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旋等人互相攀咬,咬出來一堆以前沒有偵破的案件,所長邢浩自然是第一責任人。
這天,高明宇匯報完工作,剛要離去,陳衝叫住了他:“高指導,最近多去桑書記那裏坐坐,匯報一下工作。”
高明宇愣了一下,很快想明白了陳衝的意思。
所裏出了一堆問題,邢浩這個所長肯定是幹不成了,高明宇是最有希望接任所長的人選。
但是最近一段時間高明宇跟陳衝走的很近,陳衝不想讓桑翠南認為高明宇是自己的人。
派出所受當地鄉鎮黨委和縣公安局的雙重領導,縣公安局長盛衛兵和陳衝關係不錯,怕就怕桑翠南不同意。她是書記,有人事權,她如果堅決不同意,高明宇就當不上所長。
“謝謝陳鄉長。”高明宇真誠地說道。
“這麽客氣幹什麽。對了,還有一件事,晚上下班你跟我去一趟縣裏,我約了盛局長,咱們一起吃頓飯。”
盛衛兵和自己關係不錯,但該有的人情世故還是不能少的。
換掉邢浩,桑翠南樂見其成,不過接替的人選,桑翠南傾向於從縣局調一個人過來,而不是讓高明宇接任。
桑翠南給盛衛兵打了一個電話,詢問縣局的意思。
盛衛兵告訴桑翠南,烏有鄉派出所剛出過事,繼任的所長需要了解情況,方便開展下一步的工作。其次就是,縣局這邊一時之間也沒有合適的人選。
前半句桑翠南能夠理解,不管任何時候,確保穩定都是首先要考慮的因素。後半句就有點扯了,什麽叫沒有合適的人選?
隻要你盛衛兵同意,不知道多少人願意當這個所長!
“桑書記,這隻是我們縣局的打算,具體讓誰接任所長,還要看你們當地黨委的意思。”盛衛兵話說得很客氣。
桑翠南同樣很客氣:“盛局長,公安係統業務性強,還是應該以你們縣局的意思為主。”
放下電話,桑翠南來到了陳衝的辦公室。
“桑書記,您怎麽來了!有啥事打個電話,我過去跟您匯報。”
“就這兩步路,我過來也是一樣的。”
陳衝招唿桑翠南坐下,秘書石昭辰急忙過來給桑翠南沏茶倒水。
“小石,跟著陳鄉長還適應嗎?”
“適應,謝謝桑書記關心。”倒好水,石昭辰輕輕去了隔壁的辦公室。
看著石昭辰離開的背影,桑翠南若有所思——陳衝的用人之道,有點不合常理,但是卻又非常實用。就像這個石昭辰,本來就是一個輔警,直接被陳衝拉過來當了秘書。
雖然還沒有解決編製問題,但也是一步登天,命運發生了質的改變。這麽一來,他能不對陳衝感恩戴德嗎?
“桑書記,喝茶!”
“嗯,好。陳鄉長,我過來是和你商量一下派出所的人事問題。原先的所長邢浩要調離烏有鄉,你覺得誰接任合適。”
“縣局是什麽意思?”
“我剛才跟盛局長通過電話,縣局也沒有具體的人選,關鍵還是要看我們鄉政府的意見。”
“我來的時間短,很多人都還不熟悉,桑書記,您覺得合適就行,我沒有意見。”
“派出所長這個位置非常重要,沒有安全穩定的環境,就談不上經濟發展。你覺得高明宇怎麽樣?”
陳衝想了一會兒,迴答道:“高明宇看起來很穩重,工作作風也很利索,我沒有意見。”
桑翠南來的時候想過,如果陳衝極力推薦高明宇,那就不能讓高明宇接任,現在看陳衝是這個態度,桑翠南頓時就放心了。
縣局沒有意見,書記和鄉長也沒有意見,其他的副書記副鄉長自然不敢有啥意見,於是高明宇順利的當上了所長。
鄉裏的這個工業區,想要吸引外資,根本不太現實。
烏有鄉本身又沒啥資源,該怎麽發展呢?
陳衝全鄉跑了一遍,思來想去,也找不到突破口。燕曉岸副鄉長曾提出過一個方案,那就是大力發展旅遊業,畢竟,烏有鄉的旁邊可就是煙波浩渺的魏武湖。
可是有兩個困難根本就無法解決,第一就是從鎮上到湖邊沒有公路,隻有幾條歪歪扭扭的土路。
縣財政不撥款,鄉裏又沒錢,陳衝去找過原野集團的田靜。原野集團正在開發魏武湖,烏有鄉可以用旅遊資源換一筆資金,把路給修了。
結果田靜因為蘇文媛的事恨死陳衝了,怎麽可能願意跟烏有鄉合作。
第二就是洛水有一條支流經過烏有鄉,現在處於半幹涸狀態,想要開發旅遊業,就要先把河道給整理出來,最好是直接和魏武湖連接起來。
方案很美好,但是一說到錢,一群人都隻能唉聲歎氣幹瞪眼。
旅遊業暫時搞不成,其他方麵能不能想想辦法呢?
“鄉長,趙支書來了,您看讓他進來嗎?”
陳衝放下手中的資料,揉了發酸的眼眶:“嗯,讓他過來吧。”
“陳鄉長您好,今天我家燉雞湯,我給你捎了一碗。”趙長軍現在也快把陳衝的性子給摸透了。
陳鄉長不收貴重的禮品,更不會收錢,但是對於下麵人送來的茶葉、土特產等禮物,也都會收下。
“哦,是嗎?小石,你去拿兩套餐具,咱倆嚐嚐嫂子的手藝。老趙,你坐吧,今天過來有什麽事情嗎?”
趙長軍當了村支書以後,不但要忙廠子裏的事情,還要管村子裏的事情,也比較忙。閑著沒事,他是不會跑到自己辦公室裏來的。
“陳鄉長,是這樣的,我不是打算擴大規模嗎?在省城定了幾套機器,但是以前的廠房擺不下了,您看?”
聽到這裏陳衝皺起了眉頭。
宋州市的土地紅線政策執行異常嚴厲,誰也不敢觸及紅線。
走流程申請耕地轉工業用地,流程繁瑣得令人懷疑人生,最後還要省國土資源廳批準才行。
“老趙,要不你把廠子遷到工業區裏吧。”陳衝建議道,桑翠南和陳衝最近整治幹部作風問題,嚴禁無故騷擾企業,有了一定的效果。搬到工業區裏,倒是一個解決的辦法。
這天,高明宇匯報完工作,剛要離去,陳衝叫住了他:“高指導,最近多去桑書記那裏坐坐,匯報一下工作。”
高明宇愣了一下,很快想明白了陳衝的意思。
所裏出了一堆問題,邢浩這個所長肯定是幹不成了,高明宇是最有希望接任所長的人選。
但是最近一段時間高明宇跟陳衝走的很近,陳衝不想讓桑翠南認為高明宇是自己的人。
派出所受當地鄉鎮黨委和縣公安局的雙重領導,縣公安局長盛衛兵和陳衝關係不錯,怕就怕桑翠南不同意。她是書記,有人事權,她如果堅決不同意,高明宇就當不上所長。
“謝謝陳鄉長。”高明宇真誠地說道。
“這麽客氣幹什麽。對了,還有一件事,晚上下班你跟我去一趟縣裏,我約了盛局長,咱們一起吃頓飯。”
盛衛兵和自己關係不錯,但該有的人情世故還是不能少的。
換掉邢浩,桑翠南樂見其成,不過接替的人選,桑翠南傾向於從縣局調一個人過來,而不是讓高明宇接任。
桑翠南給盛衛兵打了一個電話,詢問縣局的意思。
盛衛兵告訴桑翠南,烏有鄉派出所剛出過事,繼任的所長需要了解情況,方便開展下一步的工作。其次就是,縣局這邊一時之間也沒有合適的人選。
前半句桑翠南能夠理解,不管任何時候,確保穩定都是首先要考慮的因素。後半句就有點扯了,什麽叫沒有合適的人選?
隻要你盛衛兵同意,不知道多少人願意當這個所長!
“桑書記,這隻是我們縣局的打算,具體讓誰接任所長,還要看你們當地黨委的意思。”盛衛兵話說得很客氣。
桑翠南同樣很客氣:“盛局長,公安係統業務性強,還是應該以你們縣局的意思為主。”
放下電話,桑翠南來到了陳衝的辦公室。
“桑書記,您怎麽來了!有啥事打個電話,我過去跟您匯報。”
“就這兩步路,我過來也是一樣的。”
陳衝招唿桑翠南坐下,秘書石昭辰急忙過來給桑翠南沏茶倒水。
“小石,跟著陳鄉長還適應嗎?”
“適應,謝謝桑書記關心。”倒好水,石昭辰輕輕去了隔壁的辦公室。
看著石昭辰離開的背影,桑翠南若有所思——陳衝的用人之道,有點不合常理,但是卻又非常實用。就像這個石昭辰,本來就是一個輔警,直接被陳衝拉過來當了秘書。
雖然還沒有解決編製問題,但也是一步登天,命運發生了質的改變。這麽一來,他能不對陳衝感恩戴德嗎?
“桑書記,喝茶!”
“嗯,好。陳鄉長,我過來是和你商量一下派出所的人事問題。原先的所長邢浩要調離烏有鄉,你覺得誰接任合適。”
“縣局是什麽意思?”
“我剛才跟盛局長通過電話,縣局也沒有具體的人選,關鍵還是要看我們鄉政府的意見。”
“我來的時間短,很多人都還不熟悉,桑書記,您覺得合適就行,我沒有意見。”
“派出所長這個位置非常重要,沒有安全穩定的環境,就談不上經濟發展。你覺得高明宇怎麽樣?”
陳衝想了一會兒,迴答道:“高明宇看起來很穩重,工作作風也很利索,我沒有意見。”
桑翠南來的時候想過,如果陳衝極力推薦高明宇,那就不能讓高明宇接任,現在看陳衝是這個態度,桑翠南頓時就放心了。
縣局沒有意見,書記和鄉長也沒有意見,其他的副書記副鄉長自然不敢有啥意見,於是高明宇順利的當上了所長。
鄉裏的這個工業區,想要吸引外資,根本不太現實。
烏有鄉本身又沒啥資源,該怎麽發展呢?
陳衝全鄉跑了一遍,思來想去,也找不到突破口。燕曉岸副鄉長曾提出過一個方案,那就是大力發展旅遊業,畢竟,烏有鄉的旁邊可就是煙波浩渺的魏武湖。
可是有兩個困難根本就無法解決,第一就是從鎮上到湖邊沒有公路,隻有幾條歪歪扭扭的土路。
縣財政不撥款,鄉裏又沒錢,陳衝去找過原野集團的田靜。原野集團正在開發魏武湖,烏有鄉可以用旅遊資源換一筆資金,把路給修了。
結果田靜因為蘇文媛的事恨死陳衝了,怎麽可能願意跟烏有鄉合作。
第二就是洛水有一條支流經過烏有鄉,現在處於半幹涸狀態,想要開發旅遊業,就要先把河道給整理出來,最好是直接和魏武湖連接起來。
方案很美好,但是一說到錢,一群人都隻能唉聲歎氣幹瞪眼。
旅遊業暫時搞不成,其他方麵能不能想想辦法呢?
“鄉長,趙支書來了,您看讓他進來嗎?”
陳衝放下手中的資料,揉了發酸的眼眶:“嗯,讓他過來吧。”
“陳鄉長您好,今天我家燉雞湯,我給你捎了一碗。”趙長軍現在也快把陳衝的性子給摸透了。
陳鄉長不收貴重的禮品,更不會收錢,但是對於下麵人送來的茶葉、土特產等禮物,也都會收下。
“哦,是嗎?小石,你去拿兩套餐具,咱倆嚐嚐嫂子的手藝。老趙,你坐吧,今天過來有什麽事情嗎?”
趙長軍當了村支書以後,不但要忙廠子裏的事情,還要管村子裏的事情,也比較忙。閑著沒事,他是不會跑到自己辦公室裏來的。
“陳鄉長,是這樣的,我不是打算擴大規模嗎?在省城定了幾套機器,但是以前的廠房擺不下了,您看?”
聽到這裏陳衝皺起了眉頭。
宋州市的土地紅線政策執行異常嚴厲,誰也不敢觸及紅線。
走流程申請耕地轉工業用地,流程繁瑣得令人懷疑人生,最後還要省國土資源廳批準才行。
“老趙,要不你把廠子遷到工業區裏吧。”陳衝建議道,桑翠南和陳衝最近整治幹部作風問題,嚴禁無故騷擾企業,有了一定的效果。搬到工業區裏,倒是一個解決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