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邊?“駱誠順著駱一航手指的方向看去。


    就在自家田的旁邊,正好一條直線過去。


    “那邊是三旺家的,他家搬走的時候,不知道還沒還給村裏。”駱誠有點不確定。


    駱一航家所在的平安溝,從最多時候一百多戶,五百多人,變成現在隻剩三十多戶,一百來人,期間大部分都是搬走了。


    搬走這些人,承包的地撂荒兩年會被收迴,如果是戶口也遷走的話,原先的自留地也得交還給村裏。


    駱誠不確定的就是不知道三旺家戶口遷沒遷走。


    “咋?你想包下來?”


    “有這個想法,瞅瞅去唄。”


    “行撒,晚上問村長去,看看這片地在沒在村裏,也不知道現在包地多少錢。”


    駱誠碎碎念著,跟駱一航一起順著田埂往前走。


    看看地,也看看水渠。


    田埂邊上的水渠堵的很嚴重,肯定要清了。


    跨過一道窄田埂,就到了駱一航問的三旺家的田。


    同樣也是七十米寬,長度短一點,一百五十米左右,總共十來畝的樣子。


    同樣長滿亂草雜樹,荒廢了好多年。


    如果能拿下來,開荒的時候都不用拐彎。


    而從這片田地再繼續往前,就是台子上的蓄水池了,三塊區域,大致呈現一個目字。


    蓄水池是當年修的水利設施。


    因為台子上有河嘛,水源充足,用不著打井,就挖了四個蓄水池以備萬一,一個角一個。


    先從小河引水到東北角的蓄水池裏,再從蓄水池開水渠引到田地,用水渠再連上另外幾個蓄水池組成水網。


    這樣隻用上遊開了一條支流引水就可以了,省錢省事,還不會破壞河灘。


    隻不過,這個蓄水池……咋……咋變成了魚塘???


    “哦,這個啊,頭幾年有個川省來的人要在這裏養魚,他給擴的,養了一年虧本了,就不幹了,那時候你還在滬市上學,所以不知道。”


    ……把蓄水池擴成魚塘養魚,還真想的出來。


    擴的還挺大,50米*50米的蓄水池,擴大了一倍,變成50*100了,占地七畝多的大魚塘。


    魚塘不魚塘的無所謂,問題是,“變成魚塘了還能不能放水啊?”


    “咋不能麽,出水口打開不就完了。”駱誠無所謂說道。


    駱一航覺得不靠譜。


    還是找專家問問吧。


    所以駱一航在下山的時候就給強娃打了個電話,讓他找個靠譜的做農業的施工隊上來一趟。


    強娃開農資站的,這方麵人頭熟。


    駱一航和駱誠則去了村裏,去找村長問問包地的事。


    ……


    “航娃子來啦,來來來,快坐,奶給你拿糖吃。”


    平安溝的村長姓盧,是個六十多歲的小老太太。


    見駱一航父子倆進門,可熱情了,忙前忙後的。就是吧,還拿駱一航當小孩兒看。


    “盧奶奶,您別忙啦。”


    “有啥忙的麽,村裏頭也沒啥事,迴來這麽多天了,也不說來家坐坐,你小時候最愛吃奶蒸的包子。小白菜餡的,奶都記著呢。”


    “盧奶奶,我現在也想著呢,老想著您蒸的包子,誰家的包子都沒您蒸的好。”


    “晚上留家,給娃蒸包子。”


    “行啊,我和麵,我現在可會發麵了。”


    得,正事兒一句沒談,駱一航就先和上麵了。


    村長奶奶家裏就她一個人,老伴前些年走了,子女都在外麵,好不容易來了個孫輩,美滋滋摘起小白菜。


    駱誠一看,沒人搭理他了,主動去剁肉。


    仨人各有各的活,邊幹邊聊。


    “航娃子啊,你的小女朋友呢,啥時候結婚啊。”


    “她還念書呢,我總不能娶個學生娃吧,奶奶您說是吧,怎麽也得等她畢業的。”


    “女娃子不跟你同歲麽,咋還念書呢。”


    “念到博士咯。”


    “哎呦,好女娃,這麽厲害那,老駱有福氣喲。誒,老駱還沒迴來呢?”


    “可不,昨天打電話,我爺美著呢,不願意迴。一頓能吃兩大碗,再饒杯小酒,天天晚上帶孫女遛彎,能走二裏地呢。”


    “那真不錯,就屬他有福氣,大兒子守在跟前伺候,小兒子也孝順,倆兒媳婦都好脾氣,孫子孫女都齊了,大孫子還娶個博士,美不死他。”


    “哈哈哈哈,這可是您說的。”


    祖孫三代其樂融融。


    活好麵放了發酵粉先發著,菜洗好肉切好,剁吧剁吧往攪拌機裏一丟,轉兩圈出來撒點鹽先殺著。


    洗了手,趁等著的工夫,駱一航問了問正事。


    “盧奶奶,我家台子上那塊田,邊上的那塊誰家的?”


    “伱家邊上……”村長奶奶沉吟一會兒,抬腿站起來,“記不得了,走,跟我去村委查查。”


    ……


    老太太風風火火,抬腿就走。


    駱一航和駱誠在後麵跟著,來到了村委會。


    平安溝的村委會是原先的供銷社,2000年左右供銷社取消,改成了小賣部。


    後來村裏人少,小賣部幹不下去也撤了。


    就又改成了村委會。


    現在村裏人買東西都在七爺家裏。


    七爺兒子雖然也搬到了城裏住,但是他跟人合夥弄了個給村鎮小商店配貨的買賣,每天都在外麵跑。


    每個禮拜會配送到平安溝這一片,就上來一趟,看看家裏老爺子,然後放些油鹽醬醋、煙酒糖茶、洗頭水沐浴露、牙膏肥皂小零食之類的日常用品在家裏,讓七爺順帶賣著。


    村裏日常生活的東西是不缺的,誰家有什麽需要,打個電話也一塊捎上來。


    著急用的話,就叫村裏駱誠這樣的“年輕人“,騎上小摩托專門跑一趟。


    進了村委會,地方還挺大,有四間大屋。


    而整個村委隻有仨人,村長奶奶兼著婦女主任,七爺當著副主任,安叔當會計。


    不過今天仨人全都沒在。


    這也正常,平安溝就三十來戶,幾十個老頭老太太,平時也沒啥事。


    村幹部又不是公務員,平時不用坐班,有事情才來,沒事情就該幹嘛幹嘛。


    村長奶奶帶著駱一航和駱誠進了辦公室,從文件櫃裏找出個大本子,戴上老花鏡,坐在辦公桌後麵慢慢翻。


    其實村裏給配了電腦的,各種資料裏麵存的都有,但是村長奶奶不會用,遇上文件傳輸整理表格啥的都得讓安叔這個年輕人來。


    五十二歲的年輕人。


    村長奶奶慢慢翻紙質資料。


    駱一航閑著沒事打量這間辦公室。


    麵積有個十來平方,四白落地大玻璃窗,整間屋子亮堂堂的。


    一張辦公桌放在中間,桌麵擺著電腦,桌後一把椅子,後麵靠牆立著兩個鐵皮文件櫃。


    辦公桌前麵靠窗戶擺著兩張竹椅一個小圓茶幾。


    其他就沒有了。


    屋裏陳設很簡單,但是充滿了懷念,十多年前啥樣,現在還啥樣。


    茶幾腿上掉了一塊皮,還是駱一航小時候調皮搗蛋被叫來訓話的時候手欠摳下來的呢,現在也還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修仙棄徒,迴鄉種田唱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左牽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左牽羊並收藏修仙棄徒,迴鄉種田唱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