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二樓的休息室內,文學院院長張孟淩及學院的一眾管理層正圍坐在一起,談笑風生。他們的話題圍繞著學院的未來發展和學生的成長,氣氛既輕鬆又愉快。


    突然,樓下傳來一陣陣熱烈的歡唿聲和掌聲,打破了休息室的氛圍,眾人的目光不約而同地轉向了窗外,想要探究這突如其來的熱鬧究竟是何緣由。


    隻見窗外,蘇懷瑾正站在樓下,被一群熱情的學生簇擁著。


    然後他們都看到了蘇懷瑾的處理方式,一個個不自覺地點頭,臉上露出對蘇懷瑾的讚賞。


    不僅是蘇懷瑾,文學院的學生們今天的表現也讓他們感到由衷的自豪,他們的熱情、活力,都展現了文學院的風采和實力。


    然後蘇懷瑾就走到樓上與學校的領導開始交談起來……


    此刻,蘇城大學的論壇內已經炸開了鍋,蘇懷瑾來文學院的消息如一陣旋風般迅速傳遍了校園的每個角落。


    尤其是那些來自其他學院的畢業生們,他們紛紛在論壇上發表言論,表達著對文學院的羨慕之情,他們驚歎於文學院竟然能夠邀請到如此重量級的人物來為畢業生們送別。


    尤其是當得知蘇懷瑾在畢業典禮結束後,會與在場的蘇城大學學生們進行互動時,原本隻是在論壇裏看熱鬧的學生們瞬間沸騰起來。


    他們紛紛行動起來,有的開始精心挑選蘇懷瑾的照片,準備在見麵會時索要簽名照,有的則開始策劃著自己的“追星”計劃,希望能夠在這場線下見麵會上留下難忘的迴憶。


    而那些已經提前離校的同學則隻能望洋興歎,他們在論壇裏紛紛留言表達自己的遺憾之情。


    他們羨慕那些能夠參加畢業典禮的同學,能夠親眼見到蘇懷瑾的風采,與他們共同度過這個難忘的時刻。


    時間轉瞬即逝,轉眼間便到了畢業典禮的起始時刻。


    在工作人員的安排下,蘇懷瑾優雅地落座於第一排的嘉賓席位。


    典禮在一片莊重而熱烈的氛圍中拉開帷幕。


    首先,文學院院長張孟淩健步走上台前,他的聲音洪亮而有力,每一個字句都充滿了對學子們的殷切期望和深厚祝福。


    他的話語中既有對過去歲月的深情迴顧,也有對未來道路的展望與期許,讓在場的每一位畢業生都感受到了學院的關懷與溫暖。


    緊接著是頒獎環節,學院優秀畢業生們依次上台接受表彰,蘇懷瑾坐在台下,認真地傾聽著每一個獲獎者的名字和他們的成就,不時點頭表示讚賞。


    這些學生比他在學校的時候表現好多了,至少他連幾個證書都沒有考下來,更別說一些國家級獎項了。


    不一會兒,蘇懷瑾的耳邊便傳來了主持人清晰而激動的聲音:“接下來,我們有幸邀請到晨曦獎、金曲獎的雙料得主,我校傑出畢業生蘇懷瑾,上台為我們發表演講。”


    此言一出,台下立刻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仿佛海浪般一浪高過一浪。


    而當身著一襲潔白服裝的蘇懷瑾緩緩走上舞台時,台下驟然間爆發出一片震耳欲聾的尖叫聲。


    無數女生們瞬間沸騰起來,她們的臉龐上洋溢著激動與興奮的神采,雙眼閃爍著狂熱而明亮的光芒,仿佛要將這位帥氣逼人的學長深深烙印在心底。


    女生們紛紛舉起手中的相機和手機,瘋狂地按下快門,想要記錄下這一刻的美好。


    等台下的歡唿聲微微平靜了些,蘇懷瑾終於開口了。


    “大家好,我是蘇懷瑾,一個從蘇城大學文學院走出的畢業生。”他微笑著說道,眼中閃爍著對母校的深情。


    “滿打滿算,到今天為止,我離開校園已經整整一年了。”


    “這一年裏,我時常迴到學校,走在那熟悉的道路上,欣賞著那片熟悉的風景。”


    “這裏的校風依舊,那份清新與自由的氣息從未改變。”


    學生們靜靜地聆聽著蘇懷瑾的講述,蘇懷瑾的話語仿佛打開了一扇通往過去的門,讓他們能夠感受到那份屬於蘇城大學的獨特魅力。


    “我在蘇城大學度過的那四年,是我人生中極為寶貴的芳華歲月,充滿了無盡的歡樂與收獲,那四年,如同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永遠無法忘懷。”


    “這就是我們深愛的母校,一個或許在四年裏,甚至畢業後,我們時常會嘮叨著它的各種不足,但絕不允許外人對它說一句壞話的地方。”


    台下的學生們聽到這裏,仿佛被觸動了內心最柔軟的地方,他們紛紛鼓掌,掌聲熱烈而持久,這些掌聲不僅是對蘇懷瑾演講的認可,更是對母校深深情感的共鳴。


    “其實,作為剛畢業一年的學長,我深知你們喜歡聽什麽,不喜歡聽什麽。因此,我的演講並不會冗長繁瑣,隻是希望用幾句簡單而真摯的話語,與學弟學妹們分享一些人生的感悟。”


    蘇懷瑾微笑著,眼神中透露出對學弟學妹們的關心與期望。


    “第一句話,我衷心希望你們能掙脫世俗教條的桎梏,不讓外界的紛擾之聲淹沒內心的唿喚,隻有勇敢地傾聽內心的聲音,追隨直覺的指引,你們才能踏上成為真正自我、實現夢想的旅程。”


    “第二句話,失敗與成功一樣,它們共同構築了我們豐富多彩的人生畫卷,無論我們身處何種境地,都應懷揣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憧憬,保持那份無盡的想象力。”


    蘇懷瑾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種樂觀與堅韌,讓學生們明白,無論遇到什麽困難,都不應放棄對美好未來的追求。


    “第三句話,生命短暫而寶貴,我們絕不能讓它虛度而過,若你們尚未發現那份熱愛的事物,那就全力以赴去尋找,直至找到為止,如此,你們方能在生命的旅途中留下深刻的印記,綻放出屬於自己的絢爛光芒。”


    這三句話一說完,掌聲如潮水般湧來,經久不息。學生們被蘇懷瑾的話語所感動,他們的眼神中閃爍著光芒,仿佛看到了未來的方向。


    在掌聲中,蘇懷瑾繼續說道:“希望大家能夠牢記我這幾句話,堅持內心所想,勇往直前,創造屬於自己的輝煌。最後,我有一篇小文章想要送給大家。”


    此言一出,無論是台下的學生、老師,還是台上的領導,都聚精會神地盯著蘇懷瑾,好奇他即將分享的文章內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文娛:從給青梅寫歌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華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華侯並收藏文娛:從給青梅寫歌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