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此言,沈氏與她身後的方嬤嬤俱是背上一凜,不知向來不關心燕沅的燕轍遠今日怎突然主動問起來。
「老爺,大姑娘身子不適,這廂正在屋內歇息呢。」方嬤嬤開口答道。
「身子不適?」燕轍遠疑惑,「昨日不還好好的?」
「是啊,我也奇怪。」沈氏道,「故方才特意請了大夫前去看過,說是有些水土不服。」
「水土不服……」燕轍遠蹙眉自言自語道,「也是我對沅兒不夠關心,一會兒,我得親自前去看看她才行。」
「不必了!」沈氏忙勸阻,「大夫囑咐說,沅兒需好生靜養才行,這會兒定還睡著呢,老爺前去,難免打擾到她歇息。」
燕轍遠點點頭,「那我便改日再去。」
沈氏頓了頓,緊接著道:「老爺,那大夫說沅兒其實已不適許久了,隻是怕我們擔憂,一直忍著未明說。她似乎有些適應不了京城的生活,對渭陵那邊也惦念得緊,熬得久了身子骨這才出了毛病,故有件事兒我想同您商量商量。」
聽到「商量」二字從沈氏口中吐出來,燕轍遠不由得抬眸看來,著實覺得新奇,沈氏仗著有個身居高位且對他有恩的父親,操持燕家事務時,一向是先斬後奏,從來不與他提前商議。今日這般,著實有些反常。
但燕轍遠還是客客氣氣道:「夫人請講。」
「我原將沅兒從渭陵接到京城來,是想著為她在京城尋門好的婚事,但看現在這般,隻怕是不成了。不如還是送迴渭陵去,將從前照顧她的老嬤嬤尋迴來,再托媒人張羅著挑戶好人家,您看如何?」
將燕沅一併帶到京城,本就是沈氏的主意,現在又隨心所欲說要送迴去,燕轍遠心下雖有怨言,但也不好多說什麽,隻道:「夫人想的周全,一切聽憑夫人安排吧。」
沈氏笑著點點頭,本懸著的一顆心這才稍稍安放了下來。
晚膳後,燕轍遠照例去了書房處理公務。
沈氏帶著方嬤嬤迴屋後,屏退所有下人,低聲問:「二姑娘迴程的事兒可都安排好了?」
「都辦得差不多了。」方嬤嬤迴道,「那些個車夫都是信得過的,保管能順利將二姑娘送迴渭陵去。」
「好,好。」沈氏一臉焦急凝重,「得盡快將溪兒送走,切不能被老爺發現。」
提及此事,方嬤嬤蹙眉擔憂地問道:「夫人,若是老爺忽然興起,去了大姑娘那院子該如何是好?」
沈氏聞言勾了勾唇,篤定道:「他不會去的。」
好歹當了十數年的夫妻,沈氏對燕轍遠還是有幾分了解的,他今日之所以問起燕沅,不過是想到了本應該被送進宮的燕溪,自覺作為父親,為兒女做不了什麽,一時愧意上頭,這才隨口問了一句而已。
其實心底根本不關心。
不然怎會任她隨意將燕沅帶到京城,又隨隨便便送迴渭陵去。
說起燕沅,沈氏抬眸問方嬤嬤:「那丫頭今日還算乖巧吧?可有鬧過?」
「她哪裏敢鬧啊!」方嬤嬤想起燕沅那個膽小怯懦的樣兒,諷笑道,「大姑娘向來不敢在您麵前多說一句,今日奴婢告訴她,若事情敗漏,誰也活不了,她當即便乖乖閉了嘴。」
「她敢不閉嘴!我允她在燕家白吃白喝那麽多年,她就是為燕家,為溪兒做些什麽,也是理所應當的。」
沈氏想起當年那樁事兒,愈發覺得窩火,從頭到尾她都不曾做錯什麽,能大發善心將那村婦的孩子養了那麽多年,已是仁至義盡。
隻望現下那丫頭在宮中能安分守己些,莫要惹事生非露了馬腳,然想起燕沅那張招人的麵容,沈氏的眉頭皺得愈發緊了。
也不知像了誰,生了這副勾人的狐媚樣兒。
第5章 狸奴怎會自己開籠子
燕沅越睡越覺得涼得慌,甚至陰嗖嗖似有風擦身而過。
她心忖著,自己莫不是又犯了老毛病,夜裏不老實,將衾被給踢開了?
誰知幽幽睜開眼,麵前竟又出現了熟悉的金欄杆。燕沅嚇得一個激靈跳起來,頭差點磕到了籠頂。
瞧著這渾圓的身子,長又白的毛髮,燕沅愣了好一陣,險些哭出來。
她怎又變成狸奴了!
燕沅打量著籠外,這裏似乎不是先前那個富麗堂皇的宮殿了,裏頭堆著不少金銀器物,綾羅綢緞,更像是一個庫房。屋內雖暗,卻有零散在各處的夜明珠散發著幽幽的光,映照得滿屋子的珍寶熠熠生輝,反惹得燕沅有些睜不開眼。
門外忽而傳出一陣不大的腳步聲,燕沅耳尖一動,辨別出來的是兩個人。
腳步聲越來越近,沒一會兒,門外響起開鎖聲,隻見一內侍帶著個小黃門進來,頤指氣使道:「去,給那狸奴餵食。」
「是,祿公公。」
被使喚的王春表麵上應得好,然一轉身卻是滿臉不情願,他舉著托盤走到籠前,打開籠門,粗魯地將貓食扔在裏頭,不悅地瞪著燕沅暗自嘀咕道:「成天被叫狗奴才,狗奴才,現在還要伺候這麽個小畜生,可真是畜生不如了!「
「嘀嘀咕咕什麽呢,還沒餵好嘛!」背後,李祿厲聲喝道。
「餵好了,餵好了。」王春登時換做一臉諂媚的笑,「小的就是瞧著這狸奴整日被好吃好喝地待著,著實羨慕得緊。」
好吃好喝?
「老爺,大姑娘身子不適,這廂正在屋內歇息呢。」方嬤嬤開口答道。
「身子不適?」燕轍遠疑惑,「昨日不還好好的?」
「是啊,我也奇怪。」沈氏道,「故方才特意請了大夫前去看過,說是有些水土不服。」
「水土不服……」燕轍遠蹙眉自言自語道,「也是我對沅兒不夠關心,一會兒,我得親自前去看看她才行。」
「不必了!」沈氏忙勸阻,「大夫囑咐說,沅兒需好生靜養才行,這會兒定還睡著呢,老爺前去,難免打擾到她歇息。」
燕轍遠點點頭,「那我便改日再去。」
沈氏頓了頓,緊接著道:「老爺,那大夫說沅兒其實已不適許久了,隻是怕我們擔憂,一直忍著未明說。她似乎有些適應不了京城的生活,對渭陵那邊也惦念得緊,熬得久了身子骨這才出了毛病,故有件事兒我想同您商量商量。」
聽到「商量」二字從沈氏口中吐出來,燕轍遠不由得抬眸看來,著實覺得新奇,沈氏仗著有個身居高位且對他有恩的父親,操持燕家事務時,一向是先斬後奏,從來不與他提前商議。今日這般,著實有些反常。
但燕轍遠還是客客氣氣道:「夫人請講。」
「我原將沅兒從渭陵接到京城來,是想著為她在京城尋門好的婚事,但看現在這般,隻怕是不成了。不如還是送迴渭陵去,將從前照顧她的老嬤嬤尋迴來,再托媒人張羅著挑戶好人家,您看如何?」
將燕沅一併帶到京城,本就是沈氏的主意,現在又隨心所欲說要送迴去,燕轍遠心下雖有怨言,但也不好多說什麽,隻道:「夫人想的周全,一切聽憑夫人安排吧。」
沈氏笑著點點頭,本懸著的一顆心這才稍稍安放了下來。
晚膳後,燕轍遠照例去了書房處理公務。
沈氏帶著方嬤嬤迴屋後,屏退所有下人,低聲問:「二姑娘迴程的事兒可都安排好了?」
「都辦得差不多了。」方嬤嬤迴道,「那些個車夫都是信得過的,保管能順利將二姑娘送迴渭陵去。」
「好,好。」沈氏一臉焦急凝重,「得盡快將溪兒送走,切不能被老爺發現。」
提及此事,方嬤嬤蹙眉擔憂地問道:「夫人,若是老爺忽然興起,去了大姑娘那院子該如何是好?」
沈氏聞言勾了勾唇,篤定道:「他不會去的。」
好歹當了十數年的夫妻,沈氏對燕轍遠還是有幾分了解的,他今日之所以問起燕沅,不過是想到了本應該被送進宮的燕溪,自覺作為父親,為兒女做不了什麽,一時愧意上頭,這才隨口問了一句而已。
其實心底根本不關心。
不然怎會任她隨意將燕沅帶到京城,又隨隨便便送迴渭陵去。
說起燕沅,沈氏抬眸問方嬤嬤:「那丫頭今日還算乖巧吧?可有鬧過?」
「她哪裏敢鬧啊!」方嬤嬤想起燕沅那個膽小怯懦的樣兒,諷笑道,「大姑娘向來不敢在您麵前多說一句,今日奴婢告訴她,若事情敗漏,誰也活不了,她當即便乖乖閉了嘴。」
「她敢不閉嘴!我允她在燕家白吃白喝那麽多年,她就是為燕家,為溪兒做些什麽,也是理所應當的。」
沈氏想起當年那樁事兒,愈發覺得窩火,從頭到尾她都不曾做錯什麽,能大發善心將那村婦的孩子養了那麽多年,已是仁至義盡。
隻望現下那丫頭在宮中能安分守己些,莫要惹事生非露了馬腳,然想起燕沅那張招人的麵容,沈氏的眉頭皺得愈發緊了。
也不知像了誰,生了這副勾人的狐媚樣兒。
第5章 狸奴怎會自己開籠子
燕沅越睡越覺得涼得慌,甚至陰嗖嗖似有風擦身而過。
她心忖著,自己莫不是又犯了老毛病,夜裏不老實,將衾被給踢開了?
誰知幽幽睜開眼,麵前竟又出現了熟悉的金欄杆。燕沅嚇得一個激靈跳起來,頭差點磕到了籠頂。
瞧著這渾圓的身子,長又白的毛髮,燕沅愣了好一陣,險些哭出來。
她怎又變成狸奴了!
燕沅打量著籠外,這裏似乎不是先前那個富麗堂皇的宮殿了,裏頭堆著不少金銀器物,綾羅綢緞,更像是一個庫房。屋內雖暗,卻有零散在各處的夜明珠散發著幽幽的光,映照得滿屋子的珍寶熠熠生輝,反惹得燕沅有些睜不開眼。
門外忽而傳出一陣不大的腳步聲,燕沅耳尖一動,辨別出來的是兩個人。
腳步聲越來越近,沒一會兒,門外響起開鎖聲,隻見一內侍帶著個小黃門進來,頤指氣使道:「去,給那狸奴餵食。」
「是,祿公公。」
被使喚的王春表麵上應得好,然一轉身卻是滿臉不情願,他舉著托盤走到籠前,打開籠門,粗魯地將貓食扔在裏頭,不悅地瞪著燕沅暗自嘀咕道:「成天被叫狗奴才,狗奴才,現在還要伺候這麽個小畜生,可真是畜生不如了!「
「嘀嘀咕咕什麽呢,還沒餵好嘛!」背後,李祿厲聲喝道。
「餵好了,餵好了。」王春登時換做一臉諂媚的笑,「小的就是瞧著這狸奴整日被好吃好喝地待著,著實羨慕得緊。」
好吃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