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承恩隻是臨時想起茶園的事,阿裏山烏龍茶在後世挺有名的,自己也需要建設茶園。


    何瑤雖說精通農事可也不是百事通,茶園的事還是再找人吧。


    南宋時期政府對茶園戶的要求十分苛刻,對其索取頗多,以至於茶園戶常常不堪重負,為了緩解茶課壓力,走上販私茶的道路。


    南宋的茶販子也是武力充沛的一夥人,搞的是武裝販運,比正規軍能打。


    邢承恩這邊有大量茶引在手,有茶販想重複利用茶引買賣茶葉,就通過林知州門下的王總管一起合作販茶,即在應該前往合同場稱重封印的流程中偷偷買賣,在阿拉伯商人提走之前,可以賣很多手。


    有這條渠道在,總有些不堪重負經營不下去的茶頭,顧平應該有辦法搞來人和茶樹的。


    何瑤見沒什麽說的,又去其他地方忙去了,邢承恩感覺他有些像農科站的技術員,在田間地頭忙碌。


    以後耕地再擴大,他這個樣子可不行,還是提點了一句,“何主管,耕地越來越多,你這樣就算累死能看多大地,還是換個思路多帶些學生出來才是長久之計。”


    “主君,已經在帶了,那邊那些就是。”何瑤說完一指遠處,有一群人正在田裏討論什麽,離得遠也聽不見。


    “何主管,辛苦啦!”


    何瑤沒在說話,隻是擺了擺手走向學生們。


    眾女又玩了半天之後,邢承恩才迴到府裏,剛進門,程管家就來稟報說王海和張成大匠在府裏等著了。


    張成大匠人直,一見邢承恩都來不及見禮就說話了,“主君,海船入江行不通,如果海船入江的話,可能就會導致擱淺,而江船入海的話,可能就會導致江船側翻。


    雖說江上航行要比海上安全很多,可是水文情況不清楚的話根本就是不負責任。


    咱琉求現在造的都是海船,和江麵走的船構造上就不一樣,船高都不一樣,可開不得玩笑。”


    邢承恩還真不懂這個,聽了張成的解釋才知道,海船和江船構造上不同,所以海船去江裏容易擱淺,江船跑海裏容易翻。


    “張大匠,黑龍江水深不錯,江麵也寬,從漠河到出海口都可以通航1000噸以上的船舶,伊力嘎(撫遠)下遊更是可以通航萬噸船舶。


    不過這個數據我不確定,所以才要王強去探索一番,不過你說的對,還是謹慎一些的好,額爾古納河水深不高,大概1.5米或者2.5米,肯定是行不了海船的。”


    “主君不知,這海水和河水的浮力不同,所以還是謹慎一些吧。”


    邢承恩好歹接受過現代教育,知道這是因為密度不同唄,海水有鹽所以浮力大些,到了河裏自然就浮力小了。


    “那這樣,蒙古草原就不去了,可以試著探探月琴湖(興凱湖)和五國城(鬆花江),搞清楚那裏的情況,把水文、地理、還有附近的部落都搞清楚,我們需要這些數據,未來入主中原是一定要把那裏抓入手中的。”


    “是!”王強點頭應是。


    黑龍江上三千噸的船可以到佳木斯,千噸的船可以到哈爾濱。


    邢承恩來的那個時代,黑龍江省是中國的主要產糧區之一,也就是墾區,主要在從鶴崗,到佳木斯,到七台河沿線往黑龍江方向,因為鬆花江正好從墾區中間穿過,沿途進過佳木斯,樺川、綏濱、富錦、同江入黑龍江,沿途都是黑龍江主要墾區,所以都有完善的港口設施。


    這些地區從鬆花江沿岸裝運糧食,運到日本北方地區,比從大連港轉運運距縮短三分之一,運期減少二分之一,費用減少四分之一。


    壞處就是隻能忙半年,從5月到11月黑龍江下遊冰封期之前,一旦冰封就不行了。


    邢承恩如果未來入駐日本,必然會利用起這條航線,所以才提前探索一番,搞清楚狀況,最主要的還是想買鐵木真的馬。


    邢承恩樸素的商業觀念,馬匹的生長是需要時間的,想辦法擴大馬匹種群也是未來戰略需要,除了金國還要開辟新來源,所以才想去蒙古搞馬匹,特別是戰馬。


    至於語言不通的問題根本不是問題,東北各民族說漢語你敢信?


    北宋末年奉命出使金國的許亢宗就在他的《行程錄》中記錄他在北方了解到的托撤孛寨“契丹強盛時虜獲異國人則雜處於此”,其“異國人”包括了“南有渤海,北有鐵離、土渾,東南有高麗、靺鞨,東有女真、室韋,東北有烏舍,係內有契丹、迴紇、黨項,西南有奚,故此地雜諸國風俗”。


    那麽,民族成分如此複雜的地方,各民族直接都是怎麽溝通的呢?


    許亢宗的迴答可能會讓大部分人都吃驚,他寫道:“凡聚會處,諸國語言不能相適曉,則各為漢語以證,放能辨之”。


    也就是說,在金國的領土上,各民族直接語言互不相通之時,他們竟然會把自己的語言翻譯成漢語,再借助漢語進行溝通!


    這也就說明了,早在一千多年前,雖然東北地區有大片領土並不屬於漢人統治,但是漢語卻已經在當地流行,漢語為“國際語言”!


    “主君主意已定,老朽不好在說什麽,隻是這事兒還需謹慎一些,小心為上。”


    “張大匠,此事確實有風險,可是有些事就是要擔風險的,說起來倒是我孟浪了。”


    “不,老朽的意思不是反對探索河道,而是在想實驗型的飛剪船是不是可以試著探探,在造飛剪船之前老朽造的那艘實驗船還在倉庫放著,那艘船吃水不深,如今在倉庫放著有些浪費了。”


    “哦?”邢承恩想起來張成為了造飛剪船造了一艘小型的,那船造好實驗完成後,自己就沒在關注,看張成的意思是想利用起來。


    “如果可以的話,我沒什麽問題,隻要能用就行,你們看著辦。”


    “是。”兩人見邢承恩答應了忙迴話道。


    “張大匠,咱們的捕魚船進度怎麽樣了?”邢承恩又想起一件事。


    邢承恩曾經隨手把荷蘭捕魚船圖紙都給了船匠們,也不知道研究的怎麽樣了。


    琉求的耕地已經可以滿足百姓的主糧需求,蔬菜的種植也在慢慢擴大已滿足百姓,但是畜牧業就相對緩慢了。


    主糧隻能解決溫飽,古時候肉食和油脂是權貴們才能用的,新中國成立的時候百姓們吃肉也是奢侈品,要不華夏也不會形成逢年過節才吃肉的習俗。


    邢承恩期待捕魚船能解決琉求的肉食和油脂問題。


    “主君,捕魚大帆船技術已經吃透,因為要先造大飛,所以捕魚船的龍骨才鋪設,不過第一艘捕魚船已經開始鋪設甲板,保險起見三個月應該可以下水了。”


    16世紀荷蘭所建造的漁船主要是一種三桅帆船,船身更大,吃水更淺,甲板更加寬闊,得以能搭載更多木桶,也使得漁民能夠更好地在甲板上直接對捕獲的鯡魚進行加工,避免其腐爛。


    邢承恩給的就是這種圖紙,不但捕魚方便,就是捕鯨也不在話下。


    “捕魚船都是民用船,不行就在開辟些船塢專門造漁船,不要和軍隊的大型船搶船塢。”邢承恩聽到是因為船塢問題耽誤造船,幹脆想分離出來造漁船。


    “主君,可以是可以,但是造船人手不夠,大型船這邊排的比較滿,新船塢造出來沒人也是空放著。”


    “是我著急了,具體情況你們了解,我不過多幹預,不過漁船還是分到新船塢裏去造吧,這樣不耽誤鋪設新龍骨的時間。”


    “那行,老朽迴去琢磨琢磨。”張成答應下來。


    等兩人走了之後,邢承恩和程管家聊了幾句才去後宅吃飯。


    簡單的海鮮粥配了幾樣小菜,踏青賞花帶了些吃食,邢承恩也不覺得餓,吃這個正好。


    來到這個時代邢承恩感覺和後世真的很像,美食並不比後世差,就是叫法不同罷了,炒菜已經流行,商品交易也很方便,後世的明清真的和宋不一樣。


    上了幾天課之後,琉求進入油菜籽收割季節,收割完拖拉機跟著就進場翻地,一年中最重要的春耕開始了,琉求人耕地輪作使農業種植結構更趨合理。


    後世的油菜田主要利用冬閑田生產,不與糧食作物爭地,可以促進糧油兼豐。


    菜籽油在後世已經占國產油料作物產油量50%以上,主產區長江流域和南方地區主要以冬閑田種植油菜,不與水稻爭地,實行稻油輪作還有養地功能,而且經過長期研究表明,冬季種植油菜後,可提高後茬水稻單產10%左右。


    邢承恩去年搞了這麽一次之後,何瑤雖說不懂後世的一些科學知識,但是實際產量他是看得出來的,所以去年第二季莊稼豐收後,跟著就安排大家種了油菜。


    如今油菜籽收獲還需要放置一段時間,正好不誤春耕,而且有了蒸汽拖拉機之後,翻地更加效率。


    邢承恩難得的又可以偷懶睡懶覺了,反正學生放假了,自己隻是出麵參加了春耕儀式,敬天祈福之後,拖拉機就轟隆隆的開始工作了。


    這次來看稀罕的主力成了迴來修整的日本浪人,他們去年一冬天都在山裏,如今修整,可以進入安平城,不過要學好軍規,表現優異才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領主路之從1188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演義唐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演義唐朝並收藏諸天領主路之從1188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