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副團長臉有點黑,自己手下的大將有這麽差嗎?她聽著還好哇!
被人當麵打臉,擱誰誰都忍不了,更何況一向暴躁的婦聯老大。
“我說小楊同誌,這才剛唱了一句,能聽出來啥?有意見,也得演唱完再說。”
成吧!
您樂意浪費時間就浪費唄!反正哥們迴辦公室也是睡覺,在哪兒消磨時間都一樣。
楊慶有沒說話,點了點頭再次坐下。
一旁的張主任拍了拍他的肩膀,啥話都沒說,顯然這種場景他見慣了,歌手的演唱達不到詞曲作者的要求,很正常,慢慢磨唄!
反正團裏就剩這倆人了,不接受也得接受,要不,您就自己上去親自唱。
之前的孔波有那能耐嗎?
顯然沒有。
就他那頭半長的黑發也不符合主流價值觀不是。
說到這還得提一嘴,孔波同誌已經去一線采風了,詞兒沒憋出來,在辦公室呆著隻能天天看頂頭上司的白眼,還不如麻利溜呢!
於是這哥們找領導開了封介紹信,周五中午買的火車票,下午人就上了火車。
至於讓楊慶有唱。
有了前車之鑒,張主任提都沒提。
五分鍾後,一曲作罷,沒等楊慶有開口,吳副團長率先說出了換人的建議。
“曉華你再琢磨琢磨,韋麗麗你來唱一遍。”
“好嘞團長。”
得。
耳朵又得被摧殘一遍。
楊慶有屁股離開椅子還不到十公分,又再度麵無表情的坐了迴去。
等著吧!
開嗓試唱,十分鍾後正式開始。
怎麽說呢!
這妹子嗓音還可以,挺甜的,但估摸著不符合主流價值觀,唱時略顯底氣不足,沒激情。
不過她技巧倒是運用的挺溜,高音甜,中音準,低音沉,基本沒出岔子,是個唱流行歌曲的好苗子。
行,就你了。
楊慶有滿意的點點頭。
他自認為自己很俗,欣賞不來美聲唱法,觀點自然往流行上靠。
雖然現在流行是非主流。
而吳副團長彈完後,這次並未作聲。
不是欣賞韋麗麗的演唱水平,也不是惱怒她那甜甜的嗓音,而是這歌的曲子譜的太好了,幾遍流暢的彈奏,使得她沉醉其中,無法也同時自覺不配挑楊慶有的毛病。
有這種創作能力的同誌,是她這個會彈點鋼琴,偶爾哼哼幾句的文藝愛好者,能比擬的嗎?
業餘愛好者挑專業人士的毛病,她幹不出來。
別拿孔波來比,他不配。
此刻吳副團長就是這樣想的,雖說她脾氣暴躁,但她有著作為一個文藝工作者,最基本的節操。
這裏說的文藝工作者,是指的工作,而非文藝水平。
而此時,麵前的韋麗麗忐忑問道:
“團長,我唱的??”
“還行吧!”
一句話,又讓韋麗麗心陷入穀底,她知道,這首歌自己又沒戲了。
明明盡了最大的努力,卻由於嗓音條件所限,始終入不了團領導的眼,她也很無奈,不過還好,已經習慣了。
鐵飯碗的年代,看不慣,也開不了她,耗著唄!
韋麗麗早想明白了。
張主任碰了碰楊慶有的胳膊,小聲問道。
“怎麽樣?”
“還成,比前麵的曉華同誌好,當然了,我不是說曉華同誌不行,隻是他不適合這首歌。”
“嗯,隻要有合適的就好。”
麵對楊慶有的迴答,張主任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
意思就如同他想的那樣,歌很好,就怕團裏的同誌唱不了。
韋麗麗能入楊慶有的眼,就是歌舞團的幸運,總比歌兒寫出來,沒人唱好吧!
至於朱曉華?
他是誰?我老張跟他不熟。
“小楊同誌,你有什麽意見一起提吧!”
吳副團長打定主意不再找茬後,便迅速下定了決心,反正現在團裏隻剩倆人,就擱著楊慶有挑吧!
說話的工夫,朱曉華很自覺的沒上前,剛才人家該說的都說了,咋地,上前再讓人重複一遍打臉過程?
反倒是韋麗麗略帶期望的看向楊慶有。
都是年輕人,萬一這位的品味跟領導不一樣呢?
楊慶有也沒客氣,直截了當迴道:
“韋麗麗同誌唱的還成,基本符合我的要求,就是唱的有些柔弱,沒有穿透感,情感不夠強烈,迴去多練練,估計問題不大。”
“麗麗聽見沒?”
“聽到了團長,我保證迴去勤加練習。”
有了吳副團長的肯定,剩下就沒楊慶有的事了。
至於改歌詞,雙方都很默契的沒提。
當然了,還有編曲,吳副團長剛開口問,便被楊慶有迴絕了,自己有多大本事自己知道,沒必要出來丟人現眼。
不過他倒提了一個別的要求,那就是學鋼琴。
理由是對創作有幫助。
這有啥好說的,必須同意。
吳副團長又不傻,歌舞團就倆創作苗子,一個孔波,一個楊慶有。
現在明擺著,孔波水平稀鬆,那就隻能把希望放在楊慶有身上了。
別說學鋼琴了,就是他想搞個樂隊,估計吳副團長都能剩下的閑置人員裏給他強拉一支。
“小楊啊!繼續努力,以後有啥困難盡管來找我,主任我別的本事沒有,給你搞搞後勤還是沒問題的。”
“好嘞主任,以後我一定勤找您匯報工作。”
對於楊慶有的覺悟,張元冬很滿意,拍了拍楊慶有的肩膀,便轉身迴了辦公室。
而楊慶有。
他看著空蕩蕩的大辦公室,和辦公室角落裏下棋的倆小老頭,很識趣的沒進門,直接掉頭去了自行車棚,翹班。
是的,楊慶有經過張主任的允許,可以光明正大的四處溜達找靈感,不用天天在辦公室耗著,能保證有任務,隨時可以找到人就成。
媽的,這不就是打工人的天堂嘛!
換了單位,工資翻翻,活兒更少,時間自由,領導和氣,還可以搞搞業餘愛好,退休生活也不過如此吧!
楊慶有帶著感恩的心,呲著大牙滿大街溜達,尋思著是不是該買兩瓶茅台,去領導家探探門。
也不知這年頭上領導家送禮,會不會犯錯誤?
楊慶有琢磨,應該不算吧?
又不是送錢。
被人當麵打臉,擱誰誰都忍不了,更何況一向暴躁的婦聯老大。
“我說小楊同誌,這才剛唱了一句,能聽出來啥?有意見,也得演唱完再說。”
成吧!
您樂意浪費時間就浪費唄!反正哥們迴辦公室也是睡覺,在哪兒消磨時間都一樣。
楊慶有沒說話,點了點頭再次坐下。
一旁的張主任拍了拍他的肩膀,啥話都沒說,顯然這種場景他見慣了,歌手的演唱達不到詞曲作者的要求,很正常,慢慢磨唄!
反正團裏就剩這倆人了,不接受也得接受,要不,您就自己上去親自唱。
之前的孔波有那能耐嗎?
顯然沒有。
就他那頭半長的黑發也不符合主流價值觀不是。
說到這還得提一嘴,孔波同誌已經去一線采風了,詞兒沒憋出來,在辦公室呆著隻能天天看頂頭上司的白眼,還不如麻利溜呢!
於是這哥們找領導開了封介紹信,周五中午買的火車票,下午人就上了火車。
至於讓楊慶有唱。
有了前車之鑒,張主任提都沒提。
五分鍾後,一曲作罷,沒等楊慶有開口,吳副團長率先說出了換人的建議。
“曉華你再琢磨琢磨,韋麗麗你來唱一遍。”
“好嘞團長。”
得。
耳朵又得被摧殘一遍。
楊慶有屁股離開椅子還不到十公分,又再度麵無表情的坐了迴去。
等著吧!
開嗓試唱,十分鍾後正式開始。
怎麽說呢!
這妹子嗓音還可以,挺甜的,但估摸著不符合主流價值觀,唱時略顯底氣不足,沒激情。
不過她技巧倒是運用的挺溜,高音甜,中音準,低音沉,基本沒出岔子,是個唱流行歌曲的好苗子。
行,就你了。
楊慶有滿意的點點頭。
他自認為自己很俗,欣賞不來美聲唱法,觀點自然往流行上靠。
雖然現在流行是非主流。
而吳副團長彈完後,這次並未作聲。
不是欣賞韋麗麗的演唱水平,也不是惱怒她那甜甜的嗓音,而是這歌的曲子譜的太好了,幾遍流暢的彈奏,使得她沉醉其中,無法也同時自覺不配挑楊慶有的毛病。
有這種創作能力的同誌,是她這個會彈點鋼琴,偶爾哼哼幾句的文藝愛好者,能比擬的嗎?
業餘愛好者挑專業人士的毛病,她幹不出來。
別拿孔波來比,他不配。
此刻吳副團長就是這樣想的,雖說她脾氣暴躁,但她有著作為一個文藝工作者,最基本的節操。
這裏說的文藝工作者,是指的工作,而非文藝水平。
而此時,麵前的韋麗麗忐忑問道:
“團長,我唱的??”
“還行吧!”
一句話,又讓韋麗麗心陷入穀底,她知道,這首歌自己又沒戲了。
明明盡了最大的努力,卻由於嗓音條件所限,始終入不了團領導的眼,她也很無奈,不過還好,已經習慣了。
鐵飯碗的年代,看不慣,也開不了她,耗著唄!
韋麗麗早想明白了。
張主任碰了碰楊慶有的胳膊,小聲問道。
“怎麽樣?”
“還成,比前麵的曉華同誌好,當然了,我不是說曉華同誌不行,隻是他不適合這首歌。”
“嗯,隻要有合適的就好。”
麵對楊慶有的迴答,張主任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
意思就如同他想的那樣,歌很好,就怕團裏的同誌唱不了。
韋麗麗能入楊慶有的眼,就是歌舞團的幸運,總比歌兒寫出來,沒人唱好吧!
至於朱曉華?
他是誰?我老張跟他不熟。
“小楊同誌,你有什麽意見一起提吧!”
吳副團長打定主意不再找茬後,便迅速下定了決心,反正現在團裏隻剩倆人,就擱著楊慶有挑吧!
說話的工夫,朱曉華很自覺的沒上前,剛才人家該說的都說了,咋地,上前再讓人重複一遍打臉過程?
反倒是韋麗麗略帶期望的看向楊慶有。
都是年輕人,萬一這位的品味跟領導不一樣呢?
楊慶有也沒客氣,直截了當迴道:
“韋麗麗同誌唱的還成,基本符合我的要求,就是唱的有些柔弱,沒有穿透感,情感不夠強烈,迴去多練練,估計問題不大。”
“麗麗聽見沒?”
“聽到了團長,我保證迴去勤加練習。”
有了吳副團長的肯定,剩下就沒楊慶有的事了。
至於改歌詞,雙方都很默契的沒提。
當然了,還有編曲,吳副團長剛開口問,便被楊慶有迴絕了,自己有多大本事自己知道,沒必要出來丟人現眼。
不過他倒提了一個別的要求,那就是學鋼琴。
理由是對創作有幫助。
這有啥好說的,必須同意。
吳副團長又不傻,歌舞團就倆創作苗子,一個孔波,一個楊慶有。
現在明擺著,孔波水平稀鬆,那就隻能把希望放在楊慶有身上了。
別說學鋼琴了,就是他想搞個樂隊,估計吳副團長都能剩下的閑置人員裏給他強拉一支。
“小楊啊!繼續努力,以後有啥困難盡管來找我,主任我別的本事沒有,給你搞搞後勤還是沒問題的。”
“好嘞主任,以後我一定勤找您匯報工作。”
對於楊慶有的覺悟,張元冬很滿意,拍了拍楊慶有的肩膀,便轉身迴了辦公室。
而楊慶有。
他看著空蕩蕩的大辦公室,和辦公室角落裏下棋的倆小老頭,很識趣的沒進門,直接掉頭去了自行車棚,翹班。
是的,楊慶有經過張主任的允許,可以光明正大的四處溜達找靈感,不用天天在辦公室耗著,能保證有任務,隨時可以找到人就成。
媽的,這不就是打工人的天堂嘛!
換了單位,工資翻翻,活兒更少,時間自由,領導和氣,還可以搞搞業餘愛好,退休生活也不過如此吧!
楊慶有帶著感恩的心,呲著大牙滿大街溜達,尋思著是不是該買兩瓶茅台,去領導家探探門。
也不知這年頭上領導家送禮,會不會犯錯誤?
楊慶有琢磨,應該不算吧?
又不是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