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孫碩的船隊在湖麵上和官船對峙著,他們的船多是漁民的小船,最好的不過是漕運的糧船,哪裏比得上官家的戰船來的威風異常。官船上傳來一聲嘲笑:“這就是亂匪的戰船?怕是隻會哄欺小兒的亂匪吧。”
平日裏孫碩不會理會這種很明顯的激將法,但此時節心熱要調查孫安祖的死因,恨不得馬上就到明天,便對身旁的李文淵說:“文淵兄弟,初次和竇大哥並肩作戰,不如露上一手,也好煞煞官軍的銳氣。”
李文淵聽罷點了點頭,抽出一支沒有刻名字的精鋼羽箭,一張弓便射了出去,隻聽得破空之聲傳來,旋即官船上的一名正在大笑的水兵胸膛被射了個對穿,羽箭透體而出,又將隋字大旗射落,整個箭簇沒入桅杆,兀自中抖個不停。
隻一箭,懾的官船上再無聲息,孫碩乘機命令手下發動進攻,大敗官軍,俘獲戰船水兵無數,得勝而還。迴到山寨按理論功行賞,排宴慶祝,席間孫碩對張金稱說:“大當家,此番大勝定會引得山下清河郡震動不已,今日起,我準備差李文淵去清河郡探探官府的風頭,如有什麽事情也好早做準備。”
張金稱點頭同意:“讓文淵兄弟多帶金銀,最好是能打通在官兵中的關節,互不侵擾是最好的。”
散席後,李文淵去取了金銀,與竇建德和孫碩告別:“兩位兄長,靜候我的好消息吧,在此期間可千萬不要輕舉妄動,張金稱為人心狠手辣,做事不擇手段,你們保重。”
有驚無險,李文淵在塞給了城門守衛各四吊錢後,總算是帶著一馬車的貨物進了城,找了個大宅子將馬車停好,叫宅子裏的人把車上的大箱子抬了進去。
關上宅門以後,李文淵找出三個最大的箱子,將鎖頭打開,三個精壯的漢子從裏麵鑽了出來。這三人都曾經是死囚,為孫安祖所救,獲救後便棄了自家的姓名,改用孫安祖的姓,按照自己的年齡排位孫大,孫二和孫三。
李文淵對三人說:“你們三人都在清河郡有過備案,若是被人發現通報官府,我們的計劃就要失敗了,我出去打探消息,你們在此等我的消息。”
三人點頭稱是,李文淵換上一身武師打扮,來到了酒肆點了壺酒,要了幾個下酒菜開始自斟自飲。卻聽得一邊的人說道:“聽說了麽,活判官前幾日被城外的亂匪綁去了,這幾天才迴到醫館,也不出診了。”
另一個說:“是啊,原本是這城裏最大的醫館,現在還不是要乖乖的夾起尾巴做人。樹大招風啊。”
“什麽樹大招風,分明是個庸醫,我聽人說他是失手醫死了那山寨的大當家才不敢露麵的。”
“醫死了亂匪頭子還能有命迴來?”
“你這愚夫,那活判官為何敢自稱是判官?自是有起死迴生的本事,那日他失手醫死了亂匪頭子,自知是活不成了,隨後自己服下了秘藥,假死了過去。那些個亂匪一看,哎呀,這頭頭也死了,醫師也畏罪自殺了。隻能葬了頭目,又把活判官丟到山林裏。到了夜間藥效過了,活判官這才迴得了清河。”
李文淵聽罷搖了搖頭,這幫子人一個故事都能傳出著許多花樣,不過倒也有所得,知曉了活判官的消息。結了酒錢便迴到了自家的宅子中,心中在反複的謀劃該怎麽接近活判官。
李文淵仔細考慮過後,又換了一身獵戶的裝扮,在手上隨便纏了白布,淋上了點豬血,出門打聽到了城裏最大的一家醫館。到了醫館也不論規矩,一腳將門踹開,大咧咧的往椅子上一座,直接問道:“哪位是活判官?快出來給老子接骨,他奶奶的一頭傻豹子敢咬老子,還不是讓老子剝皮拆骨了。”說完就從懷中掏出了一錠銀子拍在了桌案上。
李文淵打聽得清楚,活判官自打迴來後,便隻是對外說不再行醫,但實際上卻是隻醫治富豪強權,也就是說隻要錢夠,就能夠見到。
這時旁邊來了一位年輕的醫師對著李文淵笑了笑說道:“這位兄台,家師年事已高已經不再出診了,我來為兄台先看上一看吧。”
李文淵故作惱怒,一把推開年輕的醫師,怒道:“你看?你毛長齊了麽?老子這雙手可他娘的是金山,你他娘的給老子治壞了再遇虎豹你去替老子死麽?滾,讓那活判官出來。”
這時候門簾一開,一位頗有些仙風道骨的白髯老者走了出來,叫住了被李文淵嗆得麵紅耳赤的年輕人,說道:“這位說的倒也沒錯,身為獵戶手不聽使喚可不行。”說罷偷瞥了一眼桌上的銀子,繼而說道:“讓他到後麵的接骨室等我,我去準備下接骨用的東西。”
李文淵在年輕醫師的帶領下,來到了接骨室,還是隨便扯過了條凳子就直接坐了下來。不一會那活判官也來到了接骨室,就要拆李文淵手上的紗布,李文淵一扭頭對年輕醫師說:“去,給老子打壺酒去。”
年輕醫師沒好氣的說道:“家師規定,醫館不許飲酒。”
“誒,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你去為這位獵戶打壺酒就是了。”活判官沒等李文淵再次發作便對年輕醫師說。
年輕醫師很尊重活判官,聽得自己的老師都這麽說了,便忍氣吞聲的走了出去,帶上了門。活判官著手開始一層層的拆著紗布,越拆越奇怪,怎麽越往裏麵血跡越少?突然心裏覺得不妙,剛要細想之時,李文淵抖開手上餘下的繃帶,一把抓住了活判官的衣領另一隻手抽出腰間短匕抵在了活判官的肋骨上。
“別出聲,不然我就要試一試你是不是真的能救活將死之人。”李文淵狠聲說著,見活判官點頭,便插迴了匕首,要喂活判官吃自己帶的一粒丹丸。活判官哪裏肯吃這來曆不明的丹丸,緊閉著嘴不肯吃。李文淵情急之下用腳用力一踩活判官的腳,活判官吃痛下啊的一聲叫了出來,李文淵趁機將丹丸塞進活判官口中,順了下去,想要吐出來已然是來不及了。
見活判官吃了丹丸,李文淵便放開了他的衣領,任由他一屁股坐在地上,神情呆滯的問李文淵:“你給我吃的什麽?”
李文淵一笑:“您不是自稱是活判官麽?我這是家傳的三日喪命散,加了點自家的秘藥,沒有人可以解,想試一試您掌管著生死簿這些年,在閻王爺麵前的麵子有多大,能否活過三天。”
活判官苦笑著說道:“不要玩笑,你到底想幹什麽?”
李文淵見活判官識破自己的調笑之語,便也收起了笑容,問活判官:“你前日醫死了我家大當家,大當家死前你曾在他耳邊說了些什麽,我要知道內容,同時你是怎麽下的山我也要知道。”
活判官聽李文淵說話的意思,是城外高雞泊的人,當下麵如土色,連忙說道:“那日我被你山寨的人擄了去山上為那位醫治刀傷,我為他清洗傷口之時,聽得他說晚上要留我一起吃手把羊肉。我早年間隨長孫將軍出使塞外,替隨行的使團中人醫治傷病。在草原上便聽過發物一說,此時聽得那位病人說晚上要吃羊肉,又問了前幾日的吃食,當下便是明白有人存心要殺他,我便俯身在他耳邊說我能治病,但治不了人心,他這傷口怕是好不了了,當夜那位病人就暴斃而亡。一位張姓的頭目攔住了其他匪頭,並把我禮送下山,給了我銀兩讓我不要對任何人提及此事。”
李文淵聽得一頭霧水,按活判官所說,殺人的並不是他,最後的線索還是指向了那個已經死去的廚子。可是自己這已經沒了證據繼續查下去是何人所為了,自己距離曆史的謎團如此之近,甚至身處其中,卻是不能解開謎團。正思慮著,坐在地上的活判官說:“這位好漢,我該說的都說了,能不能把解藥交給我啊。”
李文淵又取出一枚藥丸,當著活判官的麵吃了下去,說道:“挺甜的,我自己用山楂紅糖做的小藥丸,開胃補氣的。”說罷便大笑離去。留下了背後的衣衫已經被冷汗打濕的活判官自己坐在地上喘著粗氣。
李文淵帶著孫大兄弟三人,迴到了山寨向孫碩和竇建德說明情況:“那活判官是生性膽小之人,隻因為有一手好醫術才叫了個判官之名,在那種自以為必死的時候想必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不會有所虛言的。”
竇建德眉頭皺了皺,這迴事情有點難辦了,活判官也隻是看出了食殺之事,卻也不知道是誰做的。當天晚間李文淵與竇建德在山中一處幽靜之所一邊賞月,一邊有一搭無一搭的閑聊著。
對於竇建德,史料記載都是農民領袖,卻都刻意忽略了他本身是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人,要不然憑什麽可以從一眾亂匪中殺出來,建立大夏政權呢?
兩人正在林中散步,聽到不遠處似乎有人說話,連忙隱蔽行蹤躲在一旁偷聽。隻聽得一個用下人的口氣說道:“大哥,那竇建德和孫碩似乎是察覺到了什麽,昨日派李文淵下山絕對不僅僅是探查官府動向,城裏的兄弟說李文淵去了醫館,見到了活判官。”
另一人聽了以後說:“沒關係,那活判官也不知道什麽事,我找他來就是為了對付他們追查的。活判官和我們山寨沒有任何關聯,而且生性膽小,他所說的話他們一定會相信的。”
李文淵和竇建德對視了一眼,都是驚異的眼神,後者的聲音分明就是張金稱!有聽見那個下人說:“要不要找機會做掉他們?”
張金稱說道:“沒這個必要,咱們做的滴水不漏他們也追查不出什麽事情,時間久了自然就會歸附我們,為我所用。”
竇建德聽得心頭火氣,卻是強行忍住了沒有爆發出來,等到那兩個人完全走了過去,才和李文淵迴到了水師二隊,跟孫碩說了所聽到的話。孫碩咬牙說:“果然和文淵兄弟說的果然沒錯,還真的是張金稱動的手。大哥,要不我們先發製人?”
竇建德點了點頭,既然已經知道了是誰殺了自家兄弟,就絕對沒有隔夜仇,當即便讓孫碩聯係還終於孫安祖的舊部,準備搶先動手,殺了張金稱為自己兄弟報仇。
啪!一個茶杯被摔得粉碎,張金稱勃然大怒,對前來報信的人說:“可惡,我好生招待竇建德,這廝卻不思迴報,還妄圖煽動孫大哥舊部來要霸占我山寨?”
那人點了點頭,說道:“是的,那孫碩差人對我說他已經探明了孫大哥的死因,說是張大當家下的手,要我們作為孫大哥舊部響應他,合力鏟除大當家,支持竇建德做大當家。”
“不能再等了,大當家。這要是再等下去就是婦人之仁了,怕不是要引頸受戮啊。”張金稱手下勸阻道。
“好,既然他竇建德無情,就別怪我張金稱無義,聯係各隊,速速進寨,隨我除去寨中的叛逆。”張金稱恨聲道。
竇建德和孫碩正在等著剩餘的幾個人迴來複命,卻聽得外麵一陣騷亂,推開房門走出來一瞧卻是被火把映的亮如白晝,自己的兵士和張金稱的兵士對峙了起來。
張金稱坐在馬上說:“竇建德,孫碩!你們兩個叛逆之徒,我好生待你們,尤其是孫碩你,我念你忠於舊主,也算是有情有義之人,委你要職,你卻為何要忘恩負義背叛於我!”
孫碩聽得張金稱說的如此大義凜然,怒極反笑:“哈哈,張金稱,你自己不也是不念孫大哥舊情,使了那食殺毒計,誘得孫大哥創傷不愈,慘死屋中。你有何顏麵說我是忘恩負義之徒?你才是恩將仇報之輩!今日我便是要替孫大哥報仇雪恨,殺了你這個小人!”
平日裏孫碩不會理會這種很明顯的激將法,但此時節心熱要調查孫安祖的死因,恨不得馬上就到明天,便對身旁的李文淵說:“文淵兄弟,初次和竇大哥並肩作戰,不如露上一手,也好煞煞官軍的銳氣。”
李文淵聽罷點了點頭,抽出一支沒有刻名字的精鋼羽箭,一張弓便射了出去,隻聽得破空之聲傳來,旋即官船上的一名正在大笑的水兵胸膛被射了個對穿,羽箭透體而出,又將隋字大旗射落,整個箭簇沒入桅杆,兀自中抖個不停。
隻一箭,懾的官船上再無聲息,孫碩乘機命令手下發動進攻,大敗官軍,俘獲戰船水兵無數,得勝而還。迴到山寨按理論功行賞,排宴慶祝,席間孫碩對張金稱說:“大當家,此番大勝定會引得山下清河郡震動不已,今日起,我準備差李文淵去清河郡探探官府的風頭,如有什麽事情也好早做準備。”
張金稱點頭同意:“讓文淵兄弟多帶金銀,最好是能打通在官兵中的關節,互不侵擾是最好的。”
散席後,李文淵去取了金銀,與竇建德和孫碩告別:“兩位兄長,靜候我的好消息吧,在此期間可千萬不要輕舉妄動,張金稱為人心狠手辣,做事不擇手段,你們保重。”
有驚無險,李文淵在塞給了城門守衛各四吊錢後,總算是帶著一馬車的貨物進了城,找了個大宅子將馬車停好,叫宅子裏的人把車上的大箱子抬了進去。
關上宅門以後,李文淵找出三個最大的箱子,將鎖頭打開,三個精壯的漢子從裏麵鑽了出來。這三人都曾經是死囚,為孫安祖所救,獲救後便棄了自家的姓名,改用孫安祖的姓,按照自己的年齡排位孫大,孫二和孫三。
李文淵對三人說:“你們三人都在清河郡有過備案,若是被人發現通報官府,我們的計劃就要失敗了,我出去打探消息,你們在此等我的消息。”
三人點頭稱是,李文淵換上一身武師打扮,來到了酒肆點了壺酒,要了幾個下酒菜開始自斟自飲。卻聽得一邊的人說道:“聽說了麽,活判官前幾日被城外的亂匪綁去了,這幾天才迴到醫館,也不出診了。”
另一個說:“是啊,原本是這城裏最大的醫館,現在還不是要乖乖的夾起尾巴做人。樹大招風啊。”
“什麽樹大招風,分明是個庸醫,我聽人說他是失手醫死了那山寨的大當家才不敢露麵的。”
“醫死了亂匪頭子還能有命迴來?”
“你這愚夫,那活判官為何敢自稱是判官?自是有起死迴生的本事,那日他失手醫死了亂匪頭子,自知是活不成了,隨後自己服下了秘藥,假死了過去。那些個亂匪一看,哎呀,這頭頭也死了,醫師也畏罪自殺了。隻能葬了頭目,又把活判官丟到山林裏。到了夜間藥效過了,活判官這才迴得了清河。”
李文淵聽罷搖了搖頭,這幫子人一個故事都能傳出著許多花樣,不過倒也有所得,知曉了活判官的消息。結了酒錢便迴到了自家的宅子中,心中在反複的謀劃該怎麽接近活判官。
李文淵仔細考慮過後,又換了一身獵戶的裝扮,在手上隨便纏了白布,淋上了點豬血,出門打聽到了城裏最大的一家醫館。到了醫館也不論規矩,一腳將門踹開,大咧咧的往椅子上一座,直接問道:“哪位是活判官?快出來給老子接骨,他奶奶的一頭傻豹子敢咬老子,還不是讓老子剝皮拆骨了。”說完就從懷中掏出了一錠銀子拍在了桌案上。
李文淵打聽得清楚,活判官自打迴來後,便隻是對外說不再行醫,但實際上卻是隻醫治富豪強權,也就是說隻要錢夠,就能夠見到。
這時旁邊來了一位年輕的醫師對著李文淵笑了笑說道:“這位兄台,家師年事已高已經不再出診了,我來為兄台先看上一看吧。”
李文淵故作惱怒,一把推開年輕的醫師,怒道:“你看?你毛長齊了麽?老子這雙手可他娘的是金山,你他娘的給老子治壞了再遇虎豹你去替老子死麽?滾,讓那活判官出來。”
這時候門簾一開,一位頗有些仙風道骨的白髯老者走了出來,叫住了被李文淵嗆得麵紅耳赤的年輕人,說道:“這位說的倒也沒錯,身為獵戶手不聽使喚可不行。”說罷偷瞥了一眼桌上的銀子,繼而說道:“讓他到後麵的接骨室等我,我去準備下接骨用的東西。”
李文淵在年輕醫師的帶領下,來到了接骨室,還是隨便扯過了條凳子就直接坐了下來。不一會那活判官也來到了接骨室,就要拆李文淵手上的紗布,李文淵一扭頭對年輕醫師說:“去,給老子打壺酒去。”
年輕醫師沒好氣的說道:“家師規定,醫館不許飲酒。”
“誒,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你去為這位獵戶打壺酒就是了。”活判官沒等李文淵再次發作便對年輕醫師說。
年輕醫師很尊重活判官,聽得自己的老師都這麽說了,便忍氣吞聲的走了出去,帶上了門。活判官著手開始一層層的拆著紗布,越拆越奇怪,怎麽越往裏麵血跡越少?突然心裏覺得不妙,剛要細想之時,李文淵抖開手上餘下的繃帶,一把抓住了活判官的衣領另一隻手抽出腰間短匕抵在了活判官的肋骨上。
“別出聲,不然我就要試一試你是不是真的能救活將死之人。”李文淵狠聲說著,見活判官點頭,便插迴了匕首,要喂活判官吃自己帶的一粒丹丸。活判官哪裏肯吃這來曆不明的丹丸,緊閉著嘴不肯吃。李文淵情急之下用腳用力一踩活判官的腳,活判官吃痛下啊的一聲叫了出來,李文淵趁機將丹丸塞進活判官口中,順了下去,想要吐出來已然是來不及了。
見活判官吃了丹丸,李文淵便放開了他的衣領,任由他一屁股坐在地上,神情呆滯的問李文淵:“你給我吃的什麽?”
李文淵一笑:“您不是自稱是活判官麽?我這是家傳的三日喪命散,加了點自家的秘藥,沒有人可以解,想試一試您掌管著生死簿這些年,在閻王爺麵前的麵子有多大,能否活過三天。”
活判官苦笑著說道:“不要玩笑,你到底想幹什麽?”
李文淵見活判官識破自己的調笑之語,便也收起了笑容,問活判官:“你前日醫死了我家大當家,大當家死前你曾在他耳邊說了些什麽,我要知道內容,同時你是怎麽下的山我也要知道。”
活判官聽李文淵說話的意思,是城外高雞泊的人,當下麵如土色,連忙說道:“那日我被你山寨的人擄了去山上為那位醫治刀傷,我為他清洗傷口之時,聽得他說晚上要留我一起吃手把羊肉。我早年間隨長孫將軍出使塞外,替隨行的使團中人醫治傷病。在草原上便聽過發物一說,此時聽得那位病人說晚上要吃羊肉,又問了前幾日的吃食,當下便是明白有人存心要殺他,我便俯身在他耳邊說我能治病,但治不了人心,他這傷口怕是好不了了,當夜那位病人就暴斃而亡。一位張姓的頭目攔住了其他匪頭,並把我禮送下山,給了我銀兩讓我不要對任何人提及此事。”
李文淵聽得一頭霧水,按活判官所說,殺人的並不是他,最後的線索還是指向了那個已經死去的廚子。可是自己這已經沒了證據繼續查下去是何人所為了,自己距離曆史的謎團如此之近,甚至身處其中,卻是不能解開謎團。正思慮著,坐在地上的活判官說:“這位好漢,我該說的都說了,能不能把解藥交給我啊。”
李文淵又取出一枚藥丸,當著活判官的麵吃了下去,說道:“挺甜的,我自己用山楂紅糖做的小藥丸,開胃補氣的。”說罷便大笑離去。留下了背後的衣衫已經被冷汗打濕的活判官自己坐在地上喘著粗氣。
李文淵帶著孫大兄弟三人,迴到了山寨向孫碩和竇建德說明情況:“那活判官是生性膽小之人,隻因為有一手好醫術才叫了個判官之名,在那種自以為必死的時候想必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不會有所虛言的。”
竇建德眉頭皺了皺,這迴事情有點難辦了,活判官也隻是看出了食殺之事,卻也不知道是誰做的。當天晚間李文淵與竇建德在山中一處幽靜之所一邊賞月,一邊有一搭無一搭的閑聊著。
對於竇建德,史料記載都是農民領袖,卻都刻意忽略了他本身是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人,要不然憑什麽可以從一眾亂匪中殺出來,建立大夏政權呢?
兩人正在林中散步,聽到不遠處似乎有人說話,連忙隱蔽行蹤躲在一旁偷聽。隻聽得一個用下人的口氣說道:“大哥,那竇建德和孫碩似乎是察覺到了什麽,昨日派李文淵下山絕對不僅僅是探查官府動向,城裏的兄弟說李文淵去了醫館,見到了活判官。”
另一人聽了以後說:“沒關係,那活判官也不知道什麽事,我找他來就是為了對付他們追查的。活判官和我們山寨沒有任何關聯,而且生性膽小,他所說的話他們一定會相信的。”
李文淵和竇建德對視了一眼,都是驚異的眼神,後者的聲音分明就是張金稱!有聽見那個下人說:“要不要找機會做掉他們?”
張金稱說道:“沒這個必要,咱們做的滴水不漏他們也追查不出什麽事情,時間久了自然就會歸附我們,為我所用。”
竇建德聽得心頭火氣,卻是強行忍住了沒有爆發出來,等到那兩個人完全走了過去,才和李文淵迴到了水師二隊,跟孫碩說了所聽到的話。孫碩咬牙說:“果然和文淵兄弟說的果然沒錯,還真的是張金稱動的手。大哥,要不我們先發製人?”
竇建德點了點頭,既然已經知道了是誰殺了自家兄弟,就絕對沒有隔夜仇,當即便讓孫碩聯係還終於孫安祖的舊部,準備搶先動手,殺了張金稱為自己兄弟報仇。
啪!一個茶杯被摔得粉碎,張金稱勃然大怒,對前來報信的人說:“可惡,我好生招待竇建德,這廝卻不思迴報,還妄圖煽動孫大哥舊部來要霸占我山寨?”
那人點了點頭,說道:“是的,那孫碩差人對我說他已經探明了孫大哥的死因,說是張大當家下的手,要我們作為孫大哥舊部響應他,合力鏟除大當家,支持竇建德做大當家。”
“不能再等了,大當家。這要是再等下去就是婦人之仁了,怕不是要引頸受戮啊。”張金稱手下勸阻道。
“好,既然他竇建德無情,就別怪我張金稱無義,聯係各隊,速速進寨,隨我除去寨中的叛逆。”張金稱恨聲道。
竇建德和孫碩正在等著剩餘的幾個人迴來複命,卻聽得外麵一陣騷亂,推開房門走出來一瞧卻是被火把映的亮如白晝,自己的兵士和張金稱的兵士對峙了起來。
張金稱坐在馬上說:“竇建德,孫碩!你們兩個叛逆之徒,我好生待你們,尤其是孫碩你,我念你忠於舊主,也算是有情有義之人,委你要職,你卻為何要忘恩負義背叛於我!”
孫碩聽得張金稱說的如此大義凜然,怒極反笑:“哈哈,張金稱,你自己不也是不念孫大哥舊情,使了那食殺毒計,誘得孫大哥創傷不愈,慘死屋中。你有何顏麵說我是忘恩負義之徒?你才是恩將仇報之輩!今日我便是要替孫大哥報仇雪恨,殺了你這個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