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聽了邢承恩的話心裏終是放下心來,


    “二哥兒見識深遠,文武相濟就如陰陽太極一般誰也缺不了誰啊!”


    武人地位要抬高,要不然太傷軍人心,打仗根本沒有意誌,但是軍隊不能學大宋玩經商。


    軍隊迴易本是特殊時期、特殊情形下的無奈之舉。


    宋太祖之所以在開國後延續前代舊例,一是為了安撫兵權日削的軍將,二是為了彌補軍隊財權喪失後的經濟缺口。


    但後世官家卻再無能力與魄力製止迴易亂象,以至於原本應該衛國保家的軍隊以爭利於市井,傷公害私,虧損國體,最終導致北宋靖康之禍,南宋崖山之亡。


    軍隊經商影響戰鬥力,天天盤算著應收賬款,哪裏還有心思搞國防建設?


    看著眼前的太陽照耀湖麵,王進覺得心情大好,二哥兒心中自有主意,對武人並無歧視,倒是自己小心眼了!


    士兵們拆生番寨子很快,一個上午的時間就把這周邊的寨子都拆了,邢承恩隻需要上前把大件打包帶走就好了。


    周圍的部落都沒有留守的人,應該是周圍部落都集中在羽部落被一鍋端了。


    花了四天時間把周邊部落都拆完之後,王進讓士兵們把京觀築在羽部落的寨子原址上,做完之後大家啟程迴家。


    直到黃昏時分,滿載而歸的隊伍才迴到平原上的安平基地。


    得知陸戰營大獲全勝,盡滅食人生番部落,所有移民都是歡欣鼓舞,就像過年過節或遇到喜事般興高采烈。


    甚至很多人主動向著邢承恩叩拜。


    這使得邢承恩的威望再次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開始有了一些完美化的領袖人格。


    陸戰營的美譽度,也大大上了一個台階。


    至此,附近幾百裏的生番部族,全部被滅。


    大量的皮毛、寶石、珍珠等寶島特產,統統便宜了邢承恩!


    當然,各級官兵的賞賜,邢承恩也沒有小氣,可謂皆大歡喜。


    這些財富都會變現,然後會變成移民,糧食,軍餉,軍械,戰船,火藥,學堂,醫院……


    周圍生番的肅清讓基地安全範圍擴大,使的安平基地周邊可以耕種的範圍更廣。


    ……


    公元1190年春,正月快要到了,今年南宋改元紹熙元年,金改元明昌。


    大儒朱熹才把《大學》、《中庸》從《禮記》中提出來,再把《孟子》上升到“經部”,和《論語》匯集到一起,統一注解,作為一套書刊行問世,遂有“四書”之名。


    曆史上著名的十三翼之戰開始,鐵木真雖然敗了,卻為後來的征戰提供了經驗為消滅克烈部、乃蠻部,統一蒙古草原奠定了基礎。


    南宋著名天文學家黃裳進獻天文、地理等八圖,後陳列在蘇州南門文廟內的石刻全天星圖,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古老的少數幾座石刻星圖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學價值。


    琉求島上的民眾開心的準備迎接新年的來到,基地初創一切還都很簡陋,但是五萬多人歡聚新春也是一大樂事。


    雖然南北差異,但是所置辦的年貨範圍無非就是吃的、穿的、貼的、送的等等雜物,隻是基地初創邢承恩還專門跑了趟泉州置辦年貨,量大的隻能靠空間來裝。


    邢承恩也樂的大家高興,來到琉求半年了,兩次剿滅生番才算真正安全下來。


    老話說再苦再難也要迴家過年,移民們需要一個歡樂的節日放鬆一下。


    雖然離過年還有幾天,邢承恩已經宣布春節休假,讓大家都好好過一個年,當然值班人員還是要有的。


    宋朝已經有了年假的說法,由於春節是最為正式的節日,北宋政府規定七天假期,在這七天,人們可以盡情的享樂。


    人們要“淨庭戶,換門神,掛鍾馗,釘桃符”,主要是為了驅邪避災,祈求新年好運。


    放鞭炮的習俗,正是起源於宋朝,在除夕夜那一天,爆竹的聲音可以連綿不休地響一整天。


    宋朝春節的守歲與後世的守歲不同。


    宋朝時期的長輩父母不需要守歲,而他們的孩子則需要守一整夜。


    宋朝之所以讓小孩子去守歲,還有許多原因,比如小孩子在過年這幾天太過吵鬧,正好守歲,讓他們白天安靜的睡覺。


    同時也可以避免他們去商販那裏買各種玩意兒,亂花錢。


    當然,家長們是不會把這些原因告訴自己家的孩子們。


    他們隻會向孩子說一句諺語:“守冬爺長命,守歲娘長命”。


    為了自家父母的長壽,小孩子們當然會乖乖的守歲了。


    除了守歲,還有拜年的習俗。


    “士夫皆交相賀,細民男女亦皆鮮衣,往來拜節”。


    去年的春節邢承恩和手下人在租的房子裏過的春節,當時條件不允許過的比較簡單,今年總算能好好過一個年。


    許多士大夫由於應酬太多,忙不過來,無法一一登門向親朋好友、同僚拜年,便委派家人手持自己的名刺也就是名片前往拜賀。


    “節序交賀之禮,不能親至者,每以束刺簽名於上,使一仆遍投之,俗以為常”。


    一些富貴人家,因為前來投刺賀年的人多了,便在大門口掛一個紅紙袋,上書“接福”二字,接收各方的投刺,類似於信箱。


    春節這一天,皇宮內要舉行隆重的大朝會。一大清早,皇帝要起身上朝,先虔誠上香,“為蒼生祈百穀於上穹”。


    隨後,還要給太後拜年:“元正啟祚,萬物惟新。伏惟皇太後陛下,膺時納佑,與天同休。”


    太後再迴皇帝:“履新之佑,與皇帝同之。”


    然後文武百官向皇帝拜年:“元正令節,不勝大慶,謹上千萬歲壽。”


    最後,皇帝答諸大臣:“履新之吉,與公等同之。”


    春節這一天,還會有許多其他周邊國家的使臣前來祝賀。


    包括高麗,西夏等地,這被稱之為“排正仗”。


    除了舉辦飲酒作詩活動,還會舉行國宴。


    有許多教坊司的藝人前來表演歌舞雜劇等文娛節目,這與現代社會的春晚非常類似。


    隻不過春晚是給全國人民觀看的,而教坊司表演的這些文娛活動,僅僅是給皇帝貴族以及官員們看的,平民百姓隻能遠遠的駐足觀看。


    更有意思的是,宋朝時期的“春晚”還有“難忘今宵”呢。


    在文藝表演結束後,會有代表大臣進行發言,蘇軾就曾經寫過這樣一段:


    “酒闌金殿,既均湛露之恩;漏減銅壺,曲盡風流之妙。望彤墀而申祝,整翠袖以言歸。再拜天階,相將好去。”


    致辭完畢,這次晚會才算圓滿結束。


    春晚的存在,就是要打造普天同慶,盛世歡歌的節日景象。


    不管是在宋代,還是如今,都是如此!


    邢承恩隻是吩咐下去大家一起好好過個年吧,物資早就在準備,邢國舉等人會把一切安排好。


    程瀟管家已經把府裏的事情都做了安排,老人家有經驗處理這些事情,隨著管家逐一吩咐下去,自然有家仆按吩咐辦,府裏的氣氛頓時煥然一新。


    安平基地初創其他都可以簡陋一些,但是塢堡在前期必須修建,這不是為了邢承恩個人享樂修建,而是安平基地的安全需要。


    邢承恩原本隻是想修個房子住就可以了,但是王進和邢國舉等人都不同意。


    近五萬人的移民需要一個防禦建築,在城池短時間無法修建的情況下塢堡就是最合適的選擇。


    於是作為琉求最高長官,邢承恩的居所被下邊人修建成了一個塢堡,占地足有三十多畝。


    當然隻是占地,目前內院修好能住的隻有一個三重庭院。


    邢承恩最初在計劃像琉求移民的時候,磚瓦木料在泉州一批批買來不少,後來交易時也陸陸續續繼續買,後來有水泥的加成,塢堡修建速度很快,現在暫時已經可以住人了。


    塢堡圍牆高達三丈,異常厚實,上麵還有箭垛女牆,高高的門樓上麵還有了望台,整個兒就是一座微型城池。


    塢堡東西寬一百四十米,南北長一百六十米。


    分為外院,中院,內院,共五進。


    大小建築幾十座,房間多的邢承恩也不知道有多少。


    其中外院占地十畝左右,營房修成四層小樓,就是後世的宿舍模樣,專供近衛和私兵居住,房中設置有上下鋪,每房可住十人,這樣下來可住兩萬五千人。


    營房與圍牆之間,是寬約十五米的口子型訓練場,一圈下來剛好五百米,用來練兵和五公裏跑步訓練。


    中院有三十多個房間,占地十畝左右,亭台樓閣,花園堂廊俱全,還有一些開辟的菜地等等。


    內院規劃有好幾個院子,那些都是精細活還沒有開始修建,甚至中院也隻是規劃了出來,修建還需要慢慢來。


    整個建築,有種簡約厚重的恢宏風度,沒有江南那種華麗婉約的園林氣息。


    整個塢堡還是重防禦的,現在琉求還是蠻荒之地,安全保障並不高,莊園園林那些暫時不納入考慮。


    受限人手等原因琉求基地前期還修不起來城池。


    安平基地一旦遇敵,塢堡就是防禦基地,四萬多人撤進來就能利用塢堡進行防禦。


    等未來的城池修建起來,安平基地外圍應該也安全了,到時候塢堡的作用就會轉換成邢承恩的私人莊園。


    塢堡修建完成,管家程瀟和晴雪就開始安排家仆收拾內院準備春節之前住進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領主路之從1188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演義唐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演義唐朝並收藏諸天領主路之從1188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