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原烽火映天燒,


    飛蛇揮師意氣驕。


    六百坦克馳大地,


    四千火炮待征調。


    漆雕機隊淩穹頂,


    彈雨如蝗落敵巢。


    且看戰場風暴起,


    雷霆萬鈞震敵妖。


    李飛蛇坐在裝甲指揮車內,600輛坦克在他的指揮下緩緩推進,鋼鐵洪流般的陣勢令人望而生畏。


    400門榴彈炮已經展開,炮手們屏息凝神,等待著空軍的坐標報告。


    “一天之內,我就要幹掉這五萬多敵人,創造一個閃電戰的經典戰例。”李飛蛇心中暗想,嘴角微微上揚。


    他從指揮過如此強大的裝甲力量,信心十足。


    天空中,漆雕旭率領的機群已經完成了第一輪空戰,平均每架彈藥消耗不到1200發。


    此刻,漆雕旭率領一千五百架戰機正盤旋在範弗利特集團的上空,機炮的彈藥儲備接近900萬發。


    漆雕旭的命令簡潔而冷酷:


    “撕碎視線內所有“聯合國軍”的防空武器、坦克、裝甲車、運兵車、大炮等價值較高的戰術目標。”


    命令下達的瞬間,天空仿佛被撕裂。


    機炮的轟鳴聲震耳欲聾,炮彈如雨點般傾瀉而下。


    範弗利特集團的士兵們還未來得及反應,便被淹沒在火海中。


    每名士兵平均分到了超過百發的30毫米機炮彈,坦克、裝甲車、火炮、運兵車紛紛化為廢鐵。


    殉爆的衝擊波將公路上的車輛掀翻,火光衝天,煙塵彌漫。


    “是魔鬼戰機來了!”一名美軍士兵絕望地喊道。


    範弗利特集團的指揮官們試圖組織反擊,但他們的通訊設備早已被摧毀,指揮係統陷入癱瘓。


    士兵們四散奔逃,遠離公路、坦克和裝甲車,躲進周邊的山林中。


    即便如此,他們也未能逃脫死亡的陰影。


    李飛蛇的騎兵部隊已經抵達鐵原,用107毫米火箭炮對範弗利特集團的斷後部隊展開了猛烈的轟擊。


    一千門107毫米火箭炮齊射,發火箭彈如暴雨般傾瀉而下。


    “聯合國軍”斷後的一個旅8000名士兵,一次齊射每人就分到了1.5發火箭彈。


    爆炸聲連綿不絕,火光中,士兵們的慘叫聲此起彼伏。


    3次齊射後,3.6萬發火箭彈將這片土地徹底變成了煉獄。


    8000名“聯合國軍”,6000餘人被炸死,剩下的千餘人大多帶傷,奄奄一息。


    李飛蛇的坦克部隊還未接敵,敵人就已經潰不成軍。


    裝甲指揮車內,通訊兵突然報告:


    “敵人已被空軍擊潰,全部逃到周邊的大山上,公路上已經沒有什麽敵人,隻剩下一些傷兵。”


    “什麽?”李飛蛇愣住了,他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問道:“敵人都被擊潰了?逃到山林裏了?”


    兩個裝甲軍的軍長也麵麵相覷,一時間不知該說什麽。


    他們連夜趕了幾百公裏路,本以為會有一場惡戰,結果卻成了看客。


    “步兵團全部上山追剿敵人,自行火炮掩護!”李飛蛇無奈地下達了命令。


    他心中憋屈至極,仿佛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與此同時,誌願軍司令部內,首長接到範弗利特集團損失過半的電報,狠狠一拳擂在桌子上:


    “李奇微,你有你的機械化奇兵,我有我的殺手鐧,最後還是我贏了!”


    指戰員們紛紛露出笑容,前天的危急形勢如今已徹底逆轉。


    1951年6月10日,龍朝軍隊將聯合國軍擊退至三八線附近,第五次戰役結束。


    此役,龍朝軍隊斃傷俘敵13.6萬餘人,挫敗了聯合國軍的進攻企圖。


    雖然龍國誌願軍也付出了4.3萬餘人的傷亡,但這場戰役的意義深遠。


    聯合國軍不得不轉入戰略防禦,並接受停戰談判。


    從這場戰役中,龍國對美軍的機械化部隊有了新的認識。


    李奇微的戰術靈活多變,美軍的機動性給誌願軍造成了不小的壓力。


    龍國誌願軍的頑強反擊也讓美軍意識到,朝鮮戰場上的勝利並非唾手可得。


    李奇微站在指揮所裏,臉色鐵青,這場戰鬥已經無法挽迴。


    他緩緩地摘下軍帽,低聲說道:“我們……輸了!”


    鐵原阻擊戰,龍國誌願軍以200多個小分隊的犧牲,換來了最終的勝利。


    這場戰鬥的殘酷,超出了任何人的想象。


    正是這些戰士們的無畏犧牲,才讓龍國誌願軍在這場看似不可能的戰鬥中,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戰後,李飛蛇站在鐵原的山坡上,望著滿目瘡痍的戰場,默默地敬了一個軍禮。


    他的眼中閃爍著淚光,低聲說道:“兄弟部隊的戰友們,你們沒有白死,我們……贏了!”


    鐵原阻擊戰持續了15天,63軍以巨大的犧牲為誌願軍主力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這場戰鬥成為了誌願軍曆史上最為悲壯的一頁。


    多年後,當人們迴憶起這場戰鬥時,依然會為那些在鐵原陣地上堅守的戰士們感到震撼。


    他們用生命詮釋了什麽是“不屈的意誌”,什麽是“無畏的犧牲”。


    而漆雕旭和他的“魔鬼機群”,也成為了那段曆史中不可磨滅的傳奇。


    1951年6月,朝鮮半島的硝煙已經彌漫了一年多。


    戰爭的殘酷讓無數生命消逝,也讓參戰的各方逐漸意識到,這場衝突或許無法通過武力徹底解決。


    蘇聯駐聯合國代表馬立克在廣播中提出的停火建議。


    龍國和美國幾乎同時表示讚同,停戰談判的序幕由此拉開。


    但談判桌上的交鋒並不比戰場輕鬆。


    1951年7月10日,開城的談判桌上,龍朝方提出了停火、恢複三八線為邊界、外國軍隊撤離的三點建議。


    但韓美方卻堅持將停火分界線劃在龍朝方控製區。


    雙方的分歧如同三八線上的鐵絲網,尖銳而難以逾越,談判破裂,戰火再度燃起。


    為了在談判中占據有利地位,“聯合國軍”發動了夏季和秋季攻勢。


    龍國誌願軍和朝鮮人民軍轉入防禦,卻遭遇了洪水災害,防禦工事被毀,戰線被迫後撤。


    李飛蛇卻在這場防禦戰中看到了機會。


    李飛蛇是個典型的軍人,粗獷、直率,卻有著敏銳的戰術嗅覺,他率領的兵團在戰場上屢建奇功。


    朝鮮半島的戰爭陷入小範圍的陣地拉鋸戰,漆雕旭準備迴歸那加蘭自治區搞經濟建設。


    在離開前發電報給李飛蛇:


    “爭取防禦五聖山這個點,你就有機會再立新功,注意上甘嶺周邊的小高地,把山腹挖空,在坑道裏多儲備糧食、飲水、彈藥。”


    李飛蛇眼睛發亮,他立刻攤開地圖,找到了五聖山和上甘嶺。


    當晚,他就向誌願軍司令部申請駐守五聖山。


    得到批準後,他立即趕往五聖山地區勘察地形,命令工兵開始挖掘坑道工事。


    正是:


    敵軍潰敗遁山林,


    飛蛇無奈令追剿。


    誌願終贏鐵原役,


    李奇敗北意難消。


    停火提議開談判,


    戰火重燃又一朝。


    且看五聖山前路,


    飛蛇備戰再揮刀。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敵人!我一般采用炮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溫暖WN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溫暖WN並收藏敵人!我一般采用炮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