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華夏猛龍13
敵人!我一般采用炮決! 作者:溫暖WN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945年3月,菲律賓米沙鄢群島的海風帶著硝煙的味道。
美軍與菲律賓遊擊隊的聯合行動拉開了序幕,這場被稱為“勝利者1號”和“勝利者2號”計劃的戰役。
旨在解放班乃島、內格羅斯島、宿務島和保和島,徹底消滅盤踞在這些島嶼上的日軍。
班乃島是第一個目標。
美軍第40步兵師第185步兵團在伊洛伊洛以西數英裏的聖塔芭芭拉登陸。
登陸前,美軍對日軍陣地進行了兩周的轟炸,摧毀了大部分防禦工事。
登陸行動幾乎沒有遇到抵抗,第185步兵團迅速占領了聖塔芭芭拉的機場和附近的曼杜裏奧鎮。
日軍的抵抗微弱,僅在聖塔芭芭拉進行了短暫的交火,兩天後便被美軍徹底擊退。
菲律賓遊擊隊的支援處於重要位置,馬卡裏奧·佩拉爾塔領導的兩萬三千餘名遊擊隊員在島上活躍。
他們熟悉地形,協助美軍迅速控製了班乃島的郊區。
掃蕩工作主要由遊擊隊和第160步兵團第2旅負責,約有一千五百名日軍投降。
與此同時,美軍還占領了班乃島與內格羅斯島之間的吉馬拉斯島和伊南普拉甘島,進一步鞏固了對米沙鄢群島的控製。
宿務島是日軍在米沙鄢群島的重要據點,約有一萬四千五百名日軍駐守,其中三分之一的兵力集中在宿務市。
美軍第132和第182步兵團在宿務市以西4英裏的塔裏紮伊爾市海灘登陸。
登陸初期,日軍的抵抗並不激烈。
但海灘上布滿了地雷,導致最先登陸的15輛兩棲突擊載具中有10輛被毀,登陸行動一度中斷。
盡管登陸灘塗處處陷阱,美軍還是很快突破了日軍的防線,亞美利加師進入被炮火摧毀的宿務市。
次日,宿務市東北的機場被美軍占領。
日軍的抵抗並未結束,他們在市郊的山丘上建立了堅固的防禦工事,美軍在進攻中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第182步兵團在進攻第二個山丘時,日軍引爆了軍火庫,造成50名美軍傷亡。
阿諾德少將秘密將第164步兵團撤迴,並於夜間向西推進25公裏,從側翼包抄日軍防線。
這一戰術成功迫使日軍向北撤退。
鈴木宗作下令全軍撤往北部山區。
美軍與遊擊隊展開掃蕩行動,約有一萬名日軍滯留在宿務島北部頑抗。
這部分日軍雖然不投降,但也沒有了出擊的心氣,隻是頑抗苟延殘喘罷了。
然漆雕旭的分身們經常假扮日軍不斷主動出擊,執行封鎖的美軍和菲律賓土著仆從軍損失慘重。
不斷響起的冷槍讓他們傷亡不斷,盲目的炮火覆蓋根本不能阻止係統分身的狙殺行動。
隻有區區數十名係統分身在此執行騷擾任務,然每天都有數百上千名美軍和菲律賓土著仆從軍被打死打傷。
為了不引起太多的注意,分身們沒有瞄準目標頭部開槍。
但軀幹被全威力步槍擊中,基本也是有死無生的結局。
一時不死不過是苟延殘喘罷了。
要從死神手裏逃脫,需要很好的運氣。
恐怖的傷亡率導致美軍和菲律賓土著仆從軍不敢繼續推進搜索,隻敢待在掩體裏執行封鎖路口的任務。
為了懲罰毫無人性的日軍,漆雕旭讓分身們突襲了日軍僅存不多的糧食存放山洞。
日軍拚命反抗,但在開著係統地圖的係統分身麵前是徒勞的。
山洞裏存放的糧食被一把火燒光。
被嚴密封鎖頑抗的日軍吃人慘劇提前上演。
眼睛餓得發綠的日軍被同伴略顯癡呆的眼神盯住時,都會忍不住想起自己吞食他人的情景。
這種殘酷的場景讓許多日軍趨於癲狂,忍受不了這種壓抑的日軍狂叫著衝往封鎖路口。
被待在掩體裏的美軍用m2重機槍撕的粉碎。
最慘的是他們的殘肢斷臂在夜裏還是被餓得發暈的同伴偷偷撿迴煮熟吃掉。
曾經的懦弱的漆雕旭此時心裏閃過一絲不忍。
然日軍南京大屠殺、七三一部隊的惡行讓他心硬如鐵。
麵對戰爭對手,對敵人仁慈就是對同胞殘忍。
古人言慈不掌兵誠不欺我!
內格羅斯島的戰役同樣激烈。
美軍第185步兵團的一個加強排在亞倫·h·漢森少尉的帶領下,成功奪取了橫跨保格河的一座鋼鐵橋。
這座橋是唯一能承載重型武器和裝備的通道,日軍的守衛措手不及,橋梁在數小時內易手。
美軍第40步兵師的三個團向東麵山區發起進攻。
日軍利用複雜的地形和陷阱頑強抵抗,白天隱藏,夜間發動騷擾性襲擊。
美軍則組成小單位,匍匐穿過地雷區,逐個擊破日軍據點。
日軍開始向山區撤退,血戰八周後,第40步兵師終於將日軍趕入叢林深處。
保和島,美軍第164步兵團的一個連在塔比拉蘭市登陸,在菲律賓遊擊隊的支援下,迅速向內陸推進。
保和島上的日軍被徹底消滅,美軍僅陣亡7人。
美軍第164步兵團繼續前進,在內格羅斯島的郎萬藝地市以北5公裏的奚卜蘭登陸。
與第40步兵師的偵察營會合後,向一千三百餘名日軍發動進攻。
雙方實力懸殊太大,日軍難以支撐戰線,最終撤往山區,菲律賓各遊擊隊負責後續的掃蕩工作。
此戰中,美軍陣亡35人,受傷180人,日軍則陣亡350人,15人被俘。
米沙鄢群島戰役,美軍取得了重大勝利。
美軍第40步兵師在班乃島和內格羅斯西北部的戰鬥中陣亡2390人,受傷2025人。
而日軍則有5080人陣亡,4300人因疾病和饑餓死亡。
在宿務島和保和島,美軍陣亡1417人,受傷2700人,日軍則戰死6700人,受傷1500人。
美軍的傷亡過半是係統分身的冷槍狙擊導致。
盡管部分日軍逃入山區,但艾克爾伯格的部隊迅速解放了整個米沙鄢群島。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對這次行動給予了高度評價,稱其為“快速推進中完成的代價較小及進取的行動典範”。
漆雕旭和執行任務分身們在獲得大量黃金美元的同時,又一次獲得了美軍大本營頒發的友誼勳章。
看著木盒裏金光閃閃的勳章,漆雕旭心裏有點愧疚。
然國家、族群利益使命在肩、任重而道遠。
漆雕旭的眼神從愧疚、不忍、迷茫轉為堅定,正是:
千鈞重負壓雙肩,
使命如山誌更堅。
風雨無阻行遠路,
乾坤不負赤心燃。
泰山壓頂何須懼,
滄海橫流敢為先。
待到功成迴首處,
丹青留史頌華年。
美軍與菲律賓遊擊隊的聯合行動拉開了序幕,這場被稱為“勝利者1號”和“勝利者2號”計劃的戰役。
旨在解放班乃島、內格羅斯島、宿務島和保和島,徹底消滅盤踞在這些島嶼上的日軍。
班乃島是第一個目標。
美軍第40步兵師第185步兵團在伊洛伊洛以西數英裏的聖塔芭芭拉登陸。
登陸前,美軍對日軍陣地進行了兩周的轟炸,摧毀了大部分防禦工事。
登陸行動幾乎沒有遇到抵抗,第185步兵團迅速占領了聖塔芭芭拉的機場和附近的曼杜裏奧鎮。
日軍的抵抗微弱,僅在聖塔芭芭拉進行了短暫的交火,兩天後便被美軍徹底擊退。
菲律賓遊擊隊的支援處於重要位置,馬卡裏奧·佩拉爾塔領導的兩萬三千餘名遊擊隊員在島上活躍。
他們熟悉地形,協助美軍迅速控製了班乃島的郊區。
掃蕩工作主要由遊擊隊和第160步兵團第2旅負責,約有一千五百名日軍投降。
與此同時,美軍還占領了班乃島與內格羅斯島之間的吉馬拉斯島和伊南普拉甘島,進一步鞏固了對米沙鄢群島的控製。
宿務島是日軍在米沙鄢群島的重要據點,約有一萬四千五百名日軍駐守,其中三分之一的兵力集中在宿務市。
美軍第132和第182步兵團在宿務市以西4英裏的塔裏紮伊爾市海灘登陸。
登陸初期,日軍的抵抗並不激烈。
但海灘上布滿了地雷,導致最先登陸的15輛兩棲突擊載具中有10輛被毀,登陸行動一度中斷。
盡管登陸灘塗處處陷阱,美軍還是很快突破了日軍的防線,亞美利加師進入被炮火摧毀的宿務市。
次日,宿務市東北的機場被美軍占領。
日軍的抵抗並未結束,他們在市郊的山丘上建立了堅固的防禦工事,美軍在進攻中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第182步兵團在進攻第二個山丘時,日軍引爆了軍火庫,造成50名美軍傷亡。
阿諾德少將秘密將第164步兵團撤迴,並於夜間向西推進25公裏,從側翼包抄日軍防線。
這一戰術成功迫使日軍向北撤退。
鈴木宗作下令全軍撤往北部山區。
美軍與遊擊隊展開掃蕩行動,約有一萬名日軍滯留在宿務島北部頑抗。
這部分日軍雖然不投降,但也沒有了出擊的心氣,隻是頑抗苟延殘喘罷了。
然漆雕旭的分身們經常假扮日軍不斷主動出擊,執行封鎖的美軍和菲律賓土著仆從軍損失慘重。
不斷響起的冷槍讓他們傷亡不斷,盲目的炮火覆蓋根本不能阻止係統分身的狙殺行動。
隻有區區數十名係統分身在此執行騷擾任務,然每天都有數百上千名美軍和菲律賓土著仆從軍被打死打傷。
為了不引起太多的注意,分身們沒有瞄準目標頭部開槍。
但軀幹被全威力步槍擊中,基本也是有死無生的結局。
一時不死不過是苟延殘喘罷了。
要從死神手裏逃脫,需要很好的運氣。
恐怖的傷亡率導致美軍和菲律賓土著仆從軍不敢繼續推進搜索,隻敢待在掩體裏執行封鎖路口的任務。
為了懲罰毫無人性的日軍,漆雕旭讓分身們突襲了日軍僅存不多的糧食存放山洞。
日軍拚命反抗,但在開著係統地圖的係統分身麵前是徒勞的。
山洞裏存放的糧食被一把火燒光。
被嚴密封鎖頑抗的日軍吃人慘劇提前上演。
眼睛餓得發綠的日軍被同伴略顯癡呆的眼神盯住時,都會忍不住想起自己吞食他人的情景。
這種殘酷的場景讓許多日軍趨於癲狂,忍受不了這種壓抑的日軍狂叫著衝往封鎖路口。
被待在掩體裏的美軍用m2重機槍撕的粉碎。
最慘的是他們的殘肢斷臂在夜裏還是被餓得發暈的同伴偷偷撿迴煮熟吃掉。
曾經的懦弱的漆雕旭此時心裏閃過一絲不忍。
然日軍南京大屠殺、七三一部隊的惡行讓他心硬如鐵。
麵對戰爭對手,對敵人仁慈就是對同胞殘忍。
古人言慈不掌兵誠不欺我!
內格羅斯島的戰役同樣激烈。
美軍第185步兵團的一個加強排在亞倫·h·漢森少尉的帶領下,成功奪取了橫跨保格河的一座鋼鐵橋。
這座橋是唯一能承載重型武器和裝備的通道,日軍的守衛措手不及,橋梁在數小時內易手。
美軍第40步兵師的三個團向東麵山區發起進攻。
日軍利用複雜的地形和陷阱頑強抵抗,白天隱藏,夜間發動騷擾性襲擊。
美軍則組成小單位,匍匐穿過地雷區,逐個擊破日軍據點。
日軍開始向山區撤退,血戰八周後,第40步兵師終於將日軍趕入叢林深處。
保和島,美軍第164步兵團的一個連在塔比拉蘭市登陸,在菲律賓遊擊隊的支援下,迅速向內陸推進。
保和島上的日軍被徹底消滅,美軍僅陣亡7人。
美軍第164步兵團繼續前進,在內格羅斯島的郎萬藝地市以北5公裏的奚卜蘭登陸。
與第40步兵師的偵察營會合後,向一千三百餘名日軍發動進攻。
雙方實力懸殊太大,日軍難以支撐戰線,最終撤往山區,菲律賓各遊擊隊負責後續的掃蕩工作。
此戰中,美軍陣亡35人,受傷180人,日軍則陣亡350人,15人被俘。
米沙鄢群島戰役,美軍取得了重大勝利。
美軍第40步兵師在班乃島和內格羅斯西北部的戰鬥中陣亡2390人,受傷2025人。
而日軍則有5080人陣亡,4300人因疾病和饑餓死亡。
在宿務島和保和島,美軍陣亡1417人,受傷2700人,日軍則戰死6700人,受傷1500人。
美軍的傷亡過半是係統分身的冷槍狙擊導致。
盡管部分日軍逃入山區,但艾克爾伯格的部隊迅速解放了整個米沙鄢群島。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對這次行動給予了高度評價,稱其為“快速推進中完成的代價較小及進取的行動典範”。
漆雕旭和執行任務分身們在獲得大量黃金美元的同時,又一次獲得了美軍大本營頒發的友誼勳章。
看著木盒裏金光閃閃的勳章,漆雕旭心裏有點愧疚。
然國家、族群利益使命在肩、任重而道遠。
漆雕旭的眼神從愧疚、不忍、迷茫轉為堅定,正是:
千鈞重負壓雙肩,
使命如山誌更堅。
風雨無阻行遠路,
乾坤不負赤心燃。
泰山壓頂何須懼,
滄海橫流敢為先。
待到功成迴首處,
丹青留史頌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