺子忐忑不安的走到楊慶有麵前問道:
“後生,你叫我過來幹什麽?”
“大爺,不幹什麽,請您抽煙,順便聊聊天。”
楊慶有起身拉著老爺子坐下,然後掏出煙給他點上,這才假裝若無其事的問道:
“大爺,您是從哪裏來的?離京城不近吧!”
“唉!啥近不近的,我們是從通遼來的,沒舍得花錢坐火車,我也不知道具體有多遠,一路上全靠雙腿走過來的,有時也能搭會驢車,走了大半個月,帶的糧食差點沒夠吃。”
楊慶有驚詫道:
“哎吆歪,那可遭老罪了,您還打算迴去嗎?”
通遼帝國,他可太熟了,別的不提,就看那狂野的地形圖,誰敢說通遼不硬,你都得抽他倆大嘴巴子。
離京城遠嗎?
必須遠啊!近千裏路,靠雙腳走到京城,不比楊慶有前身的逃難路徑簡單,甚至更難。
怪不得爺孫倆幹巴瘦,渾身上下找不出二兩肥肉。
“迴去,得迴去,京城的幹部說了,我孫子可以留在京城,我必須迴去,好..好像說,按照那什麽來著,政策,對,就是政策,我除了種地不會別的,沒法留在京城。”
楊慶有點點頭,長歎一口氣。
這也是事實,沒點文化或者一技之長,想留京,難,相當難,除非,親戚樂意一直養著你。
“那您老家那邊收成怎麽樣?生產隊條件很難嗎?”
“唉!”
老爺子又是一聲長歎,低聲道:
“啥難不難的,也就那樣,餓不死,也吃不飽,我這兩年幹活也使不上勁了,掙的工分越來越少,加上小剛又能吃,日子也就湊合過吧!隻不過,我是外來戶,在生產隊沒親戚,我怕我走了後,小剛活不下去,那地兒,唉.....”
得。
不用說了,肯定是農村吃絕戶那套。
楊慶有用腳趾也能想到老爺子去世後的境況,孫子小,又掙不了工分,生產隊即使想幫也出不了多大力,給這小子多一點,別的村民就少一點。
能餓死人的年頭,一把糧食,都能打出腦子。
生產隊壓根不敢多給,再說了,就憑他孫子的年齡,給了也保不住,前腳給了,後腳就有人上門硬搶。
即使本村的還有一絲良知,保持理智,可隔壁村呢?
地廣人稀的,等天一冷,死家裏都沒人知道。
或許會有人說可以吃大鍋飯啊!
前兩年行,現在基本都成形式了,集體食堂壓根辦不下去,不把糧食分戶到家,等不到新糧下來,舊糧就能吃沒,到最後,全體頓頓喝稀湯。
所以,生產隊隻能分戶到家,希望隊員心裏還有點數,知道省著吃,即使有個別不知節儉的,餓的也是自己,至少能保證大多數隊員餓不死。
“我也是年前從鄉下逃荒來的京城,我能理解,那薑哥怎麽說?”
“嗐!生財是個好孩子。”
說到薑生財,老爺子臉上才展露笑容。
“雖然他家日子也不好過,但我也沒辦法,我隻盼著能給小剛一口吃的,餓不死就行,生財說他有辦法,讓我甭擔心,再等等,再等個幾天,等天涼了,肯定能把小剛留下。”
顯然,老爺子是相信自家侄子的。
“對,還是留下好,留在京城還能上學,最起碼將來能識字,如果您孫子肯努力,說不定還能吃上公家飯。”
“對,我也是這麽想的。”
摸清了底的楊慶有也沒心思再繼續聊天,便扯了個幌子,給老爺子留了半包大生產,起身告辭。
另一邊的馮勇倒跟薑小剛聊的挺熱乎,小屁孩一點不認生,問什麽答什麽。
馮勇送給他的糖塊,他倒是一口沒吃,全塞身上唯一的口袋裏了。
馮勇見狀,一個勁的誇他是好孩子。
整的楊慶有有種倒翻天罡的錯覺,他還拿馮勇當小孩呢!沒成想,丫也能假模假式的誇別的孩子了。
有班上和沒班上,還真是不一樣。
“哥,您跟老爺子聊什麽了?”
“沒聊什麽,隨口問了問,你繼續盯著吧!迴頭有進展抓緊告訴我。”
“好嘞,沒問題。”
馮勇就喜歡幹這個,沒什麽比盯梢、打聽信兒更有趣的了,丫聞言,撒丫子跑迴了後院。
楊慶有則繼續迴屋裏練吉他。
他之前專門跑了趟外語學院,把破吉他拿了迴來。
既然當了文抄公,就得有最基本的職業素養。
家裏好歹得擺幾件樂器。
他還打算多去幾趟委托市場,看看別的樂器。
太複雜的不敢買,整幾個不值錢的破二胡、爛笛子,還是可以的。
最起碼鄰居們瞧見了不說閑話。
馮勇一迴頭,正對著馮嬸那張大臉,隨即丫哭喪著臉迴道:
“媽,您聽錯了,我沒鬼混,我說著玩呢!天天上班,哪有那閑工夫。”
楊慶有也順嘴應了句:
“對對對,馮嬸,我倆吹牛呢!您不用當真。”
聽了楊慶有的解釋,馮嬸的臉色才勉強好了點,狠狠擰著馮勇的耳朵教訓道:
“你給我老老實實上班,不準偷奸耍滑,瞎折騰,聽明白沒?”
“聽到了,聽到了。”
然後就是,馮勇捂著耳朵,幽怨的目送馮嬸走迴過道。
小插曲並未影響現實。
老爺子仍舊摟著孫子在那站著,二大媽依舊沒從薑生財家出來。
這時,院裏的仨管事大爺都在上班,也沒個出來主事的,隻能這樣瞎耗著。
又堅持了十來分鍾,那幫婦女見沒熱鬧看,便說著悄悄話,結伴去前院聽收音機。
沒多大會,後院就隻剩大眼瞪小眼的楊慶有和馮勇,坐在門口曬太陽的聾老太太,還有站門外的那爺孫倆人。
至於後院的鄰居們,她們生怕惹事上身,被二大媽拉壯丁,這會兒全跑去了前院。
“去,把這幾塊糖給老薑他侄子,順道讓大爺過來抽會兒煙。”
楊慶有掏出糖塊,示意馮勇過去叫人。
馮勇天生自來熟,從來不怕尷尬,麻利接過糖,順道往自己嘴裏丟了一顆,然後才走向那爺倆。
也不知他給老爺子說了什麽,隻見老爺子忐忑不安的走到楊慶有麵前問道:
“後生,你叫我過來幹什麽?”
“大爺,不幹什麽,請您抽煙,順便聊聊天。”
楊慶有起身拉著老爺子坐下,然後掏出煙給他點上,這才假裝若無其事的問道:
“大爺,您是從哪裏來的?離京城不近吧!”
“唉!啥近不近的,我們是從通遼來的,沒舍得花錢坐火車,我也不知道具體有多遠,一路上全靠雙腿走過來的,有時也能搭會驢車,走了大半個月,帶的糧食差點沒夠吃。”
楊慶有驚詫道:
“哎吆歪,那可遭老罪了,您還打算迴去嗎?”
通遼帝國,他可太熟了,別的不提,就看那狂野的地形圖,誰敢說通遼不硬,你都得抽他倆大嘴巴子。
離京城遠嗎?
必須遠啊!近千裏路,靠雙腳走到京城,不比楊慶有前身的逃難路徑簡單,甚至更難。
怪不得爺孫倆幹巴瘦,渾身上下找不出二兩肥肉。
“迴去,得迴去,京城的幹部說了,我孫子可以留在京城,我必須迴去,好..好像說,按照那什麽來著,政策,對,就是政策,我除了種地不會別的,沒法留在京城。”
楊慶有點點頭,長歎一口氣。
這也是事實,沒點文化或者一技之長,想留京,難,相當難,除非,親戚樂意一直養著你。
“那您老家那邊收成怎麽樣?生產隊條件很難嗎?”
“唉!”
老爺子又是一聲長歎,低聲道:
“啥難不難的,也就那樣,餓不死,也吃不飽,我這兩年幹活也使不上勁了,掙的工分越來越少,加上小剛又能吃,日子也就湊合過吧!隻不過,我是外來戶,在生產隊沒親戚,我怕我走了後,小剛活不下去,那地兒,唉.....”
得。
不用說了,肯定是農村吃絕戶那套。
楊慶有用腳趾也能想到老爺子去世後的境況,孫子小,又掙不了工分,生產隊即使想幫也出不了多大力,給這小子多一點,別的村民就少一點。
能餓死人的年頭,一把糧食,都能打出腦子。
生產隊壓根不敢多給,再說了,就憑他孫子的年齡,給了也保不住,前腳給了,後腳就有人上門硬搶。
即使本村的還有一絲良知,保持理智,可隔壁村呢?
地廣人稀的,等天一冷,死家裏都沒人知道。
或許會有人說可以吃大鍋飯啊!
前兩年行,現在基本都成形式了,集體食堂壓根辦不下去,不把糧食分戶到家,等不到新糧下來,舊糧就能吃沒,到最後,全體頓頓喝稀湯。
所以,生產隊隻能分戶到家,希望隊員心裏還有點數,知道省著吃,即使有個別不知節儉的,餓的也是自己,至少能保證大多數隊員餓不死。
“我也是年前從鄉下逃荒來的京城,我能理解,那薑哥怎麽說?”
“嗐!生財是個好孩子。”
說到薑生財,老爺子臉上才展露笑容。
“雖然他家日子也不好過,但我也沒辦法,我隻盼著能給小剛一口吃的,餓不死就行,生財說他有辦法,讓我甭擔心,再等等,再等個幾天,等天涼了,肯定能把小剛留下。”
顯然,老爺子是相信自家侄子的。
“對,還是留下好,留在京城還能上學,最起碼將來能識字,如果您孫子肯努力,說不定還能吃上公家飯。”
“對,我也是這麽想的。”
摸清了底的楊慶有也沒心思再繼續聊天,便扯了個幌子,給老爺子留了半包大生產,起身告辭。
另一邊的馮勇倒跟薑小剛聊的挺熱乎,小屁孩一點不認生,問什麽答什麽。
馮勇送給他的糖塊,他倒是一口沒吃,全塞身上唯一的口袋裏了。
馮勇見狀,一個勁的誇他是好孩子。
整的楊慶有有種倒翻天罡的錯覺,他還拿馮勇當小孩呢!沒成想,丫也能假模假式的誇別的孩子了。
有班上和沒班上,還真是不一樣。
“哥,您跟老爺子聊什麽了?”
“沒聊什麽,隨口問了問,你繼續盯著吧!迴頭有進展抓緊告訴我。”
“好嘞,沒問題。”
馮勇就喜歡幹這個,沒什麽比盯梢、打聽信兒更有趣的了,丫聞言,撒丫子跑迴了後院。
楊慶有則繼續迴屋裏練吉他。
他之前專門跑了趟外語學院,把破吉他拿了迴來。
既然當了文抄公,就得有最基本的職業素養。
家裏好歹得擺幾件樂器。
他還打算多去幾趟委托市場,看看別的樂器。
太複雜的不敢買,整幾個不值錢的破二胡、爛笛子,還是可以的。
最起碼鄰居們瞧見了不說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