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將人拘在浮空殿打個半死的事已經傳遍山內,再加上薛易和木青君添油加醋那麽一說,好些人以為玉無缺已經涼了。
白應遲了解鶴不歸脾氣,他家這個冷冰冰的師弟若是管閑事,打完殺完手袖一甩就什麽都不問了,哪會費力氣請人來醫治,還動了肝火將人拘在自己殿宇中。
必然是事出有因,且因由小不了。
故而一聽說這件事,白應遲拉著白疏鏡急急趕來,一來問清真實緣由,二來也是給師弟順毛的。
不過兄妹二人達成了某種默契,鶴不歸的肝火比天大的事都要緊,他們得先把人哄好。
「小西,你過來,我新得了一個寶貝。」
白疏鏡從袖中拿出個金閃閃的繩索,獻寶似地端到鶴不歸麵前。
「此物叫東陵混金索,千鶴舫尋了許久都未得手,鼎劍閣陸掌門把它贈予我了,聽說你新製了一尊偃甲,正缺個順手的神兵,這索恰好。」
姓陸的三不五時就給白疏鏡送東西,恨不得把「求娶太清上仙」刻在腦門上,鶴不歸頭一個不待見他,怎麽可能收他的破爛?
「拿開,我自己不會做?」鶴不歸看都沒多看一眼,把東西推了迴去,嗔怪一句,「師姐,你又叫我小名。」
「好好好,師姐錯了,咱不叫了。」
白疏鏡在外人麵前很少有笑臉,威名比白應遲還高上幾分,但對著自家的寶貝師弟,她隻有溫柔和氣,是外人見不到的女兒家的溫婉模樣。
「師姐忙了一日連口茶都沒喝上,聽說你動了大氣,怎麽了?誰惹你不快,我給你做主。」
生氣是做給外人看的,鶴不歸懶得解釋,他確實臉色不好,倒不是因為動肝火,全因玉無缺牽扯出別的事讓他有些擔憂。
目前沒什麽眉目,也查不到線索,所以也不知道從何說起,故而憂心忡忡讓人誤以為是怒氣沖沖,但別人不懂他也就罷了,怎麽白氏兄妹也這麽戰戰兢兢地來哄人。
鶴不歸不耐煩道:「你倆要說玉無缺就直說,醜話說前邊,要我放人不可能。」
「好師弟,犯錯當罰,打也打了,就把人放了吧。」白應遲道,「他到底是觀夏的孫子,罰重了怕傷了老人家的心,你不是最疼婆婆,怕是也捨不得。」
白疏鏡也道:「你要著實在意坤達獸,師姐再去給你尋一隻,尋隻公的,可好?」
白應遲:「赤金山之事我聽說了,你放心,師兄會想法子解決。」
把人當三歲孩童哄便也罷了,哄半天也沒哄到點子上。
鶴不歸嘆了口氣:「赤金山不用你們管,我已經在處理了,阿坤已下葬,阿達我自會安撫,但是玉無缺犯錯不可下山,旁人若問起,你們就把我的話原樣奉還。」
白應遲頓了頓,福至心靈道:「師弟,不是你不放人,是玉無缺不能下山?」
「本想查清了再告訴你們,免得徒增擔憂,罷了。」
鶴不歸屏退所有傀儡,又加了一層隔音結界,這才開口:「聽說過『噬日』嗎?」
白應遲愣了下:「上古禁忌魂術之一,自然是聽過的。」
「阿坤雖死,魂魄被『噬日』困住,已無□□迴。」
「誰做的?」
「玉無缺。」
鶴不歸道盡來龍去脈,白應遲和白疏鏡聽完都很是震驚。
白疏鏡琢磨片刻問:「『噬日』最為盛行也最為人詬病不就是姬瑄在世時,他曾用此術操控生魂,以致觸犯天怒不得善終,玉無缺的身世我聽你們說過,十六年來一直相安無事,可那個夢……倒像是古籍中記錄的千古城之景,於夢中習得術法,難不成他真是姬瑄轉世?」
白應遲摸了摸下巴:「當初師弟否認了這個說法,全因無缺胎記有異,可現如今,倒是不好說了。」
除了胎記和怪異夢境,近些年來,玉無缺在偃術上表現的天賦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放眼天下,除了鶴不歸,再找不出第二個人做得出「魂核」這樣的東西。
如果天賦不止是天賦,而是另一種傳承,又當如何解釋呢?
鶴不歸問:「聽說他十歲那年就已結成金丹?」
「是,根骨,天資,他樣樣都有,而且都比別人好,隻是偏科太過,又是個閑不住的性子,鬧得各大修院的師長唯恐避之不及,小妹你教過他劍術,說說他平日表現如何。」
「早前就跟兄長說過了,玉無缺那小子雖不逃課,但他自己不練,學了劍法全教給傀儡了,傀儡的劍術都比他好。」
白疏鏡雖享上仙尊號,卻並不擺架子,她兼任劍修院的師尊,素日不管弟子品階,都能受其教化,玉無缺修劍術時她也是親自教授過的。
她道:「但凡他從偃術上分點心思去別處,憑他的天資,將來定是個人物,可惜——」
白應遲聽到的也不少了,跟著嘆氣:「可惜這傢夥除了偃術,其餘一概不放在心上,師弟,說起這個,我倒是覺得玉無缺和你小時候挺像的。」
「哪裏像了,我有這麽吵嗎?」鶴不歸嘴一撇,「況且他十歲就結丹,我沒有。」
戳到痛處,白應遲又心疼起小師弟來,趕緊道:「沒有就沒有,你也不稀罕金丹的,就算別人能結十顆,也未必打得過你的小鹿和小巴,無妨無妨。」
哪裏有人能結十顆丹?師兄你哄人也講點邏輯。
白應遲了解鶴不歸脾氣,他家這個冷冰冰的師弟若是管閑事,打完殺完手袖一甩就什麽都不問了,哪會費力氣請人來醫治,還動了肝火將人拘在自己殿宇中。
必然是事出有因,且因由小不了。
故而一聽說這件事,白應遲拉著白疏鏡急急趕來,一來問清真實緣由,二來也是給師弟順毛的。
不過兄妹二人達成了某種默契,鶴不歸的肝火比天大的事都要緊,他們得先把人哄好。
「小西,你過來,我新得了一個寶貝。」
白疏鏡從袖中拿出個金閃閃的繩索,獻寶似地端到鶴不歸麵前。
「此物叫東陵混金索,千鶴舫尋了許久都未得手,鼎劍閣陸掌門把它贈予我了,聽說你新製了一尊偃甲,正缺個順手的神兵,這索恰好。」
姓陸的三不五時就給白疏鏡送東西,恨不得把「求娶太清上仙」刻在腦門上,鶴不歸頭一個不待見他,怎麽可能收他的破爛?
「拿開,我自己不會做?」鶴不歸看都沒多看一眼,把東西推了迴去,嗔怪一句,「師姐,你又叫我小名。」
「好好好,師姐錯了,咱不叫了。」
白疏鏡在外人麵前很少有笑臉,威名比白應遲還高上幾分,但對著自家的寶貝師弟,她隻有溫柔和氣,是外人見不到的女兒家的溫婉模樣。
「師姐忙了一日連口茶都沒喝上,聽說你動了大氣,怎麽了?誰惹你不快,我給你做主。」
生氣是做給外人看的,鶴不歸懶得解釋,他確實臉色不好,倒不是因為動肝火,全因玉無缺牽扯出別的事讓他有些擔憂。
目前沒什麽眉目,也查不到線索,所以也不知道從何說起,故而憂心忡忡讓人誤以為是怒氣沖沖,但別人不懂他也就罷了,怎麽白氏兄妹也這麽戰戰兢兢地來哄人。
鶴不歸不耐煩道:「你倆要說玉無缺就直說,醜話說前邊,要我放人不可能。」
「好師弟,犯錯當罰,打也打了,就把人放了吧。」白應遲道,「他到底是觀夏的孫子,罰重了怕傷了老人家的心,你不是最疼婆婆,怕是也捨不得。」
白疏鏡也道:「你要著實在意坤達獸,師姐再去給你尋一隻,尋隻公的,可好?」
白應遲:「赤金山之事我聽說了,你放心,師兄會想法子解決。」
把人當三歲孩童哄便也罷了,哄半天也沒哄到點子上。
鶴不歸嘆了口氣:「赤金山不用你們管,我已經在處理了,阿坤已下葬,阿達我自會安撫,但是玉無缺犯錯不可下山,旁人若問起,你們就把我的話原樣奉還。」
白應遲頓了頓,福至心靈道:「師弟,不是你不放人,是玉無缺不能下山?」
「本想查清了再告訴你們,免得徒增擔憂,罷了。」
鶴不歸屏退所有傀儡,又加了一層隔音結界,這才開口:「聽說過『噬日』嗎?」
白應遲愣了下:「上古禁忌魂術之一,自然是聽過的。」
「阿坤雖死,魂魄被『噬日』困住,已無□□迴。」
「誰做的?」
「玉無缺。」
鶴不歸道盡來龍去脈,白應遲和白疏鏡聽完都很是震驚。
白疏鏡琢磨片刻問:「『噬日』最為盛行也最為人詬病不就是姬瑄在世時,他曾用此術操控生魂,以致觸犯天怒不得善終,玉無缺的身世我聽你們說過,十六年來一直相安無事,可那個夢……倒像是古籍中記錄的千古城之景,於夢中習得術法,難不成他真是姬瑄轉世?」
白應遲摸了摸下巴:「當初師弟否認了這個說法,全因無缺胎記有異,可現如今,倒是不好說了。」
除了胎記和怪異夢境,近些年來,玉無缺在偃術上表現的天賦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放眼天下,除了鶴不歸,再找不出第二個人做得出「魂核」這樣的東西。
如果天賦不止是天賦,而是另一種傳承,又當如何解釋呢?
鶴不歸問:「聽說他十歲那年就已結成金丹?」
「是,根骨,天資,他樣樣都有,而且都比別人好,隻是偏科太過,又是個閑不住的性子,鬧得各大修院的師長唯恐避之不及,小妹你教過他劍術,說說他平日表現如何。」
「早前就跟兄長說過了,玉無缺那小子雖不逃課,但他自己不練,學了劍法全教給傀儡了,傀儡的劍術都比他好。」
白疏鏡雖享上仙尊號,卻並不擺架子,她兼任劍修院的師尊,素日不管弟子品階,都能受其教化,玉無缺修劍術時她也是親自教授過的。
她道:「但凡他從偃術上分點心思去別處,憑他的天資,將來定是個人物,可惜——」
白應遲聽到的也不少了,跟著嘆氣:「可惜這傢夥除了偃術,其餘一概不放在心上,師弟,說起這個,我倒是覺得玉無缺和你小時候挺像的。」
「哪裏像了,我有這麽吵嗎?」鶴不歸嘴一撇,「況且他十歲就結丹,我沒有。」
戳到痛處,白應遲又心疼起小師弟來,趕緊道:「沒有就沒有,你也不稀罕金丹的,就算別人能結十顆,也未必打得過你的小鹿和小巴,無妨無妨。」
哪裏有人能結十顆丹?師兄你哄人也講點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