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領導的驚豔
官場:救了神秘大佬,乘風破浪 作者:天下南嶽1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胡楚擅自花費巨資製造黃金筆送人,讓陸天明心裏掀起一陣狂瀾,一股怒火。
但是,他強忍著沒當麵表示不滿。
當然,這種假公濟私的做法,司空見慣。
黃金筆不光外殼為純金打造,筆尖用的也是23k黃金。
這樣一來,一支筆的造價在幾萬塊以上,不足為奇。
胡楚出手闊綽,完全一副富家子弟嘴臉。他難道不知道,山南才剛從財政困境中走出來。這一支筆,就是過去山南人民一家,甚至幾家人一年的全部勞動收入啊。
不過,胡楚還真沒做到厚此薄彼。他不但給嘉賓準備了黃金筆。也給本縣主要領導都準備了一支。
第一個到達山南的領導,居然是汪浩。
汪浩一到,便提出去紅色紀念廣場看看。
陸天明便安排了胡楚和曹春陪同汪市長前往廣場走走。
緊跟著汪浩到的,是市委書記梁同慶。
兩個人沒有同路過來,不由人心生疑惑。
梁書記興高采烈。山南的招商引資工作不但走在了整個衡嶽地區前列,而且引資的規模,接近衡嶽地區近三年來的總和。
一見麵,梁書記便盛讚陸天明道:“天明,幹得好。我要給你請功。”
陸天明謙虛說道:“梁書記,這點事不值得請功啊。再說,就算有功勞,也是梁書記您的功勞啊。沒有您的正確領導,我們的工作不可能取得突破啊。”
梁書記滿意地笑了,“天明啊,如果每個領導幹部都像你一樣,不計名利得失,這得有多好。”
市委書記和市長同時親臨一個縣參加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簽約儀式,這在以往還是很少見的。
“天明啊,衡嶽市的招商引資工作還要加大力度啊。”梁書記沉吟著說道:“現在啊,社會都流傳著一個說法,山南超過衡嶽市了。”
陸天明嘿嘿笑道:“就算山南超過衡嶽市區,山南還是衡嶽的一個縣。都一樣的。”
“道理是這麽個道理。不過,市區的發展,還是要擺在首要位置。天明同誌,忙完這件事後,我看啊,你要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工業振興的大事上來了。現在,全市人民都在看著我們。我們不能光打雷不下雨。”
“請梁書記放心。振興衡嶽工業計劃,絕不會半途而廢。”
梁同慶欣賞陸天明,這在他們第一次認識時,就打下了基礎。
在梁同慶看來,陸天明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首先,他充滿智慧。其次,他渾身上下都流淌著一股凜然正氣。這在體製內,實屬少見。
大部分像陸天明這種家庭出身的人,隻要一腳踏進仕途,便會把全部的心思都用在升官發財上。他們為了達到目的,可以卑躬屈膝,可以無視自尊,更不會把老百姓的死活放在心裏。
他們會挖空心思尋求往上突破的通道,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早就被他們丟棄在一邊。
而陸天明不同。他正直,心底無私。即便有秦老這樣的關係,他也從沒炫耀,更沒利用秦老的關係給自己鋪平前進的道路。
他的心裏,裝滿了天下蒼生。
陸天明第一次進入他的視野,他還隻是苦水鄉的一個基層幹部。
梁同慶怎麽也會想不到,一個農村基層普通幹部,能組織一場全球性的研討會。他有時候暗想,即便他自己,未必能有那麽大的能量。
也就是說,當初的陸天明,讓他驚豔到了。
陸天明現在成為他的同僚,也絲毫沒有感到被迎頭趕上的壓迫。反而覺得陸天明的升遷太慢了一點。
以梁同慶的想法,就應該給他一個更廣闊的舞台。
事實上,接下來讓梁同慶有目不暇接的各種驚豔。
山南撤去兩個鄉鎮建製,合並組建一個縣級經濟開發區。這不僅僅是魄力,而是具有深遠的戰略眼光。
陸天明以一己之力,遊說已經確定好的國家計劃改變,將鐵路修到山南來,這讓梁同慶在驚歎之餘,不禁為他叫好。
三義重工的進駐,不但會改變山南的格局,而且會深遠影響到整個衡嶽地區的工業、經濟格局。
他對眼前的這個小夥子,不僅僅隻有驚豔,而是從內心深處感到敬佩。
在梁同慶看來,一個把天下蒼生放在心裏的人,才會創造出來一個又一個傳奇。
簽約儀式定在上午十點左右。
為什麽選在十點鍾?這是有說法的。
三義重工雖然是一個高科技公司,但老板梁田卻對玄學深信不疑。十點鍾簽約首先是投資方梁田這邊提出來的。
據說,為確定這個時間點,梁田邀請了民間高人算過。
陸天明雖然不相信玄學,但他還是尊重了梁田的意見。
“天明,你要做好思想準備。”梁書記突然提醒他說道:“關於衡嶽的擴城計劃,目前看來遇到了麻煩。你要保證,隨時可以站出來挑擔子。”
梁書記在衡嶽發展的問題上,與市長汪浩的意見相左。這在衡嶽官場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因此,衡嶽市出現了一個怪異的現象。市委與市政府就像井水不犯河水一樣,各自為政。互相不關心,不打聽。
“梁書記,這話從何說起?”陸天明驚疑地問道。
“我作為書記,必須主持全麵工作啊。”梁同慶緩緩說道:“我們有些同誌,好高騖遠。我是擔心有些人會製造出來一個爛尾工程。到時候人家拍拍屁股走了,這個爛攤子害的還是衡嶽。”
陸天明知道他在暗示誰。但是他沒有直接接過來梁書記的話來說,而是寬慰他道:“梁書記,你不必擔心,不會出現這種局麵。”
正聊著,吳朝山匆匆進來匯報,省委領導到了。
聽說趙長征副省長到了。陸天明與梁同慶同時起身。
“走,去迎接領導。”梁同慶邁開大步出門。
陸天明緊隨其後,剛下到樓底,便見一輛開道的警車駛進來縣委大院。
一輛豪華中巴緩緩停在縣委大門口。車門打開,第一個下來的趙副省長的新秘書,一個戴著金絲眼鏡的年輕人。
趙副省長從車裏下來時,梁同慶帶頭鼓起了掌。
“趙副省長,歡迎光臨山南。”梁同慶書記伸過去雙手緊握著趙長征的手,客氣說道:“您辛苦了。”
趙長征大腹便便,雙眼看起來炯炯有神。
他環顧四周一眼,哈哈大笑道:“同慶同誌,我來山南,算是迴家啊!”
“是啊。”梁同慶感歎道:“山南曾經在您的領導下啊。”
陸天明主動上前,喊了一聲,“趙副省長,您好。”
趙長征打量了陸天明一眼,笑笑道:“這位是天明同誌啊。好!”
一行人簇擁著趙副省長上樓。
陸天明走在最後,他對跟在自己身邊的吳朝山說道:“老吳,快去請汪市長他們迴來。”
吳朝山臉上掠過一絲尷尬,小聲道:“陸書記,汪市長正在聽取胡縣長的匯報呢。”
但是,他強忍著沒當麵表示不滿。
當然,這種假公濟私的做法,司空見慣。
黃金筆不光外殼為純金打造,筆尖用的也是23k黃金。
這樣一來,一支筆的造價在幾萬塊以上,不足為奇。
胡楚出手闊綽,完全一副富家子弟嘴臉。他難道不知道,山南才剛從財政困境中走出來。這一支筆,就是過去山南人民一家,甚至幾家人一年的全部勞動收入啊。
不過,胡楚還真沒做到厚此薄彼。他不但給嘉賓準備了黃金筆。也給本縣主要領導都準備了一支。
第一個到達山南的領導,居然是汪浩。
汪浩一到,便提出去紅色紀念廣場看看。
陸天明便安排了胡楚和曹春陪同汪市長前往廣場走走。
緊跟著汪浩到的,是市委書記梁同慶。
兩個人沒有同路過來,不由人心生疑惑。
梁書記興高采烈。山南的招商引資工作不但走在了整個衡嶽地區前列,而且引資的規模,接近衡嶽地區近三年來的總和。
一見麵,梁書記便盛讚陸天明道:“天明,幹得好。我要給你請功。”
陸天明謙虛說道:“梁書記,這點事不值得請功啊。再說,就算有功勞,也是梁書記您的功勞啊。沒有您的正確領導,我們的工作不可能取得突破啊。”
梁書記滿意地笑了,“天明啊,如果每個領導幹部都像你一樣,不計名利得失,這得有多好。”
市委書記和市長同時親臨一個縣參加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簽約儀式,這在以往還是很少見的。
“天明啊,衡嶽市的招商引資工作還要加大力度啊。”梁書記沉吟著說道:“現在啊,社會都流傳著一個說法,山南超過衡嶽市了。”
陸天明嘿嘿笑道:“就算山南超過衡嶽市區,山南還是衡嶽的一個縣。都一樣的。”
“道理是這麽個道理。不過,市區的發展,還是要擺在首要位置。天明同誌,忙完這件事後,我看啊,你要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工業振興的大事上來了。現在,全市人民都在看著我們。我們不能光打雷不下雨。”
“請梁書記放心。振興衡嶽工業計劃,絕不會半途而廢。”
梁同慶欣賞陸天明,這在他們第一次認識時,就打下了基礎。
在梁同慶看來,陸天明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首先,他充滿智慧。其次,他渾身上下都流淌著一股凜然正氣。這在體製內,實屬少見。
大部分像陸天明這種家庭出身的人,隻要一腳踏進仕途,便會把全部的心思都用在升官發財上。他們為了達到目的,可以卑躬屈膝,可以無視自尊,更不會把老百姓的死活放在心裏。
他們會挖空心思尋求往上突破的通道,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早就被他們丟棄在一邊。
而陸天明不同。他正直,心底無私。即便有秦老這樣的關係,他也從沒炫耀,更沒利用秦老的關係給自己鋪平前進的道路。
他的心裏,裝滿了天下蒼生。
陸天明第一次進入他的視野,他還隻是苦水鄉的一個基層幹部。
梁同慶怎麽也會想不到,一個農村基層普通幹部,能組織一場全球性的研討會。他有時候暗想,即便他自己,未必能有那麽大的能量。
也就是說,當初的陸天明,讓他驚豔到了。
陸天明現在成為他的同僚,也絲毫沒有感到被迎頭趕上的壓迫。反而覺得陸天明的升遷太慢了一點。
以梁同慶的想法,就應該給他一個更廣闊的舞台。
事實上,接下來讓梁同慶有目不暇接的各種驚豔。
山南撤去兩個鄉鎮建製,合並組建一個縣級經濟開發區。這不僅僅是魄力,而是具有深遠的戰略眼光。
陸天明以一己之力,遊說已經確定好的國家計劃改變,將鐵路修到山南來,這讓梁同慶在驚歎之餘,不禁為他叫好。
三義重工的進駐,不但會改變山南的格局,而且會深遠影響到整個衡嶽地區的工業、經濟格局。
他對眼前的這個小夥子,不僅僅隻有驚豔,而是從內心深處感到敬佩。
在梁同慶看來,一個把天下蒼生放在心裏的人,才會創造出來一個又一個傳奇。
簽約儀式定在上午十點左右。
為什麽選在十點鍾?這是有說法的。
三義重工雖然是一個高科技公司,但老板梁田卻對玄學深信不疑。十點鍾簽約首先是投資方梁田這邊提出來的。
據說,為確定這個時間點,梁田邀請了民間高人算過。
陸天明雖然不相信玄學,但他還是尊重了梁田的意見。
“天明,你要做好思想準備。”梁書記突然提醒他說道:“關於衡嶽的擴城計劃,目前看來遇到了麻煩。你要保證,隨時可以站出來挑擔子。”
梁書記在衡嶽發展的問題上,與市長汪浩的意見相左。這在衡嶽官場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因此,衡嶽市出現了一個怪異的現象。市委與市政府就像井水不犯河水一樣,各自為政。互相不關心,不打聽。
“梁書記,這話從何說起?”陸天明驚疑地問道。
“我作為書記,必須主持全麵工作啊。”梁同慶緩緩說道:“我們有些同誌,好高騖遠。我是擔心有些人會製造出來一個爛尾工程。到時候人家拍拍屁股走了,這個爛攤子害的還是衡嶽。”
陸天明知道他在暗示誰。但是他沒有直接接過來梁書記的話來說,而是寬慰他道:“梁書記,你不必擔心,不會出現這種局麵。”
正聊著,吳朝山匆匆進來匯報,省委領導到了。
聽說趙長征副省長到了。陸天明與梁同慶同時起身。
“走,去迎接領導。”梁同慶邁開大步出門。
陸天明緊隨其後,剛下到樓底,便見一輛開道的警車駛進來縣委大院。
一輛豪華中巴緩緩停在縣委大門口。車門打開,第一個下來的趙副省長的新秘書,一個戴著金絲眼鏡的年輕人。
趙副省長從車裏下來時,梁同慶帶頭鼓起了掌。
“趙副省長,歡迎光臨山南。”梁同慶書記伸過去雙手緊握著趙長征的手,客氣說道:“您辛苦了。”
趙長征大腹便便,雙眼看起來炯炯有神。
他環顧四周一眼,哈哈大笑道:“同慶同誌,我來山南,算是迴家啊!”
“是啊。”梁同慶感歎道:“山南曾經在您的領導下啊。”
陸天明主動上前,喊了一聲,“趙副省長,您好。”
趙長征打量了陸天明一眼,笑笑道:“這位是天明同誌啊。好!”
一行人簇擁著趙副省長上樓。
陸天明走在最後,他對跟在自己身邊的吳朝山說道:“老吳,快去請汪市長他們迴來。”
吳朝山臉上掠過一絲尷尬,小聲道:“陸書記,汪市長正在聽取胡縣長的匯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