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轉眼過去了半個月。這半個月期間,李文淵和薛舉之間還在不斷地就著先前的那個間諜的問題,相互的扯著皮。一方麵薛舉這邊還沒有做好和李文淵翻臉的相應準備。所以薛舉暫時還無法和李文淵在現在就撕破協議,開始對立。另一方麵,李文淵這邊則是早早的有各種預案,以應對各種突發情況,薛舉的突然翻臉,自然也是在各種的計劃的預料之中的。所以此時知道這件事情之後,倒也沒有太過的慌亂。隻是取出在倉庫中塵封已久的相應的反製計劃,轉送到了總參謀部。總參謀部的一眾參謀們則是針對現在的實際情況,不斷地對計劃進行了修改和完善。畢竟當初製定這個預案的時候,情況於現在還有許多不同。雖然大體的方向仍然可以使用,但是在一些細枝末節的情報方麵卻已經過時了。所以在這些參謀調整完善完這份預案的草案之前,李文淵倒也樂得不和薛舉撕破臉皮。雙方都極為默契的,始終保持著這層窗戶紙未曾捅破。都在極大程度地保持著克製,進行忍讓。在一方徹底做好了準備之前,誰都不想打響第一槍。


    這半個月的期間,戰爭前的相應準備。自然有相應的人員去處理。李文淵倒也是難得的清閑了一陣子。現在沒有繁忙的公務壓在肩頭,所以李文淵也總算是久違地走出了敦煌郡。到自己治下的各個郡府鍾去視察各種工廠的生產情況,畢竟在接下來和薛舉撕破臉皮之後,李文淵算得上是真正的處於了四麵皆敵的態勢之中了。好在李文淵治下的西域核心地區的中亞地區的經濟方麵的發展逐漸的趨於良性。又得益於老祖宗留下來的豐富的人口紅利,讓李文淵治下的民間對於各種商品的需求和消化能力是極其的強勁的。所以說,雖然現在已經開始逐漸的出現了量產商品的工廠,也已經逐漸的出現了流水線作業的雛形,這些都提高了生產的效率。但是相比較解析與的人口來說還是杯水車薪的。讓李文淵此時不需要考慮四麵皆敵的情況下,工廠產出的商品出現滯銷的問題。反而因為工廠的不斷建立帶來的大量就業機會的帶動之下,整個治下的經濟出現了飛速發展,這也給了李文淵更為強勁的戰爭底氣和戰爭潛力。


    戰爭打到最後比拚的就是雙方的綜合國力,沒有一場戰爭是隻有好處沒有壞處的,任何一場戰爭都是一次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賭國運之舉。若非是事情逼到頭上了,矛盾激化到了極點的話。是不會有人敢於輕易地發動戰爭的。畢竟在曆史上已經有了太多太多的王朝,甚至可以說是盛極一時的王朝,隻是因為草率的發動戰爭,最後反而導致了自己的覆滅。


    在自己的領地中巡視了一圈之後。李文淵的心中有了更足的底氣。他自信自己調教出來的新式軍隊可以在同等人數的時候吊打現在世界上的任何一支軍隊。但是遠比自己預計的更為強盛的綜合國力也讓李文淵手下的這支軍隊可以在戰鬥的時候更為的兇悍和持久。也就是說在進行戰爭的時候,李文淵這邊的容錯率要更為的高一些。


    等到李文淵巡視完境內的時候,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等他再迴到敦煌郡的時候。參謀們已經近乎於完成了對於先前那份預案草案的完善。一些早已過時的情報及時的得到了更新,根據這些最新的情報,甚至還做了一些接下來的推演。也讓這份草案修正案可以有更為長久的保鮮期,不至於事到臨頭的時候,還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修改它。


    李文淵再見到這樣的情況之後。心中也是大為的欣慰。自己苦心的嗬護,培育這些參謀們這麽久了。此時終於是見到了成效,若說先前的數次戰爭,對李文淵手下的軍隊進行了考核的話,那麽這次與薛舉的外交危機則是到了這些參謀們向李文淵遞交一份答卷的時間了。這些參謀們也是知道這一點,所以在製定修正案的時候是事無巨細的,及盡自己之所能的確考慮到了各種情況。在製定出修正案之後,這些參謀們也自信自己絕對可以交出一份讓李文淵滿意的答卷。因為在這些參謀之中,最為年長的也不過才四十出頭,而且也隻有那麽區區幾個人。餘下的都是二十多歲,通過軍校畢業之後進入參謀部工作的年輕參謀們。若是將他們放在別的勢力之中,恐怕還要再苦熬個二三十年才有出頭之日,畢竟老話的好,嘴上沒毛辦事不牢嘛?


    但是在李文淵這裏唯才是舉的政策下,讓這些二十多歲,極具天賦的年輕人,早早的就爬上了自己想要的位置。而且李文淵對於參謀人員的扶持政策,也讓他們受益匪淺。所以這些年輕參謀對於李文淵,除了那種下級對於上級的尊重之外,更多的是那種對於李文淵的伯樂識馬的知遇之恩的感激更多一些。基於這些,這些參謀們在製定修正案期間,幾乎是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第二天又在雞鳴時分爬起來繼續工作。最後,若不是李文淵知道此事之後,親自叫停的話。那麽估計這些年輕的參謀們會狂熱到通宵工作下去。


    修正案的一個副本送到了李文淵的麵前。這是一本五星的機密文件。除了李文淵之外,就連秋娘也最多隻能接觸到四星級別的機密文件。李文淵拿到這個修正案的副本之後,反複的根據自己身後所懸掛著的軍用地圖,不斷地進行的推演,雖說李文淵不是軍校出身。但是來自後是信息爆炸的時代的,他對於軍事方麵,尤其是戰法方麵,或多或少的都會受到一些熏陶。雖說都是後是隨處可見的一些經典戰例,但是那畢竟也是數千年之間,千錘百煉沉澱積澱下來的精華。遠不是現在這個時代的人所能夠想的到的。


    所以雖然李文淵不是特別的擅長軍事方麵的事情。但是腦海中所知道的相關知識,指點現在這些時代的年輕人來說還是足夠的了。所以第一任的軍校校長,自然是李文淵了,沒有其他人可以替代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日不落盛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影微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影微涼並收藏日不落盛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