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不歸問他:「你不覺得荒唐?」
「荒唐?」玉無缺直言,「跟懷恩的提議比起來,師尊算不上荒唐,我也是這麽想的,其實你知道瑞溯早就醒了。」
鶴不歸:「嗯。」
「你拂袖而去總不能是生懷恩的氣吧。徒兒雖沒見過多少世麵,可也覺得湯懷恩心寬如海,比外頭的人更難得。」
鶴不歸沒有否認:「他有這種心胸,勝過旁人萬千,就是因為難得,我才……」
才因為難過而氣天道不公。
事情的前因後果講明,湯懷恩一掃冷靜神色,終於苦苦哀求起鶴不歸來,讓人意外的是,他不是求仙長為其做主,不是要報血海深仇,他隻求鶴不歸將唯一的活人瑞溯帶走,去做更要緊的事。
在他眼裏,抓到神女終結兩族戰事才是真正的造福萬民,此乃蒼生大義,私己仇怨不值當耽擱時間,甚至不配提起。
村子被屠,所有人身首異處被做成了走屍這是不爭的事實,與其被人利用,倒不如一把火燒了,湯懷恩求鶴不歸尋個厲害的法子,一勞永逸地抹殺蠻陵島。
這算是最快速有效的方式,一來不耽誤仙長的要事;二來,屍體不被覬覦也算是個最好的去處。
鶴不歸訝異片刻,隻問他:「如此做,島民能瞑目嗎?你能瞑目嗎?瑞溯怎可能將大仇放下,棄你們而去?」
血債不償,將來瑞溯死了,他也不會瞑目的。
湯懷恩嗓音喑啞:「蠻陵島之禍起於神女,燮淼和洋流是尋到她的兩條門路,時間緊迫,仙長以大事為先,將來神女伏法,禍事止息,此處冤屈自可昭雪,少一人枉死,也算是蠻陵島民用性命盡了微薄之力,我們會瞑目的。」
字字泣血,毫無錯處,卻教聽者滿腔心事,捶胸頓足,都不知該怨誰了。
這番大義凜然的豪言是瑞溯口中那個膽小怕事的文弱書生說出來的,此人被世人嫌棄詬病苟且荒島數十載,哪怕他滿腹埋怨和仇恨也是理所應當。
可他沒有,他生前身後不管是否能自控都隻惦記著他人生死——他的愛人,他的親朋,他所處世間這些芸芸眾生。
如此溫柔良善之人,說出這般大徹大悟的話才叫人生氣。
天道何其不公!
湯懷恩還在懇求:「阿溯若一心報仇,仙長自可將道理說與他聽,他是明理智信之人,總有一天會明白的,他若不肯打暈帶走便好,待他醒了,仙長好生勸勸,懷恩乃世人厭棄的罪人,此生報不了大恩,隻能許諾來世,還望……還望二位成全。」
結果鶴不歸聽罷倏地站起來,怒氣沖沖地道:「要勸你自己勸。」
而那時瑞溯的手動了一下,鶴不歸瞧準時機,拂袖而去。
玉無缺追著人出門,一句都沒多問。
他知道鶴不歸奪門而出,一是不願見著生死離別的淒楚場麵,二來也是拿定了主意,他要給蠻陵島討個公道,不會讓它就這麽消失,而自己必然會追隨師尊的腳步,將這筆血仇親手報迴去。
玉無缺又問:「師尊故意將瑞溯丟在那裏,是覺得瑞溯可以勸服懷恩?」
「不會。」鶴不歸道,「若非一路性子,兩個人怎麽能相知相愛,瑞溯冷靜下來會認同懷恩的想法。」
「那可麻煩了,到時候一對二,兩個人一起跪在師尊麵前哀求,你待如何?」
鶴不歸順口一答:「那是你的事。」
玉無缺:「?」
見他噎住,鶴不歸反問:「有什麽問題?」
玉無缺兩手一攤:「師尊要當甩手掌櫃,把這對可憐的小情人甩給我去安撫?」
一人一屍淒淒楚楚地跪在麵前哀求,想想那個畫麵就讓人頭大。
鶴不歸理所應當地問:「那不然呢?」
什麽使個眼神你就沖,使個眼神就帶我跑之類。
難道又是馬屁?
被師尊理所應當地甩鍋甩得內心超級熨帖,玉無缺當即拍胸:「好好好,交給我,師尊想做什麽做就是了,無須有後顧之憂。」
這還差不多,鶴不歸勾勾他的手:「去海邊看看。」
海麵碎冰漂浮,和骨螺叮叮噹噹撞出清脆聲響,這卻是勾人性命的鎖魂音。
從山上一路走到海岸,別說四肢已然凍得沒了知覺,連吸入的每口氣都像是帶著刀子,颳得鼻腔和嗓子又痛又麻,是血還是海腥都聞不出來了。
「就是這裏。」
空知在前頭帶路,他在已經刨開的大坑前站定,四周有傀儡舉著火把,空知遙遙一指。
「像這樣的坑挖了數十個,頭顱隨意埋著,很多空著,不曉得留作何用。」
鶴不歸不忍多看,他隻能望向海麵:「燮淼提到屍庫,興許是想把其他地方的屍首也帶迴來處理。」
據湯懷恩所言,這群惡人已經浩浩蕩蕩去往臨近的海島了。
恐怕又要製造更多的血腥屠殺。
玉無缺皺了皺眉:「師尊,他們還醒著。」
深坑裏魂靈之間的動靜都很清晰,有人低聲哭泣,有人撕心裂肺地叫喊,有見到仙長前來半瘋半傻地哀求,交雜在一處早已辨不清具體內容,具體的隻有如出一轍的哀痛,和湯懷恩已經沉入死水的語調一樣。
這就是鶴不歸沒有辦法幹脆利落答應懷恩的原因,即便屍山成堆,這些魂魄卻困鎖在原地意識清晰,他怎麽下得去手?
「荒唐?」玉無缺直言,「跟懷恩的提議比起來,師尊算不上荒唐,我也是這麽想的,其實你知道瑞溯早就醒了。」
鶴不歸:「嗯。」
「你拂袖而去總不能是生懷恩的氣吧。徒兒雖沒見過多少世麵,可也覺得湯懷恩心寬如海,比外頭的人更難得。」
鶴不歸沒有否認:「他有這種心胸,勝過旁人萬千,就是因為難得,我才……」
才因為難過而氣天道不公。
事情的前因後果講明,湯懷恩一掃冷靜神色,終於苦苦哀求起鶴不歸來,讓人意外的是,他不是求仙長為其做主,不是要報血海深仇,他隻求鶴不歸將唯一的活人瑞溯帶走,去做更要緊的事。
在他眼裏,抓到神女終結兩族戰事才是真正的造福萬民,此乃蒼生大義,私己仇怨不值當耽擱時間,甚至不配提起。
村子被屠,所有人身首異處被做成了走屍這是不爭的事實,與其被人利用,倒不如一把火燒了,湯懷恩求鶴不歸尋個厲害的法子,一勞永逸地抹殺蠻陵島。
這算是最快速有效的方式,一來不耽誤仙長的要事;二來,屍體不被覬覦也算是個最好的去處。
鶴不歸訝異片刻,隻問他:「如此做,島民能瞑目嗎?你能瞑目嗎?瑞溯怎可能將大仇放下,棄你們而去?」
血債不償,將來瑞溯死了,他也不會瞑目的。
湯懷恩嗓音喑啞:「蠻陵島之禍起於神女,燮淼和洋流是尋到她的兩條門路,時間緊迫,仙長以大事為先,將來神女伏法,禍事止息,此處冤屈自可昭雪,少一人枉死,也算是蠻陵島民用性命盡了微薄之力,我們會瞑目的。」
字字泣血,毫無錯處,卻教聽者滿腔心事,捶胸頓足,都不知該怨誰了。
這番大義凜然的豪言是瑞溯口中那個膽小怕事的文弱書生說出來的,此人被世人嫌棄詬病苟且荒島數十載,哪怕他滿腹埋怨和仇恨也是理所應當。
可他沒有,他生前身後不管是否能自控都隻惦記著他人生死——他的愛人,他的親朋,他所處世間這些芸芸眾生。
如此溫柔良善之人,說出這般大徹大悟的話才叫人生氣。
天道何其不公!
湯懷恩還在懇求:「阿溯若一心報仇,仙長自可將道理說與他聽,他是明理智信之人,總有一天會明白的,他若不肯打暈帶走便好,待他醒了,仙長好生勸勸,懷恩乃世人厭棄的罪人,此生報不了大恩,隻能許諾來世,還望……還望二位成全。」
結果鶴不歸聽罷倏地站起來,怒氣沖沖地道:「要勸你自己勸。」
而那時瑞溯的手動了一下,鶴不歸瞧準時機,拂袖而去。
玉無缺追著人出門,一句都沒多問。
他知道鶴不歸奪門而出,一是不願見著生死離別的淒楚場麵,二來也是拿定了主意,他要給蠻陵島討個公道,不會讓它就這麽消失,而自己必然會追隨師尊的腳步,將這筆血仇親手報迴去。
玉無缺又問:「師尊故意將瑞溯丟在那裏,是覺得瑞溯可以勸服懷恩?」
「不會。」鶴不歸道,「若非一路性子,兩個人怎麽能相知相愛,瑞溯冷靜下來會認同懷恩的想法。」
「那可麻煩了,到時候一對二,兩個人一起跪在師尊麵前哀求,你待如何?」
鶴不歸順口一答:「那是你的事。」
玉無缺:「?」
見他噎住,鶴不歸反問:「有什麽問題?」
玉無缺兩手一攤:「師尊要當甩手掌櫃,把這對可憐的小情人甩給我去安撫?」
一人一屍淒淒楚楚地跪在麵前哀求,想想那個畫麵就讓人頭大。
鶴不歸理所應當地問:「那不然呢?」
什麽使個眼神你就沖,使個眼神就帶我跑之類。
難道又是馬屁?
被師尊理所應當地甩鍋甩得內心超級熨帖,玉無缺當即拍胸:「好好好,交給我,師尊想做什麽做就是了,無須有後顧之憂。」
這還差不多,鶴不歸勾勾他的手:「去海邊看看。」
海麵碎冰漂浮,和骨螺叮叮噹噹撞出清脆聲響,這卻是勾人性命的鎖魂音。
從山上一路走到海岸,別說四肢已然凍得沒了知覺,連吸入的每口氣都像是帶著刀子,颳得鼻腔和嗓子又痛又麻,是血還是海腥都聞不出來了。
「就是這裏。」
空知在前頭帶路,他在已經刨開的大坑前站定,四周有傀儡舉著火把,空知遙遙一指。
「像這樣的坑挖了數十個,頭顱隨意埋著,很多空著,不曉得留作何用。」
鶴不歸不忍多看,他隻能望向海麵:「燮淼提到屍庫,興許是想把其他地方的屍首也帶迴來處理。」
據湯懷恩所言,這群惡人已經浩浩蕩蕩去往臨近的海島了。
恐怕又要製造更多的血腥屠殺。
玉無缺皺了皺眉:「師尊,他們還醒著。」
深坑裏魂靈之間的動靜都很清晰,有人低聲哭泣,有人撕心裂肺地叫喊,有見到仙長前來半瘋半傻地哀求,交雜在一處早已辨不清具體內容,具體的隻有如出一轍的哀痛,和湯懷恩已經沉入死水的語調一樣。
這就是鶴不歸沒有辦法幹脆利落答應懷恩的原因,即便屍山成堆,這些魂魄卻困鎖在原地意識清晰,他怎麽下得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