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奮你妹。
聽著你這陰陽怪氣的語調,哥們一點兒也興奮不起來。
“說說吧!熱愛祖國的楊慶有同誌,偉大的文藝工作者,你是怎麽把歌兒送到軍區政治部戰友文工團的?為什麽這歌兒沒出現在咱們公安政治部文工團麵前?”
也不怪馮政委咬牙切齒諷刺楊慶有。
要不是時間太早,領導們還沒來得及看這條新聞,他估計自己現在已經接聽著電話,點頭哈腰的跟區裏,不,市裏的領導賠禮道歉,瞎編原因了。
自家菜地裏的長出的白菜,莫名其妙出現在了別人家飯桌上,哪個領導能受得了這種氣?
反正馮政委估摸著自己的頂頭上司,範局長肯定受不了。
東城區局長都受不了,那京城市局的局長能受得了?
估摸著這事兒一出,倆月,不,半年內,隻要跟領導碰麵,都免不了吃瓜落兒。
這都不是關鍵。
關鍵是楊慶有。
這小子上了報紙,出名是肯定的。
馮政委也是文化人,讀過書,有一定的鑒賞能力,那歌詞瞧著就不簡單,單論歌詞,這歌兒的經典程度就不下歌唱祖國、我的祖國等愛國歌曲。
出這麽大名兒,完了呀!
這小子保不住了。
他甚至都能想到,待會兒接電話時,領導不僅要罵他,還特麽會開口要人。
不給?
你特麽是誰的兵,還敢不給?
一首歌的事兒,不僅沒讓自己在領導麵前露臉,還特麽得損失手下大將,堪稱賠了夫人又折兵plus,後麵還得加個max。
隻要稍微一細想,馮政委就難受的想哭。
小金庫沒了。
“這.....這.....”
楊慶有想說,這是巧合,您信嗎?
可惜,他不敢。
事到臨頭還能怎麽辦?老實說實話唄!
“我之前去外語學校看我對象,發現他們英語係在排練大合唱,參加學校的國慶晚會,我見他們選的歌不合適,就把新創作的歌教給他們試試,沒成想,沒成想搞成了現在這樣。”
楊慶有也想哭。
早知道第二天上班時,就該把歌抄一遍,給所領導也來一份,領導重不重視他不管,該盡到的心,得盡到。
百密一疏啊!
百密一疏。
楊慶有沒想到自己會犯這麽簡單的錯誤。
看來,遠離職場後,自己的警惕性少的不是一星半點兒。
“所以,因為見了趟對象,你就把這麽重要的歌兒送出去了?”
馮政委話裏透露著憤怒、不甘、震驚等情緒,要不是建國後不許成精,估計他吃人的心都有了。
“也不是。”
楊慶有訕笑著解釋道:
“這首歌創作時,我在所裏彈過,隻是同事們都不在意,我也就沒放在心上,還以為我自己創作能力不行呢!”
當著同事們的麵彈過?
扯淡,楊慶有是想起剛才同事們調侃他的話,心裏不痛快,正好借著領導發怒的機會,給他們找點麻煩,順道降低一下自己的負罪程度。
果然,馮政委一聽這話,立馬就怒了。
“老劉,你看著這小子,我出去一下。”
然後沒過幾秒鍾,楊慶有和劉所就聽到了隔壁傳來馮政委的怒吼聲。
楊慶有沒忍住,噗嗤一聲笑出了聲,結果抬頭正對上劉所的眼神,剛翹起的嘴角立馬重新耷拉迴去。
“很好笑?你真的在辦公室彈過?”
“彈過,肯定彈過。”
楊慶有硬著頭皮,衝劉所迴道:
“我向教員發誓,肯定彈過。”
是彈過,彈過不少曲子,鬼知道有沒有我和我的祖國,他自己都忘了。
“你那破吉他呢?拿來彈彈我聽聽。”
楊慶有有把破吉他,沒事時,經常在辦公室彈,而且經常一天隻彈一首曲子,惹得同事們天怒人怨。
這事兒派出所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就連劉所也知道。
“這個....那啥....在外語學校,被我對象拿去幫班裏練歌了。”
楊慶有是真不想提那破學校的名兒,奈何劉所問了,又不能不說。
這下好了,領導氣剛消下去,現在又要開始蓄力。
“沒看出來哈!你還挺心疼你未來那小媳婦兒,彈不了沒事,清唱也行。”
劉所很想得開,既然挨罵躲不過去,那總得知道為了什麽挨罵吧?
如果連歌都沒聽過,那挨罵挨的才冤呢!
“在這兒?”
“你還想去哪兒?要不我給你整個大喇叭,你去街上?用不用我蹲旁邊捧著盆兒?”
耍猴呢?
還捧盆.....
楊慶有不敢再嬉皮笑臉,趕忙清了清嗓子,不過,他清唱前還是問了句廢話。
“用不用等政委迴來?”
“嗯?”
“明白。”
瞅劉所麵色,楊慶有明白了,劉所要先睹為快,等馮政委迴來,他還得唱第二遍。
“我和我的祖國”
“一刻也不能分割”
“無論我走到哪裏”
“都流出一首讚歌”
愛國歌曲好就好在,如果沒有配樂,照樣能打動人。
當楊慶有唱到第二句時,劉所便醒悟了。
為了這首歌挨罵,值,忒特麽值了。
這等愛國歌曲,能被自己的兵創作出來,是何等幸事。
他老劉這輩子,經曆過的任何事兒,都沒這件事長臉。
別說挨罵了,挨槍子兒他都樂意。
原本板著的老臉,也變得無比柔和,擱後世的話來說,丫身份轉變的忒快,由之前的黑粉,經過兩句話的工夫,變成了腦殘粉。
現在誰要敢說楊慶有壞話,老劉同誌能立馬掄起大巴掌,給他來兩比兜。
楊慶有被後世的富足生活給慣壞了,他壓根不明白這首歌在如今這個年代所代表的含義。
更不明白這個年代,人民群眾對新中國的感情。
他眼裏的一首歌,卻是這些經曆過苦難、戰爭、饑荒等困境的受害者們,對美好生活、對祖國的情緒爆發點。
他們也許粗俗,也許沒文化,但他們不缺最基礎的共情能力。
馮政委是如此,其他同事們也是如此。
當楊慶有第二次唱起,當著所裏全體同誌們唱起這首歌後。
迎接他的,是熱烈的掌聲,是炙熱的歡唿聲,是震驚的目光,是最有力的擁抱。
所有的同事心裏都冒出一個念頭:
艸,這是跟楊慶有做同事的最後一天,以後再想聽這小子彈吉他,聽這小子唱歌,難了。
所裏的小金庫也沒了,以後的報銷、補貼想拿到,也難了。
是該高興呢?還是該難過呢?
聽著你這陰陽怪氣的語調,哥們一點兒也興奮不起來。
“說說吧!熱愛祖國的楊慶有同誌,偉大的文藝工作者,你是怎麽把歌兒送到軍區政治部戰友文工團的?為什麽這歌兒沒出現在咱們公安政治部文工團麵前?”
也不怪馮政委咬牙切齒諷刺楊慶有。
要不是時間太早,領導們還沒來得及看這條新聞,他估計自己現在已經接聽著電話,點頭哈腰的跟區裏,不,市裏的領導賠禮道歉,瞎編原因了。
自家菜地裏的長出的白菜,莫名其妙出現在了別人家飯桌上,哪個領導能受得了這種氣?
反正馮政委估摸著自己的頂頭上司,範局長肯定受不了。
東城區局長都受不了,那京城市局的局長能受得了?
估摸著這事兒一出,倆月,不,半年內,隻要跟領導碰麵,都免不了吃瓜落兒。
這都不是關鍵。
關鍵是楊慶有。
這小子上了報紙,出名是肯定的。
馮政委也是文化人,讀過書,有一定的鑒賞能力,那歌詞瞧著就不簡單,單論歌詞,這歌兒的經典程度就不下歌唱祖國、我的祖國等愛國歌曲。
出這麽大名兒,完了呀!
這小子保不住了。
他甚至都能想到,待會兒接電話時,領導不僅要罵他,還特麽會開口要人。
不給?
你特麽是誰的兵,還敢不給?
一首歌的事兒,不僅沒讓自己在領導麵前露臉,還特麽得損失手下大將,堪稱賠了夫人又折兵plus,後麵還得加個max。
隻要稍微一細想,馮政委就難受的想哭。
小金庫沒了。
“這.....這.....”
楊慶有想說,這是巧合,您信嗎?
可惜,他不敢。
事到臨頭還能怎麽辦?老實說實話唄!
“我之前去外語學校看我對象,發現他們英語係在排練大合唱,參加學校的國慶晚會,我見他們選的歌不合適,就把新創作的歌教給他們試試,沒成想,沒成想搞成了現在這樣。”
楊慶有也想哭。
早知道第二天上班時,就該把歌抄一遍,給所領導也來一份,領導重不重視他不管,該盡到的心,得盡到。
百密一疏啊!
百密一疏。
楊慶有沒想到自己會犯這麽簡單的錯誤。
看來,遠離職場後,自己的警惕性少的不是一星半點兒。
“所以,因為見了趟對象,你就把這麽重要的歌兒送出去了?”
馮政委話裏透露著憤怒、不甘、震驚等情緒,要不是建國後不許成精,估計他吃人的心都有了。
“也不是。”
楊慶有訕笑著解釋道:
“這首歌創作時,我在所裏彈過,隻是同事們都不在意,我也就沒放在心上,還以為我自己創作能力不行呢!”
當著同事們的麵彈過?
扯淡,楊慶有是想起剛才同事們調侃他的話,心裏不痛快,正好借著領導發怒的機會,給他們找點麻煩,順道降低一下自己的負罪程度。
果然,馮政委一聽這話,立馬就怒了。
“老劉,你看著這小子,我出去一下。”
然後沒過幾秒鍾,楊慶有和劉所就聽到了隔壁傳來馮政委的怒吼聲。
楊慶有沒忍住,噗嗤一聲笑出了聲,結果抬頭正對上劉所的眼神,剛翹起的嘴角立馬重新耷拉迴去。
“很好笑?你真的在辦公室彈過?”
“彈過,肯定彈過。”
楊慶有硬著頭皮,衝劉所迴道:
“我向教員發誓,肯定彈過。”
是彈過,彈過不少曲子,鬼知道有沒有我和我的祖國,他自己都忘了。
“你那破吉他呢?拿來彈彈我聽聽。”
楊慶有有把破吉他,沒事時,經常在辦公室彈,而且經常一天隻彈一首曲子,惹得同事們天怒人怨。
這事兒派出所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就連劉所也知道。
“這個....那啥....在外語學校,被我對象拿去幫班裏練歌了。”
楊慶有是真不想提那破學校的名兒,奈何劉所問了,又不能不說。
這下好了,領導氣剛消下去,現在又要開始蓄力。
“沒看出來哈!你還挺心疼你未來那小媳婦兒,彈不了沒事,清唱也行。”
劉所很想得開,既然挨罵躲不過去,那總得知道為了什麽挨罵吧?
如果連歌都沒聽過,那挨罵挨的才冤呢!
“在這兒?”
“你還想去哪兒?要不我給你整個大喇叭,你去街上?用不用我蹲旁邊捧著盆兒?”
耍猴呢?
還捧盆.....
楊慶有不敢再嬉皮笑臉,趕忙清了清嗓子,不過,他清唱前還是問了句廢話。
“用不用等政委迴來?”
“嗯?”
“明白。”
瞅劉所麵色,楊慶有明白了,劉所要先睹為快,等馮政委迴來,他還得唱第二遍。
“我和我的祖國”
“一刻也不能分割”
“無論我走到哪裏”
“都流出一首讚歌”
愛國歌曲好就好在,如果沒有配樂,照樣能打動人。
當楊慶有唱到第二句時,劉所便醒悟了。
為了這首歌挨罵,值,忒特麽值了。
這等愛國歌曲,能被自己的兵創作出來,是何等幸事。
他老劉這輩子,經曆過的任何事兒,都沒這件事長臉。
別說挨罵了,挨槍子兒他都樂意。
原本板著的老臉,也變得無比柔和,擱後世的話來說,丫身份轉變的忒快,由之前的黑粉,經過兩句話的工夫,變成了腦殘粉。
現在誰要敢說楊慶有壞話,老劉同誌能立馬掄起大巴掌,給他來兩比兜。
楊慶有被後世的富足生活給慣壞了,他壓根不明白這首歌在如今這個年代所代表的含義。
更不明白這個年代,人民群眾對新中國的感情。
他眼裏的一首歌,卻是這些經曆過苦難、戰爭、饑荒等困境的受害者們,對美好生活、對祖國的情緒爆發點。
他們也許粗俗,也許沒文化,但他們不缺最基礎的共情能力。
馮政委是如此,其他同事們也是如此。
當楊慶有第二次唱起,當著所裏全體同誌們唱起這首歌後。
迎接他的,是熱烈的掌聲,是炙熱的歡唿聲,是震驚的目光,是最有力的擁抱。
所有的同事心裏都冒出一個念頭:
艸,這是跟楊慶有做同事的最後一天,以後再想聽這小子彈吉他,聽這小子唱歌,難了。
所裏的小金庫也沒了,以後的報銷、補貼想拿到,也難了。
是該高興呢?還是該難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