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承恩在學校的開學儀式上發表了講話,也公布了校訓,求真務實。


    卡佩爾又當外語老師還當數學老師和地理老師,一人身兼多職。


    邢承恩是思想品德老師和格物、自然課老師,也是忙的飛起。


    邢承恩要求其教師除了教授通識課外也來旁聽,這是趕鴨子上架,沒辦法了。


    阿拉伯商人也不知道能不能帶來老師,自己這裏太缺了,自己可是開出兩千貫一個人的價錢,這可是天價了。


    南宋1兩黃金=10兩白銀=10貫銅錢=文銅錢。


    兩千貫值兩百兩金子了,妥妥的暴利,就看阿拉伯商人能不能搞來了,


    博洛尼亞大學1088年正式建立,這是全世界第一所大學,是西方最古老的大學,被譽為歐洲“大學之母”。


    主校區坐落於意大利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首府博洛尼亞。


    各個學院分布在市區的各處,學校的使用麵積約有35萬平方米。


    但丁、彼德拉克、丟勒、伊拉斯謨、哥爾多尼、伽利略、哥白尼等都曾在這裏學習或執教。


    當然11世紀塞爾柱朝首相尼紮姆·穆勒克建立的尼采米亞大學表示有話要說。


    也不知道阿拉伯商人能不能搞到這裏的人,邢承恩很期待啊,當然神學院教士就不細說了。


    830年,哈裏發馬蒙在巴格達創建國家學術研究機構“智慧館”,聚集不同民族及宗教信仰的著名學者,將希臘、波斯、印度等國的古典著作加以收藏、整理並翻譯成阿拉伯文,促進了阿拉伯科學文化的發展。


    這也是邢承恩高價收集書籍的原因,三百多年的積攢啊,最後在1258年和1401年,巴格達曾遭蒙古旭烈兀和帖木兒軍的兩次洗劫,大量建築古跡文物遭到摧毀,巴格達收藏的經典全部被投入河中,據說墨水將河水染黑。


    多少的文明典籍啊,可惜了!


    這個時空自己不知道有沒有機會把它搬迴來,嗯,定一個小目標。


    其他科缺的老師隻能客串,體育和軍事課有禁衛軍,政務有邢國舉等人,手工課有匠人們,邢承恩這個大雜燴學校也算是正式建立。


    其他人也來旁聽,尤其是自然課上邢承恩用顯微鏡觀察生水裏的寄生蟲之類的試驗震撼了眾人,邢承恩也要求大家以後必須喝開水。


    格物課上的各種試驗也讓人大開眼界。


    從那以後大家對自然課和格物課十分感興趣。


    唯獨書呆子韓鵬飛說有辱斯文,不識儒家經典乃是蠻夷。


    邢承恩說金國是不是蠻夷?你說這話就是不要臉,先餓幾天再來和我說話,你要真是不食嗟來之食的人物我也敬你,你就是個無恥之人。


    冬泳好手錢先生那是名場麵,這下邢承恩碰見一個,真是惡心人。


    這種人比冰清玉潔潘金蓮都不如,真是無恥。


    “二哥兒,這潘金蓮是何許人物,以後晴兒要認識認識。”


    看著天真的晴雪問話,邢承恩不知道怎麽迴話,趕緊轉移話題。


    “船廠的事現在都能理順了?感覺怎麽樣?”


    沒錯,實在找不到人,邢承恩讓晴雪頂上去當船廠管理人,邢承恩在後邊指導,晴雪磕磕絆絆的走馬上任了。


    “現在一切順利起來,各個作坊之間還需要協調,二哥兒,晴雪是不是好笨啊,三個月都管不好。”


    “你很厲害了,我去管理估計也抓瞎,還不如你呢!”


    “二哥兒又騙人,這些條例和製度都是你出的,怎麽可能不會呢?你是要做大事的,晴雪一定幫你做好分內之事。”


    “以後的攤子會擴大,你也要注意培訓副手分管起來,雪乃她們你可以試著培養一下。”


    “知道了,二哥兒!”


    琉求這邊的事業終於走上正軌,各部門都安穩下來,也算有點世外桃源的意思了。


    顧平已經探索了周圍很大一片地圖,摸清了一些生番部落的位置,據顧平觀察人家就要組隊進攻了,王進等人決定提前在野外動手,要是人家來了破壞農田自己反而被動。


    邢承恩等人迴到軍營,一進入大院,就看見王輝等人正在熱火朝天的訓練新軍士。


    新軍士又招募了一千人,如今訓練了兩三個月,早就今非昔比了。


    一眼看去,整個外院校場都是雄壯鐵血之氣。


    第一批軍士,如今都擔任了什長甚至隊長的職務,玩命般的訓練新軍士。


    邢承恩和王進很滿意,有了這千人軍隊,自己才有底氣打生番。


    近衛軍人人披甲配馬,一百五十匹戰馬全部投入近衛軍,這是真正的精銳。


    士兵的軍餉待遇非常優厚,上升渠道也完全通暢,但這訓練之苦,軍律之嚴,也遠超官軍。


    兩三個月的好飯食,讓眼前這些軍士早就沒了之前的麵黃肌瘦,個個都強壯精幹起來。


    除了軍事訓練,每五天還要以百人隊為單位上課,由複興社的指導社員“洗腦”,灌輸忠勇、大義、責任和榮譽等思想。


    不管有沒有用,反正這已經成為軍營雷打不動的科目。


    邢承恩還規定,思想不過關的,連預備社員都不是的,隻能當什長,不能提副隊。


    如今的社員數量,已經突破百人。


    不是情報骨幹,就是軍中副隊以上軍官。


    在軍中,隊都有“社員組”,聯有“社員處”,團有“社員會”,都由隊監、聯監、團監主管,再向邢承恩這個社主負責。


    也就是,邢承恩通過社主職務領導所有社員組織,通過營主職務統帥所有軍事組織。


    但是,按照複興社的組織章程,社主的職位才是最高的。


    營主作為軍事首長,歸屬於社主之下。


    社指揮軍隊,不是軍隊指揮社。


    如今複興社所屬,除了軍營,還有特察局,商社。可謂軍事、民政、商業、情報全部涵蓋。


    複興社的雛形,已經具備了。


    社員組織,是錢糧分配和職務任免之外,控製軍隊的第三隻大手。未來還有學員軍官這第四隻大手。加上軍中的特務,可以確保自己牢牢的抓住武力。


    這些方案,既參考了校長的手段,又參考了主席的法子。


    “屬下王輝,見過營主!”


    王輝等見到邢承恩歸來,立刻趕來拜見。


    邢承恩命令軍士全部集合,然後登上點兵台。


    軍士們見主帥迴來,都是很高興。這麽長時間以來,“為社主所養,替社主而戰”的觀念,早就灌輸到他們腦中。


    “將士們,據探馬匯報,生番部落要對咱們動手了,他們要破壞我們的家園,甚至要吃了你們和身後的家人…”


    “殺光他們,吃人的畜牲。”


    看到士兵並未因為吃人而產生畏懼,邢承恩很滿意。


    接下來就是準備武器,安排軍需用品,好在就是在周邊作戰,後勤補給不需要太多,要不然能愁死。


    好在蒸汽機帶動重錘砸、削、鍛造,比手工速度快很多。


    還比如武器,主要是指冷兵器刀劍盾,也是用蒸汽機帶動鐵錘鍛造的,不僅質量更好,生產速度也更快;


    一天生產四五百把刀劍,輕輕鬆鬆。


    原先隻是覺得要有兵,可現在準備打仗才發現後勤還跟不上。


    舊問題還沒有徹底解決,新問題又生,比如罐頭食品、藥品、紡織三個大項也急需處理。


    罐頭食品和藥品的重要性無需特別說明。


    紡織更是重中之重,比如防刺服,偽裝服,防刺手套,繩索,帳篷,背包,睡袋,功能靴等等。


    如果隊員一直北上跑馬圈地,沒有質量過硬的雨衣、服裝,帳篷,背包,睡袋,肯定會付出大量傷亡。


    如果這些東西配齊,則可以變成一場輕鬆的遠足旅行。


    但是,說說容易做到難。


    比如造船,涉及到的工匠多達三十五種,需要使用的木材也有十多種。


    也就邢承恩腦子一根筋,異常執著,換成旁人早已經放棄,邢國舉就說過造不如買。


    可是被邢承恩否定了,造船的核心必須掌握,要不然受製於人太被動了,而且自己要玩工業化,現在隻能從造船業入手。


    事情太多,急的邢承恩直抓頭發,感覺腦袋要炸!


    古時候農耕文明的軍隊為什麽無法遠征?


    在《續資治通鑒長編》裏,郭逵與宋神宗算賬:10萬將士與1萬匹軍馬,每個月消耗的糧草需要40萬後勤部隊來搬運。


    而《夢溪筆談》則計算的更精細:民夫專門背糧,同時士兵也攜帶幹糧。民夫和士兵若1:1配比,最高能支撐16天。若2:1配比,最高能支撐26天,若3:1配比,最高能支撐31天。如果再考慮返程,則進軍時間還要減半。


    所謂最高的意思是,要根據精密的計算,民夫隨著口糧消耗逐個提前返程,否則一路跟著走到最後,他背的糧食還不夠自己吃。


    並且這是理論模型,實戰裏,敵軍一定會全力襲擊、破壞補給線乃至摧毀供給站,搶奪糧草,擊殺民夫,所以再考慮損耗,對後勤的實際需求會更高。


    盛世之下,軍需供應已是重負。


    比如漢武帝握有文景兩朝的積蓄和壟斷專賣的盈利,國庫已經算厚實。但連年北逐匈奴,仍導致“中產之家大抵破產”。


    而亂世之中,軍需供應更加困難。


    並且冷兵器時代,攻城往往曠日持久,那麽所耗糧秣從何而來?


    就隻有搶了。


    而且在敵我膠著的態勢下,自己搶的同時,還要讓敵人無可搶,那就要燒。


    至於屠城,除了少數變態心理,更多也是為了減少損耗。


    這是蒙古帝國慣用的邏輯和手段。


    因為部族士兵有限,而攻略的地域又過大,如果前方處處遇抵抗,則己方損耗過大,如果後方處處再分兵駐守,到最後就無兵可用。


    屠城既可以震懾後麵的城市,逼迫其放棄抵抗,也可以避免分兵駐守導致的減員,並徹底排除其複叛的可能,以免後方補給線遭到破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領主路之從1188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演義唐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演義唐朝並收藏諸天領主路之從1188開始最新章節