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子越來越大,事情越來越多,而趙繼統就一個人應付的有些吃力了,他準備將在月球背麵無所事事的“小叔”叫過來幫忙。可是把最重要的飛碟隱藏在哪兒啊?那就是納粹的終極密庫,或者說是反攻的地基——極地狼穴!


    那裏有廣闊的空間,也有豐富的儲備,更有電力、水利等供應。但是作為納粹高層的最後庇護所,就是不知道有沒有大量的駐軍!在“密庫檔案”裏它隻是一個坐標和大致的介紹,沒有具體提到駐軍的問題。


    以他和挪威秘密部門的關係了解到了一些不為人知的內幕。眾所周知,1945年5月8日,隨著德國代表在蘇美英法四國代表麵前簽署無條件投降書,代表著歐洲戰場的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結束。然而不為人知的是,在遠離柏林2000英裏外的北極地帶的一個第三帝國前哨,還留有11名被遺忘的德軍士兵,他們靠吃罐頭食品為生,直到1945年9月4日才向一組發愣的挪威海軍正式投降。


    據其中的德國兵亨茲斯奇奈德交代,他原是德國海軍中的一名下士,同時也是一名山區和冬季軍事行動專家,曾經受過操作氣象設備的訓練。


    1944年9月,11名德國官兵組成的小組乘坐一艘u艇從被德軍占領的挪威特羅姆瑟港起航,前往位於北極地帶格陵蘭以東的挪威斯匹次卑爾根島,他們的任務是搜集當地對戰爭有用氣象信息。


    這一任務是如此機密,以致於這個小組甚至沒有一個正式的名稱或軍方編號,他們此行隻有一個任務代號:''''腰刀行動''''。他們在島的東麵安營紮寨,然後將收集到的氣象數據加密後,傳迴德軍位於特羅姆瑟港的總站。


    11名納粹士兵在島上靠吃罐頭食品為生,他們足足帶來了3年的食糧。後來盟軍電波頻道發現了莫名信息,經過長時間的追蹤,挪威軍方才確定了他們的方位。於是派了一艘海豹捕獵船抵達斯匹次卑爾根島,俘虜了這最後一批德軍士兵。


    當時德國早已戰敗,德軍位於特羅姆瑟港的天氣總站在已被摧毀,那他們發送的加密情報一直是誰在接受?


    應該就是這個北極基地的人。趙繼統翻閱了大量的資料發現隻有1941年6月德軍希望閃電攻占北極圈內唯一的不凍良港摩爾曼斯克,派出駐挪威的德軍與芬蘭軍隊協同,開始向蘇聯北極地區進攻。


    可是森林、沼澤、凍土和蘇聯人的防禦工事阻滯了軸心國軍隊,芬蘭人也在收複故土後裹足不前。德意誌式的閃擊戰,在酷寒的北極全無用武之地。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對於陸上難以奪取的目標,德軍經常出動空軍進行破壞。二戰期間,摩爾曼斯克共遭受792場空襲。最嚴重時,摩爾曼斯克城中幾乎四分之三的建築被炸毀,船隻也被迫向其他港口轉移。


    然而,德軍始終未能控製或摧毀摩爾曼斯克,北極戰場由此進入了相持階段。會不會在這個相持階段內,德國的第20山地集團軍(芬蘭駐軍,包括第19山地軍,第36軍,第18山地軍,下轄下轄第2和第3兩個山地師)密密的修建了這座基地?


    趙繼統又轉向芬蘭,去看看“芬蘭密庫”中會不會有相應的記載。


    1943年的冬天,德國人強迫戰俘為其在芬蘭的駐地拉普蘭地區,修建橫跨南北的戰略公路,由於戰俘生存環境惡劣,因此這條公路也成了一條名副其實的“死亡公路”。


    趙繼統正獨自駕車行走在這條公路上,芬蘭南部的九月仍是溫暖的夏季;但在北部的拉普蘭,秋天已經開始。


    橫飛的雨水鞭撻著車窗,纖細的雨刷無力的搖擺著。不過,當看到索穆河壯麗景色,深感大自然造物之美麗。


    穿過天堂穀(paratiisikuru)、趟過巴爾基姆梅奧亞(p?lkkim?oja)河、終於來到了艾塔湖(aittaj?rvi)。


    到了這裏就隻能步行了,穿過充滿鬆脂香氣的樹林,在荒原上獨自漫步,除了馴鹿和野鳥,趙繼統還遇見了鬆雞、雷鳥和不計其數的旅鼠。


    經過兩天的徒步,終於到達了此行的目的地——烏凱爾瑪巴山。


    這裏一點也看不到納粹甚至人類生存的影子,直到走到了經緯度交叉的點上,他才看到崖壁上呈三角形分部的鑰匙孔。


    據趙繼統所知住芬蘭的第20山地集團軍44年轉到了挪威中部,組建了挪威軍團,應該是自行撤離,所以“密庫”裏不應該再是武器彈藥和軍需物品了,應該有“硬貨”了吧!


    果不其然,掀開苫布後一個個密封的嚴嚴實實的箱子呈現在眼前,打開以後竟然是花花綠綠的美金?


    不信邪的趙繼統用又打開較大的幾個箱子,裏麵是一摞摞英鎊?


    再往深處尋找竟然找到了印鈔機?這說明這些錢都是偽造的?這不瞎忙活嗎!


    再往裏是一隻隻較小的扁條箱,撬開後是一排排嶄新的銀幣。雖然也是假的,但融化後也屬於貴重金屬,估算了一下也有將近100噸左右,怎麽也得值個5000萬美元左右,也算不虛此行了吧。


    最後在一個包裹嚴密的軍用皮包裏找到了拉普蘭地區德軍的總司令愛德華·迪特爾大將(generaloberst eduard dietl)的私人日記。


    1890年7月1日,愛德華·迪特爾生於巴特艾布林(bad aibling),他父親是巴伐利亞的一位經濟官員。


    1909年,經再度努力,迪特爾終於以軍校生的身份加入了巴伐利亞第5步兵團,並在結束慕尼黑軍校的學業後,於1911年10月被授予少尉軍銜。


    他在1915年10月被晉升為中尉,在團裏擔任連長。1918年他被晉升為上尉。迪特爾在一戰中曾四度負傷,停戰時他還在醫院裏治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平凡的間諜2再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蕭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蕭濁並收藏平凡的間諜2再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