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你想說什麽
穿成了刁蠻千金的我想改頭換麵 作者:結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齊太後喝下禦膳房準備好的補湯後,往窗外看了一眼外麵的天色,還沒有說話,身邊的太監總管吳公公就猜出她的想法。
“今日一早,聖上便出了宮。”
齊太後冷哼一聲,臉上稍顯不悅,卻也沒有對此說些什麽。她將隻喝了幾口的湯遞給太吳公公,而後走到窗邊。窗邊的矮幾上擺著一析盛放的梅花,可齊太後卻將它從瓶子裏取出來,轉身交給緊跟於身後的吳公公。
“人都已經走了好幾年了,他倒是長情。”她淡淡地看著那空空的瓶子,有些感慨。
“聖上是隨了您的性子,才會如此長情又念舊。”吳公公順著她的話接口。
“隨了我的性子他便不會這樣。”齊太後哼笑,“如今他後宮裏美女如雲,要什麽樣的沒有?他倒好,偏偏對一個已經身入黃土的人念念不忘,耽誤了一個後宮裏姑娘的青春。”
吳公公是個人精,知道齊太後說這些話是因為對趙允宗子嗣不盛而感到不滿。但這話隻能由身為母親的太後去說,他們這些做奴才的是半個字都不敢說的。
齊太後自然沒有想要他應和的意思。
很多時候,她隻需要一個嘴巴牢靠的人,將她這些怨氣牢牢接住便好。
吳公公是她成為妃子的時候便跟在她身邊的人,是她的心腹,有些話她也隻能說給他聽。
“將這瓶子擦洗一下,等會皇帝是要拿新的梅花來這裏換的。”她指著那空瓶子吩咐。
吳公公即刻應聲,端著瓶子便往外走。吩咐了宮人務必將瓶子好好清理擦拭之後,迴到齊太後身邊的時候,發現她依舊愁眉深鎖,不見開懷模樣。
想必是與那位洛城來的齊家三郎有關。
吳公公對這齊家三郎並不了解,他隻知道太後對他十分看重。這段時間常常將賢王找來都是為了安排她與那齊家三郎的會麵事宜。
就算齊家算得上是太後的娘家,但吳公公總覺得她對那齊家三郎的態度十分不尋常。
對方不過是個平民百姓,太後身為天子母親,想要見他隻要一道旨意,他還能抗旨?
可齊太後偏偏像是怕他會生氣一般,配合著他的時間來安排見麵的各種事情。有些細節還十分計較,像是在討好著那齊家三郎一般。
吳公公雖然對齊太後忠心,但有時候也難免會對許多事情存有好奇之心。隻是他心裏也十分清楚有些事情不是他們這些人應該知道的,因此為了小命得以平安延續,察言觀色是最基本的功夫。
就如現在這樣,太後既然為這件事情煩心,那他便可用另一件事情分散她的注意力。
一個心情愉悅的主子,可比冬日的暖陽還來得珍貴。
“娘娘,剛剛接到迴報,說是慶王今日也到了清客林去了。”吳公公裝作沒察覺齊太後陰鬱的臉色,自然地開口。
齊太後聞言,挑起眉頭。
“徐家的走了之後,他不是一直賭氣不去看她嗎?今日怎麽這樣反常?”
“……慶王爺向來是說風就是雨的性子,也許是因為心血來潮吧。”吳公公深知太後對趙仲軒向來寬厚,迴答的時候下意識地斟酌著自己的用詞。“但他到清客林的時候,遇到了聖上,據說是兩人一同為怡娘娘上香了。”
“其實仲軒這幾年不踏足那片梅林,不過是小孩子的賭氣行為,待想通了,便該幹什麽就幹什麽。畢竟他自小就與怡兒感情好,去為她上幾炷清香也是應該的。”齊太後今日心情實在不好,感觸也多。“怡兒這丫頭是樣樣都好,就是福薄,若她不是得了那樣的病,今日坐在這後位的人便是她了。”
吳公公也深有所感地點點頭。
怡貴妃是樣樣都好,脾氣稟性都屬上乘,可這樣的姑娘其實不適合在這後宮中去爭寵。
以他這旁觀者的立場去看,怡貴妃的早逝未必是件壞事。起碼她在年華正好,又深得君心的時候離開這樣的是非地,總好過日後年華漸去,要為了博得聖上歡顏而用盡手段的好。
“他們兄弟二人都去了,那向來哪兒有熱鬧便往哪兒鑽的子懷也去了嗎?”
“賢王本是要去的,也早就與聖上約定好一起同行。可今日宮門未開的時候便遣人來報,說是昨夜在歡客樓裏不知道吃錯了什麽東西,早上起來肚子鬧騰的厲害,不能同行了。”
“他倒是花樣多。”齊太後輕笑。“你迴頭叫個太醫去給他瞧瞧,可別真的吃壞了肚子,白受折騰。”
“遵命。”吳公公應道,又接著繼續說。“賢王爺沒去,但他家那些客人去了。”
話音剛落,便見齊太後猛地轉頭瞪向他。吳公公生生嚇了一跳,急急穩住自己的表情,維持著恭順平靜的態度。
“你再說一次,誰去了?”齊太後的聲音裏有一絲緊繃。
她果然地十分在意那些從洛城來的人……吳公公在心裏暗想,臉上神色半點不顯他內心的思緒。
“據探子迴報,賢王爺安置在他別苑的那些客人們,今日不知為何興致大發,也去了清客林。”
齊太後臉色變得十分難看,她原想著要見完齊旭之後,再向趙允宗提及他的存在。若是他們現在就見了,趙允宗若見了與自己頗為相像的齊旭,斷不會一點疑問都沒有。
“興致大發?怎麽會可能會興致大發忽然到那片梅林去,又不是什麽值得一看的地方。偏偏還選了今天,隻怕是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促成了今日他們的相遇。”
而那個無聊的人是誰,是極為明顯的。
“真是讓他太閑了,才整天想些沒用的東西。所謂食君之祿,該擔君之憂,須得讓他在朝堂上當個官職不高,但雜事繁多的朝官,才好治治他這偏愛惹事生非的性子。”
吳公公聽罷,心中暗想,隻怕賢王一知道太後有這樣的想法,當下就會逃得連人都找不到。雖說東京城裏都覺得趙仲軒是個最難搞的人物,可實際上難搞的是賢王這樣的笑麵虎。
他要是覺得日子無聊了,連太後娘娘都敢算計,真不知道他還有什麽事情不敢做。
知道趙允宗見過齊旭之後,齊太後本想著午膳之前他們母子倆便要有一番會麵。沒想到一等,過午後趙允宗才到她這裏問安。
“哀家聽聞你一早便出宮去了清客林,每年今日你總會拋下一切國事,隻為給她上香悼念。”簡單的寒暄過後,母子倆有片刻沉默,最後還是齊太後先開了口。
“嫿兒本不該如此早就歸於黃土的,若不是為了給我誕下孩子,也不會……”
“她本是最不該嫁你之人,那樣嬌弱的身子,在這後宮中是難以生存的。”齊太後打斷他的話。“你與她成親那時,若不是看到你們濃情蜜意的模樣,哀家絕不可能在先帝麵前為你們說話,促成這段親事。如今她難產而亡,你的心倒如同隨她而去一般,要知道你雖為帝,卻也不是能安穩端坐朝堂上的,多得是要將你從龍椅上扯下來的人。”
若不是那個預言,皇帝的寶座怎麽會輪到他?
說到這點,趙允宗就有了將心中疑問說出來的機會,他目光炯炯,直視著齊太後的眼睛。
“今日在清客林,朕遇到一個與朕年紀相當,相貌相像的男子。他說他是來自洛城齊家,應該是母後您娘家的晚輩。”
齊太後沒有迴避趙允宗的視線,她直視著他的眼睛,眼神銳利,語氣冷淡地開口。
“你想說什麽?”
“今日一早,聖上便出了宮。”
齊太後冷哼一聲,臉上稍顯不悅,卻也沒有對此說些什麽。她將隻喝了幾口的湯遞給太吳公公,而後走到窗邊。窗邊的矮幾上擺著一析盛放的梅花,可齊太後卻將它從瓶子裏取出來,轉身交給緊跟於身後的吳公公。
“人都已經走了好幾年了,他倒是長情。”她淡淡地看著那空空的瓶子,有些感慨。
“聖上是隨了您的性子,才會如此長情又念舊。”吳公公順著她的話接口。
“隨了我的性子他便不會這樣。”齊太後哼笑,“如今他後宮裏美女如雲,要什麽樣的沒有?他倒好,偏偏對一個已經身入黃土的人念念不忘,耽誤了一個後宮裏姑娘的青春。”
吳公公是個人精,知道齊太後說這些話是因為對趙允宗子嗣不盛而感到不滿。但這話隻能由身為母親的太後去說,他們這些做奴才的是半個字都不敢說的。
齊太後自然沒有想要他應和的意思。
很多時候,她隻需要一個嘴巴牢靠的人,將她這些怨氣牢牢接住便好。
吳公公是她成為妃子的時候便跟在她身邊的人,是她的心腹,有些話她也隻能說給他聽。
“將這瓶子擦洗一下,等會皇帝是要拿新的梅花來這裏換的。”她指著那空瓶子吩咐。
吳公公即刻應聲,端著瓶子便往外走。吩咐了宮人務必將瓶子好好清理擦拭之後,迴到齊太後身邊的時候,發現她依舊愁眉深鎖,不見開懷模樣。
想必是與那位洛城來的齊家三郎有關。
吳公公對這齊家三郎並不了解,他隻知道太後對他十分看重。這段時間常常將賢王找來都是為了安排她與那齊家三郎的會麵事宜。
就算齊家算得上是太後的娘家,但吳公公總覺得她對那齊家三郎的態度十分不尋常。
對方不過是個平民百姓,太後身為天子母親,想要見他隻要一道旨意,他還能抗旨?
可齊太後偏偏像是怕他會生氣一般,配合著他的時間來安排見麵的各種事情。有些細節還十分計較,像是在討好著那齊家三郎一般。
吳公公雖然對齊太後忠心,但有時候也難免會對許多事情存有好奇之心。隻是他心裏也十分清楚有些事情不是他們這些人應該知道的,因此為了小命得以平安延續,察言觀色是最基本的功夫。
就如現在這樣,太後既然為這件事情煩心,那他便可用另一件事情分散她的注意力。
一個心情愉悅的主子,可比冬日的暖陽還來得珍貴。
“娘娘,剛剛接到迴報,說是慶王今日也到了清客林去了。”吳公公裝作沒察覺齊太後陰鬱的臉色,自然地開口。
齊太後聞言,挑起眉頭。
“徐家的走了之後,他不是一直賭氣不去看她嗎?今日怎麽這樣反常?”
“……慶王爺向來是說風就是雨的性子,也許是因為心血來潮吧。”吳公公深知太後對趙仲軒向來寬厚,迴答的時候下意識地斟酌著自己的用詞。“但他到清客林的時候,遇到了聖上,據說是兩人一同為怡娘娘上香了。”
“其實仲軒這幾年不踏足那片梅林,不過是小孩子的賭氣行為,待想通了,便該幹什麽就幹什麽。畢竟他自小就與怡兒感情好,去為她上幾炷清香也是應該的。”齊太後今日心情實在不好,感觸也多。“怡兒這丫頭是樣樣都好,就是福薄,若她不是得了那樣的病,今日坐在這後位的人便是她了。”
吳公公也深有所感地點點頭。
怡貴妃是樣樣都好,脾氣稟性都屬上乘,可這樣的姑娘其實不適合在這後宮中去爭寵。
以他這旁觀者的立場去看,怡貴妃的早逝未必是件壞事。起碼她在年華正好,又深得君心的時候離開這樣的是非地,總好過日後年華漸去,要為了博得聖上歡顏而用盡手段的好。
“他們兄弟二人都去了,那向來哪兒有熱鬧便往哪兒鑽的子懷也去了嗎?”
“賢王本是要去的,也早就與聖上約定好一起同行。可今日宮門未開的時候便遣人來報,說是昨夜在歡客樓裏不知道吃錯了什麽東西,早上起來肚子鬧騰的厲害,不能同行了。”
“他倒是花樣多。”齊太後輕笑。“你迴頭叫個太醫去給他瞧瞧,可別真的吃壞了肚子,白受折騰。”
“遵命。”吳公公應道,又接著繼續說。“賢王爺沒去,但他家那些客人去了。”
話音剛落,便見齊太後猛地轉頭瞪向他。吳公公生生嚇了一跳,急急穩住自己的表情,維持著恭順平靜的態度。
“你再說一次,誰去了?”齊太後的聲音裏有一絲緊繃。
她果然地十分在意那些從洛城來的人……吳公公在心裏暗想,臉上神色半點不顯他內心的思緒。
“據探子迴報,賢王爺安置在他別苑的那些客人們,今日不知為何興致大發,也去了清客林。”
齊太後臉色變得十分難看,她原想著要見完齊旭之後,再向趙允宗提及他的存在。若是他們現在就見了,趙允宗若見了與自己頗為相像的齊旭,斷不會一點疑問都沒有。
“興致大發?怎麽會可能會興致大發忽然到那片梅林去,又不是什麽值得一看的地方。偏偏還選了今天,隻怕是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促成了今日他們的相遇。”
而那個無聊的人是誰,是極為明顯的。
“真是讓他太閑了,才整天想些沒用的東西。所謂食君之祿,該擔君之憂,須得讓他在朝堂上當個官職不高,但雜事繁多的朝官,才好治治他這偏愛惹事生非的性子。”
吳公公聽罷,心中暗想,隻怕賢王一知道太後有這樣的想法,當下就會逃得連人都找不到。雖說東京城裏都覺得趙仲軒是個最難搞的人物,可實際上難搞的是賢王這樣的笑麵虎。
他要是覺得日子無聊了,連太後娘娘都敢算計,真不知道他還有什麽事情不敢做。
知道趙允宗見過齊旭之後,齊太後本想著午膳之前他們母子倆便要有一番會麵。沒想到一等,過午後趙允宗才到她這裏問安。
“哀家聽聞你一早便出宮去了清客林,每年今日你總會拋下一切國事,隻為給她上香悼念。”簡單的寒暄過後,母子倆有片刻沉默,最後還是齊太後先開了口。
“嫿兒本不該如此早就歸於黃土的,若不是為了給我誕下孩子,也不會……”
“她本是最不該嫁你之人,那樣嬌弱的身子,在這後宮中是難以生存的。”齊太後打斷他的話。“你與她成親那時,若不是看到你們濃情蜜意的模樣,哀家絕不可能在先帝麵前為你們說話,促成這段親事。如今她難產而亡,你的心倒如同隨她而去一般,要知道你雖為帝,卻也不是能安穩端坐朝堂上的,多得是要將你從龍椅上扯下來的人。”
若不是那個預言,皇帝的寶座怎麽會輪到他?
說到這點,趙允宗就有了將心中疑問說出來的機會,他目光炯炯,直視著齊太後的眼睛。
“今日在清客林,朕遇到一個與朕年紀相當,相貌相像的男子。他說他是來自洛城齊家,應該是母後您娘家的晚輩。”
齊太後沒有迴避趙允宗的視線,她直視著他的眼睛,眼神銳利,語氣冷淡地開口。
“你想說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