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去去,你能一樣嗎?你來時穿的可沒這麽寒酸。”


    說罷,馮嬸轉頭不再搭理楊慶有,顯然被楊慶有的話憋著了。


    反倒是一旁看熱鬧的三大媽搭著話茬道:


    “小楊,不是聽說介紹信很難開嗎?生產隊為什麽放你走?”


    “嗐!那是因為京城管的嚴,在地方,生產隊每少一人,隊裏的大鍋飯就能多吃幾天,擱您是大隊長,您怎麽辦?”


    “我......”


    三大媽嘴唇蠕動,但沒把話說出來。


    顯然,她也很認同生產隊的做法,山高皇帝遠的,自家隊員吃飽最重要,誰特麽管上麵的要求。


    不服?


    不服就把隊長撤了,換人上來還這麽幹。


    都沾親帶故的,總不能把人餓死吧!


    “去去去,甭聽這小子瞎說,情況哪有那麽壞,要我說啊,咱都甭操那個心,迴頭等後院二大爺迴來就知道了,現在街道管的那麽嚴,他得領著人去居委會登記。”


    還得是朱嬸心大,壓根不想那麽多。


    一旁的周嬸也搭話茬道:


    “管他哪兒來的,咱們看好前院最要緊,萬一,我說萬一哈!那爺倆要是手腳不幹淨怎麽辦?”


    “哎吆歪,還是老周家的考慮周全,瞧爺倆的模樣,還真不好說。”


    “對對對,這話說的對,這幾天咱們前院得留人盯著,你說呢三大媽?”


    “成,出門時都互相囑咐幾句,相互盯著點兒,別出岔子最好。”


    得。


    照這幾位的說法,那爺倆瞬間從乞丐升級為盜竊嫌疑人,威脅度大大增加。


    楊慶有搖搖頭,悄無聲息的退迴倒座房,愛咋地咋地吧!


    反正有這幫老娘們,院裏肯定丟不了東西。


    .........


    楊慶有的歌沒白寫,團裏的單人獨唱還真入選了大會堂的國慶晚宴,最近這一陣,團裏大小領導注意力全都集中在韋麗麗身上。


    這可是大事,自打文工團合並後,還是頭迴接到這麽重要的政治任務。


    團裏生怕韋麗麗出岔子,領導們輪番的陪著韋麗麗去彩排,楊慶有這個半吊子指導老師成功下崗,再度恢複到無所事事的日子。


    編導室張主任和那幾個老頭,也打著學習的幌子,天天跟著團領導往彩排的地兒跑,唯獨剩楊慶有一人每天堅守辦公室,連個鋼琴指導老師都找不到。


    不是楊慶有不想去湊熱鬧,而是大團長下了死命令,不準張主任帶楊慶有去。


    美其名曰年輕人要耐得住寂寞。


    耐你妹,楊慶有估摸著領導是怕他被人挖牆角。


    那可是國慶晚宴,一年隻有一次,聽說幾千人的規模,有不少國家的外賓。


    這種盛大的場合,楊慶有能獨中兩元,有兩首代表作登上舞台,意味著什麽還用說嘛?


    京城文藝界從這個國慶節開始,闖入一頭猛虎,還是會吃人的那種。


    楊慶有暗地裏美滋滋的想,要是再過上二十年,等改革春風吹滿地,影視劇蓬勃發展之時,他搞不好能成為文藝界的京圈大佬。


    到時候,搞個幾個四合院,沒事來場大佬聚會,抽空指點指點後輩,讓誰上,不行也能上,讓誰下,本事再大也得下,那日子,美滋滋。


    美了半天,丫長歎一口氣,都是特麽的扯淡。


    美夢做做得了。


    京圈大佬哪是那麽容易當的?得有關係,沒關係誰吊你?


    還是老實當一凡人的好,沒根基,爬上去也是被吃的料兒,甭管你本事有多大,出多大力,關鍵利益上,人家該怎麽分就怎麽分,哪有人客氣?


    還不如當一脾氣邦臭的文抄公,到時想噴誰噴誰,作品水平在那擺著,隻要你不差錢,誰都拿你沒辦法。


    想不如做,念到此處,楊慶有興衝衝迴到無人的大辦公室,找了個角落,帶上無線耳機,開始扒譜。


    文抄公就是個辛苦活,隻要肯搭工夫,成果是肉眼可見的豐碩。


    甭管未來怎麽樣。


    把手機裏的各式歌曲都扒到紙上才最保險。


    到時候想人前顯聖,從空間裏掏出來就能用。


    古有曹植七步成詩,現有楊慶有盞茶成曲,後人評說時,也是美談不是。


    於是乎,單位裏其他人忙著蹭熱度沾喜氣,而詞曲作者楊慶有則蹲辦公室,老老實實幹活,給領導一種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為精益求精的印象。


    這年頭風氣要比後世好,出成績上頭是真舍得給好處。


    團裏節目被選中沒幾日,張主任就帶來了大團長批的獎勵。


    得知楊慶有有自行車後,大團長特意給他換成了收音機票。


    本來團裏想大氣一迴,直接獎勵他收音機票和手表票各一張,還是一副團長精明,直言這次好處都給了,那下次出成績時獎勵什麽?


    他一搞創作的年輕小夥子,總不能升職級提工資吧?資曆太淺,團裏的老職工能把團領導罵出花來。


    大團長一聽是那麽迴事,於是乎原本的兩張票就變成了一張。


    要是楊慶有知道這事兒,高低也得在那副團長迴家的路上,套他麻袋,狠狠揍他一頓。


    “小楊啊!這是團裏對你的獎勵,希望你再接再厲,爭取更大的進步,為團裏創作出更多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曲目。”


    盡管張元冬說出的話很好聽,可場麵實在寒酸,連個見證的老職工都沒有,辦公室就倆人,放個屁都沒第三人罵。


    “放心吧主任,我最近一直在積極找靈感,隻是吧......”


    楊慶有臉上露出一絲苦澀,有氣無力道:


    “天天在辦公室呆著,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沒法探討,咱們團裏也沒個小圖書館,原本還想看看前輩著的書,借鑒一下經驗,您看......”


    張元冬臉上原本和藹可親的笑容,在楊慶有的話下,立馬變得有點假。


    這小子,哪壺不開提哪壺。


    他要是有那本事,還能待在這兒當個小主任?


    “那啥啊!小楊,咱們團成立時間短,底蘊比不上那些建國前就成立的單位,不過也不是沒辦法,市裏不是有圖書館嘛!你盡管去借鑒,上班時間你自由拿捏,迴頭要是有任務,我去你家找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年代:悠閑的日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的四月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的四月天並收藏年代:悠閑的日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