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紹興十一年。


    歲末的臨安城,像是被一層濃稠的陰霾嚴嚴實實地包裹著。


    寒風如刀……


    肆意地刮過大街小巷……


    似乎想要割破這壓抑沉悶的氛圍……


    卻隻是徒勞。


    大理寺獄。


    這座隱匿在黑暗角落的人間煉獄。


    彌漫著令人作嘔的腐臭與絕望氣息。


    每一寸空氣都仿佛浸透了冤屈與苦難。


    在這陰森的牢獄之中。


    有一牢頭,名為趙義……


    趙義,徐天嬌的第二世!


    這第二世的輪迴,他的記憶被封存……


    他身材魁梧,麵容冷峻,平日裏總是沉默寡言。


    但那雙深邃的眼眸裏,時常閃爍著與這殘酷環境格格不入的悲憫與正義之光。


    這一日,牢房內的氣氛格外壓抑,沉重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趙義如往常一樣,懷揣著複雜的心情,緩緩踏入嶽飛所在的牢房。


    牢房裏,一盞如豆的油燈在寒風中搖曳掙紮。


    昏黃的光線勉強驅散了一小片黑暗,卻愈發襯得四周陰森恐怖。


    嶽飛,這位名震天下、令金兵聞風喪膽的抗金名將,正蜷縮在角落的幹草堆上。


    他的囚服破舊不堪,千瘡百孔……


    頭發淩亂地披散在肩頭,像一蓬幹枯的亂麻。


    臉上滿是疲憊與滄桑,胡茬肆意生長。


    然而,他的眼神卻依舊堅毅如鋼,透著一股寧死不屈的浩然正氣。


    “嶽元帥,該用飯了。”


    趙義輕聲說道。


    聲音不自覺地壓低,生怕驚擾了這沉重的寂靜。


    又仿佛這簡單的幾個字,承載了太多難以言說的複雜情感。


    嶽飛緩緩抬起頭,那目光仿佛穿透了無盡的黑暗,落在趙義手中的碗筷上,微微點了點頭,動作遲緩卻又帶著一種與生俱來的沉穩與堅毅,起身接過。


    “多謝。”


    嶽飛的聲音低沉而沙啞。


    像是從幹裂的土地中擠出的一絲清泉,帶著一種穿透人心的力量。


    讓趙義的內心不禁為之一顫。


    看著嶽飛消瘦卻依然挺直的背影,趙義心中感慨萬千。


    滿心的同情與憤懣如潮水般翻湧。


    這樣一位一心隻為國家、為百姓,在戰場上出生入死、屢立戰功的英雄。


    如今卻被囚禁在這暗無天日的牢房。


    遭受著莫須有的罪名。


    天理何在?公道何存?


    想到此處,趙義取下腰間的酒葫蘆,遞給嶽飛,“嶽元帥,這葫蘆我娘說是跟我一起生的,您若不嫌棄……”


    嶽飛笑了笑,打斷他的話,示意他倒酒。


    趙義拔開葫蘆嘴上的塞子,撿起地上的碗,倒了滿滿一碗。


    嶽飛端起碗來,一飲而盡,“好酒,好酒!”


    突然,一陣急促而囂張的腳步聲打破了牢房的死寂。


    趙義眉頭緊鎖,迴頭望去,隻見一群獄卒簇擁著秦檜,大搖大擺地走了進來。


    他連忙將酒壺收起,退了出去』……


    秦檜身著華麗的錦袍,頭戴烏紗帽,臉上掛著那副讓人厭惡的得意神情。


    他手中握著一份文書,在嶽飛麵前得意地晃了晃,那尖銳的聲音如同夜梟的啼叫,在牢房內迴蕩:“嶽元帥,隻要你在這認罪書上簽個字,承認謀反罪名,陛下定會網開一麵,饒你不死。”


    嶽飛原本平靜的臉色瞬間變得鐵青。


    他猛地站起身,怒視著秦檜,聲若雷霆般地喝道:“我嶽飛一生精忠報國,對朝廷、對聖上忠心耿耿,日月可鑒!何來謀反之說?你們這些奸佞之徒,為了一己私利,結黨營私,陷害忠良,就不怕遭天譴嗎?”


    這一聲怒吼,仿佛積蓄了嶽飛一生的悲憤與正氣。


    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這狹小的牢房內炸響,震得周圍的空氣都為之顫抖。


    秦檜被嶽飛的氣勢嚇得臉色一白,不由自主地後退了幾步,但很快他又強裝鎮定。


    臉上露出一絲陰鷙的冷笑:“哼,嶽飛,你別敬酒不吃吃罰酒。如今證據確鑿,由不得你不承認。你若再不簽字,休怪我心狠手辣!”


    嶽飛仰天大笑,笑聲中充滿了不屑與悲壯:“要我承認這莫須有的罪名,絕無可能!我嶽飛光明磊落,問心無愧。你們這些小人,才是真正的國之蛀蟲,民族敗類!”


    秦檜見嶽飛如此強硬,惱羞成怒,臉色變得猙獰可怖,一揮手,惡狠狠地說道:“給我打!打到他肯簽字為止!”


    幾個如狼似虎的獄卒立刻一擁而上,對著嶽飛拳打腳踢。


    嶽飛奮力反抗。


    他那曾經在戰場上指揮千軍萬馬的身軀,此刻依然充滿力量。


    然而,終究是寡不敵眾,漸漸體力不支,身上多處受傷,鮮血染紅了破舊的囚服。


    趙義在一旁看著,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燒,雙手緊緊握拳,手背上青筋暴起,內心在痛苦地掙紮。


    他深知嶽飛的冤屈,對秦檜等人的惡行痛恨到了極點。


    但自己身為牢頭,職責所在,又不能公然反抗。


    就在他內心糾結萬分的時候,嶽飛的目光與他交匯,那眼神中沒有恐懼,沒有哀求,隻有堅定與信任,仿佛在告訴他:“不要衝動,不要因我而丟了性命。”


    趙義心中一陣刺痛,隻能強忍著怒火,眼睜睜地看著嶽飛遭受毒打。


    終於,秦檜見嶽飛被打得奄奄一息,卻依舊不肯屈服,無奈地一甩袖子,冷哼一聲:“嶽飛,你就等著在這牢房裏慢慢咽氣吧!”


    說罷,帶著眾人揚長而去。


    牢房內,再次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趙義連忙上前,扶起嶽飛,看著他滿身的傷痕,心中充滿了愧疚與悲憤:“嶽元帥,您受苦了……”


    嶽飛微微睜開眼睛,露出一絲虛弱卻又堅定的笑容:“趙牢頭,我沒事。這世道雖然黑暗,但我堅信,天理昭昭,善惡終有報。”


    趙義看著嶽飛,心中湧起一股敬佩之情。


    沉默片刻後,嶽飛緩緩站起身,眼神中透露出一種決絕與堅定。


    突然,他眼神一亮,像是下定了某種決心。


    嶽飛咬破手指,以指為筆,飽蘸鮮血,在牆上奮筆疾書。


    他的動作有力而堅定。


    每一筆都仿佛用盡了全身的力氣。


    每一滴鮮血都仿佛在訴說著他一生的壯誌豪情、悲憤無奈。


    “怒發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嶽飛一邊書寫,一邊高聲吟誦。


    那聲音,起初低沉而悲憤,仿佛是從心底深處發出的呐喊。


    訴說著他多年征戰的艱辛與不易。


    對國家命運的憂慮。


    漸漸地,聲音越來越激昂。


    如同滾滾洪流,衝破了一切束縛。


    展現出他精忠報國的堅定信念和對敵人的無比憤慨,對收複山河的強烈渴望。


    趙義靜靜地站在一旁,聽著嶽飛的吟誦。


    看著那一行行用鮮血寫成的字跡,心中被深深地震撼了。


    他仿佛看到了嶽飛金戈鐵馬的一生。


    看到了他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英姿。


    看到了他為了國家和百姓不惜犧牲一切的偉大情懷。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當最後一個字寫完。


    嶽飛收起染血的手指,長舒一口氣。


    他的臉上,帶著一種解脫與欣慰的神情。


    然而,由於失血過多,他的身體搖晃了幾下,險些摔倒。


    趙義連忙上前扶住他,關切地說道:“嶽元帥,您保重身體!”


    就在這時,外麵突然傳來一陣嘈雜的腳步聲,似乎是秦檜又帶人迴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劍,一驢,一壺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池塘裏的海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池塘裏的海豚並收藏一劍,一驢,一壺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