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一旦在賭注上押上了自己最重要的東西,哪怕隻有萬分之一的可能會輸,他也不敢賭下去!
隻因為,輸不起!
宋禹希能得韓文清重視,自然不是庸才,正因為他聰明,所以他才無法做出瘋狂賭徒的舉止,無法追隨韓文清一直無所畏懼的衝鋒下去。
韓子苒能理解,但他能否得到諒解,那得看天下蒼生如何批判了。
今日她前來尋宋禹希,並不是想要詢問那個最終的答案,而是想看看宋禹希到底有無悔過之心。
但至今,她隻看到了宋禹希裝腔作勢,表示自己無能為力、沒得選擇,並無真心悔過之意。
這讓韓子苒對他之前救下白家的舉止有了新的看法。
或許,他並非真想救白家,隻是想借此給自己留一條退路,以防萬一。
事實上,他又一次賭對了,安國公叛亂之事,他宋家能夠置身事外,足以說明他的老謀深算。
“小宋大人如今能成為獨當一麵的棟梁之材,宋大人功不可沒。”韓子苒敷衍地說了一句。
宋禹希撫摸著胡須,笑道:“他比起江珣還是略遜一籌,不過老夫也知足了。兒孫自有兒孫福,老夫能幫扶的也就這麽多,往後恐怕還得仰仗江少卿提攜。”
“嗯!”韓子苒應了一聲,轉而問道,“那宋大人何時才會告知聖上有關我祖父當初不肯扶持他登上帝位的理由?你知曉這個緣由,對不對?”
宋禹希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容:“我可以把這個理由告訴你,但我不會在聖上麵前說出,至少不能對天下人說明。”
韓子苒輕聲問道:“我到時候需要你上堂作證,隻怕你必須得當著滿朝文武百官的麵說出理由。”
“若是你執意要這樣逼老夫說出理由,那老夫能說的就隻有謊言,你祖父謀權篡位!”宋禹希似乎掌握了全盤,不容韓子苒爭辯。
韓子苒聞言,輕聲笑道:“你不願跟我上堂作證,那私底下說再多的實話,也無法讓天下人聽到,無法讓天下人知曉對錯。如此以來,我要你何用?”
宋禹希眯了眯眼:“但我至少可以給你提供一個正確的方向,讓你去查出其他的確鑿證據!”
“然後天下大白,我死,你活?”韓子苒冷笑著,對宋禹希的做法十分不恥。
他至始至終隻想著保他宋家,對於其他人、對於天下大義,他都不在乎。
宋禹希看著韓子苒的笑容,眸光慢慢聚成一束,狐疑地打量著韓子苒。
韓子苒的笑容,有一種看破他內心深處秘密的感覺,讓他有些不自在的同時,心底裏也產生了一絲警惕。
“你今日前來,不是想問我最終答案的?”宋禹希眯著眼睛看向韓子苒,“你,難道你,已經……”
韓子苒沒有任何神色變化,隻是靜靜地看著他,用沉默來迴應他的猜測。
他的瞳孔猛地一縮,似乎想了很多,但終究沒能想出來答案,隻能狐疑地問道:“是你祖父給你留了線索嗎?”
“這個宋大人就不必多問了。”韓子苒站了起來,準備告辭離去,“很快,我就會向聖上說明當初的真相,至於聖上會如何處理此事,那已不是我所能幹預的。隻希望,到時候宋大人也能登堂作證。”
宋禹希雙手捏緊了膝蓋上的衣料:“若是老夫不願意去呢?”
“聖上會傳宋大人去的。”韓子苒說著,走出了水榭。
宋禹希將魚缸狠狠地擲在地上:“縱是去了,老夫也一句不說,你又能如何?”
韓子苒轉過身來,站在陽光下看著水榭裏的宋禹希:“我不能如何,但聖上會如何想,我可就說不準了。”
“到了那個時候,他還是聖上嗎?”宋禹希上前一步,想要說幾句硬氣的話。
可話到嘴邊,他又猛地咽了下去。
若是韓子苒將事情擺到景帝麵前,景帝會如何做?
他會第一時間殺了韓子苒,殺了江家,殺了所有知曉情況的人,包括自己!
“瘋了,你瘋了不成!”宋禹希錯愕地看著韓子苒。
韓子苒卻是露出一抹微笑,轉身離開。
“她這是要拉著江家和我宋家一起陪葬?不,不可能,她不會這麽做的,這跟送死有什麽區別!”
宋禹希搖著腦袋,而後思考著韓子苒將會怎麽做。
但他不管怎麽想,都沒能想出一個能應對的法子。
這道題,當初老師韓文清都想不到解決的辦法,韓子苒能處理得來?
除非景帝死了,否則這道題根本就是無解的!
宋禹希連連搖頭,目光變得深邃起來。
他要怎麽做,該如何做才能保住宋家?
要是就這樣幹等著,極有可能會被韓子苒推入萬丈深淵之中,他必須得做點什麽來保住自己和宋家。
就在這個時候,宋禹希突然想到了江政!
韓子苒和江珣或許會傻傻地去找景帝坦白所有真相,然後要迴一個公道,他們一向如此耿直,眼裏隻有黑白。
但江政不會,這個家夥雖然在民間被譽為青天大老爺、處理案件鐵麵無私,但他多少有底線,他知道什麽事不能碰,什麽事能碰。
若是讓江政阻止江珣和韓子苒的話,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想到這裏,他立即動身,離開了宋府,去天闕門外守著即將下值的江政。
江政如今成為首輔,正忙著幫景帝處理朝中各項事務。
尤其是今日,有八百裏加急的文書送到了京城,是南邊定國公徐英彥讓人送來的。
書信裏的內容,是他向景帝表明忠心的說辭,並且保證會盡快將安國公送迴京城接受景帝的懲處。
整封信的內容不多,徐英彥一向話少,但表達的意思很明確,他要與安國公劃清界限,再也不相往來。
隻有最後一行,徐英彥懇請景帝寬待許太後,希望景帝不要因此而母子離心,勸說兩人和好如初的諫言。
景帝看過之後,十分開懷,有了定國公的效忠,南北兩邊都無憂了,他總算可以睡個安穩覺,早早地就迴了後宮去見了許太後。
江政也很是高興,沒了後顧之憂,許多新政便可以開始著手推廣下去了。
他也想著趁機先迴家好好歇歇,養足精神就開始大展宏圖,結果一出宮門就見到了宋禹希……
隻因為,輸不起!
宋禹希能得韓文清重視,自然不是庸才,正因為他聰明,所以他才無法做出瘋狂賭徒的舉止,無法追隨韓文清一直無所畏懼的衝鋒下去。
韓子苒能理解,但他能否得到諒解,那得看天下蒼生如何批判了。
今日她前來尋宋禹希,並不是想要詢問那個最終的答案,而是想看看宋禹希到底有無悔過之心。
但至今,她隻看到了宋禹希裝腔作勢,表示自己無能為力、沒得選擇,並無真心悔過之意。
這讓韓子苒對他之前救下白家的舉止有了新的看法。
或許,他並非真想救白家,隻是想借此給自己留一條退路,以防萬一。
事實上,他又一次賭對了,安國公叛亂之事,他宋家能夠置身事外,足以說明他的老謀深算。
“小宋大人如今能成為獨當一麵的棟梁之材,宋大人功不可沒。”韓子苒敷衍地說了一句。
宋禹希撫摸著胡須,笑道:“他比起江珣還是略遜一籌,不過老夫也知足了。兒孫自有兒孫福,老夫能幫扶的也就這麽多,往後恐怕還得仰仗江少卿提攜。”
“嗯!”韓子苒應了一聲,轉而問道,“那宋大人何時才會告知聖上有關我祖父當初不肯扶持他登上帝位的理由?你知曉這個緣由,對不對?”
宋禹希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容:“我可以把這個理由告訴你,但我不會在聖上麵前說出,至少不能對天下人說明。”
韓子苒輕聲問道:“我到時候需要你上堂作證,隻怕你必須得當著滿朝文武百官的麵說出理由。”
“若是你執意要這樣逼老夫說出理由,那老夫能說的就隻有謊言,你祖父謀權篡位!”宋禹希似乎掌握了全盤,不容韓子苒爭辯。
韓子苒聞言,輕聲笑道:“你不願跟我上堂作證,那私底下說再多的實話,也無法讓天下人聽到,無法讓天下人知曉對錯。如此以來,我要你何用?”
宋禹希眯了眯眼:“但我至少可以給你提供一個正確的方向,讓你去查出其他的確鑿證據!”
“然後天下大白,我死,你活?”韓子苒冷笑著,對宋禹希的做法十分不恥。
他至始至終隻想著保他宋家,對於其他人、對於天下大義,他都不在乎。
宋禹希看著韓子苒的笑容,眸光慢慢聚成一束,狐疑地打量著韓子苒。
韓子苒的笑容,有一種看破他內心深處秘密的感覺,讓他有些不自在的同時,心底裏也產生了一絲警惕。
“你今日前來,不是想問我最終答案的?”宋禹希眯著眼睛看向韓子苒,“你,難道你,已經……”
韓子苒沒有任何神色變化,隻是靜靜地看著他,用沉默來迴應他的猜測。
他的瞳孔猛地一縮,似乎想了很多,但終究沒能想出來答案,隻能狐疑地問道:“是你祖父給你留了線索嗎?”
“這個宋大人就不必多問了。”韓子苒站了起來,準備告辭離去,“很快,我就會向聖上說明當初的真相,至於聖上會如何處理此事,那已不是我所能幹預的。隻希望,到時候宋大人也能登堂作證。”
宋禹希雙手捏緊了膝蓋上的衣料:“若是老夫不願意去呢?”
“聖上會傳宋大人去的。”韓子苒說著,走出了水榭。
宋禹希將魚缸狠狠地擲在地上:“縱是去了,老夫也一句不說,你又能如何?”
韓子苒轉過身來,站在陽光下看著水榭裏的宋禹希:“我不能如何,但聖上會如何想,我可就說不準了。”
“到了那個時候,他還是聖上嗎?”宋禹希上前一步,想要說幾句硬氣的話。
可話到嘴邊,他又猛地咽了下去。
若是韓子苒將事情擺到景帝麵前,景帝會如何做?
他會第一時間殺了韓子苒,殺了江家,殺了所有知曉情況的人,包括自己!
“瘋了,你瘋了不成!”宋禹希錯愕地看著韓子苒。
韓子苒卻是露出一抹微笑,轉身離開。
“她這是要拉著江家和我宋家一起陪葬?不,不可能,她不會這麽做的,這跟送死有什麽區別!”
宋禹希搖著腦袋,而後思考著韓子苒將會怎麽做。
但他不管怎麽想,都沒能想出一個能應對的法子。
這道題,當初老師韓文清都想不到解決的辦法,韓子苒能處理得來?
除非景帝死了,否則這道題根本就是無解的!
宋禹希連連搖頭,目光變得深邃起來。
他要怎麽做,該如何做才能保住宋家?
要是就這樣幹等著,極有可能會被韓子苒推入萬丈深淵之中,他必須得做點什麽來保住自己和宋家。
就在這個時候,宋禹希突然想到了江政!
韓子苒和江珣或許會傻傻地去找景帝坦白所有真相,然後要迴一個公道,他們一向如此耿直,眼裏隻有黑白。
但江政不會,這個家夥雖然在民間被譽為青天大老爺、處理案件鐵麵無私,但他多少有底線,他知道什麽事不能碰,什麽事能碰。
若是讓江政阻止江珣和韓子苒的話,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想到這裏,他立即動身,離開了宋府,去天闕門外守著即將下值的江政。
江政如今成為首輔,正忙著幫景帝處理朝中各項事務。
尤其是今日,有八百裏加急的文書送到了京城,是南邊定國公徐英彥讓人送來的。
書信裏的內容,是他向景帝表明忠心的說辭,並且保證會盡快將安國公送迴京城接受景帝的懲處。
整封信的內容不多,徐英彥一向話少,但表達的意思很明確,他要與安國公劃清界限,再也不相往來。
隻有最後一行,徐英彥懇請景帝寬待許太後,希望景帝不要因此而母子離心,勸說兩人和好如初的諫言。
景帝看過之後,十分開懷,有了定國公的效忠,南北兩邊都無憂了,他總算可以睡個安穩覺,早早地就迴了後宮去見了許太後。
江政也很是高興,沒了後顧之憂,許多新政便可以開始著手推廣下去了。
他也想著趁機先迴家好好歇歇,養足精神就開始大展宏圖,結果一出宮門就見到了宋禹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